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新平 《中学数学》2012,(19):91-92
在近年的各省市高考数学试卷中,有一类与数列有关的不等式证明的问题频繁出现,由于这类题型综合性较强,能力要求较高,知识涵盖面较广而倍受命题者们的青睐.这类问题的常用证法是数学归纳法,由于思维难度较大,证明过程较繁,放缩技巧较强等而不易被学生掌握.本文以课本题及高考题为例,拟就由数列的前n项之和或前n项之积构成的"求和型"或"求积型"数列不等式的证明,给出一种较为简捷、快速的方法——通项比较法.  相似文献   

2.
解决一些涉及函数类型的数列递推关系式的求和问题,关键是抓住数列递推关系式的实质,进行合理变形与转化,巧妙结合不等式的性质加以放缩处理,综合数列求和的裂项相消法来解决,结合模拟题实例,从不同视角加以裂项处理,总结裂项放缩变形的基本策略与方法,引领并指导数学教学与解题研究.  相似文献   

3.
王国涛 《中学生数学》2009,(10):15-16,10
在高三数学试题中,往往遇到有关数列不等式的证明,因这类题目涉及知识点多,综合性强,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可有效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倍受命题人青睐.对学生而言遇到这类问题往往不知所措.不能联想到用我们所学的不等式知识解决,而造成思维受阻.因此,笔者总结归纳了几种放缩法证明不等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用放缩法证明数列不等式通常出现在高考的压轴题中,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这类问题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数列与不等式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证明过程中,适当地进行放缩,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尽管题目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追本溯源就是以下几个"宗".  相似文献   

5.
赵银仓 《中学数学》2012,(13):16-18
递推数列是由递推公式所确定,利用递推公式求其通项通常要转化为特殊数列(如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通项或求和问题加以解决,基于通性通法来探究递推数列通项问题的解决策略有助力于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增强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归纳类比推理等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让学生领会化归思想、递推思想、差分思想、归纳思想,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对于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都大有裨益.解决这类问题的入口宽阔、方法灵活、创新意识强,也是近年高考的热点.对递推数列教学取向的探讨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新课程标准,把握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徐秀  唐永 《数学通讯》2006,(10):10-11
数列型不等式.综合了数列与不等式的内容,因而内涵丰富,故成为高考的热点和难点.对这类问题的处理常采取放缩、利用数列的单调性等技巧,而取一个数(式)的倒数在这类问题中却有着独特的作用,可谓“小技巧,办大事”.下面举例说明“取倒数”技巧的妙用.  相似文献   

7.
证明与自然数n有关的不等式的常规方法是数学归纳法和放缩法,但数学归纳法比较复杂,而放缩法技巧性很强,难度较大,有时放缩过头,有时放缩不足,致使放缩法很难把握,如果根据所证不等式的结构特点,剖开定势思维,另辟捷径,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  相似文献   

8.
证明了一类递推数列xn 1=(xn b)/(xn c)(ac≠b,n=1,2,……)的收敛性,并给出这类数列的一些性质.本文所得结果推广和包含了文[1]的相应结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高考数列解答题中,常与不等式证明交汇作为压轴题命题,这类问题既需要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又要结合数列本身的结构和特点,有着较强的技巧性,能综合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有关数列不等式的证明就是一个常考不衰的话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高考中用"放缩法"证明数列不等式的频率很高,它可以和很多  相似文献   

10.
涉及数列和式的不等式一直是高考的热点,常以 的形式出现,其中放缩技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下面通过一个具体例子,谈谈调整放缩度的一些技巧.  相似文献   

11.
殷峰丽 《数学之友》2023,(15):59-61
求递推数列的极限是数列极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常用单调有界定理,压缩映射原理解决.本文利用不动点给出该类数列的解法,在解决复杂问题中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三数学复习过程中,会经常遇到形如∑i=1^nai〈m(其中m∈R)型的数列问题,解该类问题常常利用不等式放缩,放缩过程又常常因为过大或过小而不容易控制导致失败.那么有没有一个放缩尺度,减少肓目探索呢?下面通过几个例题帮助大家寻求一个方法,找到证明该类问题的共性与规律.  相似文献   

13.
<正>用放缩法证明数列不等式是高中数学的难点内容.由于放缩法灵活多变,技巧性强,导致学生甚至教师在使用该法时往往把握不好放缩的度,找不到解题的规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利用待定系数法能够"恰到好处"地将数列放缩,从而一步到位完成问题的证明.本文介绍该方法在两种常见类型数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董同兵 《中学数学》2012,(13):71-72
一、背景分析 由递推公式求其通项公式历来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题型,是师生研究的重点,虽然各种求解方法的研究很多,但基本没有摆脱"类型+方法",当学生面对具体问题仍束手无策.新课程要求返璞归真,淡化类型,注重解决问题的本质,那么这类问题该如何处置呢?笔者以2010年高考全国Ⅰ卷第22题第(Ⅰ)问为例,指导学生寻找递推数列求通项公式的一般求解策略.  相似文献   

15.
数列综合题历来是命题的热点,尽管多年来这种题的命制是五花八门,但主流考法不外乎以下几种. 一、通过递推关系考归纳法、放缩法及裂项法——多策并举 通过数列递推关系,考查数学归纳法、放缩法及裂项法,这是最常见的考法.  相似文献   

16.
胡付高 《数学通讯》2007,(11):14-15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发现递推数列中不等式问题已成为目前的一个热点,它时常被设置成高考压轴题.这类问题新颖多变,综合能力强,可联系的知识面较广,在现行许多文献中,不少作者曾举例探讨过.实际上,这类问题往往都与函数的不动点相关联,本文将给出联系不动点与递推数列的两个简单命题及应用,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类试题的命题背景,揭示试题蕴涵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不等式的证明、数列的求和、求函数的最值等数学问题中,放缩往往是最直接、最有力同时也是最巧妙的方法,而放缩的使用,常常又伴随着想象,我们就来分析一道例题,看一看想象与放缩的神奇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递推数列问题,学生面对此类问题时感觉难度很大.笔者介绍一种简便方法,通过构造等差、等比数列来解决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19.
肖恩利 《数学通报》2012,51(4):43-44,46
在教学过程中,我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 问题0 已知以a为首项的数列{an}满足:an+1={an-3,an>3 2an,an≤2,其中n∈N*.求正整数a,k的值,使得等式an+k=an对任意正整数n都成立. 本问题的实质是探求该数列的周期性,其中的条件"a∈N*"深深吸引了我,如果a可以取其他的实数值,该数列周期性的结论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20.
递推(迭代)是中学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和方法,递推数列问题能力要求高,内在联系密切,蕴含着不少精妙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而近几年高考对于递推数列的考查也比比皆是,文[1],文[2]详细探讨了几种递推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法,在解决"二阶常系数线性递推数列"及"分式型递推数列"时,提到了"特征方程法".但是没有给出使用这种方法的依据.笔者在与同行的交流中,发现很多老师,也仅仅是作为一种方法技巧告诉学生,至于为什么这样做?特征方程如何来的?都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笔者经过翻阅资料,思考后终于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