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历年上海高考试题以及高三学生复习数列极限时存在的问题,笔者将高考中出现的极限问题重新编排和变式,在引导学生理解极限思想内涵的同时,解决“无限”变化的极限问题,并提升到运用极限思想解题的高度.本专题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既关注极限概念的巩固与加强,又注重极限思想的提炼与应用,着眼于学生数学抽象、数学运算和直观想象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相似文献   

2.
极限思想是微积分的基本思想,数学中的一系列重要概念,如函数的连续性、导数以及定积分等都是借助于极限来定义的.极限思想在现代数学乃至物理学等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是由它本身固有的思维功能所决定的.极限思想揭示了变量与常量、无限与有限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在数学领域中的应用.借助极限思想,人  相似文献   

3.
本文中以高考中圆锥曲线的“最值问题”为例,探析波利亚解题思想在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寻找能够启发学生数学思维的解题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余予 《数学通报》2001,(8):41-44
交 流从学前班到 1 2年级的教学大纲应该使所有的学生能够 :●通过交流组织和巩固数学思维 ;●与同学、教师和其他人进行清楚的数学交流 ;●分析和评价别人的数学思维和策略 ;●使用数学语言确切地表述数学思想 .当要求学生相互交流他们所学习的数学时———向同学解释自己的推理过程或者提出尚有困惑的问题———学生会因此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 .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 ,学生很自然地反思自身的学习过程 ,重新组织以巩固其数学思维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连贯、清楚的表达 .当他们更成熟一些的时候 ,教师应当要求其论证方式符合既定的规则 ,…  相似文献   

5.
徐文波 《数学之友》2023,(13):35-37
问题是开启学生思维与智慧的钥匙,只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问题意识,才能够深入地把握数学的本质,灵活运用数学.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要立足于问题驱动视角,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创设具有知识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数形结合思想是初中阶段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借助数形结合,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相应的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和学习能力,是新时期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数学思想.随着教育改革的实施,初中数学函数部分问题出现了较大的变动,题目难度有了明显的提升,创新性题型和探究性题型大量涌现,自身的抽象性进一步提高,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在初中数学函数部分知识的学习中,将数形结合引入其中,就能够恰当地利用几何的直观特性猜测问题的结果,在帮助学生加深对问题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解题效率,为以后学习更加复杂的函数问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陈丽庆 《数学之友》2023,(15):21-23+26
初中数学在初中阶段是一门非常关键的学科,学生通过数学学科的学习可以有效对思维运用能力以及思维转化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合理的“转化”解题思想将比较困难的问题进行简单化,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为了更好了解“转化”解题思想以及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本文通过实际案例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阐述“转化”解题思想在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为初中生提供一条更好的解题思路,有利于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  相似文献   

8.
施秋荣 《中学数学》2023,(22):50-51
数与形是数学的两大基本元素,初中数学教学与学习不能脱离数与形而独立存在.在数学教学中积极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可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更加直观、生动,进而促使抽象思维转化成形象思维,帮助学生更好把握数学问题本质.本文中从实际出发,立足实际教学内容,从有理数、不等式、函数、几何四个方面分析了初中数学数形结合思想的具体应用,意在确保数形结合思想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9.
1前言数学素养是人们通过数学教育以及自身的实践认识活动,所获得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和观念,以及由此形成的数学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总和.数学课程及其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掌握,关注其数学能力的发展,还要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的社会价值,领略数学文化的内涵,体验数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促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0.
秦学峰 《数学通讯》2003,(12):11-11
“极限”是高中数学的重要概念,作为高中、大学内容的结合点已成为高考的热点之一.一般情况下,大家往往只把注意力放在求极限值和证明极限等问题上,而忽视了极限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实际上,对于某些问题,如能灵活运用极限思想,不仅能降低问题的难度、优化解题过程,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探索能力也大有益处.下面举例说明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1前言数学素养是人们通过数学教育以及自身的实践认识活动,所获得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和观念,以及由此形成的数学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总和.数学课程及其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掌握,关注其数学能力的发展,还要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的社会价值,领略数学文化的内涵,体验数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促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2.
数学问题链既为学生提供了数学学习的骨架,又为学生发展高水平的思维提供了可能性.笔者以“面面垂直性质定理”一课的教学实践,进一步明确合理的问题链设计应具有的特征,即问题链的设计要立足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应能体现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的融合,应能发展学生的数学高阶思维.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获得数学思想和观念,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要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体会数学思考和创造的过程,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问题串”教学设计是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教学策略,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解题能力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问题串”教学设计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使学生的思路更加宽广.  相似文献   

14.
唐丽 《中学数学》2024,(2):50-51
数学思想是数学学习的灵魂,教学中要关注数学思想的渗透,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著名数学史学家M·克莱茵说:“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数学课堂不仅是传授数学知识的课堂,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课堂.要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良好的数学思维,数学思想的渗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中给出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化归思想的思路以及具体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15.
习题教学是师生围绕习题进行一切教学活动的总和,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数学思考指人们面临各种现实问题情境时,能够自觉应用数学知识、方法、思想和观念去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和数学规律,并用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数学思考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本质特点,是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是数学教学中最有价值的行为,在数学习题教学中如果离开了数学思考,那只能是无效行为.有思考才会有问题,才会有反思,才会有思想,才能真正感悟到数学的本质价值.数学家波利亚说过:“与其穷于应付繁琐的数学内容和过量的题目,还不如适当选择某些有意义,但又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题目的各个方面,在指导学生解题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才智和推理能力.”因而,科学地借助习题教学这一载体,可以有效引发学生数学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笔者以一道中考题为例,论述如何通过习题教学引发学生数学思考.  相似文献   

16.
<正>一、思维定势的概念思维定势是指由定向思维所造成的思维趋向性或专注性状态.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思维定势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一种思维的定向预备状态,既能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会产生明显的消极影响.当它发生正迁移作用时,学生就能够迅速联想和使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当它发生负迁移作用时,学生就会表现出思维僵化、呆板等封闭性状态,不能多角度、整体地、全面地看待数学问题,陷入思维误区,阻碍问题的解决.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  相似文献   

17.
新的课程教学理念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主要是思维活动,而学生的思维过程是数学学习的本质.为此,我们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活用探究方法,启发诱导同学们,向他们充分展现这些数学问题被发现、被解决的思维过程,逐步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同时,要让同学们掌握数学思想方  相似文献   

18.
数列极限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掌握数学方法、培养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进一步学习数学都具有重要作用.高中数学的数列极限尽管教学要求不高,但学生在学习上仍存在诸多困难,为了有效实施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必须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数学的思想方法在社会生活与实践中是非常重要的,其中问题意识更是创新与创造的源头,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笔者始终想要追求的价值目标.这源于笔者对数学教育的理解:从本质而言,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不断地改善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其中,笔者把提高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作为数学教育的重点,即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创新程度,在课堂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发现、解决并延伸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提到极限,大家并不陌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描述的不正是极限思想的意境吗?在中学的数学课本里,虽然没有去刻意地研究极限的概念,更没有过多地去研究它的求法,但是在初等数学里,有一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它,它的思想引领着数学的一种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