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研究了钍试剂Ⅱ与蛋白质在pH 4 3条件下作用的共振光散射特征 ,并以此建立了测定微量蛋白质的新方法。用普通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了这一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光谱 ,考察了影响因素。在最佳实验条件下 ,牛血清白蛋白 (BSA)浓度在 0mg/L~ 1 0 0mg/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方法已用于尿中微量蛋白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用铬黑T作为共振光散射探针测定蛋白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研究了金属指示剂铬黑T(EBT)作为共振光散射探针测定蛋白质的分析方法。实验表明,在pH=4.10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条件下,铬黑T只有极弱的光散射,它与蛋白质结合后有强烈的共振光散射作用。在λ=375nm处,光散射强度最大,光散射强度与蛋白质的浓度成正比。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蛋白质的新方法。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对HSA的检出限达到39μg/L;线性范围为0-15mg/L,用于人体血清样品的分析并用考马斯亮蓝法比较,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同时亦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BSA)、λ球蛋白、鸡蛋白蛋白、溶菌酶与染料EBT之间的作用。比较了2种不同类型的荧光仪器绘制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并探讨了共振光散射的机理。  相似文献   

3.
在酸性条件下,铬黑T、钼酸铵与蛋白质形成聚合物,使体系的共振光散射明显增强。据此建立了利用共振光散射技术测定总蛋白含量的新方法。在最佳条件下,体系的最大散射峰位于555nm处。共振光散射增强的程度与蛋白质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牛血清白蛋白和人血清白蛋白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0~10.0μg/mL和0.10~8.0μg/mL,检出限为0.050μg/mL和0.039μg/mL。方法已用于人血清样品的分析,并与考马斯亮蓝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在pH 3.0的Clark-Lub's 缓冲溶液中,蛋白质与四羧基铜酞菁(CuPc(COOH)4)作用,使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增强,在λ=389 nm处光散射强度最大.增强作用的强弱与蛋白质的含量成正比,据此建立了共振光散射测定蛋白质的新方法.此方法对牛血清白蛋白(BSA)、人血清白蛋白(HSA)、免疫球蛋白G(IgG)、鱼精蛋白(Protamine)、血清总蛋白(TP)的测定范围分别为0.05~1.60 mg/L、 0.025~1.60 mg/L、 0~1.45 mg/L、 0.1~1.50 mg/L、 0~1.60 mg/L,相应检出限分别为1.12×10-2 mg/L、 1.11×10-2 mg/L、 1.95×10-2 mg/L、 3.61×10-3 mg/L、 4.34×10-3 mg/L.方法应用于实际人血清样品中总蛋白的测定,结果与考马斯亮蓝法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蛋白质的测定对于生命科学的研究、临床诊断和疾病的治疗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本文研究了刚果红(Congo Red,CR)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实验表明: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乳化剂OP)的存在下及pH=4.35的B-R缓冲介质中,蛋白质与刚果红形成复合物,使573 nm处的共振散射光谱得到加强,并且增强的共振光散射信号与蛋白质的浓度成正比.据此,建立了共振光散射技术测定微量蛋白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依波西隆蓝与蛋白质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微量蛋白质对依波西隆蓝的共振光散射产生增强作用,且增强程度与蛋白质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由此建立了测定蛋白质的灵敏共振光散射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测定合成样品和血清样品中的蛋白质,均获得了可靠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蛋白质对生物染色剂亮黄的共振光散射的增强效应,拟定了一种测定蛋白质的共振光散射法。在pH 2.5的Britton Robison缓冲溶液中,亮黄在510 nm处的共振光散射增强与蛋白质浓度呈线性关系。对牛血清白蛋白,线性范围为0.25~11.5 mg·L-1,检出限48μg·L-1。方法用于合成样品和人尿样品中蛋白质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偶氮洋红G-SDS体系共振光散射法测定蛋白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十二烷基磺酸钠存在下及pH 1.98的Brittion-Robinson介质中,蛋白质与偶氮洋红G作用形成复合物,使最大波长421nm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得到加强,根据其共振光散射的增强程度,可定量测定蛋白质。十二烷基磺酸钠的加入,使灵敏度提高2.7倍。牛血清白蛋白、γ-球蛋白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4~1.6、0.12~3.8mg/L,检出限分别为5.3、8.5μg/L。用于人血清、牛奶、豆浆、尿液中总蛋白质的测定,结果与经典的考马斯亮蓝法一致。  相似文献   

9.
木质素桃红与蛋白质作用的共振光散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木质素桃红与蛋白质结合的共振光散射光谱. 实验结果表明, 在pH 2.56的酸性介质中, 木质素桃红与蛋白质发生静电作用产生以282.0、 346.0、 420.0 nm以及570.0 nm为特征峰的共振光散射(RLS)增强光谱. 在570.0 nm波长光激发下, 蛋白质的质量浓度与增强共振光散射强度ΔIRLS呈线性关系, 对BSA和HSA的检出限分别为39.0和22.3 ng/mL. 方法已用于尿样中总蛋白质分析.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一种测定蛋白质的新方法.在pH3.6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蛋白质与四羧基镍酞菁NiPc(COOH)4发生相互作用,使体系在λ=388nm处的共振散射(RLS)增强,并且增强的散射强度(IRLS)与蛋白质的含量成比例,据此利用四羧基镍酞菁NiPc(COOH)4为光谱探针共振散射法测定人血清中的总蛋白质,同时优化了体系光散射检测的实验参数.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对牛血清白蛋白(BSA)、人血清白蛋白(HSA)、人血清总蛋白(TP)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1.20mg/L、0.00~1.00mg/L、0.00~1.00mg/L,相应检测限分别为5.97×10^-4mg/L、2.90×10^-4mg/L、4.76×10^-4mg/L.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人血清样品中总蛋白的测定,结果与考马斯亮蓝法比较,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PbS-PAA复合纳米粒子共振光散射法测定蛋白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蛋白质对聚丙烯酸修饰的纳米PbS复合粒子共振光散射的增强效应,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蛋白质的共振光散射法。在超声辐射下,用过二硫酸钾(KPS)做引发剂,用原位聚合的方法使丙烯酸原位聚合在纳米PbS上。所得的复合纳米粒子表面就覆盖了大量的羧基(—COOH),不仅增加了复合纳米粒子的水溶性和稳定性,而且使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pH=0.91的NaAc-HCl溶液中,复合纳米粒子与蛋白质结合后,使得其共振光散射强度剧增,且其增强的程度与所加入的蛋白质浓度成线性关系。在λ=385 nm处,共振光散射强度最大。在最佳条件下,建立了工作曲线,线性范围为0.2~20μg.mL-1(HSA),0.2~20μg.mL-1(Humanγ_IgG),0.15~18μg.mL-1(BSA);检出限分别为25、14、27 ng.mL-1。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2.
合成和表征了功能性L-半胱氨酸包覆的ZnS纳米粒子。在pH5.12的NaAc-HAc溶液介质中,L-半胱氨酸包覆ZnS纳米粒子于波长308.0nm处出现共振光散射峰。一定量蛋白质的加入能明显增强体系的共振光散射,且峰强度增加值与蛋白质浓度间存在良好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灵敏的测定微量蛋白质的方法。用L-半胱氨酸包覆ZnS纳米粒子作为探针,不仅克服了有机染料可能出现的光漂白等缺点,而且本身不具毒性。该法用于人血清试样中总蛋白的测定,其结果与临床数据一致。  相似文献   

13.
吖啶红-SLS体系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蛋白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吖啶红染料与蛋白质的结合反应。在十二烷基磺酸钠存在下及pH2.90的柠檬酸NaOH介质中,蛋白质与吖啶红形成复合物,使最大波长392nm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得到加强,根据其共振光散射的增强程度,可用于蛋白质的定量测定。十二烷基磺酸钠的加入,使灵敏度提高11倍,牛血清白蛋白、γ球蛋白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3~0.7mg/L、0.05~1.3mg/L,检出限分别为6.4μg/L、10.8μg/L。用于人血清、牛奶、豆浆、尿液中总蛋白质的测定,结果与经典的考马斯亮蓝G 250法一致。  相似文献   

14.
在酸性条件下,盐酸雷尼替丁、铬黑T和钼酸铵通过静电作用形成三元离子缔合物,使体系的共振光散射明显增强.据此建立了共振光散射测定盐酸雷尼替丁的新方法.在最佳条件下,体系的最大散射峰位于363 nm处.共振光散射增强的程度与盐酸雷尼替丁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线性范围在0.015~0.165 mg/mL,检出限为9.5×10-3 mg/mL.将该方法用于市售盐酸雷尼替丁片的测定,并与药典方法进行对照,证明两种方法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溴酚蓝共振光散射探针测定敦煌壁画胶结材料中蛋白质含量;敦煌壁画; 颜料胶结剂; 共振光散射; 蛋白质; 溴酚蓝  相似文献   

16.
共振光散射探针法测定壁画胶结材料中蛋白质含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酸性铬蓝K(ACBK)为共振光散射探针,对壁画含不同颜料的胶结材料中的蛋白质含量进行了定量测定在pit3.96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条件下,在λ=345nm处,以生血清白蛋白(BSA)为标准样品绘制工作曲线测定敦煌壁画中含不同颜料的胶结材料中蛋白质结果分别为:白色颜料1.5361μg/mg;绿色颜料1.5714μg/mg:蓝色颜料1.6801μg/mg;棕色颜料1.8756μg/mg和红色颜料3.2673μg/mg.对BSA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13~10.88μg/L。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8%,蛋白质的加标回收率为95%~107%。  相似文献   

17.
微乳液体系共振光散射法测定蛋白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酸性条件下,十二烷基磺酸钠微乳液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形成离子缔合物,使其共振散射光强度增强。研究了相应的光谱特征、影响因素及反应条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BSA在0~5.0μg/mL范围内与散射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0.08μg/mL,可用于人血清样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的共振瑞利散射及分析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庆红  江波 《分析化学》2003,31(9):1123-1126
在酸性条件下,蛋白质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结合形成离子缔合物,使共振瑞利散射(RRs)急剧增强。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与牛血清白蛋白反应体系为例,研究了相应的光谱特征,影响因素和适宜的反应条件。在此条件下,不同蛋白质在0-5mg/L或0—l0mg/L范围内与散射强度呈直线关系。方法灵敏度较高,其检出限在17-180μg/L之间,线性范围宽,选择性和重现性较好,可用于多种蛋白质的测定。本法用于合成样品以及人血清样品中蛋白质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蛋白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酸性条件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牛血清白蛋白形成离子缔合物,使共振瑞利散射(RRS)急剧增强。研究了相应的光谱特征,影响了因素和适宜的反应条件。在此条件下,不同蛋白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散射强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在17.8ng/mL至135.4ng/mL之间,可用于多种蛋白质的测定。本法已用于合成样品以及人血清样品中蛋白质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生物染料刚果红(Congo red)与人血清白蛋白(HS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pH为4.35的溶液中,刚果红与人血清白蛋白作用导致在575m处共振光散射明显增强,且共振光散射信号值与蛋白质的浓度具有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