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功能化温控离子液体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镉。优化的试验条件如下:1离子液体的用量为0.25g;2溶液的pH为5.81;3离心时间30 min;4反萃取剂为2mol·L-1盐酸溶液5.00 mL;5超声时间为30 min;6反萃取3次。镉的质量浓度在1.20mg·L-1以内与其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0.027mg·L-1。方法应用于模拟水样的分析,测定值与参考值相符。加标回收率在102%~110%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3)均小于1.0%。  相似文献   

2.
水样中痕量钼(Ⅵ)在4.0×10-3mol.L-1盐酸溶液中,并在10 mL总体积中0.1 gTriton X-114存在的条件下,与1.0 mL的1.0×10-3mol.L-1苯基荧光酮(PF)溶液反应,并在75℃水浴中加热25 min后离心2 min实施浊点萃取分离。除去上层水相后,于下层胶束相中加入0.02 mol.L-1盐酸溶液0.4 mL,定容为2.0 mL,在其吸收峰523 nm波长处,以试剂空白作参比测定其中钼(Ⅵ)-PF络合物的吸光度。方法的线性范围在20~140μg.L-1之间,其检出限(3S/N)为12μg.L-1。  相似文献   

3.
新型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合成及液-液萃取钕(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新型功能化离子液体1-戊基-3-(3-乙基苯基膦酰基)丙基咪唑双(三氟甲基磺酰基)亚胺盐的合成及对Nd(Ⅲ)的萃取性能,考察了水相酸度、萃取时间、杂质离子等对萃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3g该离子液体中,萃取时间为30min,5 mL pH 9.0的Nd(Ⅲ)溶液浓度在0.1~5.0μg/mL时,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29352+2.423×106ρ(μg/mL),线性相关系数和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9982和0.0025μg/mL。同时研究了离子液体的回收利用,在5%HNO3介质中洗脱30 min,Nd(Ⅲ)洗脱率达86%以上,回收后的离子液体可再利用。  相似文献   

4.
将离子液体、分散液相微萃取与超声萃取技术结合,采用疏水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C4 MIM][PF6])为萃取剂,建立了超声辅助离子液体分散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废水中3种雌激素物质(己烯雌酚、双烯雌酚、己烷雌酚)方法.试验采用50μL的离子液体,考察了溶液体积、溶液pH值、超声时间、静置时间、离心时间等因素对富集效果的影响.最佳的萃取条件为:溶液体积为6 mL,甲醇体积0.3 mL,溶液pH值为2.0,超声时间6min,静置时间30min,离心时间10 min.在优化的萃取条件下,3种雌激素的富集倍数可达到96.8~112.4倍;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100.0μg/L;检出限为0.25~0.50μ/L.对浓度为5.0μg/L的3种物质测定6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9.2%~10.8%.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一种采用离子液体1-己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C6mim][PF6])为萃取剂,超声辅助离子液体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水样中加替沙星和氟罗沙星的方法。 实验考察了溶液酸度、离子液体用量等因素对萃取的影响。在pH值分别为3.3、2.1的加替沙星和氟罗沙星水样中,加入0.4 mL [C6mim][PF6],超声,离心,离子液体相直接用于HPLC进行分析。 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50 mg/L,测定加替沙星和氟罗沙星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为2.80%和5.93%,二者的检出限分别为0.46、0.97 μg/L,该方法萃取水样中加替沙星的加标回收率为80.5%~89.5%,氟罗沙星的加标回收率可达93.3%~99.0%。  相似文献   

6.
以疏水性室温离子液体1-甲基-3-丁基咪唑六氟磷酸为萃取剂,超声辅助同时萃取、富集水中菲、荧蒽、芘为模型的多环芳烃。探讨了不同离子液体、水样体积、超声时间、静置时间等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 mL离子液体萃取含菲、荧蒽、芘各10、60μg/L的40 mL水样,其回收率为:92%~103%,相对标准偏差(n=6)为3.19%~3.85%,方法检出限在1.06~1.25μg/L范围之间。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河水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法快速简便、溶剂用量小,回收率与传统的CH2Cl2萃取相当。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一种新型磷酸酯类功能化离子液体1-戊基-3-(3-二苯基膦酰基)丙基咪唑双(三氟甲基磺酰基)亚胺盐,并利用管内循环流液液微萃取技术研究了该离子液体对水溶液样品中Sm(Ⅲ)的萃取性能.优化的水相酸度为pH =8,水样流速1.5 ml·min-,萃取时间20 min,室温饱和吸附容量118 mg·g-1离子液体.Sm(Ⅲ)浓度为0.1~5.0 μg·ml-1范围时,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123247 +422900c(μg·ml-1),线性相关系数和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9938和0.0035 μg·ml-1.用2 rnl 0.1 mol·L-1柠檬酸+0.4 mol·L-1甲酸+ 0.4 mol·L-1水合肼洗脱液洗脱10 min,回收率达98%以上,能实现离子液体的回收利用.并推测该萃取过程主要采用的是螯合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一种新型温控离子液体1-异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并将其用于水样中三氯杀螨醇的萃取。系统地讨论了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离子液体用量和介质酸度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取1μL萃取液作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的检出限(3S/N)为1.6 ng.L-1,三氯杀螨醇的质量浓度在2.4μg.L-1以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应用此法测定环境水样中三氯杀螨醇,回收率为96.0%~101.0%。  相似文献   

9.
艾佑宏  赵发琼  曾百肇 《化学学报》2012,70(23):2440-2444
在0.1 mol L-1苯胺+1.0 mol L-1HNO3水溶液中,通过循环伏安法在涂有疏水性离子液体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的不锈钢丝上制备了新型离子液体-聚苯胺(IL-PANI)复合萃取涂层.制得的IL-PANI涂层呈网状结构,比表面积比PANI大,IL则分散在PANI表面和网孔内.以几种苯酚衍生物为目标分析物,对所得萃取头的性能进行了考察.在优化后的实验条件下,对这些酚类化合物进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检测,其线性范围为0.048~400μg L-1,检出限为6.1~98 ng L-1(S/N=3).同一萃取头萃取五次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5%;多根萃取头平行萃取的RSD为3.7%~12%(n=3).PANI-IL涂层有良好的稳定性,在使用150多次后萃取性能仅有很小的变化;在温度高至300℃时不分解.与聚苯胺涂层相比,其萃取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0.
以1-(2-吡啶偶氮)-2-萘酚(PAN)为络合剂,在pH 7.0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痕量锌(Ⅱ)与PAN生成络合物,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8用浊点萃取分离富集水样中痕量锌。分取部分表面活性剂相用盐酸溶解,所得溶液直接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对影响浊点萃取的因素和共存离子的干扰等进行了试验并予以优化。方法的检出限(3σ)为2.4μg.L-1。应用所提出的方法测定了水样中锌的含量,并用标准加入法进行方法的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5.0%~103.6%之间。  相似文献   

11.
应用流动注射技术,用D412螯合树脂微柱富集海水中的铅(Ⅱ),并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相结合测定海水中铅(Ⅱ)。20mL海水样品以3mL.min-1流量进柱,被树脂螯合吸附富集,以0.2mol.L-1乙酸铵溶液5mL淋洗柱体去除干扰物,以4mol.L-1硝酸溶液4mL为洗脱剂(流量为7mL.min-1),洗脱液直接引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雾化器,在线检测。当海水样进样20mL时,铅(Ⅱ)测定灵敏度可提高约35倍;检出限(3s)为1.3μg.L-1。实际应用于海水样品分析,加标回收率为94.5%,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2.2%。  相似文献   

12.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北虫草中总硒和无机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虫草试样经硝酸-高氯酸(5+1)混合酸消解,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总硒的含量;北虫草试样用盐酸浸提,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无机硒的含量。使用溶于5g.L-1氢氧化钾溶液中的20g.L-1硼氢化钾溶液使与溶液中硒离子反应生成氢化物。分析中采用载气及屏蔽气的流量依次为500mL.min-1及1 000mL.min-1。荧光强度与硒的质量浓度在100μg·L-1以内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k)为0.2μg·L-1。应用此法测定北虫草中硒的含量,总砷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3.4%~3.9%之间,无机硒的平均回收率为103%。  相似文献   

13.
土壤样品先在烘箱内于(102±3)℃下干燥2h。称取此样品0.10g置于聚四氟乙烯(PTFE)消解罐中,加入500g·L^-1氢氧化钠溶液2mL,按程序升温模式在微波消解仪中进行消解。消解完成后,加二次去离子水将溶液稀释至25.0mL,样品溶液经载流(1mol·L^-1氢氧化钠溶液)通过三通阀进入仪器,并在线被5%(体积分数)硫酸溶液中和后与由蠕动泵传送的还原剂硼氢化钾反应生成氢化锡,传送进入原子化器迅速原子化,在高性能空心阴极灯的作用下产生荧光,由检测器检测其峰面积。测得锡的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在100μg·L^-1以内。以3倍空白值求得的标准偏差计算其检出限(3s)为0.062μg·g^-1。用此方法测定了7个GBW标准物质,所得结果与认定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为-1.61%~3.07%,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为1.8%~3.2%。  相似文献   

14.
浊点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菠菜中镁、锌和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 8.0缓冲溶液中,以8-羟基喹啉为螯合剂,镁、锌和铜均与8-羟基喹啉生成螯合物,加入Triton X-100表面活性剂用浊点萃取分离富集菠菜样品中镁、锌和铜。分取部分表面活性剂相用乙醇定容至25mL,所得溶液直接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对影响浊点萃取的因素和共存离子的干扰等进行了试验并予以优化。镁、锌和铜的检出限(3s/k)依次为0.057,0.064,0.032mg.L-1。应用此法测定了大叶菠菜和小叶菠菜中3种元素的含量,在两种样品中用标准加入法进行方法的回收试验,测得镁的回收率在93.3%~100.5%之间;锌的回收率在91.7%~97.9%之间;铜的回收率在94.0%~107.1%之间。  相似文献   

15.
取水样25mL,加入无水硫酸钠3.0g,加入环己烷2.0mL,振荡萃取3min。移取萃取了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的上层有机相2.0μL注入HP-5毛细管柱(30m×0.32mm,0.25μm)色谱分离后进行质谱测定。DEHP的质量浓度在50.0μg.L-1以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0.052μg.L-1。分析了早、中、晚不同时间的天津市自来水,并用标准加入法做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7.0%~109.4%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2.5%。  相似文献   

16.
自行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在线自动还原装置用于将尿样中可能存在的无机砷从砷(Ⅴ)还原砷(Ⅲ)。为使砷(Ⅴ)还原至砷(Ⅲ),将尿样4.8mL与1.2mL混合还原剂(每升溶液中含硫脲100g及抗坏血酸50g)混合后在反应器中于70℃加热2min。分取此溶液1.5mL与20g.L-1硼氢化钾溶液(溶于5g.L-1氢氧化钠溶液中)2.0mL,在氢化物发生器中反应生成AsH3,然后由载气(氩气)带至原子化器中,并进行原子荧光检测,所制的在线还原器及测定砷的方法已应用于儿童尿样中无机砷的测定,并在这些样品的基础上用标准加入法做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0.2%~102.6%之间。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用催化极谱法测定复杂物料中微量砷的含量。选择测定的溶液介质中含碲(Ⅳ)硫酸溶液5mL和150g.L-1碘化钾溶液5mL。仪器扫描速率为250mV.s-1,并采用二阶导数测定。试样(0.01~1.0g)用氯酸钾0.5g、氢氟酸5滴、硝酸5~10mL溶解,用蒸馏法分离其中的砷。砷的质量浓度在0.4mg·L-1以内与相应的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按此方法测定了12个矿样中砷含量,其测定值与已知值相符。方法的回收率在97%~1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2.3%~7.2%之间。  相似文献   

18.
阻抑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板栗罐头中痕量EDT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硫酸介质中,Fe(Ⅲ)对过氧化氢氧化中性红的褪色反应具有强的催化作用,EDTA对上述指示反应具有灵敏的阻抑作用,从而提出了一种阻抑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板栗罐头中痕量EDTA的方法。优化的试验条件如下:①过氧化氢用量为1.0mL;②0.1g.L-1中性红溶液用量1.0mL;③50.0mg.L-1 Fe(Ⅲ)溶液用量为0.12mL;④反应温度为沸水浴;⑤反应时间为10min。EDTA的质量浓度在900μg.L-1以内与ΔA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8μg.L-1。方法用于板栗罐头中EDTA的测定,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3.0%,加标回收率为93.0%~96.0%。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同时测定牛奶中克伦特罗、氯霉素和己烯雌酚残留量的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牛奶样品无需蛋白沉淀,直接经HLB小柱净化及水和正己烷淋洗,由乙酸乙酯洗脱后进行分析.采用Acquity UPLC(○R)BEH C18色谱柱进行分离,以乙酸铵溶液-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MR...  相似文献   

20.
将水样(200mL)用正己烷(10mL)萃取,所得萃取液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供气相色谱分析。用DB-1701色谱柱,温度在110℃~210℃区间采用程序升温方式进行分离,用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10种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峰面积与对应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在0.10~2.5μg.L-1之间。用标准加入法测得10种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回收率在86.4%~96.2%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均小于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