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胡维政  魏冰 《化学教育》2010,31(4):67-70
采用问卷对澳门130位理科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澳门中学理科教师在教学观念方面大都认同探究式教学,赞同知识习得、能力发展和情意培养的教学目标,重视科学知识的结果但不太重视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认同实验在理科教学中的价值与地位;在教学实践中,理科教师普遍偏重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偏重以纸笔测验为主的传统评价方式。调查发现,澳门中学理科教师在教学观念与教学实践之间存在差异。文章在最后部分结合澳门的社会文化情况对这种差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基于自主建构的化学师范生实践性知识水平研究模型,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河北某高校化学专业271名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13.0数据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研究结论如下:(1)化学专业师范生在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之后,在实习之前,其实践性知识整体和各维度均处于本研究的中等水平;(2)化学专业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5个维度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各维度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影响、相互制约;(3)教学经验的积累、大学之前的学习经历、自己敬重和喜欢的老师、优质课的观摩、教学案例分析、微格教学技能训练是影响化学专业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陈博  陈钰淳  罗杨婷 《化学教育》2019,40(18):78-82
利用“理科师范生使用课程材料情况问卷”,对广州市某高校167名理科师范生在教育实习期间使用课程材料的形态进行调查,发现理科师范生在各维度均表现出较好的课程材料使用形态,但未达到很高的水平。不同专业师范生的课程材料使用形态在“科学探究”“STSE”和“教师学习”维度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实习学校类型师范生的课程材料使用形态在“STSE”维度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实习年级师范生的课程材料使用形态不存在显著差异;有无家教经验师范生的课程材料使用形态在“科学探究”“STSE”和“教师学习”维度存在显著差异。文章最后提出理科师范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胡久华  褚童  王璇  袁丽琴 《化学教育》2022,43(24):70-78
教学设计能力是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教学设计知识”“教学设计技能”“教学设计态度与意识”等3个维度构建了师范生化学教学设计能力的构成模型及水平层级模型。开发了教学案例分析和问卷等2种测评工具对师范生化学教学设计能力进行实证研究,探查了师范生在“中学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课程中化学教学设计能力的发展进阶。结果表明:师范生教学设计知识由单一发展为多样化,教学设计的技能从没有角度进阶到了多角度,教学设计态度与意识从不积极、不自信发展为积极且自信。  相似文献   

5.
李艳灵  郭雅丽  阮北 《化学教育》2021,42(13):60-66
基于美国Erikson学院的PCK量化测评工具设计以“离子反应”教学主题为内容载体的调查问卷,并对河北省32名在职高中化学新手教师的PCK水平及典型特征进行测查。结果表明:高中化学新手教师的整体水平及各维度PCK水平均处于“基本”水平层次,其中,KoC水平最高,KoL次之,KoIS最差;新手教师各维度能力水平存在明显不均衡性;在“离子反应”这一特定主题下,高中化学新手教师各维度PCK水平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根据研究结果,针对高中化学新手教师PCK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提出提升其PCK水平的相关建议,为促进高中化学新手教师的快速专业化成长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艳灵  张灿  阮北 《化学教育》2022,43(1):96-104
以“化学平衡”教学主题为载体自编调查问卷,选取河北省79位在职高中化学新手教师和81位高中化学熟手教师进行学科教学知识测查。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调研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重点从内容知识、课程知识、学生知识、教学策略知识、评价知识等5个维度探讨新手与熟手教师PCK差异及差异形成的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为促进高中化学新手教师的快速专业化成长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胡洪羽 《化学教育》2022,43(12):61-67
基于《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提炼了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体系,体系涵盖了师德践行能力、实践教学能力、综合育人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等4项能力及对应的10方面能力要素。以化学教学论课程为例,分析了其章节内容与4项能力的对应关系,探讨了课程实施中化学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形成的机理和途径。化学师范生4项能力的形成机理各有特点,需要师范生和教师积极互动。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激发师范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师职业技能的生成,依托竞赛激励机制,构建了“四层次四维度”竞赛实践体系,即先整合教师技能为“基础技能、教学技能、综合技能、学科专项技能”4个维度技能,再通过“院级、校级、省级、国家级”4个层次进行竞赛实践,这有助于提升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谢亮  姜言霞 《化学教育》2021,42(6):75-82
基于化学教学论课程来研究师范生PCK的发展情况。数据主要来源于师范生的教学设计及访谈,使用PCK地图作为分析工具。研究发现,经过课程教学,师范生在教学设计中主动表现出的可被识别的PCK片段数量明显增多。师范生PCK各要素均得到有效发展,但发展不够均衡,教学策略知识发展最好,课程知识和学生知识发展不够完善,教学取向知识和学生评价知识发展相对薄弱。此外,师范生PCK各要素之间的关联基本建立,但关联的稳定性和强度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0.
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设计能力是师范生培养的重要内容。选取了1所省属师范院校的卓越教师计划师范生为研究对象,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6个维度对师范生化学教学设计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经过化学教学设计课程的学习,师范生在“学情分析”和“板书设计”2个维度上的整体水平较其他维度仍然很低。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的对策,为推动师范生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徐娜  刘广建  李林璘  韩娟 《化学教育》2022,43(16):120-125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认真贯彻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求,立足学科特点,围绕立德树人重要任务,以人才培养实际需求为核心,以改革第二课堂培养模式为重点,不断加强第二课堂科学化建设,着力推动第一、第二课堂在形式、内容、师资等方面互通、互补、互融,探索2个课堂协同合力育人新路径,有力提升了培养卓越化学教师和化学拔尖人才的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12.
邓峰  段训起  钱扬义  石光  董娟 《化学教育》2020,41(17):72-78
使用本土化的教学内容表征(CoRe)工具调查了46名接受“国培计划”的中学化学骨干教师关于“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主题的PCK,结果表明:(1)骨干教师的PCK包含5个相互联系的组分,其中课程知识、学生知识以及策略知识均较为丰富。骨干教师能有针对性地选取化学学科专属的教学策略;(2)在教学取向方面,骨干教师在教学中发展与评价学生化学基本观念与学科核心素养的意识有待加强,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学习的落实程度有待提高;(3)在评价知识方面,评价方式较为多元,但骨干教师对于形成性评价的重视程度不够。文末据此对我国化学教师教育以及化学PCK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钟媚  邓峰  陈灵灵  储独俊 《化学教育》2019,40(24):58-64
本研究基于定量的研究方式测查189名化学职前教师PCK的结构与水平,结果表明(1)化学职前教师的PCK结构主要包括KoC、KoL、KoS、KoA等4个组分,且该结构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2)化学职前教师PCK的4个组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且显性的PCK教学方式比隐性的更有利于职前教师对PCK组分间的整合;(3)化学职前教师的PCK水平除KoS组分水平较为理想,其他知识组分水平均处于中等或中下水平;(4)在不同的PCK教学方式(显性或隐性)下,化学职前教师的PCK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魏壮伟 《化学教育》2023,44(2):73-79
以PCK发展为切入点对“化学教学技能训练”课程进行系统的课程设计。该课程设计结合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利用PCK与化学教学技能的内在联系,强调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内容组织等方面的整体优化设计,实现PCK与化学教学技能双促进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5.
胡晶  李佳  吴鑫德 《化学教育》2020,41(4):44-51
化学教师化学建模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所培养学生建模能力的强弱。基于Rasch模型从模型表征能力、模型建构能力、模型应用能力3个维度开发四水平测查的《职前化学教师化学建模能力问卷调查》,对83名职前化学教师的化学建模能力进行测评,研究发现:被调查的职前化学教师化学建模能力总体较差,参照《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化学建模能力的具体要求,分别仅有88%、42%、54%的职前化学教师的模型表征能力、模型建构能力、模型应用能力达标。因此,建议高等师范院校加强对职前化学教师化学建模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赵维元  史鸿霞 《化学教育》2021,42(22):75-80
依托“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教学,在探究性学习理念指导下,通过师范生对主题实验在扎实、全面的文献梳理基础上,重点从仪器、药品及实验方案等维度进行创新性改进和设计活动,达成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实践证明,发挥实验在化学学科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凸显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提升师范生对学习和教学的内涵理解,更有利于在真实参与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创新思维及能力。  相似文献   

17.
罗秀玲 《化学教育》2014,(14):43-45
论证式教学是将科学领域的论证引入科学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新型探究教学方式,是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在高师教育中融入论证式教学,能增进师范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发展科学论证的能力,为他们以后实施论证式教学奠定基础。以化学学科为例,应用论证式教学的策略主要有创设开放问题情境,整合相异构想研究和提供论证评价框架等。  相似文献   

18.
冯莹  李佳  王后雄 《化学教育》2016,37(5):43-48
以在职高中化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化学教师课堂教学诊断能力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诊断能力在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虽没有系统认识课堂教学诊断,但存在课堂教学诊断行为,且聚焦在"诊教学内容""诊知识与技能"和"诊师生互动"等维度。高中化学教师对课堂教学诊断存在认识表层化、目标狭隘化的误区。不同类型学校、教龄、职称的高中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诊断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其课堂教学诊断能力主要受诊断意识、教学经验、职业倦怠等内部因素与师资力量、课堂教学诊断氛围、学生等外部因素影响。从教师、学校、教育部门等方面,对高中化学教师课堂教学诊断能力的提高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红娟  娄珀瑜  铁煜 《化学教育》2018,39(11):48-53
利用“整合技术的化学教学知识”框架设计西部地区农村中学化学教师培训需求问卷,对参加“国培项目”的陕西省农村中学化学教师的调查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从TPCHK主要解释的9个变量入手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教师对特定主题下的学情分析、中学化学实验改进能力、化学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的作用等内容方面存在教学实践的执行困难,培训可通过分析参训教师实际教学中的课例、组织学习共同体,借助案例和活动的形式,促使培训内容较大程度符合教师培训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