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恒星速度椭球分布是关于恒星运动的一个基本的观测规律,从本世纪初提出以来,它得到了进一步的观测证实,并在星系动力学研究中被广泛地运用.但是这一规律本身的由来——即恒星速度椭球分布最初是怎样形成的——却一直没有得到解释。根据恒星是从原始星云转化而来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本文考察了银河系前身原始气体云内部的湍流运动,证明这种湍流运动必导致速度椭球分布。这一分布首先为星胚所继承,以后星场的随机引力则只是引起椭球参数和方位的变化。这样,便为恒星速度椭球分布的最初形成提供了一个解释。  相似文献   

2.
在评价各种太阳系起源学说后,本文力求较全面、系统和有内在联系地论述太阳系主要特征和各类天体的起源.文中对太阳系形成的总过程进行了分析,对提丢斯-波得定则、角动量分布、木星、土星和天王星的卫星与环的形成、小行星起源等问题作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将2θ(204)-2θ(400)角度差(称为E函数),与△θ1=2θ(131)-2θ(131),△θ2=2θ(241)-2θ(241),Γ=2θ(131)+2θ(220)-4θ(131)或△θ1-△θ2等角度差相配合,可以对An0—An70范围内的斜长石An含量和结构状态作出合理的鉴定.将E=2θ(204)-2θ(400)CuKα分别投于△θ1—An(mol%),△θ2—An(mol%),Γ—An(mol%)和△θ1—△θ2—An(mol%)图中,即得到四个鉴定图(图1—4).运用本文的方法,在一未知斜长石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中测定出所需反射的2θ值,再将有关的2θ差值投于相应的鉴定图中,便可容易地同时鉴定出该斜长石的An含量和结构状态.  相似文献   

4.
徐建军 《中国科学A辑》1985,28(10):937-949
本文研究了星系密度波演化与传播的一般自洽理论,并提出了它的一个简化近似模型——“薄过渡层理论”。文中讨论了星系盘上波子演化基本方程的三种不同型式解:正则波动型、Swing(转化)型和一般演化型。结果表明,前两种型式解只能在星系盘一定区域及波子波数的一定范围内应用,只有一般演化型解才能描述波包运动的全局图象。从本文可以看出,著名的G-L片上波子Swing过程理论,只在一些特殊的星系基态类型下,才可局部地适用于星系盘。  相似文献   

5.
陆鸣皋 《中国科学A辑》1983,26(9):795-804
本文主要证明了关于Goldbach数的一些条件结果.例如,在ζ(s)的零点密度假设成立的情况下,不等式|x—p—p''|≤c(ε)(logx)~(7+ε)对充分大的x常有解,其中ε是任给的正数,p,p''是素数.  相似文献   

6.
(n,d):={A|A是恰有d个正对角元的n×n本原矩阵},已经知道:本原指数γ(A)≤2n—d—1,A∈(n,d),本文给出了本原极矩阵集合1(n,d)={A|A∈(n,d),γ(A)=2n—d—1}的完全刻划。  相似文献   

7.
陈希孺 《中国科学A辑》1981,24(12):1419-1428
Loftsgarden和Quesenberry在文献[1]中提出了概率密度函数f的最近邻估计fn。在本文中,我们得到了1)fn(x)—f(x)当x固定时的 a.s.收敛速度。2)sup|fn(x)—f(x)|的一致收敛速度。3)fn的a.s.Lr-相合性。我们也证明了fn(x)在x固定时的渐近正态性,以及下述结果:若除了f在R1上一致连续外无其他假定,则sup|fn(x)—f(x)|的收敛速度可任意慢。  相似文献   

8.
易帆  李钧 《中国科学A辑》1987,30(6):638-646
本文从包含损耗的流体力学方程组出发,研究了中尺度声重波在热层中的运动学特性.文中引入一个偏振因子描述扰动速度矢端的轨迹——偏振椭圆.讨论了波扰动速度与波能流的关系,结果表明波能流仰角的正切等于偏振因子的实部.根据这一结果,建立了偏振椭圆与波能流的几何联系.为表明损耗对声重波运动特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指出,在240km以上的高度,损耗对声重波的运动学特性产生很大的影响:1.损耗使波能流向水平方向靠近,波出现类似导制传播下的行为.2.损耗减小了波传播矢量与波能流之间的夹角,因此削弱了波的各向异性.3.损耗使偏振椭圆的形状由狭长变“圆”,Boussinesq近似不再合理.随高度增加损耗加强,损耗情况下声重波的运动特性与无耗场合差异甚大.  相似文献   

9.
陈雅深 《中国科学A辑》1985,28(4):354-362
本文发展了文献[1]中的方法,提出了一个直接从全波段色散关系判别可能存在孤立波的波段的方法——色散关系法;并用它证明了平行或垂直于自洽磁场传播的10种线性波中,只有磁声波和电子哨波可能存在与之对应的孤立波。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一种波子不稳定演化过程的简化理论——薄过渡层近似,并且把这一理论得出的结果与G-L片理论进行了比较与讨论。  相似文献   

11.
使用1.2米UK Schmidt望远镜提供的资料,以NGC 1097(2h44m2,—30°29′.0)为中心,对其周围作了类星体寻找工作。在大约9平方度范围内发现了37颗类星体,连同早先发现的6颗,共为43颗。 对所发现类星体的分布作了分析,初步结果是:(1)愈靠近NGC 1097,类星体的密度值愈高。从每平方度2.0颗增加到15.2颗,而平均密度为4.8颗。(2)类星体的分布与该星系的喷流之间显示了十分明显的相关性。(3)类星体的分布很难用几率分布或者其它原因给以圆满地解释。很可能为红移的内禀性起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证。  相似文献   

12.
戴世强 《中国科学A辑》1983,26(11):1007-1017
本文讨论一个二流体系统中孤立波的相互作用,该系统由水平固壁之上的两层常密度不可压无粘流体组成,上表面为自由面。文中在浅水波假定下,导出了适用于所考虑的模型的基本方程——推广的Boussinesq方程;接着,应用PLK方法和约化摄动法求得了两对表面-界面孤立波迎撞的二阶近似解,给出了碰撞时界面和表面的最大波幅以及碰撞后的非均匀相移,进而表明孤立波迎撞后将发生变形。  相似文献   

13.
章元龙 《中国科学A辑》1981,24(4):449-456
本文应用“界面分子组波度”模式的一些基本概念,分析了α-LiIO3晶体极性生长的机制,推导了比表面自由能较小的亚稳态分子,原始的三联环状分子,[3-LiIO3]的极化和重迭,乃至组合成结晶基元,[12-LiIO3]的金过程.根据晶体生长时界面自由能趋向于最小化的原则,阐明以—47.5°的负极坡面(10(?))为初始孪生界面,俘获小晶芽后,才能越过生长极性倒易形成O—Li—O键时,同极相斥的能阈,发育成孪生附晶.文中还阐明了决定界面分子组波度的两个因素,1.反映“半波长”和极化分子组底面反应点有效密度的“分子重入半径”的作用.2.沿分子底面和厚度的两组反应点的体积分布密度.除正、负极面的分子重入半径分别为1.3和1.8外,在正极坡面同底面的两组反应点将靠拢在半个立方分子的表面,而在负极则分列在两半立方分子的表面.因此,正极的表面能和生长速度远较负极为高.此外,可能由于正极底面在未形成晶帽以前,几率性的吸附了一些在维度上数倍于生长基元的分子团,从而引进缺陷进一步促进了它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4.
新兵 《中国科学A辑》1975,18(3):330-334
毛主席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新民主主义论》)当前,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内外交困,陷入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这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境地,必然反映在他们腐朽没落的资产阶级文化上。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思想、伪科学,充斥于两个超级大国的科学技术领域。“科学”与宗教结合产生出的一个怪胎,“公开帮助剥削者用更为卑鄙龌龊的新的宗教偏见来代替陈旧腐朽的宗教偏见”(列宁:《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的“教会科学”——“心灵学”的泛滥,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例。  相似文献   

15.
谢盛荣 《中国科学A辑》1986,29(4):350-358
文献[1—4]就弱混合条件下平稳序列的极值之极限分布进行过讨论。本文进一步推广到更一般的序列(包括同分布序列)的情形,并且得出文献[2,4—6]所涉及的高斯序列的极值问题正是本文所述渐近独立序列的极值问题的特殊情形,使所得结论包括了文献[1—7]中相应的主要结果。另外,本文以t?代替通常的n,以un(x)代替x/a(n)+bn(an>0),使讨论更一般化。  相似文献   

16.
作为全球卫星激光测距资料的辅助分析中心之一,借助于上海天文台的SHOR-DE精密定轨程序,处理了国际地球自转主联测期间,LAGEOS卫星的全球激光测距数据。取得了如下的结果:(1)一个地球自转参数(ERP)的序列——ERP(SHA)85L01。它自1983年9月初起每隔五天给出了极移两分量xp,yp和日长变化DR的一组解。其内符精度为:xp——2.1mas,yp——2.2mas,DR——0.13ms。至于轨道拟合后观测的总体中误差等于14cm。(2)试验了用五天弧段同时检测极移变化率的能力,表明测定的实际误差是1mas/d。(3)探讨了极移序列的实际精度与内符精度之间的关系,求得两者之间的比例因子约为0.7—1.0。结论是利用LAGEOS卫星激光测距资料测定ERP的实际精度现巳接近10cm。当力学模型进一步完善,观测沿卫星轨道的分布更加均匀时,这个精度还可提高。  相似文献   

17.
张松懋 《中国科学A辑》1994,37(4):418-423
本文提出了一种高维文法——森林文法,森林文法中产生式的左部和右部都是树结构的并置,本文研究了森林文法的分类,特别研究了它的子类——上下文有关森林文法,并定义了上下文有关森林文法的一个子类——弱优先森林文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并分析了液晶简并与二重简并四波混频的两种物理机制——来源于分子重新取向的非线性极化以及热致位相光栅。提出了区分两种机制的偏振鉴别法,获得了单纯来源于分子重新取向机制的简并与二重简并四波混频讯号。  相似文献   

19.
陈宏  侯宗义 《中国科学A辑》1994,37(8):808-814
讨论了解算子与右端都近似给定的第一类算子方程的迭代Tikhonov正则化方法,建立了一种选择正则参数的方法——广义Arcangeli方法,得到正则化逼近解的收敛速度估计。  相似文献   

20.
丁同仁 《中国科学A辑》1981,24(8):939-945
本文证明了Bernfeld和Haddock在1976年一次非线性系统及其应用的国际会议上提出的一个猜想:时滞方程 x’(t)=-x1/3(t)+x1/3(t-r)(时滞r>0)的每个解当t→∞时趋于一常数是正确的,而且得到了更为广泛的结果,即文中定理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