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村彦  夏慧丽  储少岗 《色谱》1986,4(3):166-168
在煤液化产物中,化合物种类繁多,分子大小很不均匀。对这样复杂的样品直接进行组分鉴定或结构解析是困难的。因此在进一步分析之前常常根据化合物的类型加以分离。当然利用荧光指示剂吸附法(FIA)和高效波相色谱(HPLC)可以进行这样的工作。但前者的缺点是不能分离样品中的极性组分;使用HPLC时,由于样品复杂,各组分的响应值不一样,目前进行定量分离尚有一些困难。  相似文献   

2.
王恩琪  李佩芳 《色谱》1988,6(6):370-372
硝化甘油(NG)、二硝基甲苯(2,6-DNT和2,4-DNT)、三硝基甲苯(α-TNT)及二甲基二苯脲(C)是火药中最常见的组分。这些组分可用气相色谱法(GC)进行分离测定,但因NG的热稳定性较差,结果的精确度较差。对上述组分较有效的分析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因此法一般是在室温下进行,可避免NG等爆炸性组分的热分解。 HPLC分析火药组分在国内外早有报道。但国内做的工作不多。近年来我院开始应用HPLC分析火炸药组分。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核苷酸,聚核苷酸和核酸对Tb^3+-钛铁试剂(TR)络合物的荧光猝灭机理,认为荧光猝灭过程是核苷酸,聚核苷酸和核酸分子中的磷酸基组分为与TR竞争Tb^3+离子,生成实验条件下无荧光的二元络合物的静态猝灭过程;用Tb^3+-TR络合物荧光探针研究了DNA嵌入剂和金属离子与DNA相互作用的实验结果说明这一机理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核苷酸、聚核苷酸和核酸对Tb3+-钛铁试剂(TR)络合物的荧光碎灭机理,认为荧光猝灭过程是核苷酸、聚核苷酸和核酸分子中的磷酸基组分与TR竞争Tb3+离子,生成实验条件下无荧光的二元络合物的静态猝灭过程;用Tb3+-TR络合物荧光探针研究DNA嵌入剂和金属离子与DNA相互作用的实验结果说明这一机理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5.
赵强  乐晓春 《色谱》2009,27(5):556-565
核酸适配体亲和色谱是将核酸适配体作为色谱固定相上的亲和配体的一种新型色谱技术。核酸适配体是一种可以特异性地识别目标物的寡聚核苷酸,与免疫抗体相比,核酸适配体在筛选制备、稳定性及应用等方面都显示出独特的优点。本文介绍了核酸适配体亲和色谱在小分子、蛋白质和细胞的分离和分析中的应用,对核酸适配体亲和色谱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一些主要的配方奶粉中已经添加了核苷酸,特别是婴幼儿奶粉,几乎都添加了核酸成分,因为牛奶中核酸的含量远远低于母乳中的含量,因此一些国家在婴幼儿代乳品中已开始强化核苷酸.  相似文献   

7.
经水反复浸提后的包心芥菜残渣经稀碱浸提,浓缩,乙醇沉淀,透析,DEAE-Sepharose-F F色谱分离纯化得到一种白色粉末状多糖ALP-2。经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和HPLC分析证明,ALP-2为纯品。ALP-2不含蛋白质、核酸,为非淀粉类均一多糖,其相对分子量为459873。ALP-2完全酸水解后HPLC分析确定糖基组成为鼠李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和另外一个待确定的组分。  相似文献   

8.
蒋晔  张嫡群 《分析化学》1992,20(7):822-824
本文使用重叠分辨图谱(ORM)法预示了HPLC分离二氢吡啶类药物和肺保三效片中组分的最佳流动相组成。实验表明ORM法是一种迅速、多用途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HPLC法,选择最佳分离条件,对分子量分布较宽,分散性大的高碳脂肪酸胺聚氧乙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全组分,进行了分离;在无标准样时,制备主要馏分,以核磁波谱及红外光谱鉴定,对该类型样品获得了较理想结果。本方法适用于复杂组分的分析,且快速、高效、定性简单。  相似文献   

10.
张国安  徐业庆  毛志红  席于烨 《色谱》1988,6(6):360-362
硝胺火药是一种新型的科研火药,其成分除硝化纤维素(NC)、爆炸性溶剂硝化甘油(NG)、增塑剂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2号安定剂(C_2)以外,还引入了高能炸药如:黑索金(RDX)、硝基胍(NGU)等,以提高火药的能量。 国内外多采用HPLC法对双基药和单纯炸药成分的分离分析,但还未见到高能炸药与火药组分在一起的分离分析。由于HPLC能在常温下进行快速分离、定量,因此对火药中的热不稳定性的化合物NG和难挥发的化合物RDX,C_2等的分析特别适合,且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一次进样可在十几分钟至20分钟以内,能将全部可浸取组分定最测出。  相似文献   

11.
宋畅  刘畅  马紫玉  潘瑞蓉  施海蔚  孔德昭  张景慧  沈薇  唐盛 《色谱》2022,40(11):1014-1021
生物胺的含量是衡量食品卫生状况和药物纯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建立食品药品中生物胺的精准、灵敏检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该文基于核酸适配体置换生物胺信号源并结合荧光信号循环扩增的策略,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同时检测鱼肉、猪肉和抗生素中4种生物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首先通过两步信号置换,将无荧光信号的目标物转换为有荧光信号的核酸探针;再结合双链特异性核酸酶辅助信号扩增策略,获取大量不同长度和碱基序列的核酸探针;最后借助HPLC平台实现实际样品中多种生物胺信号的精确识别。文章研究了核酸探针的碱基序列和长度对出峰时间和前后顺序的影响,以提高荧光信号的区分度。通过正交实验探讨了柱温、流速和梯度洗脱过程、反应温度、孵化时间等对信号分离的影响,确定最优条件,提高信号的分离效率。该方法对目标物酪胺、组胺、精胺和色胺的检出限分别为0.25、0.21、0.27和0.19 pmol/L,线性范围为1 pmol/L~1 μmol/L。通过对硫酸大庆霉素、鱼肉和猪肉样品中生物胺含量进行检测,研究了该方法检测实际样品的可行性。该方法可精准识别、捕获和分离复杂基质样品中的生物胺组分,能有效提高对目标分析物的选择性,并降低实际样品中的基质干扰,有望为食品药品分析领域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左雄军  陈立仁 《分析化学》1992,20(4):379-382
本文介绍了对甲苯磺酰化环糊精键合弱阴离子交换剂的合成及其性能考察。在蛋白质分析中,该填料具有分离时间短,质量与活性回收率高等优点。我们还用该填料对核苷酸与核酸进行了分离。  相似文献   

13.
单亦初  张维冰  赵瑞环  张玉奎 《色谱》2006,24(2):122-128
计算机辅助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条件优化可以低成本、快速地得到优化的分离条,因而已较为广泛地用于复杂样品的分离分析。基于移动重叠分离图方法,又发展了一种新型的多台阶梯度分离条件的优化方法可调移动重叠分离图法。该方法通过预测不同流动相条件下各组分的保留时间、峰宽和分离度,绘制出对于样品中各组分的重叠分离区域图。在对当前台阶流动相组成进行优化的同时,考虑其对后面一到两个台阶上流出组分保留的影响,实时地重新绘制对于后面台阶上流出组分的重叠分离区域图。通过观察当前台阶流动相条件对当前台阶和后面台阶上流出组分分离的影响,综合考虑样品中所有组分的分离情况,找到更接近全局最优的分离条件。通过扫描的方法对优化得到的分离条件进行微调,能够进一步提高分离效果。采用文献数据对可调移动重叠分离图法的应用加以说明,在二元流动相体系下,证明了该方法在HPLC方法建立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环状结构的核酸因其首尾相连的特殊结构,可提高其对核酸外切酶的稳定性,并且其环状结构可使其具有特殊的功能.早期由于检测技术的限制,研究者对环状核酸的研究相对较少.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研究者发现生物体内存在各种环状核酸,并具有独特的生理调节功能.对于较小的环状寡聚核苷酸(几十个碱基)在生命体中是否存在以及其可能的功能仍未知晓.本文综述了环状核酸(特别是较小环的寡聚核苷酸)主要的两类合成法(酶合成法和化学合成法),并比较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同时阐述了各种环状功能核酸的结构特性以及它们对特定生物活性和基因功能的特异性调控,为阐明环状核酸在生物体内的产生及其作用机制的化学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1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液中儿茶酚胺类物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儿茶酚胺含量的新方法。该法可同时分离测定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和多巴胺(DA)三种组分,三种组分的浓度与其峰面积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测定结果令人满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尹喜凤 《色谱》1992,10(5):309-310
苯乙醇常作为防腐剂的添加剂使用,它既具有香料的作用又有协同杀菌作用。为了进行防腐剂的配方研究和稳定性研究,我们建立了苯乙醇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关于苯乙醇的HPLC分离已有一些报道,但是三嗪类防腐剂中苯乙醇的HPLC分离和测定都还没有报道。 由于三嗪类防腐剂中组分复杂,苯乙醇的含量仅在万分之几,而且在反相色谱中又在主峰的后边,给分离带来了一定困难。本工作通过选择灵敏的检测波长和最佳的流动相组成,并在流动相中加入少量磷酸解决了大峰拖尾问题,使苯乙醇获得了较好的分离和测定。  相似文献   

17.
左伯莉  邓延倬  颜金莲  曾云鹗 《色谱》1990,8(6):375-377
激光诱导光声检测具有灵敏度高,样品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将其与HPLC分离技术相结合,有可能成为一种高效分离和高灵敏检测的新分析方法。 我们曾研制了可用于HPLC流出组分检测的石英毛细管流动光声池和传感器。本文进一步报道该光声池在多核芳烃混合物色谱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乙烯基溴化镁与三苯基氯甲烷反应的固体混合物经鉴定主要产物为三苯基甲烷(Ph_3CH),三苯甲基过氧化物(Ph_3COOCPh_3)和三苯基甲醇(Ph_3COH)。本文介绍用HPLC法对样品中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实现快速定量分析,在六分钟内完成试样中所有组分的分离。因试样中各组分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核酸—即DNA和RNA是生命遗传过程中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核酸降解产生多个核苷酸,因此,核苷酸是组成核酸的基本结构单元。研究核苷酸的性质对了解核酸及揭开生命遗传的奥秘有重要意义。不仅如此,某些核苷酸还是许多重要生命过程如酶催化反应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因子。核苷酸在活细胞的代谢及能量传递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如三磷酸腺苷(ATP),现在已知的酶反应中有六分之一需要ATP或有关嘌呤辅助因子参加,据  相似文献   

20.
重油的组成分析一直是个难题,它的沸点高,族组分种类多,各族内组分的异构体又极为繁多.最好的分析方法是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做族分离,馏分收集后再用CGC分析.但HPLC的族馏分体积比CGC进样量大100倍.本文采用填充毛细管液相色谱(μHPLC)与高温毛细管气相色谱(HTGC)在线联用技术[1]分析重油.正相μHPLC将样品按族分离,μHPLC的柱效高,族分离能力强,而小的馏分体积(<100μL)可避免GC分流进样.在一次LC进样后,多位储存型联用接口将分离后的各族组分切割、存储并分别无损失转入HTGC分析,利用FID对高于C10的有机物的响应值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