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中草药有效成分β-榄香烯为起始原料, 在碱性条件下与氨基化的聚乙二醇(PEG)反应合成了一系列β-榄香烯单取代PEG衍生物, 利用IR, 1H NMR及13C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并采用WST-1法观察其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抑制作用, 探讨其体外抗肿瘤活性. 细胞实验结果表明经PEG修饰的β-榄香烯的抗癌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增强.  相似文献   

2.
寡聚酸合锌(Ⅱ)的合成及对烟草病毒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乙醇介质中,用寡聚酸钾与硫酸锌反应合成的寡聚酸合锌(Ⅱ)配合物,采用正交实验考察了V水∶V乙醇,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螯合反应的影响,最优反应条件为:V水∶乙醇=1∶1;温度60℃;时间5h.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差热-热重分析测试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均显示,Zn2+与寡聚酸配位.寡聚酸合锌(Ⅱ)配合物中金属配位方式为单齿和双齿配位.热分析表明,配合物稳定性较强.应用寡聚酸合锌(Ⅱ)防治烟草病毒病,试验结果表明寡聚酸合锌(Ⅱ)具有较强的防治烟草病毒病的作用.寡聚酸合锌(Ⅱ)作为新型的抗病毒制剂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3.
以中草药有效成分β-榄香烯为起始原料, 经烯丙位的氯代反应及亲核取代反应在β-榄香烯母体上成功地引入含吡啶基的三齿螯合剂, 并与稳定的三羰基铼配位, 得到了一种新的铼(I)三齿配合物, 在此基础上利用铼的放射性同位素Re-188进行了放射性标记. 反应中间体及最终化合物分别用IR, 1H NMR, HRMS, HPLC或元素分析进行表征, 并对该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体外抗癌活性研究. β-榄香烯三羰基铼配合物的合成、放射化学合成及体外抗癌活性评价, 为探讨β-榄香烯体内靶点和作用机制提供了可能, 并为最终开发基于β-榄香烯的放射性药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新型药物辅料2-羟丙基-β-环糊精的色谱分离纯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毅民  张志飞  周琴  王拓 《分析化学》2006,34(5):713-716
利用薄层色谱方法对碱浓度为1.5%、β-环糊精∶环氧丙烷(摩尔比)=1∶21的条件下生成的2-羟丙基-β-环糊精进行了定性分析,并通过对展开剂的选择和优化,得到了3种能有效分离不同取代度2-羟丙基-β-环糊精的展开剂体系,分别为正丙醇-水-浓氨水(6∶3∶1,V/V),异丙醇-水-浓氨水(6∶4∶0.5,V/V)和乙醇-水-浓氨水(6∶3∶0.8,V/V)。通过以乙醇体系为洗脱剂的硅胶柱色谱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了两种不同取代的2-羟丙基-β-环糊精。经过ESI-MS谱图分析,确定分离后产品分别为单取代和双取代2-羟丙基-β-环糊精。  相似文献   

5.
麦角甾烷-5,7(E),10(19),22(E)-四烯-6(S)-二氧化硫(1)经臭氧化反应合成了钙伯三醇(MC903)的重要中间体--麦角甾烷-5,7(E),10(19)-三烯-6(S)-二氧化硫(2),其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表征.较佳的臭氧化反应条件为:1 1.0 mmol,溶剂为V(二氯甲烷):V(甲醇)=4:1,于-65℃~-78℃反应12 min.在此条件下,2中醛基α-位的差相异构化降至最低程度,产率90%.对差相异构化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系列β-榄香烯糖苷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兰义  张殊佳  郑学仿  尹红星 《有机化学》2008,28(10):1797-1802
以β-榄香烯为先导化合物, 经其13-位氯代物2合成乙酸酯3, 随后水解得β-榄香烯-13-醇(4), 进而通过两种糖苷化方法与系列代表性单糖及双糖对接, 得到相应的β-榄香烯糖苷衍生物9a~9e. 所有糖苷化反应均立体选择性地生成β-构型糖苷. 目标产物的结构经IR, 1H NMR, 13C NMR, HRMS等光谱确证.  相似文献   

7.
抗癌活性β-榄香烯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利用在二氯甲烷与水的混和溶剂中次氯酸与烯烃的反应首先合成了β-榄香烯烯丙基氯代衍生物,继而利用取代反应来合成一系列极性基团取代的衍生物,以筛选良好的抗癌新药。本文则报道七种新的β-榄香烯衍生物的合成。  相似文献   

8.
乙酰丙酮氧钒催化氧化α-蒎烯一步转化成龙脑烯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毅  黄红梅  毛丽秋  周亮  徐琼  王季惠  尹笃林 《应用化学》2010,27(11):1272-1275
以乙酰丙酮氧钒为催化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研究了由α-蒎烯直接合成龙脑烯醛的反应。考察了溶剂、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酰丙酮氧钒与H2O2反应得到的高价态V5+是优良的氧化还原-Lewis酸双功能催化剂,易使α-蒎烯经氧化、2,3-环氧蒎烷异构得到龙脑烯醛。在n(H2O2):n(α-蒎烯):n(乙酰丙酮氧钒)=2.5:1:0.01、反应温度为20℃、丙酮为溶剂、反应2h条件下,α-蒎烯转化率为50.2%,龙脑烯醛的选择性达58.7%,反应6h后α-蒎烯转化率可达73.0%,主要产物龙脑烯醛和马鞭草烯酮的选择性分别为47.2%和13.2%。  相似文献   

9.
 针对乙醇汽油制备过程中乙醇原料的除水问题,提出了用反应法除去近共沸浓度乙醇中水的新技术路线,着重进行了近共沸乙醇-水混合物与异丁烯水合醚化反应的宏观反应动力学研究. 实验以β分子筛为催化剂,在2.0 MPa和313~363 K的条件下考察了搅拌速度、乙醇中初始水含量、烯水比和温度等因素对水的转化率和叔丁醇选择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乙醇对异丁烯水合反应有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而水对异丁烯醚化反应影响较小; 水的转化率随烯水比的增大而增大,随乙醇中初始水含量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叔丁醇的选择性随初始水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基于实验结果和Langmuir-Hinshelwood-Hougen-Watson理论,充分考虑反应体系的高度非理想性,以活度代替浓度建立了宏观反应动力学模型; 采用混合进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可较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10.
以中草药有效成分β-榄香烯为起始原料, 经烯丙位的氯代反应及亲核取代反应, 成功地合成一种含水溶性基团TEG的三齿吡啶螯合剂, 并与稳定的三羰基铼配位, 得到了一种新的三羰基铼配合物, 在此基础上利用铼的放射性同位素Re-188进行了放射性标记. 反应中间体及最终化合物分别用IR, 1H NMR, HRMS, HPLC或元素分析等技术进行表征, 并对该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体外抗癌活性研究. β-Elemene-TEG-Re(CO)3配合物的合成、放射化学合成及体外抗癌活性评价, 为探讨榄香烯体内靶点和作用机制提供了可能, 并为最终开发基于β-榄香烯的放射性药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采用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乙醇-铜粉催化体系代替传统工艺中硫酸-水-铜粉催化体系,对溴胺酸进行Ullmann缩合反应。考察了强酸离子交换树脂用量、有机溶剂种类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反应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V(乙醇)∶V(水)=9∶1介质中,在溴胺酸、铜粉存在下,树脂用量为16g/L,在70℃下反应3h,溴胺酸缩合产物收率可达94.0%。反应中所使用的离子交换树脂、铜粉和乙醇均可回收再利用,强酸离子交换树脂重复使用5次后其催化活性仍未降低;乙醇回收率可达70%~80%,铜粉的回收率可达85%~90%。  相似文献   

12.
β-榄香烯及其银离子配合物的紫外及圆二色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β-榄香烯及其银离子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及圆二色性,研究络合前后光谱特征峰的变化,并用分子轨道理论对β-榄香烯银离子的配位键的形成作出解释.结果表明:β-榄香烯与银离子能形成π配合物,形成配位化合物后,其紫外吸收光谱特征吸收峰红移(213 nm→252 nm)及圆二色性发生变化.从紫外光谱来看,β-榄香烯与硝酸银形成π配合物.  相似文献   

13.
以对氨基苯磺酰胺、丙烯酰氯(或甲基丙烯酰氯)为原料合成了N-[4-(磺酰胺)苯基]丙烯酰胺(ASPAA)和N-[4-(磺酰胺)苯基]甲基丙烯酰胺(ASPMAA),其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合成ASPAA的最佳条件:对氨基苯磺酰胺13.76g(80mmol),n(对氨基苯磺酰胺):n(丙烯酰氯)=1.0:1.1,n(丙烯酰氯):n(NaHCO3):1.00:1.14,0℃~2℃反应3h,反应液倾入10倍体积的的甲醇-水[V(甲醇):V(水)=1:10]中析出产物,收率在60%以上。合成ASPMAA的最佳条件:对氨基苯磺酰胺6.88g(40mmol),n(对氨基苯磺酰胺):n(甲基丙烯酰氯)=1.00:1.05,n(三己胺):n(甲基丙烯酰氯):1.0:1.0,在0℃~2℃滴加甲基丙烯酰氯后先在室温下反应1h,然后在60℃反应1h,反应液倾入700mL石油醚中析出产物,收率50%~60%.  相似文献   

14.
以β-烯胺酯和N-硫代-丁二酰亚胺为原料,溴化铜为催化剂,经氧化偶联反应制得5个新型α-硫代-β-脱氢氨基酸酯(3a~3e);3经氢化硅烷化反应,合成了5个α-硫代-β-氨基酸衍生物(4a~4e),其结构由1H NMR表征。在最佳反应条件(3 0.1 mmol,三氯硅烷2.0 eq.,DCE 1 m L,于室温反应12 h)下,4a收率97%。  相似文献   

15.
以ω-甲酰基莰烯为主原料,与盐酸羟胺、三水合乙酸钠经亲核加成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2-(3,3-二甲基双环[2. 2. 1]庚-2-亚基)乙醛肟。采用FT-IR、GC-MS、1H NMR和13C NMR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产物结构。探讨了溶剂及碱的种类、碱的用量、物料比、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原料转化率、产物选择性和产率的影响,得到了适宜的工艺条件为:碱为三水合乙酸钠,n(ω-甲酰基莰烯)∶n(盐酸羟胺)∶n(三水合乙酸钠)=1. 0∶1. 2∶2. 0,溶剂为20 m L的75%乙醇,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2. 5 h。在上述条件下,产物的产率为83. 9%。  相似文献   

16.
冯真真  李谦和 《合成化学》2005,13(4):414-416
以异戊醛,吗啉和丙烯腈为原料,用一锅法合成了5-甲基-4-甲酰基-己腈.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异戊醛0.1 mol,n(异戊醛)n(吗啉)n(丙烯腈)=1.01.21.4;溶剂[V(甲醇)V(水)=182]200 mL·mol-1(以烯胺计),于70 ℃反应15 h(第2步),产率96.06%,产物易分离和纯化.  相似文献   

17.
银离子配位色谱法分离香茅次油中β-榄香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硅胶与硝酸银硅胶层析介质对β-榄香烯的吸附及分离效果,从香茅次油中分离得到β-榄香烯。方法:测定β-榄香烯银离子配位化合物的稳定常数,考察不同极性溶剂中β-榄香烯在硅胶及硝酸银硅胶表面的静态吸附情况,香茅次油在两种层析介质中的薄层分离情况,并采用柱层析方法分离β-榄香烯。结果:β-榄香烯与硝酸银能够形成π配位化合物,稳定常数为5.12×10-5 L·mol-1;当硅胶作为层析介质时,β-榄香烯静态吸附量较小,符合单分子层吸附模型,溶剂极性增大有利β-榄  相似文献   

18.
张俊  杨明  王安明  王华  周成  杜志强  祝社民  沈树宝 《有机化学》2008,28(12):2119-2125
微波反应下, 运用新型固相肽合成反应器, 深入研究了五种大位阻氨基酸与H-Pro-CTC树脂(CTC树脂, 2-氯三苯甲基氯树脂)的缩合反应. 使用三次缩合的策略, 分别在DMF/NMP/THF (V∶V∶V=1∶1∶1), NMP/DMSO/THF (V∶V∶V=4∶1∶1), DMF/DMSO/THF (V∶V∶V=4∶1∶1)混合溶剂中缩合一次, 每次缩合反应的最优条件为: 缩合试剂HBTU、氨基酸浓度7 mmol/L、微波辐射3 min、反应温度35 ℃、维持时间3 min, 与传统方法相比, 氨基酸的用量大大减少, 其过量倍数从5倍降低为2倍, 缩合反应速率提高了16倍以上. 五种大位阻氨基酸与H-Pro-CTC树脂的缩合率都提高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9.
β-榄香烯含S, Se糖苷衍生物的设计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β-榄香烯(1)为先导化合物, 经由其13位氯代物(2), 依据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将具有相似共价半径的杂原子S和Se分别引入到β-榄香烯的骨架中, 得到一对相应的类似物3和6; 进而通过多种方法与系列糖供体对接, 立体选择性地合成了相应的乙酰化1,2-反式糖苷类衍生物11a~11c和12a~12c, 经水解脱去保护基团, 得到目标产物β-榄香烯含S糖苷13a~13c及其类似物β-榄香烯含Se糖苷14a~14c.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IR, 1H NMR, 13C NMR, 77Se NMR, HRMS等方法确证.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6种杂多酸型离子液体,用于催化莰烯直接水合制异龙脑,考察了催化剂的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反应物配比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4-磺酸基)丁基-3-甲基咪唑硅钨酸盐([BSmim]_4SiW_(12)O_(40))催化剂的活性优于传统的催化剂;合成异龙脑的适宜条件为:温度80℃,[BSmim]_4SiW_(12)O_(40)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20%,莰烯∶水∶异丙醇=1∶1∶2(质量比),反应时间3 h,在此条件下莰烯的转化率为23.55%,异龙脑的选择性为87.77%;[BSmim]_4SiW_(12)O_(40)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其催化活性无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