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个新的三角不等式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祥贵 《工科数学》2002,18(5):105-108
给出两个新的三角不等式,并将其应用于讨论角成等比的三角形形状。  相似文献   

2.
钟祥贵 《大学数学》2002,18(5):105-108
给出两个新的三角不等式 ,并将其应用于讨论角成等比的三角形形状 .  相似文献   

3.
1956年高等学校入学考試中,报考理工科学生的数学成績一般說来是不够高的,其中尤以第五題做錯的很多。許多考生都反映說“这題太难,超出教材范圍”?F在就这題的解法,进行分析研究。原題是这样的:“若三角形的三个角成等差級数,則其中一定有一个角是60°。若这样的三角形的三边又成等比級数,则  相似文献   

4.
有些函数值的求和问题,表面上看,与周期性、等差性、等比性无关,但事实上隐含着周期性、等差性、等比性,一旦将其周期性、等差性、等比性揭示,问题便迎刃而解.笔者就从何处揭示这些隐含的特性,从哪里入手找到撬动这些特性的支点,作一些探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数学通报1955年9月号在題目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向忽視各科之間的联系这一現象进行斗爭”的社論中曾經指出:“近几年高等学校招生数学試題中,凡是只涉及代数、几何、三角中一門的問題,学生就解答得比較好,而涉及兩三門的問題成績就特别坏,这就是孤立一科,关門教学的不良后果。”1956年高等学校入学考試中有这样的一道数学題:“若三角形的三个角成等差級数,則其中一定有一个角是60°,若这样三角形的三边又成等比級数,則三个角都是60°,試証明之。”这題的第二部分考生是比  相似文献   

6.
以两个正数的等差中项、等比中项及调和中项为基础,通过极限方法引进等差-等比中项、调和-等比中项及等差-调和中项的概念,并导出它们的求法.  相似文献   

7.
解斜三角形     
本单元的重点是: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斜三角形、判定三角形的形状、解斜三角形的应用等。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沟通了三角形的三条边与三个角之间的关系,它们是解三角形的基础,在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自然数的等比分拆李建章(陕西华阴黄河工程机械厂中714202)文[1]讨论了自然数的等差分拆,本文给出自然数分拆成等比数列之和的充要条件,从而得出分拆的一种方法。一、定义把自然数表示成自然数等比数列之和的形式,叫自然数的等比分拆;公比为1的等比分拆称...  相似文献   

9.
尹玲 《天府数学》2004,(9):49-53
复习目标 会根据比例线段的有关概念及性质确定线段的比、比例中项,会利用设值法或等比性质解决线段的求值问题,会证明线段成比例问题及简单的作图问题;既会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又会借助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解证有关的几何问题;会用相似三角形(多边形)的知识解决某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有些函数值的求和问题,表面上看,与周期性、等差性、等比性无关,但事实上隐含着周期性、等差性、等比性,一旦将其周期性、等差性、等比性揭示,问题便迎刃而解.笔者就从何处揭示这些隐含的特性,从哪里人手找到撬动这些特性的支点,作一些探析,以飨读者.1 f(a)+f(b)=c型这类函数值求和问题,一般是由题目给出一个具体的函数解析式,要求求出所给函数值的和.这类似于在等差数列中,与两端等距离的两项之和相等这一条性质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在学习数列中,我们做过不少数列求和的题目,这其中包括"等差加(减)等比"、"等差乘等比"的数列求和,我们自然会问起还有没有其他两个数列关系的求和?1"等比乘等比"的求和若等比数列{a;},{b;}的公比分别是q;,q;,那  相似文献   

12.
三角形的形状 (等腰、等边、直角、钝角及锐角三角形 )判断 ,是解三角形中的一类重要问题 .同学们在初中《平面几何》中学习和积累了判断三角形形状的一系列方法 ,概括起来主要是从角和边两个方面来判断 .从角来看 :1)最大角的形状确定了三角形的形状 ;2 )用两个较小角之和也可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3)等角对等边 .从边来看 :1)等边对等角 ;2 )边之间是否满足勾股关系 .高中《代数》中解三角形时 ,往往或直接或间接地需要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这类题目的条件常常是一个或两个以边和角的三角函数为未知元的方程或不等式 ,属不定型问题 ,解答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1.既为等差又为等比的数列有() (A)无限个(B)有限个 (C)仅一个(D)一个没有 2.一个等比数列的项数至少有() (A)4项(B)3项 (C)2项(D)1项 3.凸四边形的四个内角的度数成等差数列,则其公差只可能是() (A)500(B)600(C)750(D)900 4.a,b,e成等差数列,则a,(吞 e),bZ(e a),eZ(a b)三数为() (A)等差数列,但不一定成等比 (B)等比数列,但不一定成等差 (C)即为等差且为等比数列 (D)不一定为等差,也不一定为等比 5.一条直线分平面为。;二2部分,两条相交直线分平面为a:~4部分,三条两两相交但不共点的直线分平面为a3=7部分.设。条两两相交,但无三线…  相似文献   

14.
判定三角形的形状是综合性较强的问题 ,它沟通了代数、几何知识之间的联系 ,其方法灵活 ,具有一定的技巧性 .现给出两种常用的判定方法 ,供读者参考 .一 .求内角法例 1 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锐角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 .A .锐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锐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宁夏回族自治区 2 0 0 1年高中暨中专招生试题 )分析 :由题意 ,根据三角形的外角与其相邻的内角是互为邻补角 ,得这个内角为钝角 .再根据“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故应选B .例 2 若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一个内…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调和级数 各项中的符号以等差或等比的个数改号下所得级数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16.
等差中项和等比中项是数列的两个重要概念,分别有如下性质:①b是a、c的等差中项←→b=a+c;②b是a、c的等比中项←→b2=a·c(b≠0).在题设条件具有"2b=a+c"或"b2=a·c"结构特征的一些非数列问题,利用上述性质来处理,新颖独特,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17.
三角形形状的判定问题,是近年全国各地各类初中数学竞赛中常出现的问题,为使同学们学会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进行判定,本文举  相似文献   

18.
我们知道,判定一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可以从边和角两个方面来考虑,关于边的重要判定定理为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关于角的重要判定方法为"两角之和等于第三个角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这两种判定方法还很相似呢!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中代数课本里,等差与等比数列具有一定的篇幅,然而三角形中三边成等差或等比数列的三角题很少。今就此补充如下两个定理,为解决这类题目提供一种简便方法,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同学们知道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三个条件,并有SSS,SAS,ASA,AAS,HL等判定方法,这些都是从三角形边角的角度判定的.同学们还知道,全等三角形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对应高线分别相等.那么,反过来,从三角形边角和主要线段(中线、角平分线、高线)中取三个条件,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吗?我们按照下面的思路探究,先固定三角形中边角的两个条件,再添加一个关于三角形主要线段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