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国化学教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学民  张帆  刘枫 《化学通报》2001,64(9):592-595
近年来 ,美国“化学教育杂志”(JCE)陆续发表了一些知名化学教育家有关化学教育和化学教育研究的综述 ,有对化学教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阐述和展望[1] ,也有通过化学教育研究以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论述[2~ 4 ] 。这些文章值得关注。同样值得关注的是 ,1 993年 3月美国化学会第 2 0 5届年会上 ,其化学教育分会有关“什么是化学教育研究会”的专题讨论会。 1 994年JCE就这一讨论会专发了一组文章 (连续 7篇 ) [5] 。同年又发表了通栏标题为“化学教育研究”美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分会化学教育研究工作组报告[6] 。我们认为这一报告是化学…  相似文献   

2.
魏冰 《化学教育》2021,42(23):1-6
化学教育起源于化学科学,是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回顾中外化学教育研究不同发展路径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化学教育学科要努力从“教学法”范式转变为实证研究范式。探讨了基于证据的化学教育研究的3个主要议题,即研究问题、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介绍了基于证据的化学教育研究的论文写作规范。最后对在我国化学教育界推进实证研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化学教育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研究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玉军  王磊 《化学教育》2014,35(24):13-16
针对"化学教育"作为一个科学研究领域在我国认同度不高的现状,讨论了开展化学教育研究的必要性,化学教育研究的起源及其国际学术地位,化学教育研究与化学研究的相似性,化学教育研究的特殊性,化学教育研究应遵循的科学原理.  相似文献   

4.
林佳依  陈凯  陈博 《化学教育》2020,41(10):98-104
国际职前化学教师教育研究的热点对我国职前化学教师教育发展具有借鉴意义。以47篇《化学教育研究与实践》上职前化学教师教育研究的论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和文献计量法分析,并与国内的研究现状进行对比,发现在发文量上,本领域文献产量都不高,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也是近5年来才开始蓬勃,但在作者分布、研究主题、研究范式上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国外学者注重跨专业、跨校、跨国合作研究职前化学教师教育;国外学者倾向于从学生的视角展开调查或测试,基于证据为学生的学习乃至教师教学改革提供策略;国外学者擅长实证研究,和国内经验总结的研究范式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5.
教育行动研究和中学化学教师的继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继续教育日益成为基础教育关注的热点。国外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是走向教育现场的行动研究,它给我国化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带来了许多启示。我们在分析教育行动研究的含义和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化学程序启发教学实验,阐述了教育行动研究对化学教师继续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选取化学教育领域核心期刊《化学教育》和《化学教学》2011-2016年的180篇调查研究类文献为样本,分析了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并运用“调查类文献品质考察工具”对调查类文献品质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调查类研究数量呈下降趋势;研究主题以化学学习、教师教育、化学教学为主;调查对象主要是中学生和在职教师;作者群体约半数来自高等学校。研究品质方面,虽然研究品质逐年提高,但整体研究品质仍不容乐观,主要问题在于缺乏信度和效度的直接证据,数据分析处理方式单一,以及文献探讨不足。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科技创新发展需求及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背景下,探讨了化学教学论学科面临的新使命:为培养师范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基础化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的引领和指导。分析了达成新使命所面临的新挑战:增进对化学学科内容的理解,提升化学专业对话的能力;融通化学教育、教育心理学、科学哲学等领域,明晰化学教育的理论基础;深度反思与融通国内外化学教育研究成果,明晰化学教学论学科的学术性及独特优势;融通化学教育研究与化学课堂教学实践,弥合二者之间的隔阂;加强化学教育研究成果与化学教师教育课程的整合;进一步提升化学教学论学科的外部认同等。  相似文献   

8.
赵向军 《化学教育》2012,33(4):79-81
论述了如何利用《化学教育》杂志的丰富内容开展中学化学教育教学、培养人才和教育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世勇  闫淑惠 《化学教育》2012,33(6):53-56,59
以化学学科教育期刊以及教育类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00-2010年期刊中有关化学学习心理研究的文献进行研究,从计量学出发,对论文的数量、内容、发表年份、作者合作情况、作者单位及地区分布等各方面统计分析,探讨了我国化学学习心理研究方面的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简析化学文化与化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勇  房寿高  吴星 《化学教育》2006,27(6):12-14
从文化的角度看待化学,分析了化学文化的内涵,阐明了化学文化的教育功能,并根据化学文化的研究,论述了化学文化观下的化学教育,以及在化学教育中体现化学文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王春姣  王秀红 《化学教育》2019,40(23):87-91
以《化学教育》为研究对象,对近20年的载文进行信息可视化分析,通过绘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以及关键词时区图,分析并展现2000年以来我国中学化学教育的研究脉络,从整体上把握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后续化学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We detail the lessons learned, challenges, achievements, and outlook in building a chemistry research center in Vietnam. Through the principles of “global science”, we provide specific insight into the process behind establishing an internationally‐competitive research program—a model that is scalable and adaptable to countries beyond Vietnam. Furthermore, we highlight the prospects for success in advancing global science education, research capacity building, and mentorship.  相似文献   

13.
从年份和内容分类分析了2012-2018年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中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发文情况,介绍了4篇具有代表价值的主推实例,总结了当前国际化学教育研究现状与趋势。  相似文献   

14.
15.
增城市母乳喂养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了增城市婴儿母亲对母乳喂养的感知和个人经历,并对当地母乳喂养状况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自2003年12月至2004年2月对增城市妇幼保健院69位进行产后42d常规体检的婴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喂过母乳的母亲有54人(78%),纯母乳喂养只有3人(4%)。代乳品添加原因为自觉母乳不足51人(74%),母亲认为初乳不能给婴儿吃8人(12%)等。过早引入淀粉类食物主要是受当地传统的喂养观念影响所致。提示地方习俗及对母乳分泌机制的错误认识是导致纯母乳喂养率低的主要原因。母乳喂养健康教育要充分了解地方习俗。教育对象除母乳本人还要包括其亲友。  相似文献   

16.
朱玉军  王香凤  王磊 《化学教育》2018,39(10):55-60
基于学科的教育研究人才的培养对于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美国6所大学的化学教育专业博士培养方案,分析了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科研要求、教学实践要求等方面的特点。结果发现:其培养目标既指向基础教育又指向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强调化学专业知识、教育理论和研究方法三位一体;科研要求注重科学研究态度的培养和科学研究能力的训练;教学实践要求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结合与其相对应的我国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培养方案,提出了明确并扩展培养目标、提高化学专业课程要求、强化研究方法课程、重视教学实践能力等启示。  相似文献   

17.
关于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阳  陈文豪 《化学教育》2014,35(6):7-13
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对本科生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时代的要求,而且也是确保更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障。本文介绍与分析了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开展本科生科研的意义与作用,并针对如何在研究型大学和地方综合性大学两类不同层次的大学中做好本科生科研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包括如何在本科生科研培养过程中树立端正的学风;应当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如何处理好本科生外语能力的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关系;建立本科生科研中的合作式学习模式;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意义和具体实践,合作式学习并探讨了其他国家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中值得借鉴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