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肥皂水的质量分数、用量,水的硬度和温度等因素,都会影响“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 的实验效果。在常温下,肥皂水遇硬水既可以形成浮渣,也可以分散浮渣;温度过高时,肥皂水遇硬水不会产生浮渣,但会产生泡沫。利用肥皂水不仅可以比较出日常生活中不同水的硬度,还可以使硬水软化。  相似文献   

2.
胡珺晶  吴永才 《化学教育》2018,39(15):29-33
基于实证,设计了“氧化还原反应”高三复习课,以“污水处理”为主题,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激发生成问题,开展有效活动,引导学生在知识应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知识重构和认识转变,力求实现从虚拟走向真实,从学科走向学生,从经验走向科学,从教学走向教育。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离子平衡”主题内容,通过学生前测发现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的认识存在着认识水平较低、认识不够深入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在实际教学中通过构建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离子平衡认识模型的方式,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明确任务类型、丰富认识角度、形成认识思路,从而使学生对主题内容的认识走向深入和系统。通过后测,分析了教学效果,进行了教学反思,为在教学实践中开展认识模型建构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周文荣  陈玲 《化学教育》2021,42(7):43-49
在分析了“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内容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科知识而淡化学科价值的渗透,过分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而忽视真实情境下利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过分注重习题的反复操练而忽视化学实验的真实体验等值得关注和改进的问题,以“阳光动力2号”为主题情境,通过分析材料、能源和环境的过去和现在,畅想材料、能源和环境的未来,促进学生重构材料、能源、环保的知识体系,体悟化学学科的本体价值及对生活、社会和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胡博凯  胡宝川  薛松  赵雷洪 《化学教育》2022,43(17):114-118
针对饱和溶液教学存在的不足,从“定性、定量”的角度出发,以POE教学策略为支撑,融合PhET平台提供的虚拟仿真实验促进学生对饱和溶液相关概念的理解。通过自行预测可行方案、观察可视化宏观表象、解释浓度传感器所记录的数据变化、强化概念迁移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视角认知饱和溶液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文静  黄萍  刘琳然  冉鸣 《化学教育》2020,41(23):77-80
盐类水解的应用中铝盐和铁盐的净水作用涉及胶体的生成与吸附聚沉,是一个综合且复杂的化学问题,为发展学生化学学科素养,利用“颜色识别器”软件中色密度(V)值与黄土壤浊液中土壤含量的半定量关系,建构了一种基于课堂教学的快速定量测定工业净水剂净水效果的实验方法,为化学课堂教学中关于盐类水解的具体应用提供了真实情境和探究案例。  相似文献   

7.
当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教学中,注重2者性质的分析比较,缺少对2者在生活应用的关注和亲身实践,学生无法切身感受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实用价值。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化学教学应注意与生活深度融合。通过课前设置项目式学习和实践;课中汇报实践成果、进行实验探究、解决真实情境问题,使化学与生活深度融合,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应用”,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基于STSE教育理念,联系新疆奎屯地区真实情境,设计综合实验,通过确定课题、制订方案、实施方案以及总结课题等环节,使学生自主探究高氟地下水中的氟离子,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提升运用化学知识和实验方法开展综合项目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陈前龙  鄢斌 《化学教育》2022,43(21):61-66
转变初中化学复习课的教学方式,以真实情境为载体,确定“探索蒸汽眼罩的奥秘”为项目主题,引导初中学生深入开展铁元素的专题复习。详细阐述了教师对该部分内容教学的课前分析,如何确立、规划和实施项目。学生通过完成“设计实验方案证明铁的存在”“探究活性炭和氯化钠对铁生锈的影响”等2个任务,提升了学科兴趣,对铁的性质进行了系统性再造。通过手持技术监测氧浓度和温度变化探究眼罩成分的作用,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从定性过渡到定量,实现了科学探究素养的深化与进阶;通过观看科普视频了解前沿科学,拓宽了学生的生涯认知,涵养了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0.
杨林全 《化学教育》2020,41(11):18-22
在分析“社会责任”素养内涵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制订了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复习教学课的“社会责任”素养目标,并设计了以“秸秆综合利用的变迁”以及“历史悠久的薪柴燃料-使用方便的化石燃料-清洁环保的新型燃料”的燃料“进化史”为主线的教学流程。从“燃料及其利用”复习教学来看,初中化学教学可以通过真实情境、创新实验和有意义的学习经历等实践路径让学生获得“社会责任”体验,形成“社会责任”素养。  相似文献   

11.
詹发云 《化学教育》2019,40(7):28-32
课程资源逐步走向开放化、共享化和社会化,社会已成为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以"水的净化与水资源保护"主题内容为教学范例,提出了化学社会课程资源开发的思路和教学实施流程:在"前置学习"中通过社会课程资源的亲身实践,把化学的课堂延伸到社会领域;在"展示分享"中将获取的有效资源与课堂学习关联,实现知识与生活的有效链接;在"整理评价"中完成知识建构和巩固过程,让学生感受真实、有用的化学。  相似文献   

12.
咸水鱼类与淡水鱼类营养物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六种咸水鱼类和五种淡水鱼类的营养物质的含量作了比较研究。认为淡水鱼类与咸水鱼类的氨基酸和营养物质的含量相近似,总体上无显著差异。认为咸水鱼类的营养比淡水鱼类传统观点缺乏科学根据,应加以修正。  相似文献   

13.
崔博雅  袁振东 《化学教育》2021,42(11):103-108
在古代哲学中,水被视为一种物质本原。17世纪化学学科形成后,水被定义成一种化学元素。18世纪的化学革命中,水被发现是氢氧化合物。19世纪原子分子论的创立,使水的概念得到微观表征。至20世纪,重水的发现和干水的发明使水的概念有了新的发展。总之,水的概念的发展史,反映了化学思想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化学研究和化学教育均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An interlaboratory exercise was carried out to improve the state of the art of some polar pesticide determination in water (atrazine, simazine, carbaryl, propanil, linuron, fenamiphos and permethrin). The preparation, the homogeneity and the stability of freeze-dried water samples containing the above pesticides was studied. The final concentration of each pesticide in water was in the 50–80 μg.?1 range with a salt content of 2.5 g.l?1 of NaCl. After the lyophilization the residue was reho-mogenised, filled into amber glass bottles and stored at -20 °C and +20 °C. Every three months, one sample was analysed to verify the stability of the residue.

All pesticides were determin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diode-array detection (HPLC-DAD) except permethrin which was determined by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electron capture detection (GC-ECD).

The results obtained show that the atrazine, carbaryl, propanil, linuron and fenamiphos samples were homogeneously distributed, whereas simazine and permethrin were not. With respect to the stability over three months, all pesticides were stable at ?20 °C. Atrazine, simazine, carbaryl, propanil and linuron are also stable for the maximum storage time at +20 °C but the concentration of fenamiphos decreased by about 70% after one month.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the interlaboratory study by the participant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for many of the pesticides.  相似文献   

15.
氢气以其清洁无污染、燃烧值高等优点成为未来最具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而清洁生产氢气的最佳选择之一即为裂解水. 利用太阳能模拟光合作用实现水的全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是目前最为理想的能源转化方式,并且已经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 水分解的半反应之一--水氧化反应由于其过程复杂,一直是制约水分解的瓶颈. 所以寻找高效、稳定的水氧化催化剂便成为了突破该瓶颈的关键. 多金属氧酸盐是一类以前过渡金属氧簇为基本单元形成的多金属氧簇化合物. 由于多金属氧酸盐在物理、化学性质方面具有无法比拟的特性,使得其在催化、药物、纳米科技和材料科学等方面已被广泛地应用. 多金属氧酸盐的全无机配体可很好地抵御水氧化反应的强氧化性环境,故将其作为水氧化催化剂越来越引起研究者们的注意,并且已有多种多金属氧酸盐被设计为水氧化催化剂. 本文详细介绍了各种不同过渡金属取代的多金属氧酸盐水氧化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电解离子水及其生成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美超  马淳安  张文魁  吴庆 《化学通报》2002,65(12):811-813
本文介绍了电解离子水的制备原理和应用。原水经电解后,阳极室生成酸性离子水,阴极室生成碱性离子水。酸性离子水具有杀菌消毒作用,碱性离子水具有保健作用。同时,简要介绍了离子水生成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饮用水与人体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喝什么样的水有益健康逐步成为人们越来越关心的问题。将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与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水质准则》比较,卫生学指标的要求大体相同。有毒有害物质的指标要求大体相同。矿泉水和城市自来水是首选的健康饮水。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特定流域的水化学特征及其运移和转化的历史,为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分析了小流域雎水河的水化学特征。结果表明:(1)雎水河流域主要是大气降水补给的地矿化度的溶滤水。(2)雎水河全线都是地下水补给地表水。(3)部分泉点矿化度相对较高与SO24-较高有关,可能是因为流经了含煤地层。  相似文献   

19.
水稳定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水吸附性质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因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以及可调的孔结构及孔内环境,在气体吸附、分离以及催化等方面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由于水蒸气广泛存在于空气和各类工业气体中,深入理解MOFs与水蒸气之间相互作用机制,并开发具备高水稳定性以及水蒸气吸附与脱附行为可调的MOFs,不仅具有显著的科学意义,而且对推动MOFs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综述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论述:高水稳定性MOFs的设计规律;MOFs对水蒸气的吸附/脱附行为;吸水MOFs在工业气体干燥、沙漠取水、吸附式热泵以及室内湿度调节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