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祝贺 《力学与实践》2005,27(6):58-60
提出了输电铁塔应用刚度分解法的分析过程,利用刚度分解法分别建立了铁塔各段等效抗弯刚度矩阵和等效抗剪刚度矩阵代替空间桁架分析法中的总刚度矩阵,求得各段铁塔杆件受力。采用迭代方法求得全塔结构受力,使计算过程简化,实例计算结果与计算机计算结果吻合很好,可为输电铁塔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含无限刚性体的杆系内力计算,传统解法是将拉压或弯曲无限刚度近似用有限大值来代替,通过数值计算确定杆系内力.计算表明,当刚度取值足够大值时,经常会造成方程组的病态而严重影响求解精度.本文提出一种精确解法,即通过引入无限刚度杆刚性约束方程来避免病态方程等问题,从而保证了计算的有效性和精确度.本文具体对具有拉压和弯曲无限刚度杆系单元建立了相应的约束方程,并针对工程中典型的支座形式:铰支座、滚轴支座和斜向支座给出了约束条件.作为一个具体应用,本文对于一平面刚架结构,利用建立的约束方程并通过确定结点定位向量和单元定位向量,最终获得了结构内力.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适用于分析含无限刚性体的杆系内力.  相似文献   

3.
回传波矩阵法在杆系结构静力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连伟  聂国华 《力学季刊》2005,26(4):687-691
回传波矩阵法最初是由Pao等人分析二维框架结构动力响应时提出的。对于三维杆系结构的静力分析,为了确定结构的位移和内力,先要建立传递分配矩阵和载荷源向量,这可通过列出所有节点的静力平衡方程和位移协调方程来实现。同时,通过分析每根杆近端位移和远端位移的关系,建立结构的回传波矩阵(重分配矩阵)。在此基础上求解线性方程组,就可以得到结构的位移和内力。本文推导了空间杆系结构的有关矩阵方程式,并给出了一固定梁的两端弯矩求解算例。  相似文献   

4.
在单元的随动坐标系下,建立了初始弯曲对杆单元轴向刚度影响的计算公式,导出了考虑初始弯曲的非线性杆单元刚度矩阵;从经典的梁-柱理论出发,给出了考虑初始弯曲的非线性空间梁单元切线刚度矩阵推导过程。将建立的初始弯曲单元应用于弦支穹顶结构算例的非线性稳定承载力分析,研究了杆件初始弯曲对结构整体非线性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杆件初始弯曲的存在会降低结构的整体刚度和极限承载力,而在不同的初始预应力状态下,极限荷载随初始弯曲增加都基本呈线性下降,并且其关系曲线基本平行。本文建立的基于初弯曲单元的非线性分析方法,可推广应用于各种类型空间网格结构的非线性分析,为结构设计方案的选择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薄壁杆系结构的梁元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导出了用于薄壁杆系结构弹性分析的薄壁梁元分析模型,在空间梁元分析模型^[3]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种改进的位移模式,考察了薄壁杆件可能发生的拉压,剪切,弯曲,扭转和翘曲等各变形形式以及它们的耦合效应,得出了相应的单元形函数,同时从工程应变的定义出发,采用Taylor级数展开的方法,建立了单元的五阶近似正交变表达式,并建立了相应的薄壁单元刚度方程,从而得出了局部坐标系下单元刚度矩阵的显式,根据本文所导出的薄壁梁元分析模型,编制了相应的结构计算程序,通过算例验证了本文所推导的单元刚度矩阵,同时通过与传统空间梁元计算模型计算结果的比较,阐述了截面翘曲对薄壁杆系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刚接与铰接混合连接杆系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用子结构原理解决具有刚接与铰接混合连接空间杆系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分析,实现其非线性稳定性分析的载荷-位移全过程跟踪。该法无须单独推导刚接、铰接以及一端刚接一端铰接单元的弹性刚度矩阵和几何刚度矩阵,而可以直接由空间梁单元退化得到,而且可以将平面问题与空间问题、刚接与铰接混合连接体系进行统一处理,算例表明,本文方法对于杆系结构的统一和整体分析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有限条塑性系数增量初应力法,用于分析钢压杆的弹塑性稳定极限承载力,该法采用分级加载,用有限条法建立结构的增量平衡方程;在塑性范围,引入截面的塑性系数对弹性刚度进行折减得到结构的弹性刚度矩阵;用修正的Newto-Raphson方法迭代求解,数值结果表明,本法效率较高,与钢压杆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可以考虑残余应力和载荷偏心的影响,可望实现大型超静定结构的极限载力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发展了具有任意连接和约束的空间杆系结构静力分析的回传波矩阵法。以杆端位移和转角为基本未知量,通过结构所有节点的平衡方程和位移协调条件,推导出传递分配矩阵和载荷源向量,并进一步利用设定的同一杆件两个局部坐标系下杆端位移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到结构的回传矩阵。据此可求出结构所有杆件的杆端位移及杆端内力。对不同的杆件连接形式,如刚接、铰接、半刚接,以及不同的约束情况,如固定支座、铰支座、定向支座等,本文推导出了空间杆系结构的回传波矩阵表达式,可直接用于相应空间杆系结构内力的计算。同时,针对一个具体刚架结构进行了算例分析,并通过与弯矩分配法和有限元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本文方法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9.
随机拉索刚度预应力空间钢桁架随机内力摄动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基于已建立的拉索式平面预应力钢桁架基本理论 ,考虑到拉索刚度的随机性 ,得到了拉索式空间预应力钢桁架随机内力摄动分析的一般公式及敏度分析式 ,给出了空间预应力钢桁架随机内力统计特性计算表达式。为进一步进行空间预应力钢桁架可靠性分析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最后针对工程中常见的三角形立体钢桁架 ,给出了算例  相似文献   

10.
推导出含有全铰节点的三维杆系结构的回传波射矩阵表达式,完善了具有任意连接和约束的空间杆系结构静力分析的回传波矩阵法.基于节点平衡方程和协调方程,推导出表达杆件近端位移和远端位移关系的传递分配矩阵及载荷源向量,并通过由对偶坐标系下近端位移和远端位移的关系获得结构的总体相位矩阵,再引入转列矩阵,进而推导出结构的回传波射矩阵,在此基础上求解以杆端位移为基本未知量的线性方程组,最终得到精确确定所有杆件的杆端位移及杆端内力的矩阵列式.给出了空间杆系结构算例分析,与有限元结果比较,验证了回传波射矩阵法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1.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弹塑性简化方法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地震反应谱理论为依据,建立了可以考虑多阶振型影响的高层建筑结构弹塑性静力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较简单且较为精确的高层建筑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计算方法。最后给出的算例论证了本文简化方法的可能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对称结构在对称载荷作用下,内力和位移对称;在反对称载荷作用下,内力和位移反对称。这是利用对称性简化结构计算的根据。该文用更能反映对称性数学本质的方法,证明了上述结论。这一工作将使结构力学中对称性利用的叙述更简洁,逻辑更严密。以此为基础,对载荷作用下对称结构的内力和位移的理论进行了整理。  相似文献   

13.
丁星 《力学与实践》2010,32(2):128-131
利用三维图形的矩阵变换原理,将单元内力和位移绘图数据进行伸缩、旋转和平移变换,在Matlab中实现了空间刚架内力图和位移图的绘制.本文提出的绘图方法可用于杆系结构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图形显示.  相似文献   

14.
斜交连续梁桥数值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了矩阵位移法和传递矩阵法的理论基础上,将二者组合而成矩阵混合法。矩阵混合法的实质就是将结构物的一端未知向量通过矩阵的简单乘法传递到另一端,再将已知条件代入求解的过程。在矩阵传递的过程中引入位移法中的前进代入的概念,即将未知向量不断地以新的未知向量替换,可以防止误差的传递和积累。将矩阵混合法运用于斜交连续梁桥内力计算,完成了矩阵混合法在斜交连续梁桥内力计算中的理论推导和程序的设计,给出了实际算例并与有限元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结构杆件撤除后简化分析的一般方法,视杆件撤除后新结构的解为原结构的解与原结构上加以关联荷载解的叠加,利用原结构的解及总体刚度矩阵的逆矩陈求解新结构,无需进行结构重分析,使计算量大大减小,文中基于有限元法导出求关联荷载的一般算式。该法适用于空间网格结构和刚架结构一根杆件撤除问题,也适用于多根杆件同时撤除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证明了在杆系中,力的转换矩阵与位移的转换矩阵互为转置矩阵,当静不定非线性杆系静力平衡方程确定,而变形协调条件难以确定时,利用转置矩阵可以方便求得静不定非线性杆系的内力及有关节点位移。非线性材料杆系应力-应变关系σ=Bε1/n中的幂n=2时,非线性材料静不定桁架有可能存在两个解;而采用常规方法求解静不定非线性杆系内力时有可能存在漏解现象,即出现仅能得到一个解的现象。非线性材料杆系应力-应变关系σ=Bε1/n中的幂n=1时,假设非线性材料杆系各杆内力全部受拉力,或按各杆内力真实受力情况去求各杆内力及节点位移,求得结果的绝对值都是相同的,仅存在符号的差异;与按非线性材料杆系应力-应变关系σ=Bε1/n中幂n=2时,求得的各杆内力及节点位移的其中一个解的绝对值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短阵位移法,提出了用于分析杆件撤除对平面刚架结构影响的简化计算方法,与以往不同,本法仅将杆件撤除视为在原结构上曾加荷载工况,因此无需重建况体刚度矩阵即可用于分析杆件撤除对结构的影响,本法的计算速度比矩位移法快很多,算例表明,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8.
The analysis of structures is normally carried out through displacement method while the force method is considered a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for this purpose and used on occasion. The generation of compatibility conditions (the transpose of self-stress matrix) is one of the major and complicated parts of any structural analysis using force method. In this paper, an efficient method is proposed for producing orthogonal self-stress matrix related to space truss structures with cyclic symmetry. This is actually performed by eigen-decomposition of a special matrix having the same null basis as in equilibrium matrix. Then, the advantages of the obtained compatibility conditions are demonstrated with respect to different formulations such as standard force method, eigen force method and integrated force method. Finally,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esented method is comprehensively compared with three well-known numerical methods and tested on a set of practical examples. The results indicate clearly the significant superiority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in terms of both computational time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results.  相似文献   

19.
采用等效力系变换矩阵研究了双模量静不定桁架极限载荷问题.首先证明了固体的等效力系变换矩阵与等效位移变换矩阵是互为转置的矩阵,采用等效力系变换矩阵求解双模量静不定桁架结构的内力,然后再利用静力方程确定双模量静不定桁架结构的极限载荷.当力的变换关系可以根据物理条件容易求得,而位移的变换关系不容易找出时,用等效力系变换矩阵求解静不定桁架极限载荷,就更能显示出其计算过程简洁、清晰等优点.用等效力系变换矩阵求解静不定桁架极限载荷不涉及材料的性质,对各向同性材料、双模量材料静不定桁架极限载荷的求解都适用.  相似文献   

20.
蜂窝梁钢框架结构因梁截面沿长度周期性变化,不能直接采用普通钢框架结构矩阵位移法计算框架内力和位移.本文基于等效刚度法推导了矩形孔蜂窝梁的等效抗弯刚度、抗剪刚度和轴向刚度,建立了矩形孔蜂窝梁的单元刚度方程,提出了矩形孔蜂窝梁钢框架内力和位移计算方法.算例理论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计算结果非常接近.本文提出的等效刚度法概念清晰,准确性好,适用于计算蜂窝梁钢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位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