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董莉  袁振东 《化学教育》2022,43(23):119-122
1781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白钨矿中发现了钨酸,预测其中一定含有一种新金属元素,并将其命名为钨(Tungsten)。1783年,西班牙化学家德鲁亚尔兄弟从黑钨矿中成功提取出了舍勒所说的新金属单质,将其命名为钨(Wolfram)。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原子论的提出,赋予钨元素新的含义:具有一定质量的钨原子。1930年以后,钨同位素的发现使人们对钨元素有了新认识,并逐渐形成了现代钨元素的概念。关于钨元素的认识经历了从假说到客观存在、从定性到定量、从宏观到微观的发展历程。钨元素概念的演变体现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镉元素概念发展历程的考证分析可知,19世纪初,随着科学思想和化学分析方法的发展,德国化学家斯特罗迈耶首次通过药物分析制取并命名镉单质。至1826年,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首次测定镉原子量,赋予镉元素新的含义。镉原子量测定以及元素周期表形成,使镉元素的概念和镉原子结合起来。1924年,英国化学家阿斯顿通过质谱仪发现了镉同位素,从而形成了现代的镉元素概念。总之,随着科学思想和方法的不断发展,镉元素概念的内涵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3.
曹福臣  袁振东 《化学通报》2020,83(11):1050-1055
1791年,英国矿物学家格雷戈尔发现钛矿石并意识到一种新元素的存在。至1795年,普鲁士化学家克拉普罗特进一步预言了该元素,并将之正式命名为钛(Titanium)。1910,美国化学家亨特制取了纯净的钛单质,钛元素的概念正式形成。20世纪20年代以后,钛同位素的发现使人们对钛元素概念有了新认识,并逐渐形成现代钛元素概念。钛元素概念的发展使人们在科学认知上发生了转变,促进了化学元素观的演进。  相似文献   

4.
栗艳丽  袁振东 《化学教育》2023,(10):124-129
从1828年到1931年,经过化学家的百年探索,现代钌元素的概念逐渐形成。主要分为3个阶段:从钌铂矿残渣分离出不纯的钌元素样品,钌单质的成功制备以及钌同位素的发现。在钌元素概念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创造性的直觉思维发挥了重要作用,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批判质疑的科学精神也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5.
陈荣达  张莹 《化学教育》2021,42(5):25-25
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C.W.Scheele,1742-1786)在加热黑色的二氧化锰与盐酸的混合物时,产生了一种烟雾,按照当时流行的说法将这种气体命名为“脱脂化盐酸”。直到1810年,英国科学家戴维(Humphry Davy,1778-1829)正式提出“氯”这种元素的存在,并将这种单质命名为“氯气”。  相似文献   

6.
袁振东  任正盼 《化学教育》2019,40(14):90-94
通过对碳单质概念发展历程的考证可知,碳是古代已知的非金属元素。至17—18世纪,随着科学实验的兴起和元素观的发展,金刚石和石墨均被证明为碳的单质,碳单质概念初步形成;20世纪80年代C60的发现及之后碳纳米管、石墨烯和T-碳的发现使人们对碳单质概念有了新认识。在化学教育中,须让学生认识到碳单质概念的发展史是物质的发现史,也是科学思想的演进史和科学方法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7.
尚瑞雨  袁振东 《化学教育》2023,(11):123-127
18世纪末,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预言石灰等土质不是简单物质。19世纪初,英国化学家戴维利用电化学技术从石灰中制得一种新的金属,并将其命名为“钙”(calcium),钙元素概念初步形成。随后,原子论的提出与钙原子量的测定使钙元素概念得到发展。到了20世纪,钙元素同位素的发现使人们对钙元素概念有了新的认识。总之,钙元素概念的发展史不仅是元素概念的发展史,也是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演变史。  相似文献   

8.
光合作用是大自然中最重要的合成反应,其产氧中心包括关键的锰-氧-钙结构单元。锰元素在地壳中储量大、毒性低、氧化态丰富,具有独特的反应性,因此,人工利用锰元素实现自然界不能实现的物质合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前景。本文简述了锰元素促进的合成化学的发展历史,及其近年来在无机电化学、有机合成等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李鸯鸯  袁振东 《化学教育》2022,43(10):124-129
1789年,普鲁士分析化学家克拉普罗特提出黄锆石中含有一种新土质,并将其命名为“锆土”,锆元素假说正式形成。随后,锆的原子重量的测定以及锆元素在元素表中位置的确定,促进了锆元素假说的发展。1914年,荷兰工程师勒利和汉布格首次制得纯度较高的金属锆,这使得锆元素假说得以证实,锆元素概念正式形成。从1924年至2020年,锆同位素的发现使人们对锆元素有了新认识,促使了现代锆元素概念的形成。锆元素概念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既是元素的发现史,也是化学思想和化学方法的演进史。  相似文献   

10.
范学森  张永敏 《有机化学》2001,21(8):564-572
主要综述了近年来有机锰化合物及单质锰直接参与的有机反应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高氯酸氧化-硫酸亚铁铵滴定法测定锰渣中锰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磷酸分解试样,通过控制试样质量和磷酸用量的比例,优化确定了最佳溶样温度和溶样时间,探讨了放置冷却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程度,分析了共存离子的干扰。建立了硫酸亚铁铵滴定法测定锰渣中的锰含量的方法,方法用于对锰渣标准物质和样品进行分析,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21%~0.35%,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满足锰渣中锰含量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2.
金属锰Corrole的脱金属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成了中位带有不同取代基的锰corrole配合物1-Mn, 2-Mn, 3-Mn, 4-Mn,并研究了其酸解和还原脱金属特性。结果表明取代基的性质对脱金属产率有很大的影响。缺电子金属锰corrole的酸解脱金属产率比富电子金属锰corrole高,而还原脱金属产率的顺序则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13.
锰摄入标准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锰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然而关于锰摄入标准的规定都是相互矛盾的。通过分析几种沿用的生理学指标,认为联合多项生物学指标可以更好衡量锰摄入标准。  相似文献   

14.
微量元素锰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介绍了微量元素锰污染的来源、毒性机理以及对人体的危害。慢性锰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毒性、生殖毒性,锰也能引起肝脏、肺等脏器的损害。由于锰不能被生物降解,在环境中只能发生各种形态之间的转化,所以锰造成的污染消除很困难,对人体引起的影响和危害成为人们更为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锰代谢异常的临床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锰的生理作用、锰缺乏和锰中毒的临床表现,并对缺锰和锰中毒的防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微量元素锰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国内近年来对食品,环境样品和生物样品中微量元素锰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包括分光光度法,荧光分析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催化光度法,极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化学发光法和滴定法。  相似文献   

17.
Fluoride‐azide exchange reactions of Me3SiN3 with MnF2 and MnF3 in acetonitrile resulted in the isolation of Mn(N3)2 and Mn(N3)3?CH3CN, respectively. While Mn(N3)2 forms [PPh4]2[Mn(N3)4] and (bipy)2Mn(N3)2 upon reaction with PPh4N3 and 2,2′‐bipyridine (bipy), respectively, the manganese(III) azide undergoes disproportionation and forms mixtures of [PPh4]2[Mn(N3)4] and [PPh4]2[Mn(N3)6], as well as (bipy)2Mn(N3)2 and (bipy)Mn(N3)4. Neat and highly sensitive Cs2[Mn(N3)6] was obtained through the reaction of Cs2MnF6 with Me3SiN3 in CH3CN.  相似文献   

18.
The title compound [Mn(Phen)(p-MBA)2]n(1) was synthesized via the hydro-thermal reaction of KMnO4 and NaOH with phen and p-methybenzoic acid(p-MBA) in water.The title compound was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and infrared spectra.The crystal of 1 crystallizes in orthorhombic,space group Pbcn with a = 24.132(1),b = 10.404(0),c = 9.386(0) ,V = 2356.65(13) 3,Z = 4,C28H22MnN2O4,Mr = 505.42,Dc = 1.424 g/cm3,F(000) = 1044 and μ(MoKα) = 0.598 mm-1.The final R = 0.0781 and wR = 0.1363 for 1972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Ⅰ 2σ(Ⅰ) and R = 0.0897 and wR = 0.1420 for all data.X-ray diffraction reveals that the Phen and p-methy benzoic acid ligand link the Mn atoms into a single one-dimensional coordination polymer,and extensive intermolecular π-π interactions lead these 1D chains to form a two-dimensional supramolecular architecture.  相似文献   

19.
《Analytical letters》2012,45(6):909-914
Abstract

This paper recommends a simple and convenient procedur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erium(III) on MnO2 without separation of Mn. Several reducing agents and optimum conditions of determination were studied.  相似文献   

20.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及其化学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 结构、活性部位、作用机理和模型化合物等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