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闫怀义 《物理通报》2005,(12):56-57
用小家电做演示实验,取材容易,现象明显,生动直观,同时弥补了实验仪器的缺乏,而且实验过程有声有色,学生很感兴趣.  相似文献   

2.
楞次定律演示实验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姜洪喜  杜广环 《物理实验》2004,24(11):34-35
针对传统的楞次定律演示装置的不足,改进了实验装置.引进后的装置利用声、光、电现象较直观地演示了楞次定律.  相似文献   

3.
选择现象明显且能调动学生兴趣的演示实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是我们新课程所倡导的,对于浮力的教学,开发有探究价值的浮力演示实验,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浮力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下面笔者介绍两个分别使用天平演示空气存在浮力和液体存在浮力的实验,实验简单易行,且生动有趣,现象明显.同时学生在探究实验现象原因的思维过程中,发觉对相关物理概念的错误认识,以及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浮力知识的认识程度。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自感现象演示实验,不能揭示自感的实质.为此,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对自感现象演示实验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了实验方法和实验过程,在此与教育界同仁共商.  相似文献   

5.
自感现象演示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晓红 《物理实验》1995,15(2):87-87
自感现象演示实验的改进周晓红(南京建筑工程学院210015)一般教科书中自感现象的演示线路图中A、B处(如图1)是用规格相同的灯泡连接的.本文对原有的演示实验进行一些改进,将A、B处的灯泡换下,接入两只规格相同适当的电流表,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到电感线圈...  相似文献   

6.
蔡志东 《物理通报》2006,(12):25-26
1反常现象的由来 人教版全日制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物理第二册第十四章“电磁感应”中“自感现象”一节,推荐了两个演示实验.其中一个为演示通电自感现象(如图1所示),另一个为演示断电自感现象.  相似文献   

7.
冯利 《物理通报》2006,(12):6-7
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最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通常是以教师操作和学生观察为主,它以其明显直观的特性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可以说,教师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演示实验的教学水平.那么如何来判断演示实验的成效呢?有学者曾对此提出要求:(1)确保演示成功;(2)简易方便;(3)现象清楚.有学者也从用好或设计好演示实验的角度提出了以下要求:(1)紧密结合教学情境;(2)要有启发性;(3)力求明显直观;(4)力求简单可靠.不可否认,以上要求是演示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但笔者认为,并不是成功的演示就是有效的演示.  相似文献   

8.
杨雄生  张燕 《物理通报》2004,(10):36-38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讲授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力的作用具有相互性时,也有两磁铁间相互作用力的演示实验,但有关磁悬浮现象的演示很少见,能证明磁铁间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定量实验,更是鲜有.我们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器材,组装了一台既能演示磁悬浮现象,又能演示磁铁间相互排斥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定量演示的仪器,现介绍出来和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9.
中学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它的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演示实验是完成新课标任务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这就对演示实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装置简单、方便、易于操作;实验结果准确;现象明显可视度大;实验具有拓展性,启迪学生,引导学生,解除困惑,扩展学生视野.  相似文献   

10.
1引言 文献[1]中为了让学生了解自感电动势的作用,推荐了两个演示实验.其中一个是演示通电自感现象(图1),另一个是演示断电自感现象(图2).  相似文献   

11.
朱连生 《物理实验》1996,16(4):188-188
热学演示实验二则朱连生(国家教委教学仪器研究所北京100039)一、金属环的热胀冷缩实验中学现配备的金属球热胀冷缩演示器只能演示金属球的热胀冷缩现象,为了增加实验内容,可用铝板(厚3一4mm)再自制一个带柄的金属环.环的内径要略小于球的直径(差1一2...  相似文献   

12.
张培基 《物理实验》1997,17(1):12-15
一、组合演示实验按实验内容物理演示可分为单一性、组合性和综合性实验.大多数情况下,为了配合一个物理现象、概念或定律的讲解而演示一个实验,这就是单一性演示实验.对于某些内容,则可安排或设计一组实验,这些实验的题目和目的相同,内容相互补充,逐渐深化,对于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或图像、普遍性地验证物理定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将收到比单一实验好得多的效果.我们把这一组实验称为组合演示实验.例如,验证角动量守恒定律有很多现成的仪器和实验,其中大家所熟知的离心节速器式角动量守恒演示仪只能演示不受外力矩作用…  相似文献   

13.
沈亦红 《物理与工程》2005,15(4):32-33,41
本实验用简单的装置和易懂的原理清晰明了地演示旋转过程中的超重与失重现象.滚摆的旋转上升和下降其质心的平动速度也较自由落体慢,便于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实验装置简单。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物理的电学演示实验中,研究焦耳定律的实验是很重要的一个.教材中该实验有一缺点,实验过程时间太长——整个实验需30分钟左右;实验现象也不很明显,实验过程中煤油柱的上升非常缓慢,学生觉得索然无味,不能感受到实验带来的乐趣;实验也很难得出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赵丽  周亚洲 《物理通报》2009,(12):56-57
在讲授“全反射”(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4》第十三章第七节)时,受美国杂志一演示实验启发,笔者给学生演示了一个奇妙的全反射现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到了物理现象的美妙,体验到学习物理的快乐,很好地落实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现将这一演示实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1 利用二次放大装置,演示金属的热胀冷缩现象。金属的热胀冷缩现象,人眼难以清楚地观察到.若设计一个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则可显著地提高演示效果,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7.
物理实验的种类很多,其中测量性实验主要以测量为主;演示性实验主要以观察现象为主;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既有定性研究又有定量分析的成份,学生不仅要观察现象还要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分析概括.从物理研究的角度来看,必须经过多次实验才能总结某一结论或归纳某一规律.然而从编写教材与执教的方便考虑,现行课本上的实验在其具体过程中有一部分仅需做一次,但大部分仍安排三次以上,这些实验大都与测量有关.进行多次实验与进行多次测量的作用很多,现分类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刘伟 《大学物理》2004,23(11):42-43,50
采用发光二极管对电磁感应现象、自感现象、互感现象和电磁振荡等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明显地提高了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9.
演示实验可以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把某些自然环境再现,深刻地揭示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进一步寻求其变化规律.因此物理知识的讲授离不开课堂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又是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谈谈增强演示实验效果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几种方法.1 分析演示法分析演示法是让学生先从整体观察获得一个轮廓印象,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仔细观察,找出局部特征,用分析的方法找出各局部特征的内在联系,最后获得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例如用波动演示器演示横波.第一…  相似文献   

20.
浮力本质的演示装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辛贵书 《物理实验》2003,23(4):29-29
介绍了浮力演示装量的简单制作及操作方法,并通过实验现象总结出浮力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