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验以茜素红(ARS)为荷移试剂,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ARS与头孢哌酮(CPZ)形成络合物的光谱性质及其反应的适宜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头孢哌酮在2.0~200 μg/mL范围内遵循比尔定律,回归方程为:A=0.0036 p+0.000095(p:μg/ml),检出限0.75μg/m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2.64×10(4)L·mol-1·cm-1,相关系数为r=0.9965,并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用实验方法对尿样及生物样品进行加标回收测定,回收率在95.4%~104.8%.  相似文献   

2.
茜素红荷移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克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茜素红(ARS)为荷移试剂,采用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了头孢克洛(CFC),并研究了ARS-CFC络合物的可见光谱性质及最佳反应条件.CFC浓度在1.157~38.58μg/mL范围内遵循比尔定律,回归方程为A=0.1312683 p+0.01064(ρ:μg/mL),检出限0.56μg/m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5.77×...  相似文献   

3.
茜素红 S与蛋白质的反应机理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应用UV光谱法研究在pH4.35的缓冲溶液中, 茜素红 S(ARS)与牛血清蛋白(BSA)间的相互结合反应。测定了平均结合数n=8, 分配结合常数K~c=1.5×10^5。研究了小分子探针与蛋白质的反应机理, 相互间的结合部位及结合力。该复合物结合前后的等吸收波长红移28nm, 这是目前此类结合反应研究中, 其分子间结合力较大的一例。进一步研究了ARS与多种蛋白质的结合反应, 以及离子强度对该体系的影响。提出了合适的反应模型。  相似文献   

4.
利用光谱法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不同pH值对牛血清白蛋白(BSA)与茜素红(ARS)键合作用的影响。pH值为4.0的酸性环境引起BSA天然紧缩构象逐渐发生去折叠,BSA的ⅡA区疏水空腔的展开降低了其与ARS的相互作用,键合常数Kb仅为3.39×104L·mol-1。而pH值大于等电点(pI 4.8)或呈现中性时,两者的键合作用增强,Kb增至3.16×106L·mol-1(pH 7.0)。而且,由于氢键和范德华力的键合作用力较强,BSA和ARS的相互作用受表面电荷影响较小,与理论模拟对接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茜素红S荧光熄灭法测定蛋白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引言测定蛋白质的浓度是生物学,医学和化学等科学领域的基本要求。在测定蛋白质含量的众多方法中,较常用的有h吁法,BCA法,Bradfni法,但这几种方法的缺点是灵敏度不高,它们的检测限大约在l-5ngL范围内。首素红S是一种天然阴离子染料,它的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已有报道,该法测定浓度范围宽。但用其荧光性质测蛋白质还未见报道,本文用其荧光熄灭法测蛋白质。其灵敏度比传统方法要高。通过实验,表明该方法结果令人满意。2实验部分2.五仪器与试剂1ilL54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SPM10A型数字式酸度计(浙江萧山仪器…  相似文献   

6.
在pH4.3的B-R缓冲体系中,用微相吸附-光谱修正技术[1]研究了茜素红(AR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反应。其吸附结合常数分别为:KBSA-ARS=3.950×104,KHSA-ARS=4.377×104。染料与蛋白的最大结合数分别为NARS∶NBSA=9∶1,NARS∶NHSA=7∶1。经光谱修正技术计算结合产物的实际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εBSA-ARS(537nm)=2.517×104L.mol-1.cm-1,εHSA-ARS(519nm)=2.051×104L.mol-1.cm-1,检出限BSA为19mg/L,HSA为23mg/L。经探讨该结合反应机理符合Langmuir吸附聚集反应方程。  相似文献   

7.
电化学法研究蛋白质和茜素红S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孙伟  焦奎  刘晓云 《分析化学》2002,30(3):312-314
在pH 4 .2的Britton Robinson缓冲液中 ,茜素红S(ARS)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能形成一种红色的非电活性的超分子复合物。用线性扫描二阶导数极谱法和循环伏安法对该体系进行了研究 ,复合物的形成使ARS的还原峰电流下降 ,峰电流的下降值同所加的BSA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用于BSA的测定 ,在 8.0× 10 -8~ 1.2× 10 -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检测限为 4 .3× 10 -8mol/L ,对结合反应机理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茜素红S-铜(Ⅱ)金属配合物与溶菌酶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UV-Vis光谱法研究了pH=4.25的缓冲溶液中茜素红S(ARS)-铜(Ⅱ)金属配合物与溶菌酶(LYS)的结合反应。提出了双波长物质的量比法和平衡透析物质的量比法,与单波长物质的量比法进行对照测定研究,实验结果基本相符。研究发现,ARS-Cu(Ⅱ)-LYS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26 nm,比ARS红移96 nm,比ARS-Cu(Ⅱ)配合物红移10 nm。在526 nm处,测得ARS-Cu(Ⅱ)-LYS三元配合物的结合比为nARSnCu(Ⅱ)nLYS=6∶3∶1,摩尔吸光系数ε=7.93×104 L·mol-1·cm-1,ARS-Cu(Ⅱ)配合物与LYS作用的条件平衡常数K=3.21×1012。ARS-Cu(Ⅱ)与LYS之间的作用力为配位键和电荷力。  相似文献   

9.
采用UV-Vis光谱法研究了茜素红S(ARS)与5'-鸟苷酸(5'-GMP)在pH 4.80的弱酸性缓冲溶液中生成络合物的结合反应.与试剂比较,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峰红移92 nm,测得络合物和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1.3×104 L·mol-1·cm-1;最大结合数n=10;浓度线性范围0.2~16 mg/L;检出限为6.1×10-8 mol/L.研究了ARS与5'-GMP是分子间作用力的结合反应,并对时间、温度、离子强度对结合反应的影响,以及无机物、生物物质对反应体系的干扰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聚茜素红薄膜修饰电极对硫酸庆大霉素的电催化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聚茜素红薄膜修饰电极的电催化作用,建立了对硫酸庆大霉素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电分析方法.在0.02 mol/L PBS(pH=6.86)+0.2 mol/L KNO3+5.0×10-4 mol/L ARS的聚合体系中,利用循环伏安法(CV)电聚合制备聚茜素红薄膜修饰电极(PARSE).PARSE对硫酸庆大霉素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在0.10 mol/L HCl溶液中,硫酸庆大霉素的浓度在0.4~4.0 mg/m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和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ip(μA) = 0.0395C(mg/mL) + 2.1499,γ= 0.9984,检出限可达0.04 mg/mL.利用该法对硫酸庆大霉素针剂进行定量分析,得到满意结果.10次样品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完全满足微量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