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原位插层法制备了插层型的三聚苯撑乙烯/蒙脱土(TPV/MMT)纳米复合材料. 研究了新制备及在室温储存180天后的TPV/MMT纳米复合材料的荧光光谱及蒙脱土层间距的变化情况. 荧光光谱分析表明, 储存180天后, TPV/MMT纳米复合材料的最大发射峰由494 nm蓝移到438 nm, 半峰宽由77 nm增加到104 nm. 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 与新制备的复合材料相比, 蒙脱土的层间距由1.52 nm减小到1.22 nm. 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室温储存180天后的三聚苯撑乙烯苯环的某些特征峰由1598 和1554 cm-1分别红移到1506和1462 cm-1. 依据相关实验和理论数据探讨了储存180 天前后TPV在蒙脱土中聚集态结构的变化方式.  相似文献   

2.
用有机插层剂处理蒙脱土原土 ,制得有机蒙脱土 (O MMT) .采用双单体 (马来酸酐和苯乙烯 )原位接枝插层法 ,制备了聚丙烯 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母料 .将母料与聚丙烯基体在双螺杆上共混挤出 ,制得聚丙烯 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 (PP Montmorillonetenanocomposites,PMNC) .这是制备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一种新方法 .通过X 射线衍射测试 (XRD)表明 ,有机蒙脱土片层 0 0 1面间距从原土的 1 4 9nm扩大到 2 96nm ,复合材料中蒙脱土片层 0 0 1面间距由有机蒙脱土的 2 96nm扩大到 4 0nm .力学性能测试表明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优于PP基体 ,在提高材料拉伸强度的同时 ,缺口冲击强度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用扫描电镜 (SEM)对材料的冲击断面形貌进行了研究 ,并从理论上分析了断裂机理 .随着蒙脱土含量的增加 ,冲击断裂形式逐渐从脆性断裂变成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3.
丙烯酸树脂/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离子交换法,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钠基蒙脱土(Na-MMT)进行改性制备了有机蒙脱土(OMMT).用丙烯酸(AA)、硫酸化蓖麻油、乳化剂OP-10、过硫酸钾为原料进行水溶液聚合制得丙烯酸树脂.将丙烯酸树脂与改性蒙脱土通过聚合插层制备了丙烯酸树脂/ 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和X-射线衍射 (XRD)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丙烯酸树脂插层进入有机蒙脱土内可形成插层型或剥离型的纳米复合材料.蒙脱土含量及蒙脱土与丙烯酸树脂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均对复合材料的剥离行为产生影响,在蒙脱土含量为树脂固含量的7%、温度为70℃、反应4h的条件下可得到完全剥离的纳米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4.
原位聚合制备聚乙烯/蒙脱土(MMT)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MgCl2在醇中溶解和蒙脱土(MMT)在醇中层间膨胀的特性,制备了MgCl2/TiCl4负载于MMT层间的MMT/MgCl2/TiCl4催化剂,并通过原位聚合合成了聚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经广角X射线衍射(WAX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表明,蒙脱土片层在乙烯聚合过程中发生了层间剥离,以单片层或几片层共存的形式无规地分散于聚乙烯基质中.与分子量相近的纯聚乙烯相比,极低的蒙脱土含量(质量分数<1%)能使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有很大提高.复合材料中蒙脱土片层以纳米尺寸在聚乙烯基质中的良好分布和对聚乙烯分子链运动的限制作用是力学性能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为了制备高性能的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 必须对蒙脱土(MMT)进行有机改性来改善蒙脱土表面的疏水性、提高蒙脱土与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 同时也需要尽可能地增大蒙脱土的层间距. 为此, 提出了一种采用不同链长的聚醚铵阳离子协同插层MMT 的新方法, 即采用D2000(或T5000)聚醚铵盐与D400 聚醚铵盐协同插层MMT, 并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热重分析(TGA)研究了协同插层对改性MMT 的层间距、有机含量以及耐热性的影响. 另外, 也研究了插层过程中的搅拌方式和D400 聚醚铵盐多次插层对改性MMT 的层间距、有机含量等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长链聚醚铵阳离子协同插层更有利于提高D400 聚醚铵盐改性MMT 的层间距和有机含量; T5000 协同插层MMT中总的有机含量(64.06%)进一步增加, 这可能是因为T5000 的支链在MMT 层间形成的笼型结构既提供了更大的空隙,又起到了屏蔽作用, 同时也得到了较大的层间距(6.86 nm).  相似文献   

6.
二亚乙基三胺固化环氧树脂/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插层;玻璃化转变温度;二亚乙基三胺固化环氧树脂/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用双螺杆挤出共混法制备了高抗冲聚苯乙烯 (HIPS) 有机蒙脱土 (Org MMT)插层纳米复合材料以及HIPS 无机蒙脱土 (MMT)常规复合材料 .分别用TGA和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它们的热性能与流变性能 ,并比较了两种结构材料的性能差异 .结果表明 ,纳米复合材料比纯HIPS和常规的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和流动性 ,前者具有更强的剪切变稀行为 .此外 ,当蒙脱土达到纳米级分散时 ,复合材料的表面也变得更加平整光滑 .  相似文献   

8.
利用自制的有机蒙脱土 ,采用浇模固化成型法制备酚醛树脂 /六次甲基四胺 /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 ,并用XRD观察有机蒙脱土分别在热塑性和热固性酚醛树脂中复合行为 .研究发现 ,由于两种树脂的固化反应机理不同 ,热固性酚醛树脂与蒙脱土复合 ,可得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 ;而采用热塑性酚醛树脂进行固化 ,则得到部分剥离的纳米复合材料 .通过DSC进一步研究热塑性酚醛树脂 /蒙脱土复合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 .运用Kissinger ,Flynn Wall Ozawa ,Crane方法求出活化能和反应级数等动力学参数 .结果发现 ,加入蒙脱土使固化反应活化能下降 ,反应级数减小 ,从而有利于固化工艺的实现 ,便于纳米复合材料实际应用 .  相似文献   

9.
高抗冲聚苯乙烯/蒙脱土复合材料的阻燃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经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有机化改性的蒙脱土 (OMMT)与高抗冲聚苯乙烯 (HIPS)通过熔融插层法制备了HIPS OMMT复合材料 ,用X ray衍射技术对材料结构进行了表征 ,发现钠基蒙脱土 (Na+ MMT)和有机蒙脱土的层间距分别为 1 5 1nm和 2 18nm ,HIPS OMMT(5phr)复合材料中蒙脱土的层间距因聚合物大分子的插入扩大为 3 4 4nm ;而HIPS与Na+ MMT形成的复合材料的层间距与Na+ MMT的层间距相比却没有变化 ,表明未有机化处理土没有形成插层结构 .锥形量热仪的研究结果表明HIPS OMMT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质量损失速率以及生烟速率等燃烧特性参数均显著降低 ,具有较明显的阻燃性和抑烟性 ,而HIPS Na+ MMT非插层型复合材料只有在Na+ MMT很高填充量下 (>2 0phr)才有一定阻燃效果 .比较了铵盐对HIPS阻燃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铵盐自身的阻燃作用很小 ,主要是插层复合结构起阻燃作用 .  相似文献   

10.
用XRD、DSC 等手段研究了有机蒙脱土在环氧树脂中的插层与剥离行为,证明环氧树脂容易插层到粘土片层间,形成稳定的插层混合物,加入胺固化剂固化后,粘土被剥离而得到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剥离程度与所采用的固化温度关系不大,主要取决于固化程度,全部剥离的时间与环氧树脂凝胶的时间接近.  相似文献   

11.
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OTAC)和烯丙基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ATAC)为插层处理剂改性蒙脱土(MMT),原位乳液聚合分别制备了PS/C18MMT和PS/AC18MMT两种纳米复合材料.XRD和TEM分析表明,MMT均被剥离成单个或几个片层无规的分散在PS基体中,TGA分析表明,MMT的加入提高了材料的耐热性能,当PS基体与有机化处理的MMT片层发生一定的化学连接后,PS/AC18MMT纳米复合材料表现出更好的耐热性能.动态力学分析表明,MMT的加入提高了PS的玻璃态储能模量,降低了材料的动态损耗;PS/AC18MMT纳米复合材料的玻璃化温度较PS有所提高,而PS/C18MMT的玻璃化温度与PS相比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2.
用硅烷偶联剂修饰蒙脱土,制备了聚苯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并用XRD、FTIR、TEM和TGA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发现硅烷偶联剂对蒙脱土表面进行了良好的修饰;苯乙烯单体在蒙脱土层间的聚合导致蒙脱土片层剥离并无规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片层长度为100-200nm,厚度小于10nm。  相似文献   

13.
赫玉欣  张玉清 《应用化学》2011,28(7):764-769
用熔融挤出的方法制备了甘油塑化热塑性淀粉(TPS)/聚乙烯醇(PVA)/蒙脱土(MMT)纳米复合材料,添加蒙脱土和聚乙烯醇用以提高热塑性淀粉材料的力学性能。 在相对湿度50%的条件下,复合材料的XRD衍射谱图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表明,MMT以剥离状态均匀分布在TPS/PVA基体中;力学测试表明,当MMT的质量分数从0%增至5%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 当蒙脱土的质量分数为3%时,复合材料最大抗张强度达到13.24 MPa,杨氏模量达到61.46 MPa。 这说明蒙脱土在复合材料中可以起到物理交联点的作用,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4.
用动态扭振法研究热塑性塑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蒙脱土(MMT)复合体系的本体插层聚合.并试用处理交联体系固化的Flory理论、非平衡态热力学涨落理论和Avrami方程研究PMMA/MMT复合体系的本体插层聚合,求取表观活化能Ea.实验发现,PMMA/MMT插层聚合转化率曲线中后期与热固性树脂的固化曲线极为类似,表明剥离后的蒙脱土片层在复合材料中起到交联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酸酐固化环氧树脂/蒙脱土复合材料的等温固化动力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酸酐固化环氧树脂/蒙脱土复合材料的等温固化过程,考察了未处理的蒙脱土(MMT)和有机蒙脱土(OMMT)对环氧树脂固化动力学的影响. 实验表明, 环氧树脂的固化过程包含自催化机理,加入蒙脱土没有改变固化反应机理. 用Kamal方程对该体系的固化过程进行拟合,得到反应级数m、n,反应速率常数k1、k2,总反应级数(m + n)在2.4~3.0之间. MMT的加入使环氧树脂体系的k1、k2有所降低,而OMMT的加入对体系的k1、k2影响较为复杂,加入蒙脱土对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的活化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聚合物 /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是当今材料研究中的热点。但由于无机纳米颗粒在聚合物中不易分散 ,有时用具有纳米层间距的片晶结构的无机矿物 ,如蒙脱土作填料 ,通过聚合时的热效应来撑开片晶达到蒙脱土的纳米级分散 ,制得所谓的插层聚合物〔1〕。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不仅物理力学性能有很大提高 ,并且也为高分子凝聚态物理工作者提供了研究聚合物分子在二维空间受限情况的理想模型。由于在蒙脱土层间和层外的聚合物所处的环境不一样 ,它们的一些行为会有所不同。本文在用动态扭振法研究环氧树脂 /蒙脱土插层聚合物的等温固化行为时 ,观察到了该…  相似文献   

17.
蒙脱土有机化后 ,片层结构间距离增大 ,对有机物的亲和性有所增强 .采用VAc单体渗入有机化蒙脱土层间 .经γ 射线辐照引发原位插层聚合 ,使蒙脱土片层结构发生剥离 ,形成无机 有机纳米复合材料 .并用X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以及透射电镜等现代测试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8.
PU/M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其纳米尺寸效应,表面效应以及纳米粒子与基体界面间强的相互作用,具有优于相同组分常规复合材料的力学、热学等性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用纳米材料改性聚合物,制备纳米复合材料是获得高性能高分子复合材料的重要方法。1998年以来,Pinnavaia等首先制备了聚氨酯,蒙脱土(PU/MMT)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有机蒙脱土在聚醚中的分散性。其后Chen等将聚羟基己内酯/蒙脱土(PCL/MMT)纳米复合材料加入到PCL和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MDI)合成的预聚体与1,4-丁二醇扩链反应后的溶液中,制备了PU/MMT纳米复合材料。少量PCL/MMT的引入可使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9.
采用X 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 (TEM )研究了混合条件 ,即混合温度和时间 ,对环氧 /16 烷基胺有机蒙脱土体系在固化前的混合物以及加入固化剂、促进剂固化后有机土的插层与剥离行为的影响 .同时采用拉伸试验机、冲击试验机和热机械分析仪测定了插层与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从X 射线衍射看出 ,有机土很容易在混合过程被环氧所插层 .混合物经固化后可以形成插层型或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 .存在一个混合温度 时间 插层剥离转变的 3 T图 .只有在一定的混合条件的区域内才能形成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 .剥离型比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0.
采用1-羧甲基-3-甲基咪唑氯化盐离子液体对钠化蒙脱土进行插层改性,然后用苯胺的盐酸溶液进行二次插层,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盐酸溶液为掺杂剂,使进入离子液体/蒙脱土(CMMIm/MMT)层间的苯胺(An)发生氧化聚合反应,制备了一种具有良好导电性的聚苯胺/离子液体/蒙脱土复合材料(PANI/CMMIm/MMT).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和DSC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离子液体/蒙脱土用量为7.5%、盐酸浓度为1mol/L、过硫酸铵与苯胺的摩尔比为1∶1、0℃下反应6h时制备的PANI/CMMIm/MMT纳米复合材料电导率最高,达到了0.3S/cm,是相同条件下聚苯胺/钠化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电导率的2.5倍,聚苯胺的7.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