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立群 《力学与实践》2018,40(5):549-553
本文评介几部德国振动力学本科教材。首先概述振动教材的早期历史,分析英国、美国和德国振动教材的特点。然后分别阐述三部德国振动力学教材《线性振动:多自由度振动系统的理论论述》《工程振动论:离散机械系统的线性振动》和《振动论:线性振动理论和应用》的内容和特色。最后简要讨论它们对振动教材编写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结构振动强度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根据弯曲波理论和声强测量原理提出了结构振动能量分布和传输特性的新技术方法.理论分析、实验室研究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用振动强度来分析结构振动问题可得到振动能量的流向和分布,测量技术简单且易于掌握,具有可接受的实际应用精度.  相似文献   

3.
一类冲击振动系统在强共振条件下的亚谐分叉与Hopf分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研究了一类二维冲击振动系统在一种强共振条件下的Hopf分叉与亚谐分叉。分析并证实了该类系统在此共振条件下可由稳定的周期1 1振动分叉为周期4 4振动或概周期振动,讨论了亚谐振动和概周期振动向混沌运动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Normal Form理论和退化向量场的普适开折理论研究了参数激励与强迫激励联合作用下非线性振动系统的余维2退化分叉,用Melnikov方法讨论了全局分叉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一类两自由度碰撞振动系统在一种强共振条件下的Hopf分叉问题,分析并证实了碰撞振动系统在此共振条件下可由稳定的周期1-1振动分叉为不稳定的周期3-3振动,讨论了亚谐振动向混沌运动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非线性振动一种稳定的模糊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非线性振动系统的非线性本质,在于传统控制理论的线性控制器用于非线性振动控制效果不佳。本文针对非线性振动系统提出了一种模糊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7.
曹东兴  马鸿博  张伟 《力学学报》2019,51(4):1148-1155
流致振动蕴含巨大的能量, 本文基于流致振动理论,设计了一种附加磁力激励的压电悬臂梁流致振动俘能器,并通过理论和实验研究其振动俘能特性.该俘能器由压电悬臂梁、圆柱绕流体和磁铁组成;首先基于Euler-Bernoulli梁理论,推导了流致振动附磁压电俘能器的能量函数,利用Hamilton原理建立了流致振动附磁压电俘能器的机电耦合方程;利用数值方法研究详细分析了流速、圆柱绕流体直径和长度、磁间距、磁极和外接电阻等系统参数对压电俘能器振动特性和输出电压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 该型压电俘能器的振动幅值在低流速条件下产生涡激振动,并产生最大的输出电压;磁力可以降低压电俘能器的共振频率并能够拓宽压电俘能器频带带宽,因此,附磁压电俘能器具有相比没有附磁的压电俘能器更适用于低速层流环境;实验结果与数值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附磁压电悬臂梁流致振动俘能器的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碰撞振动系统分岔与混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丁旺才  谢建华 《力学进展》2005,35(4):513-524
针对工程实际中普遍存在的碰撞振动系统这种典型的非光滑动力系统, 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碰撞振动系统动力学的分析与研究方法主要有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以及应用与实验研究. 为了研究碰撞振动系统的周期运动稳定性、分岔及混沌, 采用的手段有建立Poincar\'{e}映射、中心流形和范式方法, 映射的分岔与混沌理论是碰撞振动系统研究的理论基础. 首先简述了碰撞振动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方法, 光滑非线性系统动力学的分析方法部分可以推广到碰撞振动系统, 碰撞振动的不连续性导致一些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问题. 进一步综述了碰撞振动系统周期运动稳定性、分岔、混沌及奇异性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现状. 最后着重结合相关离散型映射系统的动力学发展, 对碰撞振动系统的分岔与混沌研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 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裂纹转子的振动响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研究了裂纹转子的振动响应。文章首先通过应力强度因子积分得到含裂纹轴单元的刚度矩阵;建立了裂纹转子的运动微分方程。进而研究了裂纹转子的振动响应,得出了裂纹转子的振动响应随裂纹位置和深度的变化关系。为工程上早期诊断微小裂纹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0.
在振动环境中,当带偏心转子的电机旋转角速度与振动环境的角频率相近时,两者可以实现振动同步。针对这一特殊现象,本研究提出一种小参数积分均值法来研究该振动同步问题,设置电驱动偏心转子角速度与振动环境角频率之差的积分均值为变量,通过积分变换将电驱动偏心转子与复合振动环境之间的动力学方程转化为二阶周期系数微分方程,应用周期系数二阶微分方程相关理论推导得出实现振动同步的同步性判据和稳定性判据,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同步性与稳定性判据的有效性。本研究提出的将电驱动偏心转子角速度与振动环境角频率之差的小参数积分均值法,为研究振动同步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振子的实际振动都是不同振动模式之间的耦合振动,薄板径向振动理论、变幅杆一维设计理论等都是三维弹性理论的简化形式,都有相应的适用范围,否则将产生大的计算误差。通过设定纵径耦合系数,由弹性动力学理论推导出了圆柱体振子纵径耦合振动的频率方程,并通过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及实验测量值的比较,证明了该方法具有非常高的计算精度。在圆柱体振子的纵径耦合振动中,其长径比(或厚径比)越大,振子的纵向振动越强,反之振子的径向振动越强。  相似文献   

12.
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一类两自由度碰撞振动系统在一种强共振条件下的Hopf分叉问题.分析并证实了碰撞振动系统在此共振条件下可由稳定的周期1-1振动分叉为不稳定的周期3-3振动,讨论了亚谐振动向混沌运动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弹性体非线性振动多重共振的能量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邱家俊 《力学学报》1990,22(6):753-758
本论文以非线性振动理论的平均法为基础和力学的能量概念结合起来,找到了求解弹性体系非线性振动多重共振的能量法。应用本方法研究了电机轴系的双重共振等问题,证明了它是一个简易适用的方法。揭示了双重共振的一些新现象,理论得到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4.
非线性振动和振动控制研究的新方向:控制混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近年来在控制混沌这一非线性振动和振动控制新的研究方向上的进展,首先介绍了控制混沌的内容和意义,然后阐述了控制混沌的几类主要方法,包括输送控制、镇定控制和非线性系统理论应用的原理和发展。最后展望了控制混沌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扭转振动实验仪的构造、原理和特点, 以及据此开设的单自由度系统振动实验. 该仪 器的研制为理论力学课程振动实验提供了必要条件. 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 单自由度系统 振动实验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单自由度系统振动概念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效果 明显.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各向同性封闭圆柱壳的非线性自由振动。文中采用经典的非线性弹性力学方法推导了圆柱壳的大振幅运动方程,这些方程的静态形式与冯·卡门的板理论方程具有同样的精度。文中讨论了四种基本振动模态,并且还以数学公式的形式给出了一般的最终结果,一些例子以曲线给出结果,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还表明线性振动可以作为非线性振动的一种特例。  相似文献   

17.
轴对称转子的质量不平衡力导致的非线性振动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理论和实验的角度提出,轴对称转子在不平衡离心力的作用下,满足特定的转速条件时,将有可能发生弯曲振动和扭转振动之间的相互耦合而导致的非线性振动现象。这是一种不同于油膜涡动的非线性现象,尽管转子弯曲振动含有半频涡动成分。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振动理论和振动测试技术用于桥梁建设,从结构动力特性方面检验和评价了教化立交桥的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9.
金属往复滑动摩擦振动形成机理的实验研究和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材料试验机上对小位移(位移幅值≤5mm)金属往复滑动摩擦振动了实验研究,测量了滑动过程中摩擦试件振动的加速度及摩擦力,分析结果表明,除摩擦系数和相对滑动速度以外,静摩擦系数的变化时间参数τ对摩擦振动影响较大,同时还提出了时间参数τ对摩擦振动影响的理论解释,并在专门设计的试验装置上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
介绍一个实用的舰船尾部振动水弹性分析软件系统,该系统基于流固耦合理论,针对舰船尾部结构特征,可以准确方便地预报出舰船尾部振动特性。系统还配有较强的后处理图形生成模块,可以形象逼真地绘制出振型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