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建立了一种用于测定中药制剂中氨基酸成分的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方法. 用含有α-环糊精(α-CD)的硼砂缓冲溶液为背景电解质, 经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衍生的5种氨基酸在50 min内可以得到很好的分离和测定. 考查了各个分离参数对分离的影响, 得到的优化条件为: 含45 mmol/L的α-环糊精的80 mmol/L硼砂缓冲溶液(pH值9.2)作为背景电解质, 分离电压20 kV; 柱温22 ℃. 衍生试剂FITC与单个氨基酸的化学计量比为4∶1时, 能够获得稳定荧光强度的氨基酸衍生物. 在优化条件下, 各氨基酸成分在73.5~2900 nmol/L 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06~0.9998). 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8%~3.0%和0.7%~5.7%, 检测限(3倍信噪比)为3.5~35 nmol/L. 该方法准确可靠, 可用于质量控制为目的的中药制剂中氨基酸成分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鄢丹  韩玉梅  董小萍 《色谱》2006,24(4):359-362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同时测定中药阿胶中17种未衍生氨基酸含量的方法。采 用PrevailTMC18色谱柱 (250 mm×4.6 mm i.d., 5 μm),以乙腈-0.7%三氟醋酸溶液(含5.0 mmol/L七氟丁酸)为流 动相进行线性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在漂移管温度115 ℃、氮气流量2.5 L/min条件下,在25 min内即可完成 对阿胶中17种氨基酸的分离测定。氨基酸质量浓度为0.073~2.327 g/L时,其峰面积的对数值与质量浓度的对数值线性 关系良好;17种氨基酸的加样回收率为93.5%~104.8%;信噪比为3时,测得氨基酸的最低检测限介于18.2 mg/L与54.6 mg/L之间。该法快速、简便、准确,可作为阿胶中氨基酸的直接测定方法,亦为其他药物中氨基酸的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膨胀石墨电极的制备及用于色氨酸电化学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化学氧化法制备了膨胀石墨,再以石蜡作为粘合剂制备了膨胀石墨电极,该电极兼备电化学传感器和富集待测物分子,缩短传质过程时间的特点.优化了测定条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直接测定色氨酸的电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在0.02~0.12 mmol/L范围内,电极响应与色氨酸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10-7 mol/L,RSD为2.4%.该电极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除酪氨酸外,浓度高达5.0 mmol/L (色氨酸浓度的100倍)的其它8种氨基酸在电极上均没有可测的响应.用该电极测定了医用氨基酸注射液中色氨酸的含量,结果与标称值相符.对色氨酸在膨胀石墨电极表面的富集原因和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采用三重-比光谱导数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氨基酸注射液中的3种芳香氨基酸,讨论了测定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pH 7.4的NaH2PO4-NaOH缓冲溶液中,3种氨基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酪氨酸2.0×10-6~2.8×10-5 mol/L,苯丙氨酸2.0×10-5 ~1.6×10-3 mol/L,色氨酸4.0×10-7~1.6×10-6 mol/L.回收率在95%~105%之间.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同时分离测定叶下珠中阿魏酸、丁二酸、鞣花酸、咖啡酸、原儿茶酸、没食子酸的毛细管电泳方法.采用反向检测,考察了缓冲溶液的pH值和浓度、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浓度、有机溶剂的种类和浓度及分离电压的影响.以0.3 mmol/L CTAB,25%(体积分数)乙腈,25 mmol/L硼砂-磷酸盐溶液(pH 6.2)为背景电解质,操作电压为-22 kV的条件下,6种有机酸得到基线分离.6种有机酸除丁二酸(线性范围为5.0×10-4 ~1.0×10-2 mol/L)外均在2.0×10-6 ~1.0×10-4 mol/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和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1%.与正向检测相比,反向检测所需的分析时间更短、分离效率更高.所建立的方法已成功用于微波辅助提取不同产地叶下珠中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采用胶束毛细管电泳在线扫集技术分离测定了中药穿心莲中脱水穿心莲内酯和穿心莲内酯.电泳条件:以20 mmol/L H3BO310 mmol/L NaH2PO4-50mmol/L SDS(含体积分数20%甲醇,pH 2.4)为电泳运行缓冲溶液,未涂层石英毛细管(58 cm×50 μm i.d.,有效长度为41.2 cm)为分离通道,重力进样,进样高度为11 cm,-20 kV恒压,检测波长为246 nm.富集倍数可以达到200倍以上.在5.70~91.20 mg/L,和3.96~31.68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对两种内酯分别进行了定量分析.加标平均回收率脱水穿心莲内酯为100.80%,穿心莲内酯为98.06%.  相似文献   

7.
Tu Y  Yang X  Zhang S  Zhu Y 《色谱》2012,30(2):184-189
对茶叶中的茶氨酸和γ-氨基丁酸(GABA)建立了柱前衍生方法,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衍生物进行了测定。采用邻苯二甲醛(OPA)及N-乙酰-L-半胱氨酸(NAC)为衍生试剂,考察了脯氨酸(Pro)、茶多酚(Tp)及维生素C(Vc)等对衍生体系的影响,并对色谱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茶氨酸与GABA衍生物在色谱柱上的保留行为与分离效率主要受流动相pH及缓冲盐浓度的影响;Pro、Tp及Vc对茶氨酸的衍生产率影响较小。而Vc可以提高GABA检测的灵敏度,并能稳定衍生用储备液。GABA与茶氨酸衍生后的方法检出限(LOD)分别为3.01×10~5mmol/L和7.98×10~5mmol/L;定量限(LOQ)分别为9.99×10~5mmol/L和2.658×10~4mmol/L;线性范围分别为0.01~0.4 mmol/L(相关系数为0.996)和0.05~0.8 mmol/L(相关系数为0.995);方法的回收率分别为99.29%~119.60%和93.18%~141.06%(除本身含茶氨酸量高的绿茶中回收率为62.88%外)。这说明经优化的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体系可用于茶叶中两种特征性氨基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基于磁性分散固相微萃取净化,建立了测定运动营养食品中27种氨基酸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通过优化液相色谱条件、质谱条件和样品前处理过程,在20 min内实现了对27种目标物的测定。样品经涡旋振荡,超声提取,磁性氧化石墨烯分散固相微萃取净化,采用Thermo Accucore HILIC色谱柱分离,以0.1%甲酸水溶液(含5.0 mmol/L甲酸铵)和0.1%甲酸乙腈(含5.0 mmol/L甲酸铵)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27种目标化合物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方法的定量下限为0.10~0.25 mg/kg,平均回收率为70.0%~93.0%,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6%~10%,日间RSD(n=5)为1.4%~5.2%。该方法高效灵敏,准确可靠,适用于运动营养食品中27种氨基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根际土壤溶液中磷的毛细管电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毛细管区带电泳间接紫外吸收法,对测定根际土壤溶液中PO43-的检测波长、电泳温度、分离电压和电解液组成等参数进行了选择,发展了根际土壤溶液中PO34-浓度的毛细管电泳分析法。选择后的电泳条件为:电解液为32m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4mmol/L1,2,4-苯三酸+0.3mmol/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pH=8.5);检测波长为205nm,分离电压为-20kV,温度为25℃。本方法有效地屏蔽了土壤溶液中Cl-,SO42-和NO3-等离子对PO43-测定的影响,对根际土壤溶液中PO43-的检出限为0.68mg/L(S/N=3);回收率为87.2%~99.4%,适于测定微量根际土壤溶液样品中PO34-的浓度。  相似文献   

10.
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检测生物样本中8种单胺类神经递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测定生物样品中左旋多巴(L-DOPA)、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柯(DOPAC)、多巴胺(DA)、5-羟吲哚乙酸(5-HIAA)、高香草酸(HVA)及5-羟色胺(5-HT)8种递质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 电化学检测方法.使8种物质在25 min于单一流动相、单流速、单通道检测器情况下达到良好的分离效果.采用ESA MD-150色谱柱 (150 mm×3.2 mm, 3 μm),流动相为50 mmol/L柠檬酸、50 mmol/L无水乙酸钠、0.5 mmol/L 1-庚烷磺酸钠、0.5 m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5 mmol/L三乙胺,pH 3.5,在甲醇浓度为5%~10%,流速0.3~0.5 mL/min, 柱温为30 ℃时,都能使8种物质很好分离,其中在甲醇浓度8%,流速0.4 mL/min,检测到前5种物质线性范围为0.005~10 nmol/L; 后3种0.001~10 nmol/L,8种物质相关系数在0.994~0.999之间,检出限在pmol/L水平;回收率在80.3%~102.1%之间,相对偏差在1.4%~4.8%之间.且对样本处理和保存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高效、快速直接测定茶叶中游离氨基酸的方法。通过对质谱、色谱条件及氨基酸提取条件的优化,以含0.2%(体积分数)甲酸的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ESI)源正离子扫描模式下检测,通过UHPLC-MS/MS测定,共解析了茶叶中的20种氨基酸。结果表明,茶氨酸(Thea)、Arg、Asn和Asp在50~5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他氨基酸在10~25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加标回收率为92.3%~109.2%,相对标准偏差为2.00%~9.88%,检出限为0.001~0.011 mg/L,定量限为0.010~0.053 mg/L。该方法灵敏、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有效检测出茶叶中的20种氨基酸及氨基类成分。  相似文献   

12.
付国妮  何友昭  王晓葵  王蕾 《色谱》2007,25(2):193-196
改进的毛细管电泳-间接紫外吸收法采用了自制隔离池,以对氨基苯甲酸(PAB)为背景电解质,对茶叶中的氨基酸进行了测定。PAB能够提高分离效率,降低检出限。隔离池的使用避免了PAB的电极反应,降低了基线噪声,维持了两缓冲液池间的电流导通。研究了背景电解质的浓度、pH值以及电渗流改性剂的种类和浓度对氨基酸分离的影响。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16种氨基酸在14 min内达到了基线分离,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n=5),检出限为1.7~4.5 μmol/L,回收率为83.0%~106%。该法快速、便捷和灵敏,已成功应用于茶叶中11种游离氨基酸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肖劲  廖律  任凤莲 《广州化学》2007,32(2):41-45
以浓盐酸和乙醇溶液为提取剂,分别通过加热回流和超声波组织破碎法提取了木槿叶中的混合氨基酸,确定了氨基酸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用盐酸回流提取,盐酸与木槿干粉的液料比为25∶1,盐酸浓度6 mol/L,100℃下回流提取5 h,提取3次,氨基酸的提取效果最佳,提取率可达16.76%,产品收率可达8.6%。用80%乙醇溶液,室温下超声波提取30 min,提取3次,提取效果最好,提取率可达17.42%,产品收率可达8.93%。  相似文献   

14.
张琳  尤进茂  平贵臣  张维冰  阎超  张玉奎 《色谱》2004,22(2):166-169
采用一种新型紫外、荧光衍生试剂咔唑-9-乙基氯甲酸酯对9种氨基酸(丝氨酸、苏氨酸、甘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进行柱前衍生,采用胶束电动色谱模式在14 min内完成分离。分离条件:以pH 9.0的 20 mmol/L硼酸盐-30 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溶液(含3%(体积分数)乙腈)为缓冲溶液,柱温25 ℃,分离电压18 kV,紫外检测波长214 nm。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25~0.25 mmol/L,检出限为2.15~2.46 μmol/L。  相似文献   

15.
将荧光试剂2,3-二甲醛基喹喔啉首次应用到氨基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分析中。考察了该荧光试剂与伯胺氨基酸衍生反应的pH值、比例、反应时间等影响因素,确定衍生反应的最佳条件为:100 mmol/L硼砂缓冲液(pH 9.5),二巯基乙醇、衍生试剂与氨基酸的比例为9∶3∶1,室温下反应5 min。采用C18色谱柱,经二元梯度洗脱,荧光检测,17种伯胺蛋白氨基酸得到较好分离。氨基酸的浓度在0.01~1.00 mmol/L范围内与其衍生物峰面积呈较好的线性关系,氨基酸衍生物的检出限为0.02~0.07μg/L。应用该方法对麦冬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满意。此方法快速,高效,灵敏度高,精密度好。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离子交换-电导检测离子色谱法测定假冒卷烟所用熏硫烟叶中亚硫酸盐的检测方法。选用Ion-Pac AS11-HC型分离柱,以15 mmol/L KOH为淋洗液,样品经10 mmol/L KOH溶液浸提后,过滤进样分析。SO32-浓度在0.2~20.0 m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0.999 6。该法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96%(n=6),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2.50%~98.20%,检出限为0.051 mg/L。  相似文献   

17.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肋烟烟叶中的游离氨基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用于烟草中游离氨基酸测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实验采用超声波水解、邻苯二甲醛/3-巯基丙酸作为衍生剂进行柱前衍生.色谱柱为依利特C18柱(4.6mmi.d.×250mm,5μm),流动相A为18mmol/L的醋酸钠溶液(pH7.2)含体积分数为0.002%的三乙胺和0.3%的四氢呋喃,流动相B组成为:100mmol/L的醋酸钠溶液(pH7.2)-乙腈-甲醇(体积比为1:2:2),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40℃.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350nm,发射波长450nm.方法的回收率为95.3%~100.7%,RSD为2.32%~9.24%(n=6).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测定了不同肥料配比生产的白肋烟烟叶中17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不论有机肥与无机肥怎样配比,天冬氨酸的含量与各氨基酸相比都是最高的;随着饼肥的加入,大部分氨基酸的含量是先增加后逐渐降低的趋势,15%饼肥+85%无机肥与30%饼肥+70%无机肥配比时,大部分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接近,30%饼肥+70%无机肥配比时的游离氨基酸总量最高,综合考虑,30%饼肥+70%无机肥配比时的烟叶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8.
毛细管电泳-间接紫外检测法测定蜂蜜中的氨基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贤婧  师彦平 《色谱》2013,31(7):661-666
采用毛细管电泳-间接紫外检测法同时分离测定蜂蜜中的赖氨酸、色氨酸、谷氨酸等9种氨基酸。考察了磷酸浓度、进样方式和缓冲液pH对分离效率和重现性的影响。在分离电压为-15 kV、检测波长为220 nm条件下,以含有0.5 mmol/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20 mmol/L烟酸、10%甲醇的10 m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pH 10.2)为运行缓冲液,9种组分在11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检出限最低可达到0.3 mg/L;线性范围为1.0~1000 mg/L;日间及日内精密度为0.64%~5.83%。实际样品中除甲硫氨酸外的8种氨基酸的加标回收率为60.00%~118.37%。将该方法应用于不同蜜源植物和产地的蜂蜜样品的测定,在市售的5种蜂蜜中均检测到脯氨酸、丝氨酸和天冬氨酸,而只在荔枝蜜中检测到苏氨酸。该方法可以为蜂蜜的蜜源鉴别及质量评估提供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采用离子色谱柱后补液-积分脉冲安培法建立了测定阿立哌唑原料药中三乙胺残留量的新方法。色谱柱为Dionex IonPac CS17(4 mm×250 mm),保护柱为Dionex IonPac CG17(4 mm×50 mm)。对淋洗液的浓度、检测电位和柱后补液流速进行了优化选择,确定淋洗液为30 mmol/L甲烷磺酸,流速为1.0 mL/min;柱后补液为500 mmol/L NaOH溶液,流速为0.2 mL/min;检测电位为氨基酸电位。结果表明,三乙胺在0.1315~1.315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4),加标回收率在101.7%~105.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建立的方法适用于阿立哌唑原料药中三乙胺的残留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