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探测角度θ1=21.7°,36.1°和40.5°,测量了19F+51V耗散反应类弹产物的激发函数。入射能量从102.25 MeV到109.50 MeV,步长250 kev。提取了反应产物的能量相干宽度Γ和对应的双核系统的转动角速度ω,讨论了相干转动在耗散反应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给出用γ共振吸收法测量24Mg核Jπ=2+,11.52 MeV能级总宽度的定量结果。采用质子能量为1.799 MeV的27Al(P,γ)28Si共振反应,从13.320MeV能级退激到第一激发态时,放出11.542MeV能量,分支比为9495。用此γ射线激发吸收核“Mg的11.520 MeV能级,实验发现在相对于质子束128.0°及130.4°处均出现吸收谷点,分别对应于能量为11519.8±0.4 keV及11520.7±0.4 keV能级,两能级相差为900 eV,经过拟合搜索X2值,得到两个能级总宽度分别为22.6±3.4eV与10.0±2.9eV,跃迁到基态宽度Γ0=1.73eV及0.78 eV。本实验给出了11.520 MeV两个分裂能级的准确参数,并进一步显示了γ共振吸收法高能量分辨率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E-E望远镜及北京Q3D磁谱仪系统.在HI-13串列加速器提供的35MeVα离子轰击下,测量了56Fe(аd)58Co核反应的精细能谱和微分截面角分布.借助全微观DEBA理论分析,相应于核反应俘获的p-n核子对具有(lg9/2)2组态,观测到迄今所能看到的最高拉长态(lg9/2,lg9/2)_9.还对6.4 MeV高激发能级核反应截面的反常增强,而p-n核子对耦合成最小角动量的实验证据进行了讨论,并且确认了6.4MeV能级为非自然宇称态,自旋字称值Jл=1+.  相似文献   

4.
用角动量投影壳模型研究了188Pb核素的形状共存 .实验数据经过计算结果的分析 ,指出188Pb的低位激发态中存在着对应于不同内部粒子组态的球形基态、扁椭球和长椭球 3种形状的共存 ;预言了质子h9/2 两粒子 两空穴扁椭球带 ;指出长椭球带是两种多粒子 空穴组态的混合 ,推导出了混合系数 .根据这些系数 ,说明中子i13/2 对破裂引起的顺排对长椭球带的影响是一个渐进过程 ,指出了长椭球带 2 + 态的能量范围为 80 4~ 880keV  相似文献   

5.
在电子入射能量300 eV条件下,测量了氮分子在不同散射角下的12—14 eV能区的能量损失谱,散射角范围为2.75°—10.25°。得到了电子态b1u振动能级v’=1—4的散射微分截面和广义振子强度,并通过外推k~2至零的方法得到了b1u及其振动能级v’=1—4的散射微分截面和广义振子强度,并通过外推K~2主零的方法得到了b1u及其振动能级v’=1—4的光学振子强度。所得结果与已发的实验数据和理论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李学初  楼南泉 《中国科学A辑》1981,24(12):1497-1504
本文给出了在5—43乇五种不同氩气压力和0.07—1乇钠蒸气压下利用Na+CCl_4反应得到的C2*d3Πg到a3Пu态跃迁的△v=0带序的化学发光光谱。假定C2*d3Πg v=6为优先生成,并然后经碰撞逐渐弛豫到低振动能级,这样就可以计算出C2*d3Πg态的总的脱活速率和振动弛豫速率。计算结果是:在温度为 340℃时,在氩气中其总脱活速率为4.1×106-1-1,振动弛豫速率为2.2×10~6乇-1-1。在氮气中这两个传能速率则要略高一些。C2*d3Πg态被钠原子猝灭的速率约为107-1-1,约比气动碰撞速率高一个数量级。这是由于发生电荷传递形成了Na+C2*-中间络合物所引起。  相似文献   

7.
鲍诚光 《中国科学A辑》1994,37(4):404-411
本文研究了氦2s+1P0双激态的第三序列,显示了电子云分布的各向异性,显示了分波构成的异同,并借助于形状密度直观地显示了角关联,确认了两种径-径关联机制,即“推出”和“跃迁”机制,估价了诸态对r1和r2(径向部分)交换的近似对称性。  相似文献   

8.
对新概念指导下而设计的 (La1-xSrx)2Cu1-xSnxO4超导体进行了119Sn MÖssbauer谱研究 .对不同掺杂量样品的系统研究表明 ,MÖssbauer谱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Sn以Sn4+价态存在并占据Cu晶位 ,不存在占据La晶位的Sn2 +离子 .Sn4+离子附近的局域晶格畸变较小 ,但是随Sn掺杂量有增加趋势 .在对La2 CuO4母体进行Sr和Sn同时掺杂所引入的载流子对超导电性的影响存在新的机制 .在新的额外氧机制下 ,讨论了Sn掺杂所导致的额外氧对超导电性的影响 .  相似文献   

9.
使用改进后的散射波函数——经组态相互作用(CI)获得的目标(F2)相关波函数再次研究了F2-负离子3Ou-通道的光电解散射截面,进一步确认了异常共振特征的存在。由于相关势函数的作用,所获得的光电解散射截面略小于早期的结果。进而讨论了产生异常共振行为的物理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利用电子自旋共振法研究γ-辐照单晶钼酸铵中[MoO6]7-离子自由基的生成过程及其结构,实验结果表明,钼原子发生了由六价还原至五价的辐射化学反应。用重氢交换法证明,谱的超超精细结构是位于Mo原子上的未成对电子与近邻的质子H+发生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轨道矩的降低,说明位于钼原子4d轨道上的磁电子将部分电子云转移至配位体上。  相似文献   

11.
在2×109~5×109Pa,1 000~2 300℃下合成了由二元组分NaAlSi2O6(Jadeit)-CaMgSi2O6(Diopside)构成的绿辉石,通过XRD分析数据计算了绿辉石JdxDi1-x的晶胞参数随组成变化的规律.采用高温高压淬火法和XRD研究了JdxDi1-x(x=0~1.0)高压下(2×109~5×109 Pa)的固溶关系,并根据JdxDi1-x的固溶相图计算了不同压力下的熔化热.  相似文献   

12.
藉助氦喷嘴带传输系统,采用“p-γ”符合的鉴别原理,成功地合成与鉴别了58Ni(36Ar, 2p3n)反应产生的核素89Ru,并研究了它的β缓发质子衰变性质.实验给出89Ru的衰变半衰期为(1.2±0.2)s, 测定了它的β缓发质子能谱,提取出了89Ru经缓发质子衰变布居到子核88Mo的2+和4+态的相对终态分支比(100∶6).通过与统计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初步指定了89Ru基态的自旋 宇称(5/2+或7/2±)和质量过剩(-59.5 MeV).  相似文献   

13.
设F2为两个元素组成的有限域, F2n 为F2上的n维向量空间. 对于集合A, B ⊆ F2n , 它们的和集定义为所有两两互异的和a+b所组成的集合, 其中a∈A, b∈B. Green 和Tao 证明了: 设K > 1,如果A, B ? F2n 且|A + B|≤K|A|1/2|B|1/2, 则存在一个子空间H?F2n 满足
|H|>>exp(-O(√KlogK))|A|
以及x,y∈F2n, 使得
|A∩(x+H)|1/2|B∩(y+H)|1/2≥1/2K|H|.
本文我们将使用Green 和Tao 的方法并作一些修改, 证明如果|H|>>exp(-O(√K))|A|,
则以上的结论仍然成立.  相似文献   

14.
用35MeV质子轰击稀有放射性同位素靶238Pu生成了一种新的超铀缺中子同位素235Am.产物借助氦喷嘴系统的传输及收集、放射化学方法的分离与纯化,γ射线、X射线及γ-X(γ)符合关系的测量等,明确地鉴别出235Am的合成,并测得其半衰期为(15±5)min.  相似文献   

15.
应用电磁场与分子相互作用理论,给出了分子旋光度的计算公式.对D2-C76的旋光度进行了估算,得到它的旋光度约为1°/cm.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14个咔唑衍生物的1H和13C核磁共振谱及某些衍生物中13C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用NMRCAL程序对14个衍生物中咔唑环质子的核磁共振谱进行了理论计算,讨论了咔唑环对取代基R中3H及13C的化学位移和偶合常数的影响.计算了R为烷基时咔唑环对其中α-H,β-H和α-C,β-C及γ-C的取代效应.在R-一CH2—R1(R1=CnH2n+1),—CH2—?,—CH2—CH2—Br及—CH2—CH=CH2等衍生物中,找出与N直接成键的CH21JCH值具有加和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指出,U1规范场磁单极的主丛——Hopf丛S3/ZD[2]具有保持丛结构的U2SU2×U1不变性.由此,证明了在主丛上的U2 SU2×U1变换中,SU2生成元自然诱导出磁单极周围空间转动的角动量算子,其中包含—Zegr/r项:同时,U1生成元给出电荷算子.因此,磁单极主丛及其U2 SU2×U1不变性,不仅刻划了磁单极周围空间转动的特征,而且给出了角动量算子和电荷算子的统一性。利用这种不变性,文中又导出了磁单极周围的球谐函数,并将这些结果表为类比于陀螺角动量及波函数的形式. 由于保持丛结构的子群SU2是通常的空间转动群SO3的双值覆盖,具有旋量表示,因此,本文的结果表明,磁单极及其主丛的U2 SU2×U1不变性,可以对半整数自旋粒子的存在,提供一种从大范围观点看来是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用熔融法制备了ZnS∶Mn2+不同含量的钠硼硅玻璃 .发光和激发光谱测量发现Mn离子可能占据替位 (Mn2+) sub和间隙 (Mn2+) int两种格位 .进一步的电子顺磁共振(EPR)实验证实了这一判断 ,并从EPR谱确认了(Mn2+) sub,(Mn2+) int和Mn团 3种格位态的存在 .观测到g因子和超精细结构(HFS)常数随纳米晶粒径的减小而增大 .这可能是由于量子限域效应下ZnS的sp3 和Mn的3d5电子态杂化和表面态所引起的 .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Ar和F离子注入对YBa2Cu3O7-x超导薄膜电学性能及结构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和电阻温度关系的测量研究了离子注入后YBa2Cu3O7-x薄膜Tc,Jc和结构的变化。实验中发现,在低剂量注入情况下,Tc和Jc随着注入剂量的增加而下降。但是,上临界温度和X射线衍射谱却几乎保持不变。当Ar离子的注入剂量达到1.2×1013Ar/cm2时,样品发生金属一半导体相交。当注入剂量大于1.2×1013Ar/cm2时,样品的体超导性能基本上完全消失了,X射线衍射峰的强度也有所减弱,最终发生了晶态-非晶态相变,室温电阻率增加了好几个数量级。讨论了超导性能变化及金属一半导体相变的物理起因。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生成元、关系式构造了任意域K上扭Chevalley单群2B2(K)的泛中心扩张.(域K=GF(23)除外)当域K为GF(25)的代数扩域时,证明了2B2(K)的Schur乘子是平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