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以双硫腙为流动载体,煤油为膜溶剂的支撑液膜萃取体系,建立了支撑液膜在线萃取富集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铅(Ⅱ)的新方法。优化了支撑液膜萃取富集条件,优化结果为:试样pH=6,反萃液柠檬酸浓度为0.5 mol/L,载体双硫腙浓度为0.03%,膜孔径为0.3μm,富集时间为30 m in。在此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为0.2μg/L;线性范围为0.5~100μg/L。应用于自来水、河水和工业污水中铅(Ⅱ)的检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在线液膜萃取富集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挥发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柳仁民  李蛟 《分析化学》2003,31(5):594-597
选用无毒性的磷酸三丁酯为流动载体,煤油为膜溶剂的液膜萃取体系,建立了液膜在线萃取富集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挥发酚的新方法。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优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为0.0007mg/L;线性范围为0.001~0.01mg/L。应用于自来水及河水中挥发酚的检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选用无毒性的磷酸三丁酯为流动载体, 煤油为膜溶剂的液膜萃取体系, 建立了支撑液膜在线萃取富集流动注射荧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苯酚的新方法. 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 方法的检出限为0.4 μg/L, 线性范围为1~180 μg/L.  相似文献   

4.
在线液膜萃取富集流动注射荧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苯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燕  李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5,41(12):877-879,883
设计并制造了用作苯胺在线富集的夹板式液膜(SSLM)萃取的流动注射分析装置。磷酸三丁酯用作流动载体,煤油为膜溶剂,试样中苯胺在SSLM萃取单元中得到分离和富集。SSLM萃取体系中pH 3盐酸溶液用作内相,pH 11氢氧化钠溶液用作外相。TBP溶液的适宜浓度为12%,富集时间为10 min,对经富集后pH 11碱性溶液中苯胺所产生荧光的强度进行测定。激发波长eλx为282 nm,发射波长eλm为345 nm,方法的检出限为0.2μg.L-1,苯胺浓度在1~150μg.L-1之间保持线性关系。将此方法用于测定河水中苯胺,根据分析结果算得RSD值均小于5%,回收率在97.6%至100.6%之间。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以多孔聚偏氟乙烯为支撑体,N503为膜载体,煤油为膜溶剂的支撑液膜体系中Hg(Ⅱ)的迁移行为,测定了Hg(Ⅱ)与N503在煤油溶剂中的萃合物组成和条件萃取常数,考察了料液相pH值、载体浓度、料液相及反萃相中Cl-浓度等因素对Hg(Ⅱ)迁移的影响,获得Hg(Ⅱ)迁移的最佳条件:料液相pH=2.5~3.0,Cl-浓度为0.1 mol/L,载体浓度为0.706 mol/L,反萃相中Cl-浓度为0.8 mol/L.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当Hg(Ⅱ)起始浓度为5.0×10-5 mol/L时,迁移120 min,Hg(Ⅱ)的迁移率可达99.6%.Hg(Ⅱ)在N503-煤油支撑液膜体系中的扩散层厚度δa为1.57×10-5 m,膜内扩散系数d0为7.26×10-13 m2/s,确立了Hg(Ⅱ) 的渗透系数P方程.  相似文献   

6.
采用纤维膜三相液相微萃取(HF-LLLME)技术,对汗液基质中的苯胺、邻甲苯胺、对氯苯胺、对硝基苯胺进行了分离富集。以正辛醇为有机相,在供体相pH为9.0,NaCl质量浓度为200g/L,接收相pH为1.0,萃取时间为60min的条件下,4种芳香胺的富集倍数为410~1250倍。将接收相直接进行毛细管电泳(CE)测定,样品相中4种芳香胺的质量浓度在10~100μg/L范围内与电泳峰面积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2,4种芳香胺的检出限为1~10μg/L。运用该法对偶氮染料汗液环境下光致降解过程中产生的苯胺进行测定,回收率为91%~93%,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以多孔聚丙烯膜为支撑体,N,N′-二(1-甲基庚基)乙酰胺(N-503)为膜流动载体的苯酚支撑液膜传输行为;用液-液萃取法测定了N-503/煤油体系中苯酚萃合物组成为1∶1,及在相应的条件下萃取常数Ke′x为53.7;考察了料液相的pH值、载体浓度、实验温度、起始浓度以及解析相NaOH的浓度对苯酚传输的影响,并对该体系分离、传输苯酚的最佳条件进行了讨论;从界面化学和扩散传质角度提出了苯酚的传输动力学方程,采用直线斜率法对苯酚在N-503/煤油支撑液膜体系中的扩散层厚度和膜内扩散系数进行了测定,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中空纤维液-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对人尿液中的麻黄碱和伪麻黄碱进行纯化、分离、富集以及测定的方法。采用中空纤维三相微萃取装置,考察了影响萃取的因素,确定了萃取条件:中空纤维壁上的有机相为正辛醇,以50μL盐酸溶液(pH 2.0)为接受相,在室温下萃取60 min。该条件下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富集倍数分别为180倍和220倍,两者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5 mg/L和0.005~0.75 mg/L,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8 2、0.997 8,定量下限分别为0.01、0.005 mg/L。该方法使用极少量的有机溶剂,便可有效地对尿样中麻黄碱和伪麻黄碱进行纯化、分离和富集,萃取效率高,可用于尿液中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19种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对液液萃取方法、样品pH、浓缩条件、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探讨了光氧化降解对苯胺类化合物回收率的影响,在避光条件下,以二氯甲烷为萃取剂,所得提取液在水温为30 ℃、氮气流量为4.0 mL/min的条件下浓缩后供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测定。19种苯胺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在0.2~5.0 m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5,检出限为0.013~0.051 μg/L。实际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0.44%~98.79%,相对标准偏差为4.20%~9.41%(n=6)。该方法前处理简便,结果准确,满足水中多种苯胺类化合物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0.
张成功  赵倩  陈波  马铭 《色谱》2007,25(5):641-645
建立了液-液-液三相液相微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测定尿样中的安非他明和氯胺酮的方法。考察了萃取溶剂、料液相pH值、搅拌速度、萃取时间和接受相HCl浓度等因素对富集因子的影响,得到了萃取溶剂为300 μL甲苯,料液相pH值为11,接受相为1.0 μL 0.1 mol/L HCl,搅拌速度为600 r/min,萃取时间为50 min的最佳实验条件。在该条件下,获得了较高的富集因子;方法的线性范围为安非他明0.01~10 μg/mL,氯胺酮0.01~5 μg/mL,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检测限均为5 ng/mL (S/N=3)。建立的三相液相微萃取方法能有效地去除复杂基体的干扰,有机溶剂消耗少,萃取效率高,是一种有效、灵敏的样品前处理方法,适合于尿样中安非他明和氯胺酮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浊点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痕量铜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提出了浊点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详细探讨了溶液pH,试剂浓度等实验条件对浊点萃取及测定灵敏度的影响,在最佳下,富集50mL样品溶液,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的检测限为0.35μg/L,铜的富集倍率为71倍。方法用于自来水、河水及海水中痕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采用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HEHEHP)-正庚烷为萃取剂,盐酸为反萃取剂,中空纤维膜作支撑膜,研究中空纤维分散液膜技术富集稀土镱(Yb~(3+))离子。考察了体系物性:反萃分散相中反萃剂浓度、萃取剂浓度、萃取剂与反萃剂体积比、料液相p H值、稀土离子浓度;流体流动状态:反萃分散相与料液相流速变化等因素对富集稀土离子的影响。中空纤维分散液膜富集Yb~(3+)的最佳条件为:萃取剂浓度为0.25 mol/L,反萃取剂HCl浓度为4.00 mol/L,萃取剂与反萃剂体积比为10∶40,料液相p H=2.80,稀土离子浓度为0.025 mol/L。反萃分散相体积流量和料液相体积流量较小时,萃取率随流量的增加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若两相体积流量过大,反萃过程进行不完全,萃取率反而下降。研究结果表明,中空纤维分散液膜技术可实现稀土离子的有效富集。  相似文献   

13.
在现有支撑液膜分离技术的理论研究基础上,探索合适的液膜分离体系,研究了Pb(Ⅱ)在PC-88A-煤油-HCl分散支撑液膜体系中的传输行为;考察了料液pH值、膜溶液与解析剂体积比、解析相中HCl浓度以及Pb(Ⅱ)的起始浓度对Pb(Ⅱ)传输的影响。 结果表明,以HCl为解析剂,料液相pH=5.25、膜溶液与解析剂体积比为160∶40、解析相中HCl浓度为5.00 mol/L时,该分散支撑液膜体系对金属Pb(Ⅱ)具有良好的传输作用。 在选取的最佳传输条件下,料液相中Pb(Ⅱ)的初始浓度为3.00×10-4 mol/L时,传输190 min,传输率可达88.9%,而传统支撑液膜只有72.3%。 分散支撑液膜不仅具有较高的传输效率,而且膜体系稳定,膜的使用寿命长。  相似文献   

14.
采用非分散的萃取方式,将乳状液膜体系Span80/皂化D2EHPA/煤油/液体石蜡/盐酸通过中空纤维膜对钕进行了逆流萃取,研究了乳化剂浓度、乳状液与水相流量比、内相盐酸浓度、萃取时间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乳状液和水相流量越小、乳状液内相盐酸浓度越大,萃取率越高,内相富集倍数越大。将乳液循环萃取70次后,内相富集倍数达50.2,表明乳状液在中空纤维膜萃取器中对稀土有很好的萃取和富集效果。与乳状液膜的分散萃取方式相比,非分散萃取方式的萃取速率更快,而且萃余水相澄清,液膜稳定性好,泄漏少,膜溶胀小。同时还计算了非分散萃取过程基于水相的总传质系数实验值和理论值,当调节参数Kf(络合反应传质系数)的取值为3.5×10-9m.s-1,水相流量大于10×10-6m3.s-1时,实验值与理论预测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浊点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痕量铝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提出了浊点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铝的新方法。探讨了溶液pH、试剂浓度等实验条件对浊点萃取及测定灵敏度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富集40 mL样品溶液,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铝的检出限为0.045μg/L,铝的富集倍率为78.5倍。方法适用于自来水、河水及海水中痕量铝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测定废水中N-甲基甲酰苯胺(NMF)、N-甲基苯胺(NMA)和甲酰苯胺(FA)的分析方法。考察了萃取溶剂、盐加入量和pH等影响萃取效果的参数。结果表明,当以二氯甲烷为萃取剂,将pH调至11.85,15%NaCl溶液加入量为1%(体积比)条件下,NMF、NMA和FA的萃取效果最佳。以N,N-二乙基苯胺(DEA)为内标,在GC-MS选择离子模式下测定NMF、NMA和FA,该方法对三种目标物的平均回收率为97.5%~101.0%,相对标准偏差为4.3%~6.3%(n=6),检测限(S/N=3)为0.0018~0.0023μg/L,测得某废水样品中NMF、NMA和FA的含量依次为0.94±0.08、0.14±0.02和0.12±0.02g/L。  相似文献   

17.
以正十六胺-L113B-煤油为膜相,内相为0.040mol/L的NaOH溶液;外相为0.040mol/L的KCl和0.060mol/L的HCl溶液对痕量铊进行分离富集。实验结果表明,Tl(Ⅲ)的迁移率达99.5%以上。在合适的条件下,可与其它离子分离。此法可用于黄铁矿样品中微量铊的分离富集,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回收率在99%以上。本文还对Tl(Ⅲ)的液膜富集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三相中空纤维膜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HF-LPME-HPLC)方法,用于分析测定水中痕量双酚A的含量.设计了三相中空纤维膜液相微萃取系统,优化的HP-LPME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剂为正辛醇,接受相NaOH浓度为0.09 mol/L,样品溶液pH=4.0,NaC1加入量为30 g/L,搅拌速度为900 r/min,萃取时间为60 min.萃取后取20 μL接受相进行色谱分析.在最佳萃取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200 μg/L(r> 0.999),检出限(信噪比为3)为0.2 μg/L;富集因子为241;方法RSD<3.2% (n=3).在实际环境水样中添加5,20和50μg/L的双酚A标准物质,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2.8%~101.9%.表明本方法可用于水中痕量双酚A的快速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19.
孙建芝  贺晖  刘书慧 《色谱》2014,32(3):256-262
建立了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反相液液微萃取(RP-LLME)-扫集-胶束电动色谱富集模型,并用于红酒中五氯酚(PCP)、2,4,6-三氯酚(TCP)和2,4-二氯酚(DCP)3种氯酚的测定。实验考察了两步微萃取的萃取参数对氯酚萃取率的影响和样品分离富集的电泳条件。最佳萃取条件DLLME为:3.5 mL红酒(pH 3.0,120 g/L NaCl),300 μL正己烷(萃取剂);RP-LLME为:25 μL 0.16 mol/L NaOH(萃取剂)。最佳电泳条件:25 mmol/L NaH2PO4,100 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30%(v/v)乙腈,pH 2.3;分离电压-15 kV;样品基质为80 mmol/L NaH2PO4;压力进样20 s×20.67 kPa(3 psi)。PCP和TCP的线性范围为0.5~100 μg/L(r≥0.9910),DCP的线性范围为1.5~80 μg/L(r=0.9851)。3种分析物的检出限(S/N=3)为0.035~0.114 μg/L,加标回收率为75.2%~104.7%,相对标准偏差≤6.17%。该方法富集倍数高、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分析速度快,可为不同样品基质中痕量氯酚污染物及某些弱酸性有机污染物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以中空纤维为载体的碳纳米管/正辛醇固-液协同微萃取机理,建立了中空纤维碳纳米管/正辛醇固-液协同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杂样品中微量咖啡酸、阿魏酸和肉桂酸含量的方法.以2.5 cm长的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为碳纳米管正辛醇分散液载体,供相为分析物的HCl(pH 2.1)溶液,接受相为pH 12.7的NaOH溶液,在35℃下,搅拌萃取60 min,萃取液进行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分析物的线性范围均在0.05~50 μg/L,r>0.9990 (n=5);检出限均为0.015μg/L;日内与日间精密度均小于9.8%(n=9),平均回收率为93.8%~115.2%;富集倍数分别为514,942和1084倍.在以中空纤维为支持体的碳纳米管/正辛醇微萃取中,碳纳米管/正辛醇分散液嵌入中空纤维管壁上的微孔中形成了碳纳米管/正辛醇固-液微萃取单元束,对苯丙烯酸类化合物起到协同萃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