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依据课堂教学系统的CPUP模型理论,分析了“气体摩尔体积”课堂中教学行为对的频次、所用时间等特征和教学行为链的频次、所用时间及分布等特征。根据统计结果分析发现该节课有以下特点:学与教的活动多样化,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以及课堂教学节奏感较强、张弛有度。课堂教学系统的CPUP模型理论可以解析课堂教学行为,可以为探索课堂教学有效性及学生参与度等研究提供崭新的视角,可以为中学化学一线教师设计和诊断教学提供理论支撑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模块化结构的我国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和新教材,需要寻求教学规律与课堂教学的组成、结构模型来支持课程目标的实施,将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研究作为新的研究方法,成为关注的热点。研究采用了课堂教学视频案例采集和教学结构维度的分析方法,选取了6个优秀化学理论课堂教学视频案例,应用“Videograph”视频分析软件从学生学习行为、教师教学行为和师生互动3个主要维度对案例进行分析、解读与比较。对教师课堂导入、新内容讲授(区分为教师启发式讲授和教师直接知识讲授)、师生课堂探究(区分为教师演示实验探究和学生自主探究)、师生课堂探究讨论(区分为学生小组探究讨论、师生互动问答讨论)、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其他活动等7个部分进行了编码分析和特征解读。初步提出了化学理论课堂教学结构的时间模型。  相似文献   

3.
《化学教育》2010,31(Z2):295-307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和内容。因而,学生课堂活动的质量是教学质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目前,课堂学生活动存在两种极端现象,一些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过于详尽地策划了自己教的过程,而忽略了学生学的过程,学生活动设计不足,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的“为活动而活动”,设计了过多的课堂学生活动,许多活动是散漫的、随意的、肤浅的,局限于表层的活动。而教师们之所以较少设计学生活动,或学生活动的品质差,是因为他们在这一领域还缺乏对课堂学生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对课堂学生活动设计的原则、策略理解不全面,不深刻。总之,在这一领域还缺少有效的教学策略。针对学生活动有效性缺失的现象,本课题组通过理论分析和课改实践,对高中化学课堂学生活动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高中化学课堂学生活动的原则、学生课堂活动的要素、高中化学课堂设计学生活动的原则与策略等。  相似文献   

4.
卢姗姗  毕华林 《化学教育》2012,33(9):60-63,68
教学重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课程内容和载体,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线索,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活动的主攻方向。以"相对原子质量"为例,分析应如何确定教学重点以及如何以教学重点为核心选择具体教学内容,并结合具体课堂教学观察,揭示不同教师教学重点课堂教学实施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结合我校教师同课异构的教学竞赛案例“镁的提取及应用”,从理论和实践2方面来探讨教师如何设计课堂中学生的活动,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崔长东 《化学教育》2010,31(Z1):1-3
开展了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探究活动,通过不同备课组的研究课、教研组评课,授课教师根据集体评课进行教学反思,再进行组内交流,达成共识:要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做好3个方面的工作,即教学设计的科学性,教学策略的针对性,教学反思的及时性。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体验,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培养化学学习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7.
以硼化学的教学为例,阐述了LBL教学法中,融合PBL教学模式核心理念的元素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将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问题,以问题引导法组织教学,通过激发思考和启发讲解实现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的互动。实践证明,这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制定化学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中学化学教学实际,对化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含义、分类、功能以及化学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和陈述做了较系统的阐述和分析,明确提出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是化学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之一.  相似文献   

9.
熊言林  周倩 《化学教育》2013,34(9):37-41
课堂教学设计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教学活动,需要考虑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及教学媒体等诸多要素之间的联系。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教学设计工具,能够使复杂的教学设计直观化、形象化,使教学过程层次化、简洁化,使各种教学要素信息一目了然,是课堂教学活动实施的蓝图。简介3种经典导图,并对原有形式进行拓展与延伸,提出一种新的模型——导教图。从化学新课程改革理念出发,结合“离子反应”的案例探讨了导教图在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0.
陆禾 《化学教育》1988,9(2):1-3
教学改革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还要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发展。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应研究一些常用的教学法,从中取其精华。下面对某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1. 关于课堂教学的设计现在的课堂教学仍然是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形式。在这种前提条件下,课堂教学的设计可遵循“教无定法”,但又要注意“教要得法”。所谓“教要得法”指的是在确定教学目的时不仅要考虑传授知识而且必须结合这些知识提出能力培养的目标,还要设计怎样通过多种手段来启发学生,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力求使学生进行多种活动。  相似文献   

11.
如何寻找学生认识发展的路径,是一个难题。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依据学生认识角度的转化,设计连续的学生活动,可以找到学生认识发展的方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课堂生成的现象进行反思、调整,可以找到适合学生认识发展的路径;教师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可以判断是否实现了学生认识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选取全国初中化学优质课教师C的课堂教学视频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改进的言语互动分类工具进行课堂观察,采用信息熵理论模型对课堂中教师与学生语言及活动行为的丰富度进行定量分析,再进一步以学生-教师(S-T)分析法分析课堂教学类型。为教师优化课堂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提供支持,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13.
学科理解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可以为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提供学科功能分析。收集在大概念课例“物质成分的探究”研讨过程中的研讨视频、教师访谈录音、课堂教学视频、教学设计等数据,利用学科功能分析要素通过定性内容分析法分析在专业学习共同体干预下初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的特征及变化,从而探寻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结果表明,教师的学科理解发生了显著的改变,教师的专业素养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转变。同时也证实了专业学习共同体干预下基于学科理解的大概念课例研讨活动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提供新的视角和范式。  相似文献   

14.
采用课堂观察和"教学行为对"分类理论,对新课程背景下新手与专家教师"化学键"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了个案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手与专家教师在课堂教学行为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总结新手和专家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特征和差异的基础上,对新手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刘宪慧 《化学教育》2006,27(7):47-49
随着课程改革实验的逐步深入,许多教师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是,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作业教学的改革并未受到关注。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中学化学作业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如何进行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教学改革提出了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6.
学科理解是教师教学的坚实基础,教学设计环节首先进行学科理解研究,通过阐释“如何基于极性多重键认识羰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本原性问题,对主题学科大概念“有机物构性关系”进行本原性、结构化地理解。从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实施过程阐述“醛的结构与性质探究”一课的教学。课后阶段进行学生访谈及分析、专家评价和教师反思总结。系统地呈现基于学科理解的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高慧  闫春更  高苗  何明泽  周青 《化学教育》2016,37(20):41-45
运用录像分析法,以Hannah Sevian和Lisa Gonsalves设计的教师课堂教学解释能力评价量表为工具,对职前和在职化学教师课堂教学解释能力(以“化学平衡”内容为例)进行测评。研究发现:职前化学教师和在职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解释能力在一般性教学知识(PK)、学科内容知识(CK)、学科教学知识(PCK)等3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即职前化学教师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PK、CK、PCK,在职化学教师得分由高到低则分别为PK、PCK、CK;具体差异主要体现在“事实性知识”“将知识运用到不同情境中的能力”“使用心智图像解释”“搭建解释”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卢巍  刘成坤 《化学教育》2013,34(6):34-37
近年来,山东省广大化学教师参加了“山东省高中教师新课程远程研修”等一系列活动,很好地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各项要求,特别是促使化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新变化:教师的课堂价值观逐渐更新;对课堂教学效率的认识更加确切;教材处理的研究意识不断加强;教学方法不断推陈创新;多媒体辅助教学更有实效性;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鲁新玲 《化学教育》2015,36(5):38-42
从教学现状中发现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不够,反思物质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知识的教学地位及价值,确定以数据分析能力为培养目标进行教学设计以及对该教学设计实践后的效果分析,为促进教师转变观念,培养学生思维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刘同春 《化学教育》1986,7(1):15-15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上好每堂课是提高各科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围绕改进化学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选定《氢气的性质和用途》这节教材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活动,并用电视录象手段记录研究的全过程,想为高效率地培养合格的化学教师做点探索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