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9 毫秒
1.
微晶酚酞预富集-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Co(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以微晶酚酞作为固态吸附剂对样品中痕量的Co(Ⅱ)分离富集的新方法,富集后的co(Ⅱ)可直接用光度法测定。控制一定条件,Co(Ⅱ)能与常见阳离子Ni(Ⅱ)、Cd(Ⅱ)、Al(Ⅲ)、Ca(Ⅱ)、Mg(Ⅱ)、Pb(Ⅱ)、Mn(Ⅱ)、Fe(Ⅲ)、Bi(Ⅲ)等完全分离,且富集时基本不受SO4^2-、NO3^-、Br^-、Cl^-、I^-等阴离子影响。微晶酚酞对Co(Ⅱ)的吸附容量为23.5mg/g;富集因数可达200倍,回收率在97.6%以上,RSD为1.1%~2.3%。已用于环境水样及日常用水中Co(Ⅱ)的富集测定。  相似文献   

2.
李全民  吴宏伟  刘国光 《应用化学》2007,24(9):1036-1040
建立了以微晶酚酞作为吸附剂分离富集环境水样中痕量钒的新方法。研究表明,当pH值在3.7~7.0时,溶液中以V3O39-存在形式为主的钒,与乙基紫阳离子(EV )形成的离子缔合物(V3O93-).(EV )3能被微晶酚酞定量吸附,在钒被富集的同时并能使其与常见阳离子Co(Ⅱ)、Ni(Ⅱ)、Zn(Ⅱ)、Cd(Ⅱ)、Al(Ⅲ)、Cu(Ⅱ)、Hg(Ⅱ)、Pb(Ⅱ)、Mn(Ⅱ)、Fe(Ⅲ)、Cr(Ⅲ)等完全分离,且基本不受能与EV 形成离子缔合物的阴离子SO24-、NO3-、Br-、Cl-、I-、ClO4-的影响。分别在1.0L不同环境水样中加入5.00mL1.0×10-3mol/LEV 及1.0mL0.10mol/LHCl(调溶液pH值约为4.0)和5.00mL15.8%的酚酞乙醇溶液,搅拌约50min,能够使水样中的痕量钒得到很好的富集。富集因数达100~200倍,回收率在98.0%以上,RSD为1.1%~2.3%。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利用无毒的微晶酚酞作为固相萃取剂分离富集溶液中痕量Tl(Ⅲ)的方法。在H3PO4介质中,Tl(Ⅲ)在水相中与I-和结晶紫(CV+)形成离子缔合物而被微晶酚酞定量吸附,富集后的Tl(Ⅲ)可直接用光度法测定。控制一定的条件,Tl(Ⅲ)能与常见离子Na+,K+,Al3+,Cu2+,Pb2+,Zn2+,Ba2+,Mn2+,Ca2+,Cd2+,Fe2+等完全分离,且基本不受Cl-,Br-,SO42-,NO3-等阴离子的影响。方法可直接应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Tl3+的测定,富集倍数可达100倍,回收率95.6%~101.8%,检出限为13 ng/L。  相似文献   

4.
在SCN-存在下,Cu(Ⅱ)与SCN-形成的Cu(SCN)42-可被吸附在负载氯化十四烷基苄基铵(Zeph)的微晶三苯甲烷(TPM)上。在最佳条件下,Cu(Ⅱ)能与常见阳离子Fe(Ⅲ)、Ni(Ⅱ)、Cr(Ⅲ)、Al(Ⅲ)、Mn(Ⅱ)、Pb(Ⅱ)、Cd(Ⅱ)等完全分离,且富集时基本不受SO24-、NO3-、SCN-、Br-、Cl-、ClO4-的影响。富集因子可达100倍,回收率在91%以上。该方法已成功用于环境水样中Cu(Ⅱ)的富集与测定。  相似文献   

5.
微晶蒽分离富集测定痕量铜(I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旭  郑立庆  李全民 《应用化学》2011,28(10):1208-1212
建立了一种利用微晶蒽吸附分离富集环境水样中痕量Cu(Ⅱ)的新方法。 研究表明,pH=3.0时, Cu(Ⅱ)与1-(2-吡啶偶氮)-2-萘酚形成红棕色螯合物被微晶蒽定量吸附,而Pb(Ⅱ)、Mn(Ⅱ)、Co(Ⅱ)、Ni(Ⅱ)、Cd(Ⅱ)、Zn(Ⅱ)、Fe(Ⅲ)和Al(Ⅲ)等完全留在溶液中,从而实现Cu(Ⅱ)与它们的分离。 该方法可直接用于1 L水样中痕量Cu(Ⅱ)的分离与富集,富集倍数达200倍,回收率91.0%~104.0%, 最低检出限为0.026 μg/L;应用于不同水样中Cu(Ⅱ)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微晶酚酞-乙基紫分离富集镉(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晶酚酞-乙基紫分离富集镉(Ⅱ);微晶酚酞;乙基紫;分离富集;镉(Ⅱ)  相似文献   

7.
李全民  吴宏伟  刘国光 《化学学报》2006,64(11):1169-1172
建立了一种利用修饰有结晶紫(CV)的微晶酚酞作为固态吸附剂分离富集溶液中痕量Zn(II)的新方法, 富集后的Zn(II)含量可直接用光度法测定. 控制一定条件, Zn(II)能与常见阳离子Ni(II), Cd(II), Al(III), Ca(II), Mg(II), Co(II), Mn(II), Cu(II), Pb(II), Fe(III)等完全分离, 且富集时基本不受, , Br, Cl, I,等阴离子影响. 微晶酚酞对Zn(II)的吸附容量为25.8 mg/g; 富集因数可达200倍, 回收率在97.7%~102%之间, RSD小于2.7%. 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实际水样中Zn(II)的富集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一种利用修饰有结晶紫(CV)的微晶酚酞作为固态吸附剂分离富集溶液中痕量Zn(II)的新方法, 富集后的Zn(II)含量可直接用光度法测定. 控制一定条件, Zn(II)能与常见阳离子Ni(II), Cd(II), Al(III), Ca(II), Mg(II), Co(II), Mn(II), Cu(II), Pb(II), Fe(III)等完全分离, 且富集时基本不受, , Br, Cl, I,等阴离子影响. 微晶酚酞对Zn(II)的吸附容量为25.8 mg/g; 富集因数可达200倍, 回收率在97.7%~102%之间, RSD小于2.7%. 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实际水样中Zn(II)的富集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微晶蒽分离富集环境水样中痕量Co(II)的方法。在pH3.0条件下,1-亚硝基-2-萘酚与Co(II)形成红棕色螯合物被微晶蒽定量吸附,能使Co(II)与Pb(II)、Ni(II)、Mn(II)、Cu(II)、Cd(II)、Zn(II)、Fe(III)、Cr(III)、Al(III)等常见离子分离。本法富集倍数达100倍,检出限为0.14μg/L,回收率97.5%~105%,已应用于不同水样中Co(II)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用活性炭对水中痕量银进行预富集的新方法。结果表明,pH=1.0时,活性炭能对水中被抗坏血酸还原后的痕量银进行吸附富集,而Cu(Ⅱ)、Fe(Ⅲ)、Co(Ⅱ)、Ni(Ⅱ)、Pb(Ⅱ)、Zn(Ⅱ)、Mn(Ⅱ)、Al(Ⅲ)、Bi(Ⅲ)和Sb(Ⅲ)等常见阳离子不被吸附,用K2S2O8将吸附在活性炭上的单质银氧化解脱后,用Mg(NO3)2辅助置换洗脱,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该法在8~50μg/L银(Ⅰ)范围内加标回收率为93.2~97.1%。同时还研究了活性炭对银的吸附行为,提出了活性炭表面上被氧化的Ag(Ⅰ)和Mg(Ⅱ)有离子交换作用。应用该法测定自来水中痕量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去甲肾上腺素的光谱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禹之  蒋季春 《分析化学》1996,24(12):1371-1374
本文用平行入射式光谱电化学方法,测定了去甲肾上腺素的热力学常数E和n值,用n^2+作为自由基稳定剂,讨论了其通过一个电子传递产生半醌自由基中间体的电极反应机理并结合其它电化学方法,证明了NE在电极上以传质扩散为主的准可逆过程。  相似文献   

12.
乔亦男  张加理 《应用化学》1995,12(5):100-102
牙体的电化学研究乔亦男,张加理(浙江大学化学系杭州310027)(浙江医科大学杭州)关键词生物电化学,生物电位,牙,SrCl2,NaF生命活动中的生物电化学现象已被科学界所公认[1],生物体存在着特有的生物电位,如表皮电位、神经电位、脑电位、心脏电位...  相似文献   

13.
渗透蒸发脱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选择性透过膜和汽化相结合的分离过程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其中采用低热导率、疏水性多孔膜的过程称膜蒸馏,而采用非多孔性半透膜的过程则称渗透蒸发。将该分离过程用于盐水脱盐已有很多报道,并已建成中试设备,但采用的大多是膜蒸馏,所用膜的成本很高。本文研究制了一种价廉并带有致密层的非对称性含钠离子聚乙烯醇(PVA)-聚乙二醇(PEG)分离膜,并用该膜对渗透蒸发脱盐进行了初步研究。 1 实验 1.1 膜制备 将一定配比的PVA与PEG及钠盐水溶液在适当温度下混溶,加入适量醛类交联剂,数分钟后在选定的基材上流涎成膜,室温下自然晾干,再经35℃~50℃控温红外线干燥。 1.2 膜结构及脱盐流程 扫描电镜拍摄的膜断面形貌图像(图1)表明,该膜为非对称膜,表层厚约13μm,其中厚约2~3/μm的上表层为疏松结构,下表层为致密结构。将该类膜用于3.5%NaCl水溶液脱盐,运行4h后再漂洗、干燥作断面Na元素波谱线分析(图2)发现,在膜下层(右侧)厚约30μm层内检测不到Na元素。脱盐流程见文献。  相似文献   

14.
高压氧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通过观察高压氧治疗患者的心理变化,根据不同类型的心理表现,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使各种疾病患者均顺利完成高压氧治疗,产取得显著的疗效。因此,心理护理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电纺法制备聚合物纳米纤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纺技术是一种制备聚合物纳米纤维的新方法,它可制备出直径为纳米级的超细纤维,最小直径可至1nm.电纺法制备聚合物纳米纤维具有设备简单、操作容易以及高效等优点,它是目前能直接、连续制备聚合物纳米纤维的有效方法.本文介绍了电纺过程、原理及影响纤维性能的主要因素,综述了电纺技术在生物医学材料,复合增强纤维,无机纳米纤维,导电纳米纤维等方面的应用进展,最后对电纺技术在制备聚合物纳米纤维方面的发展前景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17.
Study on liposomes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posomes made of mixtures of zwitterionic and anionic lipids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and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molar lipid ratio and of the buffers, used in the running electrolyte solution, on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posomes were investigated. Data on effective electrophoretic mobilities, total charges as well as sizes of the liposomes are given. In addition, examples on the use of liposomes as carriers in electrokinetic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for the separation of benzene derivatives, steroids, and phenols are shown.  相似文献   

18.
用粘度法研究共混聚合物的相溶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乌氏粘度计测定含氢键共混体系PS(OH)/PBMA,PS(OH)/PBA和不含氢键的PBMA/PBA在甲苯中25℃的比浓粘度,根据η_(SP)/C~C的线性关系可计算出Huggins参数K_(H)和Chee提出的半经验参数μ。实验结果表明在这三组共混体系中PS(OH)/PBMA的氢键结合能力比PS(OH)/PBA强,而PBMA/PBA不存在键段之间的特殊相互作用,体系是不相溶的。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钒-焦性没食子酸体系树脂相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锐的方法。灵敏度高(ε590=5.6×104L·mol-1·cm-1),选择性好.测定范围为0~1.4mg·L-1。实测了天然水中的钒.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以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弹性印章,低密度聚乙烯为材料,在平面、一般曲面乃至毛细管的微突起上微模塑出了清晰的微条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