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4 毫秒
1.
两个相邻目标对平面波、高斯波束的光散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运华  郭立新  吴振森 《光学学报》2007,27(9):1711-1718
基于等效原理和互易性定理研究了两个靠近目标对平面波、高斯波束的光散射问题,给出了这一复合光散射模型的二阶散射结果。通常一阶散射结果容易求解,但由于耦合效应的复杂性,很难给出二阶散射结果的解析形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用互易性定理给出了求解任意相邻介质目标二阶散射场的公式,同时借助等效原理将求解散射场公式中的体积分简化为面积分的形式,从而降低了求解难度。求解了两相邻球形粒子的复合散射场,并将求解结果与应用时域积分方程法求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同时,还讨论了束腰半径、目标位置对散射截面及偏振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多介质体散射的共轭梯度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东  金亚秋 《计算物理》2000,17(1):82-88
讨论多个介质体的电磁散射体积分方程的共轭梯度迭代求解方法,给出了介质板上方具有介质目标时的电磁散射的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3.
大粒子对高斯波束散射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鹏  韩一平  刘德芳 《物理学报》2005,54(6):2676-2679
基于广义米氏理论,精确的求解了球形粒子对高斯波束和平面波的散射,采用Matlab编程, 改进了计算方法,所能够计算的粒子的尺寸参数已突破80000. 给出了平面波与高斯波入射 时,均匀粒子以及镀层粒子的散射分布,比较了吸收粒子和非吸收粒子散射分布. 关键词: 广义米氏理论 高斯波束 光散射 波束因子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介质壁加速器(DWA)的原理和几种可能实现的结构。通过对多层介质圆柱的平面波电磁散射的研究,用FORTRAN语言编写程序计算和分析了DWA加速管三层介质柱体结构的平面波电磁散射的散射宽度与几何结构参数、材料参数的关系,用以优化设计介质壁加速管结构。计算结果表明:当加速管材料和等势环介电常数一定时,平面波电磁散射宽度随半径增大而增大;当加速管内外径一定时,加速管材料和等势环介电常数增大时散射宽度变化不明显,但最小散射宽度显著减小。当加速管半径和材料一定时,总能找到使散射宽度达到最小的等势环介质厚度。  相似文献   

5.
陈东  金亚秋 《计算物理》2000,17(2):82-88
讨论多个介质体的电磁散射体积分方程的共轭梯度迭代求解方法,给出了介质板上方具有介质目标时的电磁散射的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等效原理和互易性定理,研究了N个相互平行二维柱体对平面波/高斯波束的电磁散射特性,给出了求解N阶散射场公式.一阶散射可通过求解单个柱体的散射场得到,但对于高阶散射场而言,由于耦合散射的复杂性,很难给出精确的解析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借助等效原理和互易性定理给出了求解N阶散射场的面积分公式.只要给出柱体的i-1阶散射场及相关目标表面上的等效电流和(或)等效磁流,就可应用此公式求解i阶散射场.应用该近似方法计算了相互平行非均匀等离子体涂层导体圆柱的单/双站散射宽度,讨论了束腰半径、等离子体涂层厚度、电子密度、碰撞频率及雷达频率等对散射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均匀回旋介质椭圆柱体对垂直入射平面波的散射特性。基于平面波谱的积分方程和马丢函数,导出了均匀回旋介质椭圆柱内场及其单位长度的雷达散射截面的关系表达式。计算了部分数值并讨论了介质尺寸、入射角度介质材料等因素对雷达散射截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郭立新  王运华  吴振森 《物理学报》2006,55(11):5815-5823
基于等效原理和互易性定理研究了两个相邻目标的电磁散射问题,给出了这一复合电磁散射模型的二阶散射结果. 通常平面入射波的一阶散射结果容易求解,但由于耦合效应的复杂性,很难给出二阶散射结果的解析形式. 应用互易性定理给出了求解任意相邻导体/介质目标二阶电磁散射场的公式,并利用等效原理将求解散射场公式中的体积分简化为面积分的形式,从而降低了求解难度. 同时还推导了两个目标的二次散射场之间的关系. 最后应用给出的公式,求解了两相邻球形目标的复合散射场,对双站散射结果进行了讨论,同时与应用时域积分方程法求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等效原理 互易性定理 电磁散射 相邻圆球  相似文献   

9.
基于电磁波的散射理论,研究了电磁平面波入射到准均匀各向异性介质的散射远场相干特性,得到了各向异性准均匀介质三维散射远场的光谱密度和光谱相干度的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在各向异性准均匀介质散射势的每一个分量都是高斯相关的情况下,各向异性介质的光谱密度近似为对应的各向同性介质的光谱密度的平均,但是每个分量的权重不同,而且该权...  相似文献   

10.
姜会芬  胡顺波 《光谱实验室》2012,29(5):3268-3271
基于无限长非均匀介质圆柱对斜入射平面波散射场公式推导,研究发现当入射角为90°时,斜入射散射公式可以简化为垂直入射的散射公式,所用的算法也可以统一.并用已有算法模拟了无限长非均匀柱粒子对任意入射平面波散射场的强度分布,并且与已有文献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Subdiffusion-limited A+A reactio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 consider the coagulation dynamics A+A-->A and A+A <==> A and the annihilation dynamics A+A-->0 for particles moving subdiffusively in one dimension. This scenario combines the "anomalous kinetics" and "anomalous diffusion" problems, each of which leads to interesting dynamics separately and to even more interesting dynamics in combination. Our analysis is based on the fractional diffusion equation.  相似文献   

12.
色度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实验验证了颜色相加、相减的规律及任意复色光与汞灯的色坐标、色调、色饱和度的测量及三原色滤色片的透过滤测定等各项实验内容。并对复色光的研究分别用精确算法与粗略算法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林为干 《物理学报》1959,15(7):368-376
本文讨论了三种不同系统的小孔耦合的近似解法:矩形波导与圆柱波导的同轴耦合,矩形波导中的TE10型波与圆柱谐振腔中的TM120型波间的耦合和矩形波导中的TE10型波与圆柱波导中的TMmn型波间的耦合。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解法,我们希望读者可以看到处理复杂微波元件问题时所需的从物理概念出发的灵活应用已有方法的必要性。这里提供的几个公式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而是在现有文献中探讨得不够的。这里介绍的方法可以应用到其他新的微波网络问题中去。  相似文献   

14.
煤粒均相着火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粒均相着火规律的研究张军,傅维标(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北京100084)关键词均相着火,简化模型,预报1前言煤粉颗粒既能发生均相着火,又能发生非均相着火山。对非均相着火,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均相着火由于比较复杂,一直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15.
庆承瑞  周玉美 《物理学报》1977,26(2):177-179
近来文献[1]证明:对于准均匀的或趋肤的电流分布,自由界面的磁面方程,化为似线性椭圆型方程后,可以用一简单迭代法求出最大解,并且指出,这一方程或者只有平庸解,或者会有三个以上的解(包括平庸解)。但现有的计算方法,对寻找除最大解以外的其他解还不太有效。但是找出第三个解,并且研究这些解的性质,将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特别是对有快磁压缩的环形装置,如带状装置上,原则上不能排除等离子体会平衡在不同的位型上。这样就出现下面的问题:不同的平衡位型中,哪一个才是最稳定的?为此目的,在进行数值计算的同时,我们解析地研究了如下的一维模型。  相似文献   

16.
王锐 《物理学报》1990,39(12):1908-1914
本文求解了一个圆形夹杂物对裂纹尖端应力场的影响,计算了反平面切变问题经典的应力场和应力强度因数,进而求得了非局域应力场,得到非奇异的裂纹尖端应力的解析表达式,讨论了解的应用。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7.
18.
应用两次广义坐标变换,将彼此间由弹性力作用的三体问题的拉格朗日函数简化为两个独立的谐振子的拉格朗日函数之和,在理论上提供了解决此三体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An iterative modal analysis approach is develop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transverse cracks on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simply supported undamped Bernoulli-Euler beams subject to a moving mass. The presence of crack results in higher deflections and alters the beam response patterns. In particular, the largest deflection in the beam for a given speed takes longer to build up, and a discontinuity appears in the slope of the beam deflected shape at the crack location. Crack effects become more noticeable as crack depth increases. The effect of the inertia force due to the moving mass is, in general, qualitatively similar and additive to the effect of the crack. The exact effect of crack and mass depends on the speed, time, crack size, crack location, and the moving mass level. Other approximate methods, namely a stationary mass model and a single iteration technique, are also evaluated. The stationary mass approach is useful for light moving masses (<20% of beam mass) and cracks at mid-span. For other cases, the errors can be unacceptably large. The results of the single-iteration approximation are quite close to the iterative modal analysis approach, which indicates that this approximate solution is an excellent tool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moving mass problem.  相似文献   

20.
CERN experiment NA44 measures pion and kaon distributions atpT=0–320 MeV/c at midrapidity in p+A and A+A collisions at 450 and 200A GeV/c, respectively. Pion production from p+Pb and A+A is slightly enhanced at lowpT relative to p+Be, but less than observed at target rapidity. The lowpT behavior can be understood in the context of the RQMD model as arising from baryonic resonance decay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