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引言随着生产、科研事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质谱技术的进展极为迅速,应用范围也日益扩大,因而,提供质谱分析的样品制备任务就更加繁重。本文将结合我们以往的工作与体会,着重对质谱同位素分析样品的制备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二、质谱分析原理简单说来,就是把要分析的物质(气体、液体、固体)引进或装入质谱仪器的离子源中,用  相似文献   

2.
前言     
目前我国有机质谱应用的发展仍处于高峰期,引进各类质谱仪器的数量由每年350台增加到每年400多台。从事有机质谱分析研究队伍迅速壮大,使我国有机化学领域中各学科的研究,各行业的检验检测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但随着我国有机质谱仪器的大量引进,出现了一些引起有机质谱界重视的新问题有待解决,为此,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我测试中心引进的DU-8B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曾出现扫描不正常,曲线失真等故障。为了分析故障并相应采取对策,要做到:一、找出疑点1.用仪器的诊断程序板诊断几个标准测试项目,诊断后与维修手册所列例子进行比较,发现:  相似文献   

4.
在线二氧化氮化学发光测定仪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NO2与鲁米诺溶液的化学发光反应设计制作了在线NO2的化学发光测定仪,并对此仪器进行了优化和表征。仪器由微型流动气液界面化学发光反应器、气液输运系统、化学发光检测系统及数据采集系统组成。此仪器测定NO2的线性范围为5.0×10-11~8.0×10-8(V/V,体积比浓度,下同);峰值响应时间少于1s;时间分辨1s;检出限为5.0×10-11(V/V)。本仪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等特点,适用于环境大气中NO2的实时在线测定。  相似文献   

5.
读者来信     
这里摘要刊登的贾博阳同志的来信,提出有关引进仪器设备和测试中心建设的一些问题。这类问题国内普遍存在。以大型精密仪器为主要手段的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正在蓬勃发展,在测试中心建设、仪器使用管理、应用测试技术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等方面,有大量问题尚待摸索探讨。我们欢迎各界读者将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这类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们从贵刊(七四年五期)看到北京矿冶研究院发表的可控硅交直流电弧发生器一文后,觉得这台仪器很有实用价值。我们按着此线路的主回路部分,配合ZK-1可控硅电压调正器(上海仪器  相似文献   

7.
培养初三学生掌握简单的实验技能和技巧是教学过程中重要任务之一。一、如何培养同学认识仪器。为了使学生系统的、巩固的掌握教学大纲里所规定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联系实际,必须教会他们作一些简单的实验。首先要让他们认识一些简单的仪器。要教学生认识哪些仪器,从哪些方面来认识以及怎样认识仪器等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具体教材内容,来拟订计划。1.教同学认识哪些仪器,从哪些方面来认识?学期初,我在钻研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拟订了一个使同学逐步认识仪器的表格(包括全年各章教材)。在教每一章节的教材时,按照这个表格有系统的向同学介绍一些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等。后面列有初中化学第一章有关仪器的表格。2.怎样使同学认识仪器?  相似文献   

8.
以一线管理人员切身体会及精密贵重仪器的自身特点出发,提出了以机为本的精密贵重仪器的全新管理模式,即以精密贵重仪器为根本或标的,以最小化的维护运行成本,实现全年全天候全方位的高效开放,充分发挥出精密贵重仪器本身应有的价值.并提出把仪器管理的好坏作为考核仪器管理人员最重要的指标,从而提高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精密贵重仪器的高效管理,为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做贡献.  相似文献   

9.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于1992年创刊,当时,它填补了中国科学院技术性期刊的空白.《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担负着技术传播、交流、研讨及学科发展的导向作用,始终以繁荣分析测试科学为己任,得到了全国科研、高校、厂矿、企事业单位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厚爱和支持.从本刊已发表的论文来看,有关分析测试新技术、新方法的比重较大,仪器方面显得不足.国家在新仪器研制、引进和仪器功能开发上投入很大,我部考虑在刊物上做些报道.  相似文献   

10.
介绍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的校准方法。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的校准主要包括仪器的基线噪声漂移、测量线性、测量重复性和检出限等项目。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当仪器基线噪声不大于5 m V,基线漂移不大于50 m V/(30 min),保留时间重复性不大于3%,峰面积重复性不大于5%,仪器测量线性r大于0.995,检出限不高于4 ng/m L时,仪器的计量性能指标正常。据此对影响仪器性能的各个参数进行全面评价,确认各项性能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保证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性能正常,并对影响仪器性能的各个参数进行准确校准。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我国多数褐煤和烟煤的铝甑焦油产率与某些实验室指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各种化学组成如 VΓ,HΓ,HΓ/CΓ,(VΓ-OΓ)等与低温焦油产率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正比关系.还验证了前人所提出的各种计算焦油率的经验公式对我国各种煤的适应性.作者等对以前所提出的指标(VΓ×H~0)作了改进,认为以新的综合指标(VΓ-OΓ)~2×H~0/100及简化指标(VΓ-OΓ)×H~0 为变数的经验公式能普遍适用于计算我国的各种烟煤、长焰煤和褐煤的焦油率,从而克服了历来各种计算公式的局限性和其他缺点.  相似文献   

12.
库仑滴定法测定烟叶提取物中茄尼醇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提出用库仑滴定法测定茄尼醇。以含有1mol·L-1KBr的78%(V/V)醋酸溶液为介质,以5mA恒电流为电解电流,对布尼醇进行库仑滴定,用双铂电极电流法指示滴定终点,得到满意结果.方法简便、准确,不需要标准溶液,不需要昂贵仪器。  相似文献   

13.
国防科工委化学计量一级站,是您在分析监测中值得信赖的朋友、助手和伙伴。多年来,我们一直注重现代化分析测试手段的建设,先后引进了超导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谱仪、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仪、六轴超声相控阵检测系统、电子万能试验机等近300台先进分析检测仪器。建立了手段齐全、综合测试能力居国内先进水平的检测实验室。  相似文献   

14.
青霉素 V钾的二次微分简易示波伏安法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青霉素 V钾在 pH=7的 KH2PO4-Na2HPO4缓冲溶液中产生切口的示波特性 , 提出了一种药片中青霉素 V钾的测定方法 - - 二次微分简易示波伏安法 ; 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为 2.0× 10-5~ 2.0× 10-4 mol/L, 检出限为 8× 10-6 mol/L; 对 7.0× 10-5 mol/L青霉素 V钾 8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1.6% ; 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具有分析速度快、仪器装置简单以及药片中的淀粉等物质不干扰测定的优点 .  相似文献   

15.
陈毅挺  黄露  李艳霞  林棋 《大学化学》2016,31(12):26-30
将翻转课堂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应用于仪器分析实验的教学过程中,从材料获取、课前引导、课堂授课和实施结果等方面提出一些认识,以期为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前,电子探针已成为分析硅酸盐样品的一种重要仪器,新型仪器都可以自动连续分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可是定量分析的准确度往往不太高,尤其SiO_2经常偏低。我们以剖析SiO_2分析存在问题出发,讨论了造成误差较大的原因并提出克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玻碳电极上的倒数示波沉淀滴定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胡娟  朱俊杰 《分析化学》1993,21(10):1238-1238
1 引言 近年来示波滴定技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各种新仪器的研制,使得滴定的灵敏度大大提高,从经典的dE/dt—E曲线发展到i_f—E曲线及倒数示波计时电位曲线;另一方面极化电极也从汞膜电极发展为固体电极,由于汞膜电极的电位仅在0~—2V之间变化,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固体电极能克服  相似文献   

18.
用5-Br-PADAP光度法测定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Br-PADAP是新近发展的高灵敏度显色剂之一,曾用于铀、镓等的测定,我们亦用于锑和铜的测定.获良好结果。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钒(V)和5-Br-PADAP在醋酸盐缓冲溶液中的组成、不稳定常数、干扰及其用于水和食盐中钒的测定。 (一)仪器和试剂 72型光度计;25型酸度计。钒标准溶液:称取0.5742克偏钒酸铵(B.  相似文献   

19.
USB插头式微型电化学分析仪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一种基于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的微型电化学分析仪(μECS).仪器采用了20位数模转换器和24位模数转换器, 输出电位分辨率达到10 μV;输出电位范围为-5~+5 V;电流测量范围为1 nA~5 mA.软件支持循环伏安法等各种常用电化学方法.对仪器主要参数进行了测试,其电流灵敏度小于50 pA;输入阻抗大于1011 Ω;电位误差小于1 mV;电流测量误差小于1%.利用μECS进行了金电极上自组装单分子层(SAM)电化学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郭士城  娄善平 《化学教育》1995,16(10):35-35
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红磷加热到689K升华为蒸气,冷却就得到白磷[1]。白磷可自燃,产生有趣的现象。实验仪器如图。主要仪器长柄V型管可用外径9mm玻璃管弯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