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电聚合方法制备了聚氨基苯硼酸(PABA)膜修饰玻碳电极的新型pH传感器。利用红外图谱和交流阻抗谱对PABA膜的修饰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该修饰电极在不同pH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的循环伏安响应。结果表明,阴极还原峰电位与底液pH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pH 2.01~8.00,能斯特响应斜率为-153 mV/pH。将该修饰电极用于弱酸及中性实际样品pH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W2O18/NPA修饰电极的研制及在抗坏血酸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制了掺杂于l-萘胺聚合膜中的杂多酸W2Ol8/NPA化学修饰电极。在弱酸性介质中此电极对抗坏血酸有电位响应。测定了电极的电位选择性系数、响应时间等电化学参数。电极的线性响应范围为10-5~10-2mol·L-1。最佳pH值范围为1~6,检出下限为7×10-6mol·L-1。电极用于测定药剂中抗坏血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碳糊修饰电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化学修饰电极的研究及应用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及极大兴趣。目前常见的铜离子化学修饰电极多为伏安型,而电位型的较少见。本文研制了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APDC)碳糊修饰电极,并对电极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电极在pH2.5的硫酸溶液中对Cu~(2+)具有电位响应,可作为化学传感器,应用于Cu~(2+)的测定。 1 试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PXSJ—216型离子活度计,232型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APDC碳糊修饰电极作指示电极。 铜标准溶液:0.01mol·L~(-1),用CuSO_4·5H_2O配制。 碳粉为光谱纯,APDC、液体石蜡均为分析纯。 1.2 APDC碳糊修饰电极的制备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TOPO化学修饰电极电位溶出分析法,研究了电极的修饰过程以及测定水中痕量锑的实验条件,探讨了修饰电极的作用机理,认为电极性能的改善主要是由电极表面上膜的络合吸附性所决定的。制作的修饰电极重复性好、灵敏度高。方法的变异系数为4.4%,Sb(Ⅲ)的检测下限为4×10~(-9)mol/L。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化学修饰铋膜电极的制备和应用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铋膜电极的制备方法,然后介绍铋膜电极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包括铋膜电极在检测重金属离子、硝基酚类化合物、药物、杀虫剂及一些生物活性物质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锂的萃取化学,以1-(苯基偶氮)萘酚-2(ST-I)及氧化三辛基膦(TOPO)为载体和协萃剂制备了PVC膜锂离子选择性电极.考察了增塑剂等因素对电极响应性能的影响,并对膜组成进行优化.以含4.5mgST-I,9.0mgTOPO及180mg磷酸三丁酯的膜制备的电极在pH8.5的tris缓冲底液中对锂呈线性电位响应,斜率为51.7mV/pC,线性范围为2.0×10-5~1.0×10-1mol/L,检测下限为4.0×10-6mol/L.电极用于碳酸锂片剂中锂含量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本书以化学和相关边缘科学为基础,结合现代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的最新发展,系统地介绍了化学修饰电极的由来、表面分子设计与制备、表征方法、膜内的电荷传输、电极过程动力学、功能与效应及其在生物传感器、蛋白质的电子转移、流动体系和分析中的应用,展望了化学修饰电极的发展前景,并以近期受到关注的无机膜和聚合物膜修饰电极另列章节分别论述.  相似文献   

8.
《分析化学》2004,32(5):643-643
《化学修饰电极》一书于1995年出版以来,受到相关领域广大读者的欢迎。随着2 1世纪科技的迅猛发展,如超分子化学、分子自组装和纳米诸多新技术等引入化学修饰电极领域,很大地推进其研究迈向更高水平,紧密与仿生、微型化相联,其研究和应用意义重大。结合国际上的发展趋势和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实践,出版了《化学修饰电极》修订版。《化学修饰电极》修订版增加了“分子自组有序膜”一章,重点论述了分子自组装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不同基底电极上单层膜、多层膜、双层磷脂膜以及纳米有序膜的制备、表征及应用。该书反映了化学修饰…  相似文献   

9.
《分析化学》2005,33(5):646-646
《化学修饰电极》一书于1995年出版以来,受到相关领域广大读者的欢迎。随着21世纪科技的迅猛发展,如超分子化学、分子自组装和纳米诸多新技术等引入化学修饰电极领域,很大地推进其研究迈向更高水平,紧密与仿生、微型化相联,其研究和应用意义重大。结合国际上的发展趋势和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实践,出版了《化学修饰电极》修订版。《化学修饰电极》修订版增加了“分子自组有序膜”一章,重点论述了分子自组装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不同基底电极上单层膜、多层膜、双层磷脂膜以及纳米有序膜的制备、表征及应用。该书反映了化学修饰电…  相似文献   

10.
制备了碳纳米管膜修饰的玻碳陶瓷复合材料电极,研究了亚硝酸盐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碳纳米管膜对亚硝酸盐的还原展现了良好的催化活性。评估了溶液pH值和施加电位对亚硝酸盐电流响应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催化机理。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修饰电极对亚硝酸盐的测定线性范围为5.0×10-5~3×10-3mol/L;检出限(3σ)为2×10-5mol/L。  相似文献   

11.
本书以化学和相关边缘科学为基础,结合现代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的最新发展,系统地介绍了化学修饰电极的由来、表面分子设计与制备、表征方法、膜内的电荷传输、电极过程动力学、功能与效应及其在生物传感器、蛋白质的电子转移、流动体系和分析中的应用,展望了化学修饰电极的发展前景,并以近期受到关注的无机膜和聚合物膜修饰电极另列章节分别论述。 本书是著者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开放实验室多年的化学修饰电极研究工作为基础写成的。概述了国际上有关的最新研成果,便于读者了解该领域的前沿和发展方向。在叙述上深入浅出,为读者提供有关现代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研究方法及化学修饰电极的整体内容,可供电化学、电分析化学和相关边缘科学工作者研究和教学参考。 本书于1995年3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书号:ISBN 7-03-004641-2/O·795,精装16开本,共590页,60克胶版纸印刷,每本定价44.80元,另加邮寄费4.5元。欲购者请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印刷厂张殿荣联系(长春市人民大街159号,邮编 130022)。  相似文献   

12.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金属氧化物(TiO2-MoO3)负载硅钨酸盐聚苯胺膜电极的制备,优化了聚合条件,并对该化学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包括溶液的pH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同时研究了抗坏血酸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该修饰膜对抗坏血酸有良好的电催化氧化作用。用计时电流法及伏安法研究了抗坏血酸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计算出抗坏血酸在修饰电极膜内的表观扩散系数为1.88×10-7cm2/s;抗坏血酸浓度在5.0×10-5-6.9×10-3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61,检出限为1.2×10-6mol/L。可用于测定西红柿、橙汁中的抗坏血酸,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分析化学》2005,33(4):530-530
《化学修饰电极》一书于 1995年出版以来,受到相关领域广大读者的欢迎。随着 21世纪科技的迅猛发展,如超分子化学、分子自组装和纳米诸多新技术等引入化学修饰电极领域,很大地推进其研究迈向更高水平,紧密与仿生、微型化相联,其研究和应用意义重大。结合国际上的发展趋势和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实践,出版了《化学修饰电极》修订版。《化学修饰电极》修订版增加了“分子自组有序膜”一章,重点论述了分子自组装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不同基底电极上单层膜、多层膜、双层磷脂膜以及纳米有序膜的制备、表征及应用。该书反映了化学…  相似文献   

14.
《分析化学》2004,32(9):1134-1134
《化学修饰电极》一书于 1 995年出版以来 ,受到相关领域广大读者的欢迎。随着 2 1世纪科技的迅猛发展 ,如超分子化学、分子自组装和纳米诸多新技术等引入化学修饰电极领域 ,很大地推进其研究迈向更高水平 ,紧密与仿生、微型化相联 ,其研究和应用意义重大。结合国际上的发展趋势和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实践 ,出版了《化学修饰电极》修订版。《化学修饰电极》修订版增加了“分子自组有序膜”一章 ,重点论述了分子自组装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不同基底电极上单层膜、多层膜、双层磷脂膜以及纳米有序膜的制备、表征及应用。该书反映…  相似文献   

15.
报道水膜阿托品电极的制备,水膜中硫酸阿托品离子浓度\pH值、支持电解质的浓度对电极响应的影响。电极对3.5×10~(-4)~2.2×10~(-2)mol·L~(-1)范围内的阿托品呈能斯特响应,响应时间为1~4min,响应的稳定性和重现性较好,电极容易制备,结构简单。  相似文献   

16.
《化学修饰电极》一书于 1995年出版以来 ,受到相关领域广大读者的欢迎。随着 2 1世纪科技的迅猛发展 ,如超分子化学、分子自组装和纳米诸多新技术等引入化学修饰电极领域 ,很大地推进其研究迈向更高水平 ,紧密与仿生、微型化相联 ,其研究和应用意义重大。结合国际上的发展趋势和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实践 ,出版了《化学修饰电极》修订版。《化学修饰电极》修订版增加了“分子自组有序膜”一章 ,重点论述了分子自组装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不同基底电极上单层膜、多层膜、双层磷脂膜以及纳米有序膜的制备、表征及应用。该书反映…  相似文献   

17.
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金属氧化物(TiO2-WO3)负载硅钨酸盐聚苯胺膜修饰玻碳电极(PAn/SiW12/TiO2-WO3/GC),优化了聚合条件,并对该化学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包括溶液pH值的影响和电极的稳定性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此修饰电极聚合物膜不但保持了该杂多酸的电化学活性和电催化性能,又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0.5 mol/LH2SO4溶液中,该膜电极中的SiW12的第2个还原峰对BrO3-有很好电催化活性,催化过程符合EC平行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18.
聚合物薄膜电极具有电活性物的表面浓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对电催化和电分析研究具有实际意义,是目前化学修饰电极发展的主要趋势。我们曾用电化学聚合法制备了二茂铁的羟基和酰基衍生物聚合物薄膜电极。本文用电化学聚合法-循环伏安(CV)法和恒电位氧化法研究了乙烯二茂铁(VFc)的聚合条件,分别以乙腈和乙醇为溶剂制备了VFc的聚合物(PVFc)薄膜电极,探讨了聚合反应机理。实验部分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二次蒸馏水。  相似文献   

19.
多壁碳纳米管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应用该电极线性扫描伏安法测定药片中芦丁.将化学修饰电极置于含一定量芦丁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开路富集进行线性伏安扫描,记录0.54 V左右的氧化峰电流对芦丁进行定量测定.试验条件为多壁碳纳米管用量为16μg@cm-3,支持电解质为0.1 mol@L-1磷酸盐缓冲溶液(pH 2.0),开路搅拌富集4min,电位扫描范围从0~1.0 V,扫描速度为75 mV@s-1.在最佳条件下,芦丁的线性范围在1×10-7~2×10-5mol@L-1,相对平均偏差为3.56%,检出限为5×10-8mol@L-1.该方法应用于药片中芦丁的测定,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本书以化学和相关边缘科学为基础,结合现代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的最新发展,系统地介绍了化学修饰电极的由来、表面分子设计与制备、表征方法、膜内的电荷传输、电极过程动力学、功能与效应及其在生物传感器、蛋白质的电子转移、流动体系和分析中的应用,展望了化学修饰电极的发展前景,并以近期受到关注的无机膜和聚合物膜修饰电极另列章节分别论述。 本书是著者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开放实验室多年的化学修饰电极研究工作为基础写成的。概述了国际上有关的最新研成果,便于读者了解该领域的前沿和发展方向。在叙述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