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庄晓虹 《化学教育》2023,44(4):19-22
针对当前普通高校化学课程学习的现状,从课程难度、学生基础、学习目的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思想的改革研究与实践,改变单一教学方法,采用“分层次”教学与辅导,缩小学生基础差距,降低学习难度;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利用慕课等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线上详细讲解、反复熟练,线下夯实基础,强调重点,通过后台数据、线上测验监督和管理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并结合线下作业、考试,做到线上、线下实质等效;在教学思想上进行改革,举例分析如何将思政元素引入到化学课程中,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使教师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相似文献   

2.
江玉安 《化学教育》2022,43(19):21-25
校本课程“化学传奇”主要是引导学生阅读化学史文章。校本课程从“化学传奇”升级到“化学阅读”,化学阅读的内容拓展了,阅读形式升级了:由文章阅读升级为视频观看和整本书阅读,阅读的时间由校本课程的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阅读时段由校本课程季扩展为高中全学段。学生的阅读活动,也由教师规定阅读内容升级到学生在推荐书目内自主选择性阅读和个性化阅读。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物理化学实验课程学习难度大与课堂教学时间少的矛盾,弥补传统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重过程、轻结果”的缺点,建设了线上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线上物理化学实验课程通过实验原理和仪器操作视频、实验习题、问题讨论等模块,完成知识、技能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与线下实验操作训练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线上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为翻转传统的物理化学实验课堂提供了前提条件,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化学制药专科专业化工原理课程为例,阐述问题导向式线上教学的课程设计思路及框架,探索由被动教到主动学的线上教学途径。通过对“流体流动与输送单元”的教学设计,从课前、课中和课后论述了以“问题”为中心的线上教学过程和实施情况,并说明了线上授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新课程进入实验区实施一年的重要时刻,我刊本着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高中化学新课程的高度关注与崇高的责任心,从2005年第1期起开辟了“新课程天地”栏目,同时又编辑出版了本期理解和实施高中化学新课程专刊(2005年增刊),以集中反映和报道实验区一线教师实施新课程、试教新教材、探索新教法的实践总结。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高中化学新课程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教材从必修到选修已全部出齐,实验区正从困难重重到逐步理清思路再到形成各具特色的行动方案;一线教师已经从茫然不知所措到逐步适应再到积极探索;关于新课程、新教材和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6.
在化工学科“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为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形势,选取了哈工大化学工艺专业四类研究生课程开展研究生课程线上教学实践。通过调整更新课程知识体系,改革线上教学、课下教学和考核评价等来提升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研究生线上课程的教学效果。另外,结合本次教学探索和实践,提出了“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我校化工学科研究生线上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1993年秋季学期开始试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遵循“三个面向”的战略思想,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进行了设计,将过去单一的学科课程改为学科加活动的新型课程。从而形成了学科与活动相辅相成的现代课程格局。  相似文献   

8.
《大学化学》2021,36(4)
面对疫情背景下"完全线上教学"的现状,聚焦线上教学互动设计及高质量教学效果达成,我们在四年制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中,基于超星学习通和QQ直播,将BOPPPS教学模式从课堂延伸到课前、课后的学习活动中,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全线上有机化学BOPPPS教学模式,实现了在线教学的有效互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该线上教学方案为后续线上课程教学改革和打造有机化学"金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陈素清  梁华定 《化学教育》2020,41(24):30-36
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一核心、二目标、三探索、四构建”的教学策略。实施结果表明,基于学生发展的课程核心知识,以“具有解决复杂制药工程、化工工程、材料工程的化学基础知识”“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2个具体教学目标为导向,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教学、课程思政等3种教学改革探索,构建线上线下有机衔接的立方书、立体化线上教学资源、线上线下混合型教学模式及过程和结果相融合的SPOC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评价体系4种教学举措,能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刘同春 《大学化学》1992,7(1):16-16
高师化学系课程改革研讨会是“高师化学系毕业生质量评估”(简称“评估”)课题的研究成果汇报总结会,于1991年7月24日至28日在成都四川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23所高师院校的42位代表提交了论文32篇。会议的主要议题为:由课题协作网成员汇报各校的研究成果;针对基础教育的现状和需求,探讨设计高师化学系课程结构优化方案;交流高师化学系教育改革经验与设想。目的是促进具有我国特色的高师化学系的建设。有12所院校代表在大会发了言。代表们通过热烈的讨论和认真的总结,对优化课程结构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形成了共识,即:“坚持方向,明确目标;确保基础,重视发展;拓宽专业,重视应用;强化实践,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万长江 《化学教育》2010,31(11):44-46
针对目前师范院校教育实习工作存在的问题,剖析了中学合作学校指导实习的教师这一角色的重要意义以及扮演这一角色的某些具体做法,从内因和外因剖析了师范院校和合作学校如何进一步搞好教育实习工作并简介了国外进行教育实习活动的做法。  相似文献   

12.
陈争 《化学教育》2007,28(10):26-29
将化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融合,通过设计生活中的探究学习任务,使用贴吧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交流平台,促进学生对生活和化学的了解,促进学生课余的自主学习。并通过实例具体叙述了生活中的探究学习任务的设计策略和网络交流平台的使用策略。  相似文献   

13.
赵宁 《化学教育》1990,11(5):59-61
在本刊一篇措词强硬的评论中,洛古斯基曾颇为感叹地指出了一个事实:即对于那些学习化学课程的学生,常常一开始就向他们传授有组织的一系列原理,而不是把这些原理建立在观察经验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4.
There is strong evidence that sun exposure during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tiology of skin cancer, in particular cutaneous melanoma. Between the age of 6 and 18, most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ll spend around 200 days per year at school and may receive a substantial fraction of their daily total solar ultraviolet radiation (UVR) exposure while at school. This study estimated the average daily erythemally effective dose of 70 grade 8 students from a high school in Townsville during 5 school days in July 1998. Through UV measurements of shade locations at the school and a combination of frequency counts and a questionnaire of grade 8 students, it was possible to determine the fraction of solar UVR reaching under the shade structures during lunch breaks and routine outdoor activities. Also, a routinely operating UV-Biometer provided the annual variation of the daily dose that was used to calculate exposure levels for the 70 student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up to 47% of the daily total dose fell within the time periods where students were outdoors during school hours. For students not seeking shade structures during the breaks (which usually was the case when involved in sport activities such as basketball or soccer), the average daily dose could have been as high as 14 SED (standard erythemal dose). Using results from the questionnaire of 70 grade 8 students, their average annual dose while at school was 414 SED or 2 SED per school day. However, the distribution of average daily erythemal effective dose per grade 8 student over the whole year showed that on 31% of all school days in 1998, this dose was exceeded. Because most previous attempts to change arguably poor sun-protective behavior of young Australia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t school showed little success, one way of decreasing the amount of harmful UVR reaching unprotected skin is the more careful design of shade structures at schools.  相似文献   

15.
High School Chemistry Day will be held on April 14, 1996, at the Moscone Convention Center in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This event is held biannually as part of the Division of Chemical Educations activities at national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Meetings. The organizer of the San Francisco program, Robert Zafran, briefly describes its purpose and organization and invites all interested parties to attend.  相似文献   

16.
有机化学总复习应达到从结构、性质、制备掌握烃及烃的衍生物的衍变关系;设计多种类型实验,掌握重要有机物的特征反应和检验;熟悉有机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掌握有机物组成、结构的推测和计算等五项要求。为此,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复习: 1.狠抓“结构”主线,突出有机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包括:掌握有机物分类及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理解反应原理,掌握有机物性质;抓住原子(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了解性质异同的原因;以官能团衍变关系为主线,掌握有机物的衍变关系等; 2.准确掌握基本概念和化学用语; 3.注意反应试剂与条件,掌握有机反应; 4.设计实验,再现重要特征反应; 5.提高学生有机化学计算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化学核心概念一致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中化学实验活动的培养要求,探讨了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化学实验活动的衔接性问题,指出化学实验活动中的科学认知、思维方法、情感态度都体现了衔接性、连贯性。同时,得出了启示:初小教师应加强交流,初中化学实验活动应重视趣味性,教材应增强思维过程及问题解决意识,初中阶段应增设综合科学课程等。  相似文献   

18.
从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等4个主要方面阐述了高师"中学化学教学设计"课程的建设思路及成果。包括体现"理论—策略—实践"的课程思路,整体构建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理论学习、案例观摩、实践训练"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开发组织多类型教学案例库,丰富完善课程教学资源;拓展课程教学形式,建设与面授相结合的网络课程。  相似文献   

19.
白福秦  何静 《化学教育》1988,9(1):46-46
1.称取石膏粉10克,二氧化锰0.5-1克,倒入烧杯中混和,并加适量的水,调成糊状。2.用角匙盛出糊状物,倒在滤纸上,制成半圆形小球。  相似文献   

20.
农业学校的化学教学具有职业技术教育性质,它要完成自身“双基”教学,为专业中、后期课程服务和为农业生产、科研服务等三项任务。其教学内容可划分为若干“板块”,而每一板块又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实际应用三个层次。按目标教学原则,本文设置了六个教学水平,采用了两种考核办法,介绍了程序教学法,辅导自学法,迁移探究法和单一实验法等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