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吉林  陈洪渊  高鸿 《化学学报》1993,51(7):683-689
本文将甲酚固紫吸附在石墨电极上以制成修饰电极,它是一种能够加快血红蛋白在电极上电子传递速度的新的电子传递媒介体.在+09.2V~-0.4V(VS.SCE)电位范围内,吸附态的甲酚固紫表现出相当可逆的两电子氧化还原行为,同时有两个质子参加.在pH5.5NaOAc-HOAc缓冲溶液中,其表面式量电位E^0'为-0.18V,表观电子传递速率K~S为0.71s^-1.甲酚固紫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它能够大大加快血红蛋白在电极上的电子传递速度,使其具有很好的电流响应,可应用于血红蛋白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强烈吸附在石墨电极上的亚甲绿作为电子传递媒介体构成修饰电极.在-0.25V~+0.10V电位区间内,吸附态的亚甲绿表现出相当可逆的氧化还原行为,电极反应有一个电子和一个质子参加.在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其式量电位 E  °’  为-0.14V,表观电子传递速率常数K_(app)为4.4s~(-1).亚甲绿修饰电极对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可使NADH的氧化过电位降低500mV,它作为NADH的电化学安培检测器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重现性.文中还用X光电子能谱(ESCA)、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等现代分析技术对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强烈吸附在石墨电极上的亚甲绿作为电子传递媒介体构成修饰电极。在-0.25V~+0.10V电位区间内, 吸附态的亚甲绿表现出相当可逆的氧化还原行为,电极反应有一个电子和一个质子参加。在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 其式量电位E°'为-0.14V, 表观电子传递速率常数K~a~p~p为4.4s^-^1。亚甲绿修饰电极对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 可使NADH的氧化过电位降低500mV, 它作为NADH的电化学安培检测器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重现性。文中还用X光电子能谱(ESCA)、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等现代分析技术对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朱荣贵  赫春香 《分析化学》1996,24(2):158-160
本文将电子媒体甲苯胺蓝吸附在石墨电极上制备成修饰电极。在+0.2~0.5V(vs.SCE)范围内,吸附态的甲苯胺蓝呈现有两质子参与的可逆性两电子氧化还原行为,在pH5.5醋酸盐缓冲溶液中,其表面式量电位E^0为-0.22V,表观表面电子传递速率常数k为1.1S^-1,甲苯胺蓝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它能加速血红蛋白在固体电极上的电子传递,产生很好的电流响应。  相似文献   

5.
血红蛋白是脊椎动物红细胞内的呼吸蛋白,但由于其电活性中心不容易暴露以及在电极表面强烈吸附造成电极的钝化,使得它在一般固体电极上的电子传递速率很慢,得不到有效的电流响应。有关血红蛋白在固体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的研究很少。众多的分析化学家都在积极寻求加速血红蛋白电子传递速度的途径,使蛋白质直接电化学分析成为可能。最近的研究表明,某些染料修饰电极可以促进血红蛋白的电极过程,从而获得有效的电流响  相似文献   

6.
天青I修饰电极在pH=5.5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在0.3~-0.7V电位范围内表现出可逆的氧化还原行为,其表面式量电位E0'=-0.21V,表观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s'=0.69s-1,该电极对血红蛋白的还原过程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由电沉积构成的修饰电极较吸附法制备的修饰电极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NADH在邻苯二酚紫修饰石墨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吸附在石墨电极上的邻苯二酚紫作为电子传递媒介体构成修饰电极。在-0.40-+0.60V电位区间内,吸附态的邻苯二酚紫表现出相当可逆的氧化,还原行为,电极反应为单电子过程并有1个质子参加。在pH为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其式量电位E^o'为0.10V,表观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s为5.5s^-^1。邻苯二酚紫修饰电极对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可使NADH  相似文献   

8.
韩吉林  陈洪渊  高鸿 《化学学报》1993,51(6):568-574
本文以直流极谱、脉冲极谱、Kalousek极谱、交流极谱、交流伏安和循环伏安等多种电化学分析方法对甲酚固紫的极谱伏安性质进行了研究,在pH3~11范围内甲酚固紫在汞电极上发生两电子可逆反应,同时有两个质子参加,其反应物和产物均能吸附在电极表面.研究结果还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甲酚固紫可在电极表面形成双层吸附,吸附层厚度的改变对伏安曲线的形状产生明显的影响,各吸附层显示了不同的电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9.
新的电子传递中间体α-萘甲酰尼罗蓝(NNB)能强烈吸附在石墨上以构成修饰电极。在-0.5V至+0.6V(vs. SCE)电位区内, 固定化的NNB表观出相当可逆的氧化还原行为, 总反应中有2个电子和2个质子参加。在pH7.0缓冲溶液中其表面标准电位E°'为-170mV, 表观电子传递常数kg为3s^-^1。NNB对还原辅酶NADH的电化学氧化有明显催化作用, 可使氧化过电位降低550mV。NADH的电催化遵循EC机理, 催化反应步骤为速度决定步骤, 其速度常数为3×10^3dm^3.mol^-^1.s^-^1。NNB在中性和弱碱性介质中的稳定性优于其它电子传递中间体, 是有前途的电催化剂。  相似文献   

10.
新的电子传递中间体α-萘甲酰尼罗蓝(NNB)能强烈吸附在石墨上以构成修饰电极。在-0.5V至+0.6V(vs. SCE)电位区内, 固定化的NNB表观出相当可逆的氧化还原行为, 总反应中有2个电子和2个质子参加。在pH7.0缓冲溶液中其表面标准电位E°'为-170mV, 表观电子传递常数kg为3s^-^1。NNB对还原辅酶NADH的电化学氧化有明显催化作用, 可使氧化过电位降低550mV。NADH的电催化遵循EC机理, 催化反应步骤为速度决定步骤, 其速度常数为3×10^3dm^3.mol^-^1.s^-^1。NNB在中性和弱碱性介质中的稳定性优于其它电子传递中间体, 是有前途的电催化剂。  相似文献   

11.
新的电子传递中间体α-萘甲酰尼罗蓝(NNB)能强烈吸附在石墨上以构成修饰电极,在-0.5V至+0.6V(vs.SCE)电位区内,固定化的NNB表现出相当可逆的氧化还原行为,总反应中有2个电子和2个质子参加,在pH7.0缓冲溶液中其表面标准电位E°′为—170mV,表观电子传递常数K_s为3s~(-1),NNB对还原辅酶NADH的电化学氧化有明显催化作用,可使氧化过电位降低550mV.NADH的电催化氧化遵循EC机理,催化反应步骤为速度决定步骤,其速度常数为3×10~3dm~3·mol~(-1)·S~(-1)。NNB在中性和弱碱性介质中的稳定性优于其它电子传递中间体,是有前途的电催化剂。  相似文献   

12.
金电极表面聚赖氨酸固定微过氧化物酶-11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聚赖氨酸修饰将微过氧化物酶-11(MP-11)固定在金电极表面,制备成MP-11修饰电极.修饰在电极表面上的MP-11的血红素活性中心与电极之间可进行直接的电子传递反应,其氧化还原式电位为-0.39V.该修饰电极对氧的还原具有电催化活性.当MP-11与咪唑发生轴向配位反应时,其氧化还原式电位发生负移,此时对氧的还原不再具有电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使用掺合单壁碳纳米管(SWCNT)的不溶性表面活性剂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修饰玻碳电极,并将血红蛋白(Hb)固定在修饰膜中制得了稳定的固载Hb的修饰电极.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测试表明,固定在电极上的Hb是一个受吸附控制的可逆电子传递过程.该氧化还原过程的CV扫描峰电位与溶液pH值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斜率39 mV/pH,表明在发生Hb直接电子传递反应的同时伴随有质子参与反应.掺合SWCNT的类生物膜修饰电极较之不掺合SWCNT的修饰电极对氧气的还原具有更好的催化作用.并以SWCNT掺合量为1 mg.mL-1的DDAB修饰电极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4.
张文斌 《应用化学》1992,9(2):51-55
用电化学聚合法制备的聚吡咯及包夹亚甲绿的聚吡咯薄膜修饰电极可以促进血红蛋白的非均相电子传递过程。用光透薄层光谱电化学技术测定了血红蛋白在包夹亚甲绿的聚吡咯修饰电极上的电子传递数(n),标准电极电位(E~(o'))和非均相电子传递速度常数(k_(εh)~o)。对血红蛋白在聚吡咯修饰电极上的电子传递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血红蛋白在碳纳米管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吸附法将血红蛋白(Hb)固定在碳纳米管修饰碳糊电极表面,制成稳定的固载Hb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研究了Hb在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固载Hb的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在pH=7.0的PBS(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有一对相当可逆的循环伏安氧化还原峰,为Hb血红素辅基Fe(Ⅲ)/Fe(Ⅱ)电对的特征峰.式电位为-0.160 V(vs SCE),随扫描速度变化很小.电子转移数为1.021,近似为一个辅基发生电子转移.Hb在碳纳米管修饰电极表面的电子转移常数为0.0816 s-1,远大于亚甲蓝作媒介体时Hb的电子转移反应速率常数.应用于过氧化氢、三氯乙酸和硝基苯等的电催化还原,固定在碳纳米管修饰碳糊电极的血红蛋白表现出稳定且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将血红蛋白固定在用室温离子液体和魔芋葡甘聚糖(KGM)水凝胶修饰的玻碳电极上,其循环伏安扫描显示一对可逆的氧化还原电流峰,克式量电位(-0.38V,vs.SCE)随溶液pH值的增大而负移,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斜率为51 mV/pH,表明在离子液体和KGM共同修饰的电极上包埋在魔芋葡甘聚糖水凝胶中的血红蛋白发生了直接可逆的电子传递反应,并伴随有一质子的迁移过程.此外,还考察了该血红蛋白修饰电极对O2还原反应的电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7.
用海藻酸钠(SodiumAlginate,SA)将血红蛋白(Hb)固定在热裂解石墨电极表面,制备了Hb SA膜修饰电极。包埋在海藻酸钠膜中的血红蛋白与电极直接传递电子。在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可得到一对可逆的血红蛋白辅基血红素Fe(Ⅲ) Fe(Ⅱ)电对氧化还原峰,式电势为-0.364V(vs.SCE)。其式电势随溶液pH值增加而负移且成线性关系,直线斜率为-36.0mV pH,说明血红蛋白的电子传递过程伴随有质子的转移。并研究了Hb SA膜修饰电极对O2、H2O2和NO的电催化性质。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醋酸盐缓冲体系中NO_2~-歧化产物NO在肌红蛋白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催化还原反应,其还原峰电位为-0.68V(vs.SCE).文中考察了溶液酸度、亚硝酸根离子浓度等对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并对一氧化氮在肌红蛋白修饰电极上的电催化还原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聚灿烂甲酚蓝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含灿烂甲酚蓝的磷酸缓冲溶液中,用循环伏安法扫描.在经预处理的玻碳电极上形成了聚合物薄膜.在-0.7V-+0.9V(vsSCE)的扫描电位范围和弱碱性介质中形成的薄膜具有较高电活性和稳定性.制备好的聚灿烂甲酚蓝修饰电极在磷酸缓冲溶液的循环伏安曲线有两对氧化还原峰,峰电位随pH升高而向负电位方向移动.该电极对NADH的电化学氧化有催化作用,使其氧化电位负移了270mV并增大了氧化峰电流.  相似文献   

20.
一氧化氮在肌红蛋白修饰电极上的电催化还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醋酸盐缓冲体系中NO2^-歧化产物NO在肌红蛋白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催化还原反应, 其还原峰电位为-0.68V(vs. SCE)。文中考察了溶液酸度、亚硝酸根离子浓度等对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并对一氧化氮在肌红蛋白修饰电极上的电催化还原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