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一七○七年四月十五日数学史上杰出的数学家欧拉(Euler)诞生在瑞士第二名城巴塞尔(Basel)的一个殷实的家庭。父亲保罗·欧拉(Paul Euler),是个基督教加尔文派的教长,喜爱数学,是欧拉启蒙的数学老师。 欧拉幼年早慧,在家庭的教养下,聪颖过人。保罗希望欧拉学习神学,继承父业。一七二○年秋,把欧拉送进瑞士最古老的大学巴塞尔大学,学习神学、医学、东方语言。欧拉的聪慧与勤勉,赢得了该校数学教授约翰·伯努利(Jehann Bernoulli)的赏识(伯努利数学家族,祖孙四代蝉联共有十位数学家),并亲自单独面授数学。从此欧拉和他的儿子—数学家尼  相似文献   

2.
《数学通讯》2007,(3):48-48,F0003
欧拉(Leonhard Euler 1707-1783),1707年4月15日出生于瑞士的巴塞尔一个牧师家庭.父亲是当地基督教加尔文派的教长,平时喜爱数学,也有所研究,曾从雅科布·伯努利学过数学,他是欧拉的数学启蒙教师.后来,欧拉师从约翰·伯努利.欧拉当初在巴塞尔文科学校学习时数学课程很少,到了假期,欧拉最感兴趣的是如饥似渴地读父亲所收藏的数学书籍.父亲希望儿子学神学,子承父业.1720年刚满13岁的欧拉考上了巴塞尔大学神学系,但是欧拉的数学才能很快就被当时著名的数学家约翰·伯努利发现,约翰·伯努利破例地单独给欧拉讲授数学,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上经常看到以数学家名字命名的概念、公式、定理,令人敬慕.您知道迄今为止,哪位数学家的名字出现得最多吗?他就是数学史上与阿基米德、牛顿、高斯齐名的"四杰"之一,人称"分析学的化身"的盲人数学家欧拉(Leonhard Euler,1707—1783).  相似文献   

4.
知道是谁解决了著名的"七桥问题"吗?对啦,是伟大的瑞典数学家欧拉.他和牛顿、阿基米德、高斯一起被称为有史以来的"四火数学家"呢.  相似文献   

5.
朱世杰是元代北京人,是我国古代最伟大、最杰出的、最著名的数学家之一,他花了毕生的时间,精心研究数学,撰写了《算学启蒙》(1299年)和《四元玉鉴》(1303年)两部数学巨著,并流传至今.在《四元玉鉴》一书中,便已发现"正自然数立方的和的公式",他比西洋最早得出这个公式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Leibniz)要早三百多年.正如美国已故科学史家萨顿(G.sarton)所评论的:朱世杰是"贯穿古今的一位最杰出的数学大家",而他所著的《四元玉鉴》则是"中国数学史中最重要的一部,同时也是中世纪最杰出的数学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6.
朱世杰是元代北京人,是我国古代最伟大、最杰出的、最著名的数学家之一,他花了毕生的时间,精心研究数学,撰写了《算学启蒙》(1299年)和《四元玉鉴》(1303年)两部数学巨著,并流传至今.在《四元玉鉴》一书中,便已发现"正自然数立方的和的公式",他比西洋最早得出这个公式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Leibniz)要早三百多年.正如美国已故科学史家萨顿(G.sarton)所评论的:朱世杰是"贯穿古今的一位最杰出的数学大家",而他所著的《四元玉鉴》则是"中国数学史中最重要的一部,同时也是中世纪最杰出的数学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7.
高斯(1777年—1855年),是德国著名数学家.他是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有"数学王子"之称,和牛顿、阿基米德一起,被誉为"世界三大数学家".  相似文献   

8.
<正>17世纪法国数学家皮埃尔﹒费马(1601~1665),人称天才的业余数学家,他是学法律的,大学毕业后,在地方法院当律师,利用业余时间研究数学,他是解析几何、数论和概率论三门学科的创始人之一.20岁时,他在巴黎买了一本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的《算术》的法文译本.当他从书中看到关于不定方程x2+y2+y2=  相似文献   

9.
林革 《数学通报》2006,45(12):37-40
2006年8月22日,第25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开幕,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的近4000名数学家参加了大会.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向在数学研究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学者颁发菲尔茨奖.俄罗斯的格里戈里·佩雷尔曼、安德烈·奥昆科夫和法国的文德林·维尔纳与澳大利亚的陶哲轩获此殊荣.在获奖的四名数学家中,佩雷尔曼今年40岁,文德林·维尔纳38岁,奥昆科夫37岁,而陶哲轩最为年轻,仅有31岁.当国际数学联盟主席约翰·鲍尔宣布本届菲尔茨奖得主名单时,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张清秀略显腼腆的华人面孔,他就是澳大利亚华裔数学家陶哲轩,因为在调和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而获此殊荣."陶哲轩是一位解决问题的顶尖高手……他的兴趣横跨多个数学领域,包括调和分析、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和组合论."颁奖词是这样评价他的.  相似文献   

10.
瑞士大数学家欧拉 (L啨onardEuler,170 7~ 1783 )被称为“分析的化身” ,一生创作了空前丰富的数学著作 ,是迄今为止成果最多的数学家。《无穷分析引论》(Introductioinanalysininfinitorum ,1748)是他的代表作 ,展示了欧拉作为大数学家从事分析基础知识写作的“风采”。1.分析时代的产物《无穷分析引论》写作于 18世纪中叶。随着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力学、天文学、物理学和技术成果都不断涌现 ,高等教育迅猛发展 ,科学社团相继诞生 ,知识传播呈多元化。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数学的前进。18世纪数学的主要工…  相似文献   

11.
先讲一个故事: 数学家欧拉聪明早慧,酷爱数学.一次欧拉的父亲要围一长方形的牧羊圈.他所有的篱笆材料只有100m,但希望羊圈面积不少于600m2.开始老欧拉设计的羊圈长40m,宽15m,面积600m2,而所需篱笆长为2(40 15)  相似文献   

12.
178 3年 9月 18日 ,在俄国彼得堡 ,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正在与同事讨论计算天王星运行轨道 .突然手中的烟斗跌落地上 ,老人合拢了双眼 ,同时也永远地停止了计算 ,这位老人就是欧洲著名的数学家———欧拉 .他为人类科学事业奋斗到了最后一息 .欧拉 (LeonardEuler 170 7— 1783 )生于瑞士名城巴塞尔的一个牧师家庭 .13岁就进入了著名的巴塞尔大学 .从师于著名的数学家约翰·伯努利 ,师生关系极为密切 ,深得伯努利赏识 .天资聪慧的欧拉门门功课优秀 ,年仅 17岁便成为巴塞尔大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硕士 .18岁开始发表论文 ,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成…  相似文献   

13.
刘徽,是我国公元三世纪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数学理论的建树者和奠基人。他在学习前人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对于如割圆术,齐同术、阳马术、方程术、正负术、勾股术、重差术等等,都有突出的成就,大数学家祖冲之(公元429-500年)和我国后世的许多著名数学家的研究成果,许多都是在他的基础上完成的。他还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许多重要的数学理论问题进行了科学的论证,这在中国数学发展史上是空前的。他的数学研究工作,为我国数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以致逐步形成了具有我国古代传统特色的完整的数学体系。这些对我国后世数学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在世界数学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刘徽的生平事迹和籍贯,史书上记载得很少。只知道他在魏陈留王景元四年(公元263年)为我国古代  相似文献   

14.
公元前287年,阿基米德出生于西西里岛上的一个希腊殖民城市叙拉古,他的父亲是一位数学家和天文学家.阿基米德从少年时代起就接受了良好的数学和科学方面的家庭教育,11岁时前往当时的数学研究中心亚历山大城跟随欧几里得的门徒学习,对欧几里得数学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回到故乡以后,帮助国王解决生产实践、军事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科学技术问题.公元前212年,阿基米德在叙拉古被入侵的罗马士兵杀害.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刚获得世界数学最高奖“菲尔茨奖“的澳洲华裔数学家年仅31岁,他的颁奖词:“因为他对偏微分方程、组合数学、小波分析和堆垒数论方面的贡献.“陶哲轩是一位解决问题的超人,他杰出的工作影响了数学的几个领域.……  相似文献   

16.
2006年刚获得世界数学最高奖“菲尔茨奖“的澳洲华裔数学家年仅31岁,他的颁奖词:“因为他对偏微分方程、组合数学、小波分析和堆垒数论方面的贡献.“陶哲轩是一位解决问题的超人,他杰出的工作影响了数学的几个领域.……  相似文献   

17.
数学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影响不言而喻.第十一届世界数学教育大会(ICME11)的第四个大会报告是特邀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数学家Jose Antonio de la Pena介绍了当今数学的发展趋势.他从几个方面考察了当今数学的发展趋势:经典数学的大众化、理论物理和数学的融合、数学在科学中的广泛应用、实验数学、数学与社会活动的融合、数学教育的多样性和数学逐步成为全人类的科学.  相似文献   

18.
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猜想,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哥德巴赫是德国一位中学教师,也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生于1690年,1725年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42年,哥德巴赫在教学中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只能被和它本身整除的数)之和.如6=3+3,12=5+7等等.在1742年6月7日给欧拉的信中,哥德巴赫  相似文献   

19.
<正>陶哲轩(TerenceTao)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调和分析、偏微分方程、组合数学、解析数论和表示论,其中调和分析是微积分的一种高级形式,主要使用物理学方程.陶哲轩现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詹姆斯与卡罗尔·柯林斯教授、英国皇家科学院和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华裔数学家、"菲尔兹奖"获得者、"艾伦·沃特曼奖"获得者.特别地,2006年10月的美国《大众大学》杂志将其评为"最具才气的十位科学家"之一.现年39岁的陶哲轩从神童成为全球顶尖的数学家,一直挑战广泛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由多边形为面围成的凸多面体,尽管它们的形状各种各样,其顶点数(V),棱数(E)和面数(F)也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简单的性质:V -E F=2.这个性质早在距今三百多年前, 就被解析几何的创始人、法国数学家笛卡尔于1639年发现了,但没有广泛流传开来.直到又经过一百多年,1750年欧拉重新独立地发现了它以后,这个公式才广为世人所知,欧拉是如何发现这个公式的呢?美国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在《数学的发现》一书中,根据欧拉当时所写的论文,把这位数学大师当年通过类比和归纳发现这个公式的思考过程,原原本本地提供给了我们.我们从这个发现过程中比从公式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