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光学头是光盘存储器的核心部件,光学头光束孔径匹配是光学头设计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必须合理地确定光源的光束口径与光盘物镜孔径比值,才能保证其光能量耦合效率,并获得较小的光斑尺寸和合理的焦深。本文以衍射光学为基础,详尽地分析了光束孔径匹配对光能耦合效率、光斑尺寸、物镜焦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林敏  黄建军  李景镇 《光子学报》2001,30(3):321-324
本文采用杨-顾相位恢复算法数值模拟设计了一个用于光盘读写头的二元光学元件,并构思了一种新型超分辨光盘读写头,在现有光盘读写头的激光波长处和数值孔径基础上,利用该二元光学元件实现光学超分辨,从而提高光盘存储容量.  相似文献   

3.
TP333.4 2006065153光学头安装误差对循迹信号的影响=Influence of optical pick-up assembly error on tracking signal[刊,中]/张建勇(清华大学国家光盘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86)),马建设…//光电子·激光.—2006,17(8).—953-957光学头的安装误差导致盘片轨道与光电探测器的切向轴线存在夹角,在光盘标量衍射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光  相似文献   

4.
集成光学平板光盘读出头研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集成光学方法,将非球面消球差双凸波导透镜、双光栅会聚光波导透镜、光波导转向棱镜单片集成在铌酸锂基底上构成光学平板光盘读出头.集成光学平板光盘读出头克服了微透镜光盘读出头体积大、组装复杂的不足,实现了光盘读出头的集成化,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光斑理论值0.475 μm,实测值0.67 μm.  相似文献   

5.
光存贮技术     
光存贮技术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光学信息存贮的新技术。目前,这种技术是光学、光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中十分活跃的领域。本文综合介绍了光盘存贮器的结构及分类;比较了光盘、磁盘、磁带、半导体存贮器的记录密度和存取时间;论证了光盘具有高密度记录、非接触记录与再生、抗损伤和灰尘的能力强、再生方式的多样性及随机存取等特征。本文还简要地介绍了光盘存贮系统,其中重点说明了激光器、存贮材料及光学头。最后展望了只读式光盘、追记式光盘及可逆式光盘的应用,预测了到2000年时,计算机领域中将是磁存贮与光存贮相并存的时期。  相似文献   

6.
悬线式物镜力矩器是高密度光盘系统中关键部件——光学头的可执行机构,其运动特性决定着光学头的读盘能力。在光学头研制、生产及测试中发现某些力矩器频率特性曲线的线性工作区内出现共振,它会导致光学头的读碟能力下降。通过对力矩器可动部建模、ansys仿真及实验分析,得出力矩器可动部的质心和力心不重合将导致其在中频段内发生扭转共振。实验结论对悬线式物镜力矩器设计、评价和生产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密度光盘存储中的梯形光栅设计和误差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为了符合实际加工情形,推导了梯形相位光栅衍射效率,与矩形光栅作了比较,设计其用作高密度光盘存储光学头分光束器件时的各参数,并分析推导了系统和随机加工误差对光栅性能的影响及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8.
引言用光学方法在涂有记录介质薄膜的圆盘上记录和读出信息是一项十分吸引人的课题。本文将重点分析和讨论有关光盘存贮技术中对光学系统物镜的要求及其象差校正。对于高密度记录和读出信息的光学头,要求物镜聚焦到光盘上的光斑大小在零点几微米的量级,镜头的成象质量要求达到衍射极限。对这种要同时考虑几何象差和衍射效应的物镜,采用波差进行设计是很合理的,一般用斯特列尔(strehl)  相似文献   

9.
蓝光磁光盘的优化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TbFeCo作为蓝光磁光盘的记录介质,需要对传统磁光盘热、光学结构进行改进以提高载噪比。利用光学特征导纳矩阵法对改进结构的磁光盘膜层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到了较好的匹配结果;并通过热学计算得到了记录膜体温度分布,从理论上证明了新结构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熊胜明  林大键 《光学学报》1990,10(6):52-557
本文叙述了一种新型磁光盘驱动器光学头的光学系统,并从理论上阐明了磁光信息读取的基本原理.该系统改善了光学系统性能,减少了系统噪声,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并用于5(1/4)时的磁光盘驱动器开发研究,获得读取信息的信噪比优于50dB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金明德 《计算物理》1995,12(3):330-334
对单层、双层非线性光学薄膜的输出特性进行数值计算,发现材料非线性特性对光学双稳态输出特性影响较大,而选择合适的双层结构可以获得较低的双稳态阈值光强以及光放大作用。双层非线性光学薄膜间的距离以及入射光的准直性极大地影响着双稳态输出特性.  相似文献   

12.
奇妙的空间光孤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志刚 《物理》2001,30(12):752-756
空间光孤子是当今非线性光学前沿的热点之一,在介绍稳态光孤子的形成机理之后,文章重点评述了空间光孤子奇特的相互作用行为以及它们在光控制光诸方面的应用前景。此外,文章还介绍了非相干光空间光孤子方面的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13.
高密度光数据存储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干福熹 《物理》1999,28(6):323-332
讨论了信息技术发展中信息数据存储的重要性,比较了磁存储和光存储的各自特点,介绍了光盘存储技术的发展趋势和高度光盘存储技术的关键问题,进一步讨论了超高密度光存储的发展可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给出一种计算有效折射率的数值迭代算法,通过计算得出平面光波导的光场分布及厚度。  相似文献   

15.
梁国栋  徐迈 《发光学报》1999,20(3):278-280
随着人们对信息处理与交换速度和容量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出现了光互连.它具有并行处理、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空间频带宽、串音小和能量损耗低等优点,因此它在光计算机和信息处理领域中成为越来越吸引人的课题[1~4]提出光电结合的计算机系统.实现光-电混合计算.SauerF提出了将电子元件组成的电路板安装在光导板上的方法[5,6].每个电路板除了包括计算机本身要求的功能外,还装上发射信号的光源和接收信号的探测器,借助全息元件的耦合,以光导板作为光信息交换的通道.这种互连方式传输信息,结合光电优点,利用Br…  相似文献   

16.
多波长光交叉连接节点中的串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倩  徐荣  张禹康  纪越峰 《光子学报》2000,29(12):1131-1137
密集波分复用技术(DWDM)在提供传输能力的同时,还具有无可比拟的联网优势.光交叉连接(OXC)是其中的关键技术.由于OXC可对光波长进行全光的交叉连接,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容量.但由于在光链路上没有电的再生,使得噪音在光信道上积累起来,尤其是引入无法消除的同频串扰对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从全光通信网络(AON)的几种节点结构出发,讨论了信道的串扰机制,并对如何优化OXC节点结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同时实现多角度非垂轴面均匀照明的衍射光学器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长焦深器件设计思路,提出了通过设计衍射光学器件相位分布使得在三个垂轴面上满足均匀照明要求来间接实现非垂轴面均匀照明的设计方法,并完成了同时实现多种角度非垂轴面均匀照明的衍射光学器件设计.基于爬山法和模拟退火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设计了器件的相位分布,在30°、45°、55°非垂轴面上光斑不均匀性分别为5.91%、4.00%、3.38%.该方法可推广至二维情形,实现任意曲面均匀照明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光子晶体超窄带滤波器   总被引:35,自引:13,他引:22  
本文利用光学传输矩阵法研究了一种类似于谐振腔结构的光子晶体.研究发现在这种光子晶体的光子带隙的中央存在一个极窄的透光窗口,窗口的宽度在红外波段1500nm附近可以做到0.0001nm以下,窗口内的透光率峰值可以接近100%,窗口以外的区域的透光率可以做到0.01%以下.通过改变所研究结构中的周期厚度、中间夹层厚度、两边光子晶体的周期重复数和波的入射角可以改变窄带透过窗口的位置和窄带的宽度.这种光子晶体可以用来制作超窄带滤波器,有望在光通信超密度波分复用技术和光学信息精密测量技术当中获得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本以几个典型实验为例,简述了光纤在光学设计性实验中的应用,改革了光学设计性实验内容陈旧、题目少的现状,使一些原来在一般实验室条件下无法观测到的光学现象能够很容易地观察和定量测量。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光的本质及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并可使学生对光纤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