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究了1,9-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壬二酮-(1,9)(BPMPND,H2A)与三辛基氧膦(TOPO,B)的氯仿溶液,从硝酸介质中对La(Ⅲ),Dy(Ⅲ)的协同萃取,计算了体系的酸性协萃系数RA和协萃系数R,用斜率法测得协萃合物的组成LaA.HA.B和DyA.HA.B计算了协萃取平衡常数,研究了温度对协萃反应的影响,用萃取法制得了固态协萃合物,并对其组成,IR及TG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1,9-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壬二酮-[1,9](BPMPND,H2A)与三辛基氧膦(TOPO,B)的氯仿溶液,从硝酸介质中对La(Ⅲ)、Dy(Ⅲ)的协同萃取,计算了体系的酸性协萃系数RA和协萃系数R,用斜率法测得协萃合物的组成为LaA·HA·B和DyA·HA·B,计算了协萃平衡常数,研究了温度对协萃反应的影响,用萃取法制得了固态协萃合物,并对其组成、IR及TG-DTA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1,10-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癸二酮-(1,10)(BPMPDD,H2A)与三苯基氧化膦(TPPO,B)的氯仿溶液从硝酸介质中对Sn(Ⅲ)的协同萃取行为,计算了体系的酸性协萃系数RA和协萃系数R,用斜率法测得协萃合物的组成为SmA.HA.B,计算了协萃平衡常数,用萃取法制得了固态协萃合物,并对其组成IR及TG-DTA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1-苯基3-甲基-4-(呋喃甲酰基)-5-吡唑酮(HA)萃取镱及其分别与丁基辛基亚砜(BOSO)、戊基已基亚砜(PHSO)、乙基十二烷基亚砜(EDSO)、二苯亚砜(DPSO)和TBP协同萃取镱的行为。协萃配合物的组成为YbA_3·B,HA的萃取平衡常数为—5.64±0.04,中性萃取剂的协萃能力比单独萃取时高3~4个数量级,协萃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BTMPPA与HPMBP协同萃取稀土元素(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孙静  李德谦 《应用化学》1994,11(3):49-53
研究了二(2,4,4-三甲基戊基)膦酸(BTMPPA,HL)和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HPMBP,HA)的苯溶液在不同矿物酸介质中,对稀土元素(Ⅲ)的AA类协同革取。以Nd ̄(3+)、Yb ̄(3+)为例,研究了BTMPPA-HPMBP苯溶液从HNO_3介质中协同萃取稀土元素(Ⅲ)的机理。用斜率法确定了协萃配合物组成为Nd(HL_2)A_2、Yb(HL)2)_2·A·HA,计算了协萃平衡常数。  相似文献   

6.
HBTMPTP与Cyanex925协同萃取Sc(Ⅲ)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二(2,4,4-三甲基戊基)单硫代膦酸(HBTMPTP,HL)和支链三烷基氧化膦(Cyanex925,B)的正己烷溶液在H2SO4介质中对Sc(Ⅲ)的萃取性能,结果表明,在较低酸度(CH2SO4〈0.25mol/L)时存在协同效应,用斜率法确定了Sc(Ⅲ)的协萃配合物的组成为Sc(HL2)2B3(SO4)1/2,计算了协萃反应的平衡常数,讨论了协萃配合物的IR谱和FAB-MS。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1,10-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癸二酮-[1,10](BPMPDD,H2A)与三苯基氧化膦(TPPO,B)的氯仿溶液从硝酸介质中对Sm(Ⅲ)的协同萃取行为,计算了体系的酸性协萃系数RA和协萃系数R,用斜率法测得协萃合物的组成为SmA·HA·B,计算了协萃平衡常数,用萃取法制得了固态协萃合物,并对其组成、IR及TG-DTA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三元体系La(ClO4)3-OCBAAP-H2O在30℃时的溶解度.结果表明,该体系有一个新固相(不一致溶解化合物)La(OCBAAP)4(ClO4)3·6H2O形成.参考该体系溶度图确定合成条件,合成了系列化合物Ln(OCBAAP)4(ClO4)3·nH2O(Ln=La,n=6;Ln=Pr,Nd,Sm,Gd,Yb,n=2).通过化学分析、元素分析、TG-DTG、IR和密度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计算了La(OCBAAP)4(ClO4)3热分解过程各阶段的表观活化能.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二叔丁基羟胺(DTBHA),二叔丁基氮氧自由基(DTBNO),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羟胺(TMHPHA)和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1-氧自由基(TMHPO)对过氧化苯甲酰(BPO)60℃引发的苯乙烯(M1)-丙烯腈(M2)共聚合的阻聚物行为。结果表明,这些阻聚剂对St-AN共聚均表现良好的阻聚行为,其中氮氧自由基优于相应羟胺。同时观察到St-AN竞聚率的改变,羟胺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在硫酸介质中5-Br-PADAP与NO^-2和SCN^-形成三元离子缔合物的最佳条件,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50=2.4*10^4L/(mol.cm),缔合物组成比为n(5-Br-PADAP):n(NO^2):n(SCN^_=1:1:1。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吡啶-2,6-二甲酸镧钇异核配合物晶体,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化学式为LaY(HDPA)2.(DPA)2.12H2O,DPA为吡啶-2,6-二甲酸根。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其结构式为[LaY(HDPA)2(DPA)2(H2O)4].8H2O,属单斜晶系,P21/a空间群,晶胞参数:a=1.2975(4)nm,b=1.1266(3)nm,c=1.4076(3)nm;β=102.15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3种1-(芳酰基)-4[4'-(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氨基硫脲化合物(ATSCPO)分别同通用阻聚剂(CIH),如对苯二酚(HQ),苯醌(BQ),吩噻嗪(PT)及二乙羟胺(DEHA)组成的混合阻聚剂对AIBN引发的MMA自由基聚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ATSCPP]/CIH=5:1时,除ATSCPO-BQ外,其余阻聚效果均较ATSCPO和CIH单独用作阻聚剂时高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二叔丁基羟胺(DTBHA),二叔丁基氮氧自由基(DTBNO·),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羟胺(TMHPHA)和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1-氧自由基(TMHPO·)对过氧化苯甲酰(BPO)60℃引发的苯乙烯(M1)-丙烯腈(M2)共聚合的阻聚行为.结果表明,这些阻聚剂对St-AN共聚均表现良好的阻聚行为,其中氮氧自由基优于相应羟胺.同时观察到St—AN竞聚率的改变,羟胺使r1有所降低,r2略有增大.但相应的氮氧自由基是相反结果.阻聚剂为200ppm时,共聚物中的恒比共聚点由对照实验的0.619变化为0.533,0.645,0.589和0.698相对于DTBHA,DTBNO·,TMHPHA和TMHPO·.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5,10,15,20-四(4-乙酰氧基苯)卟吩(T(4AOP)P)及其Cu,Zn,Fe,Co,Ni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CH2Cl2-0.1mol/ITBAP体系中的循环伏安(CV)。研究结果。CV实验表明:Cu^2^+,Zn^2^=,Ni^2^+离子以稳定的+2价存在于T(4AOP)P中,电子转移反应在卟啉环上进行,而Fe^3^+,Co^2^+离子在氧化还原过程中发生价态变化。实验发现...  相似文献   

15.
王晓晗  黄仲涛 《分子催化》1998,12(4):285-291
用正戊醇和仲醇还原VOPO4.2H2O,以制备正丁烷氧化顺酐的V-P-O催化剂前驱物VOHPO4.0.5H2O,并用XRD,TG,SEM对共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由正戊醇还原VOPO4.2H2O合成的前驱物VOHPO4.0.5H2O的XRD,在(22)晶面衍射强度较强;而由仲戊醇合成的前驱物VOHPO4.0.5H2O的XD,在(001)晶面衍射强度较强。正戊醇还原VOPO4.2HO2合成的前驱物V  相似文献   

16.
张光  张林林 《分析化学》1997,25(1):79-81
报道以5-(5-硝基-2-吡啶偶氮)-2,4-二氨基甲苯(5-NO2-PADAT_作为测定钌的分光光度法。在40%乙醇存在下PH4.0-6.5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5-NO2-PADAT与Ru(Ⅱ)形成稳定的红色络合物。该络合物的无机酸作用下,可转变为另一型人有较高吸收特性的络合物,适宜酸度范围分别为0.12-2.0mol/LHCl,0.12-1.2mol/LHClO4,0.12-1.0mol/L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二(2,4,4-三甲基戊基)膦酸的正辛烷溶液从盐酸介质中萃取钍的机理。在未控制离子强度下,萃取平衡反应为:Th^4++Cl^-+3(HA)2(o)→ThClA3(HA)3(o)+3H^+。在控制离子强度为1.0mol/L时,萃取反应为Th^4++2Cl^-+3(HA)2(O)→ThCl2A2.(HA)4(P)+2H^+。用饮和法确定的萃合物组成为ThClA3.计算了萃取反应的平衡常数及热力学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Cu(OAc)2.H2O与两个Schiff碱[水杨醛缩邻氨基吡啶(HSPy),水杨醛缩邻氨,基苯酚(H2SAP)]在室温下的固相化学反应,用元素分析、XRD、DTA、UV漫反射和磁化率测定等方法表征的固相产物,其组成分别为Cu(SAPy)2和Cu(SAP),后者为双核结构,通过等温电导法得到固相反应的活化能为:H2SAP(35.25kJ/mol<HSAPy82.31kJ/mol,并初步讨论了  相似文献   

19.
在邻菲罗啉类试剂存在下银与卟啉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三种邻菲罗啉类试剂对银(Ⅰ)与六种不同取代基卟啉试剂显色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于pH9.2时在35~40℃放置10~15min,银与邻菲罗啉类试剂和卟啉试剂能形成多元络合物。我们分别测定了Ag-phen-TPPS4、Ag-phen-T(4-MOP)PS4和Ag-phen-T(4-HP)PS4体系的络合比及稳定常数,详细讨论了Ag-phen-T(4-MOP)PS4体系的光度性质,把所确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1,10-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癸二酮-[1,10](H2A)与1,10-菲罗啉(phen)或2,2'-联吡啶(dipy)对Co(Ⅱ)的协同萃取行为.确定了协萃配合物的组成为CoA·B(B分别为Phen和dipy),求得萃取平衡常数logKex分别是4.78(H2A+phen)和1.61(H2A+dipy),并对协萃配合物的IR谱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