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6 毫秒
1.
2.
我们测量了69.5MeV~(12)C轰击~(12)C,~(27)Al,~(nat)Ca反应中出射的α粒子的能谱和角分布.用快粒子激子模型理论计算了包含平衡和前平衡出射的α粒子成份.在这三个反应中它们构成α产额的绝大部分,其中前平衡发射的α粒子估计分别占11%、14%、16%.尚有一部分来自其它反应机制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采用(111)面阻塞效应测量了E_p=1565keV共振时~(27)Al(p,α)~(24)Mg核反应寿命。用解析方法分析实验数据。测到的核寿命τ=17.9_(-4.0)~(+4.4)as,与<110>轴阻塞效应测量结果和文献给出的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测量了E_p=1183.4keV时(111)面的α粒子的阻塞分布,并与理论计算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5.
在扩散模型的框架内,用假定中间组合系统以一个统计的寿命衰变的方法分析了68MeV~(12)C ~(27)Al和68.6MeV~(12)C ~(40)Ca的耗散碰撞中产生的产物的三重微分截面d~3σ/dZdEdθ的一般趋向。导出了中间组合系统的半衰期及产生全阻尼深部非弹性产物的平均互作用半径。简单地对计算的角分布及Wilczynski图与实验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讨论了产生二者之间的差异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6.
用△E-E半导体望远镜测量了84.5 MeV及62.0MeV~(16)O轰击~(27)Al产生的α粒子,得到了α粒子的发射能谱、角分布、E-θ平面上d~2σ/(dE·dΩ)等高图及核温度随发射角的变化.对产生α粒子的直接机制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用活化法和迭靶技术,在入射α粒子能量从10.4到26.5MeV范围内,测量了~(55)Mn(α,n)~(58m,g)Co、~(55)Mn(α,2n)~(57)Co和~(55)Mn(α,α′n)~(54)Mn反应的截面,并同激子模型理论计算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上述反应中存在平衡前发射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8.
入射能量为69.5MeV的碳束轰击~(27)Al和~(nat)Ca靶,用△E-E计数器望远镜鉴别反应产物,测得Li、BC、B、N、O诸元素能谱,在两体反应假设下,得到了质心系能谱、角分布、E-θ平面上双微分截面d~2σ/dEdθ的等高线图。假定在断裂时刻碎片相对运动动能可以忽略,绝热近似条件得到满足,并且碎片只有旋转对称的四极形变,从而得到决定断点处碎片运动的三个方程,求解这组方程,得到断点拉长度,并得到出射碎片的总动能。计算得到的出射碎片的形变参数是在0.28—0.44之间,其全阻尼能量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由拟合实验角分布得到的平均寿命是(4—6)×10~(-22)秒。  相似文献   

9.
用单体耗散模型对10.6MeV/u84Kr在27Al上引起的准裂变反应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准裂变反应的准裂变时间大于200×10-22s.发现对本反应系统,准裂变的出现至少需要8MeV/u阈能  相似文献   

10.
Al是核天体物理非常重要的一个核素,14N(16O,α)26Al的反应截面可能是天体26Al的一个来源.介绍了利用AMS方法测量14N(16O,α)26Al反应截面的过程,包括靶的照射、化学分离、26Al原子数的AMS方法测量及最后的核反应截面值.The~(26)Al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nuclide in the astrophysics. The reaction, namely~(14)N(~(16)O, α)~(26)Al, may be one of the origin of the source of~(26)Al in the cosmic. The procedures of the cross section measurement with 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ry (AMS) method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irradiation experiment, chemical separation and~(26)Al measurement are described. The results of cross-section (around) sub-barrier energies are also represented.  相似文献   

11.
我们用粒子鉴别系统测量了31.2MeV的α粒子在11,10B核上的(α,t)、(α,d)和(α,p)反应的角分布; 由出射粒子的能谱, 我们分别得到了剩余核处于基态和不同激发态的十个角分布. 从角分布的形状看, 在11B(α,t0)12Cg﹒s, 11B(α,d0)13Cg﹒s, 10B(α,d0)12Cg﹒s, 10B(α,d1)12C1st, 11B(α,p0)14Cg﹒s等反应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后角上翘; 并且(α,t0)和(α,p0)的后角上翘的同位素效应似乎与(α, α)的反常散射的同位素效应相反.  相似文献   

12.
应用ACQM理论和方法研究介分子离子(αp,μ~-)和(αp,2μ~-).发现(αp,μ~-)的基态(X~2Σ~+)为排斥态;(αp,2μ~-)为束缚态,平衡核间距R_e=0.0078bohr,能量极小值E=-551.78a.u.  相似文献   

13.
用发展了的Ericson统计理论,从27Al+27Al碰撞的耗散产物的激发函数提取了反应的相互作用时间约4.3×10-21s.  相似文献   

14.
快中子(n,α)和(n,p)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快中子核反应数据,不论对反应堆和聚变堆的设计,还是对核反应机制和核结构的研究及其理论的发展均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屏栅电离室的诸多特点,被用于快中子核反应截面、能谱及双微分截面的测量.作为系统研究的一部分,利用屏栅电离室在北京大学4.5MV静电加速器上和在4~7MeV能区内,对40Ca、64Zn、58Ni、54Fe、39K的(n,α)反应进行了成功的测量,并对58Ni的(n,p)反应进行了初步的测量.实验给出了反应中出射粒子的微分能谱、角分布和反应截面.从测量结果来看,在所测能区内,角分布大致是90°对称的,说明在此能区复合核反应机制起主要作用.The study of the charged particle emission reactions induced by 3~7 MeV fast neutrons is of considerable interest for both nuclear applications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basic nuclear problems. For its many merits, twin gridded ionization chamber is used in the studies of (n,α) and (n,p) reactions. As a part of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the (n,α) reactions for some nuclei, such as 40 Ca, 64 Zn, 58 Ni, 54 Fe, 39 K have been studied. Cross sections...  相似文献   

15.
用带△E-E望远镜系统的飞行时间系统测量了80.9MeV~(16)O+~(27)Al反应出射产物的三重微分截面d~3σ/dA·dZ·DE.对该反应中所出现的能量耗散和核子交换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用大面积位置灵敏电离室测量了80.6MeV~(16)O轰击~(27)Al时产生的出射类弹碎片,得到了从Li到Na的能谱、角分布、E-θ平面上的d~2σ/dQ dE等高线图及Z分布;导出了准弹和深部非弹的截面;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从80.6MeV~(16)O ~(274)Al出射类弹碎片的测量实验结果导出了角分布衰减系数、电荷分布及电荷分布的一次矩和二次矩随TKEL的变化,对该反应中的弛豫过程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势能面对电荷分布的一次矩和二次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用△E-E望远镜技术和飞行时间技术对61.8MeV的~(12)C离子轰击~(27)Al靶的反应测量了从~6Li到~(16)O的诸同位素能谱。得到了质心系微分截面等高图及出射碎片角分布。从而得到轻系统深部非弹性碰撞过程的能量全弛豫值,并在耗散模型框架中,通过实验的能量全弛豫值与理论值的比较,得到了出射道的库仑能、核势能与转动能各自的贡献。通过理论拟合角分布,得出双核系统平均相互作用时间在1×10~(-21)—1.4×10~(-22)秒之间,得到了出射碎片分离时的最接近距离的参数值。通过势能面的计算,说明了出射产物产额的变化趋势。并从总产物角分布分解出准弹性截面及深部非弹性截面数值。  相似文献   

19.
The energy spectra of12C and16O fragments emitted in 50 and 60 MeV-induced reactions on27Al have been measured using Solid State Nuclear Track Detectors. These data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predictions of a simple moving source model, indicating statistical emission of the fragments from a nearly equilibrated compound nucleus.We are thankful to Dr. C. Bhattacharya and Dr. S. Bhattacharya of VECC for some useful discussions. The cooperation and help extended by the crew of the VECC and of the Pelletron, Bombay, is thankfully acknowledged. Special thanks are due to Sri P.K. Das for his etching and scanning assistance, and to Sri T.K. Das for his help during the experiments. Our thanks are also due to the Director of Saha Institute for providing the facilities.  相似文献   

20.
长寿命放射性核素26Al是星际介质、$\gamma$射线天文学和太阳系形成研究中最重要的核素之一。最可能合成26Al的三种天体场所都与25Mg(${\rm p},\,{\rm{\gamma }}$)26Al反应相关,因此精确测量其近阈能级的共振强度和天体物理反应率对人们认识宇宙26Al的来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了25Mg(${\rm p},\,{\rm{\gamma }}$)26Al反应的实验研究方法和最新研究进展,特别是介绍了我国对该反应的间接测量实验以及直接实验测量计划。当前的间接测量结果提升了25Mg(${\rm p},\,{\rm{\gamma }}$)26Al天体物理反应率的精度,也可以帮助我们估算直接测量的产额,并优化深地直接测量的实验设计。高能点的直接测量结果与国际上其它实验结果在误差范围内符合很好,表明本项目研制的探测装置工作状态良好,能够胜任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