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二异丙胺对乙酰乙酸乙酯进行氨解,得到N,N-二异丙基乙酰基乙酰胺1, 1再与3-溴丙炔进行亲核取代,得到α-和γ-两种取代物2和3。3经水解与酯化一步生成目标化合物3-氧代-6-庚炔酸甲酯3a, 3步反应总收率达到43.3%,产物结构经1H NMR、 13C NMR以及MS确证。改进后的3-氧代-6-庚炔酸酯合成方法避免了使用强腐蚀性的二异丙基氨基锂和超低温(-78℃)反应温度,操作处理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同时提高了亲核取代反应的区域选择性。   相似文献   

2.
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在酸性条件下脱除甲基制得2,3-二羟基苯甲醛(2);在不同碱作用下,2与卤代烷烃选择性反应生成邻、间烷氧基单取代中间体(3和4),经二次烷基化反应制得2-甲氧基-3-烷氧基、2-烷氧基-3-丁氧基苯甲醛(5a~5f); 5a~5f与3,4-亚甲二氧基苯乙胺经脱水缩合生成席夫碱中间体,再依次经硼氢化钠还原生成胺,并与乙二醛水溶液发生双重环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10-位非甲基取代的小檗碱衍生物(9a~9f),其中5b~5e和9a~9f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ESI)表征。  相似文献   

3.
先将3-蒈烯分子中的碳碳双键氧化开环制得蒈酮酸,再将羰基还原成亚甲基得到蒈酸,酰氯化后与系列酰肼发生N-酰化反应合成了14个新型蒈酸基双酰肼化合物(5a~5n),其结构经UV-Vis、1H NMR、13C NMR、 FT-IR和MS(ESI)表征,并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抑菌和除草活性。结果显示:在用药量为50 μg·mL-1时,目标化合物对花生褐斑病菌、小麦赤霉病菌、黄瓜枯萎病菌、苹果轮纹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玉米小斑病菌、西瓜炭疽病菌以及水稻纹枯病菌等8种植物病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蒈酸基α-噻吩甲酰肼5f(R=α-thiophene)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制率达85.0%,优于阳性对照百菌清。在用药量为100 μg·mL-1时,化合物蒈酸基3′,4′-二甲氧基苯甲酰肼5j(R=3′,4′-OMe-Ph)、蒈酸基-m-甲氧基苯甲酰肼5d(R=m-OMe-Ph)、蒈酸基-m-甲基苯甲酰肼5b(R=m-Me-Ph)和蒈酸基苯甲酰肼5a(R=Ph)对油菜胚根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88.5%、 86.1%、 85.1%和82.6%(均为A级活性水平),优于阳性对照丙炔氟草胺。  相似文献   

4.
刘志瑞  李晓利  吕佩  程卯生  沙宇 《合成化学》2016,24(12):1094-1097
以2-乙氧基苯腈为原料,依次经Pinner反应和肼解反应制得中间体2-乙氧基苯甲亚胺酸酰肼(3); 3经两步环合,氯磺化和氨化反应制得伐地那非,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MS(ESI)确证,总收率31.6%。  相似文献   

5.
以3-氯氧化吲哚和甲醇(或甘油)为原料,在无催化剂无溶剂条件下经SN1反应合成了10个新型的3-甲氧基-四取代氧化吲哚(产率36%~93%)和10个新型的3-甘油拼接四取代氧化吲哚(产率71%~87%),其结构经1H NMR, C N13MR和HR-MS(ESI-TOF)表征。  相似文献   

6.
以金刚烷甲酰氯为起始原料,经亲核取代、吲哚环合及酰化反应制得中间体2-(5-氯-2-金刚烷-1H-吲哚-3-基)-2-氧代乙酰(4); 4与取代胺反应合成了14个新的N-取代2-(5-氯-2-(金刚基-1-基)-1H-吲哚-3-基)-2-氧代乙酰胺衍生物(5a~5n),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表征。采用MTT法研究了化合物对人子宫颈癌细胞(Hela)、乳腺癌细胞(MCF-7)和人肝癌细胞(HepG-2)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2-(5-氯-2-金刚烷-1H-吲哚-3-基)-N-(3-氯-4-氟苯基)-2-氧代乙酰胺(5e)的体外抑制活性最优,IC50分别为14.10、 10.56和8.55 μmol·L-1。  相似文献   

7.
以糠氯酸为原料,与叔丁基肼盐酸盐环合制得2-叔丁基-4,5-二氯-3(2H)哒嗪酮,随后与新合成的5-胺基-1,3,4-噻二唑-2-硫醇衍生物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反应合成了11个新型1,3,4-噻二唑硫醚哒嗪酮衍生物(7a~7k)。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H NMR、13C NMR、IR、ESI-MS和元素分析表征。采用生长速率法测试了化合物对小麦赤霉病菌(G. zeae)、辣椒枯萎病菌(F. oxysporum)、苹果腐烂病菌(C. mandshurica)3种菌株的杀菌活性,在100 mg/L浓度下,化合物7a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率38.6%;7f对辣椒枯萎病菌的抑制率为54.6%。   相似文献   

8.
以氮杂蒽醌为母核结构,通过引入卤素和氨基侧链,设计并合成了4种新型的氮杂蒽醌衍生物(AQ-1~4)。其中,以异喹啉为起始原料,依次经氧化,脱水和傅克环酰化反应,制得6,9-取代苯并[g]异喹啉-5,10-蒽醌卤代衍生物(AQ-1和AQ-2); AQ-F与胺类化合物发生芳环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6,9-二取代苯并[g]异喹啉-5,10-蒽醌衍生物(AQ-3和AQ-4),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表征。采用CCK-8法研究了AQ-1~4对人肺癌细胞(A549),人乳腺癌细胞(MCF 7)和人宫颈癌细胞(Hela)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AQ-4的抑制活性最好,IC50分别为14.84 μmol·L-1, 10.36 μmol·L-1和10.55 μmol·L-1。  相似文献   

9.
常宝  乌云 《合成化学》2018,26(6):425-428
以3-卤氧化吲哚和吗啉(或硫代吗啉)为起始原料,碳酸钠为催化剂,于60 ℃发生3-叔胺基化反应,合成了10个新型的3-吗啉四取代氧化吲哚 (3aa~3bh),收率86%~94%,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TOF)表征。  相似文献   

10.
以苯甲酰肼和4-醛基吡啶为原料,经过缩合反应制备亚胺型化合物1,分别与苄氯和对二苄氯结合制备了两个新型的离子液体型亚胺配体2和3,配体2和3分别与醋酸钯反应得到新型离子液体型钯配合物4和离子液体型自组装钯配合物5,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和MS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