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合成了一种酰腙类含硫Schiff碱4-(二乙胺基)水杨醛缩2-噻吩甲酰腙一水合物(H2L·H2O,1),采用扩散法制备了它的铜配合物[Cu(phen)L](2,phen=菲咯啉),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它们进行了表征。1的晶体属正交晶系,P21212空间群;2的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在2中H2L以烯醇式脱除羟基质子与铜配位,中心离子的配位环境为畸变的四方锥构型。应用Gaussian 09程序,采用密度泛函方法(DFT),分别在B3LYP/6-31G(d)和UB3LYP/6-31G(d)水平对12进行了量化计算,对分子的前线分子轨道的能量和组成以及电子光谱进行了分析讨论。测试、分析了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由Cu(Ⅱ)、2,2′-联吡啶(邻菲咯啉)与N-苯基亚氨基二乙酸在溶液中组装得到2个双核配合物[Cu2(L)2(2,2′-bipy)2]·8H2O (1)、[Cu2(L)2(phen)2]·2H2O (2)(H2L=N-苯基亚氨基二乙酸,2,2′-bipy=2,2′-联吡啶,phen=邻菲咯啉)。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其晶体结构。晶体结构表明,配合物1的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配合物2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在这2个双核配合物中,中心铜离子的配位形式均为五配位的畸变四方锥构型,配体L中的N原子没有参与配位,而是采用1个羧基的1个氧原子与Cu2+离子螯合、另1个羧基上的1个氧原子以μ2-桥联的配位模式连接2个Cu2+离子。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5-硝基水杨醛缩噻吩-2-甲酰腙的铜和镍配合物[Cu(Him)L]2 (1)和[Ni(Him)L] (2)(H2L=5-硝基水杨醛缩噻吩-2-甲酰腙,Him=咪唑)并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1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 P21/c,晶胞参数:a=1.135 68(12) nm,b=0.770 45(8) nm,c=2.140 4(2) nm,β=97.405(3)°。2的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0.726 91(4) nm,b=0.976 34(6) nm,c=1.265 74(8) nm,α=79.533(2)°,β=82.862(2)°,γ=68.985(2)°。1是中心对称的双核配合物,Cu(Ⅱ)处于四方锥配位环境;2是单核配合物,Ni(Ⅱ)处于平面四边形的配位环境。化合物1通过N-H…O氢键形成一维超分子链,而化合物2通过N-H…O和C-H…O氢键形成二维超分子网络。初步研究了配体和配合物的体外抗癌活性。结果表明,配合物12对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结肠癌细胞SW620均有较强的增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高度柔性的双三唑配体(1,2-(1H-1,2,4-三唑))乙烷(L)和铜盐反应合成了1个新的具有一维双链结构的铜(Ⅱ)配合物{[Cu(cis-L)2Br]Br·2H2O}n(1)。单晶结构表明:配合物1的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 空间群。在配合物1中双三唑配体采用反式构型,桥联相邻的中心铜离子形成一维双链结构,晶格中游离的Br原子同配位水分子形成了四元环状的Br…O超分子环。测定了配合物1在2~300 K的变温磁化率,结果表明相邻铜离子间存在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合成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了2个铜配合物[Cu(H2L)2(THF)] (1)和[Cu2(L)Cl(CH3OH)]·H2O (2) (H3L=3,4-二甲基吡咯-5-甲酰基-2-甲酸乙酯-2-羟基-4-甲基苯甲酰腙)。结果表明在配合物1中, 中心金属离子与周围2个提供N2O配位原子的酰腙阴离子和1个四氢呋喃分子配位, 具有扭曲的四方锥配位构型。然而, 在双核配合物2中, 酰腙配体脱去3个质子, 通过NO和N2O2配位原子分别桥联2个具有平面正方形配位构型的铜中心。2个配合物对人肺癌细胞A549, 人食管癌细胞ECA109和人胃癌细胞SGC7901展现出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6.
以二氰胺钠[Na(dca)]和4-(1-咪唑基)苯胺(L)为共配体分别与锰盐和钴盐反应合成了2种新的配合物:零维[Mn(L)2(dca)2(H2O)2] (1)和二维[Co(L)2(dca)](dca)0.5(ClO4)0.5·1.5H2O·MeOH (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配合物2晶体属于正交晶系,Cmcm空间群。配合物1是1个中心对称的单核结构,锰(Ⅱ)离子与分别来自2个dca和2个L配体的4个氮原子以及2个水分子配位,形成八面体配位几何,L和dca均为单齿配位;配合物2是由混合桥dca和L组装成的二维配位聚合物网状结构,相邻的二维网以面对面方式堆积,沿c轴方向形成一维孔道,里面填充着未配位的反离子和溶剂分子。  相似文献   

7.
以2-甲氧基苯甲酸(HL1)、2,3-二甲氧基苯甲酸(HL2)及甲醇为配体,合成了配合物Cu2(L1)4(CH3OH)2 (1)和Cu2(L2)4(CH3OH)2 (2),并通过红外、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和单晶衍射等研究手段表征了其结构.配合物1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配合物2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2个配合物都具有双核铜结构,由2个铜离子、4个L配体分子和2个甲醇配体分子组成,其中配体L通过双齿配位模式与铜离子配合.研究了2个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并通过Gaussian 09软件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进行了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一种多齿Schiff碱2,4-二羟基苯甲醛异烟酰腙 (H3Ldis·H2O,1),采用扩散法制备了一种二维镉配位聚合物[Cd2μ3-HLdis)2(CH3OH)2]n2),通过元素分析、光谱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1和2的晶体均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1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络。在2中Cd2+处于畸变的八面体配位环境,H3Ldis以烯醇式与镉配位形成双核结构基元,由于吡啶基氮原子配位将双核结构基元扩展为多孔的二维网络结构。MTT法检测结果表明,配合物2对人肝肿瘤HEPG2细胞和人结肠癌细胞均有良好的增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一种酰腙类Schiff碱4-(二乙胺基)水杨醛异烟酰腙(H2L·H2O,1)并制备了它的锌配合物[Zn(L)(Phen)](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等手段进行了表征.1的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71058(4)nm,b=1.0045(2)nm,c=1.3054(3)nm,α=97.383(11)°,β=102.989(12)°,γ=104.038(10)°,V=8.641(3)nm3,Z=2;分子间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一维链超分子体系.2的晶体属三方晶系,P31空间群,晶胞参数a=1.68654(12)nm,b=1.68654(12)nm,c=0.79656(12)nm,V=1.9622(5)nm3,Z=3;配合物结构基元由1个锌离子、1个邻菲咯啉和1个酰腙组成,通过吡啶环的桥联作用形成一种双螺旋状配位聚合物.12都能发射绿色荧光,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524和535nm.  相似文献   

10.
以柔性配体5-(吡啶-2-甲氧基)-间苯二甲酸为主配体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2例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Cu(L)·H2O]n (1), {[Co(L)·H2O]2·5H2O}n (2)(H2L=5-(吡啶-2-甲氧基)-间苯二甲酸),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表征。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为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的二维平面结构,并呈现2-节点(3,4)-连接的拓扑网络。2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的一维链状结构,在分子间氢键的作用下构筑出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同时对配合物12进行了发光性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以2-4-(1H-咪唑-2-[4,5-f] [1,10]菲咯啉基)苯氧乙酸(HPIMPHC)和2-2-(1H-咪唑-2-[4,5-f] [1,10]菲咯啉基)苯氧乙酸(HOIMPHC)为配体,水热合成了2种新型配合物[Zn(PIMPHC)2]n (1)和{[Pb(OIMPHC)2]·4H2O}n (2)。配合物1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bcn;Zn(Ⅱ)的配位数为6,配位构型为变形的八面体,形成2D网状结构。配合物2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Pb(Ⅱ)的配位数为7,配位构型为变形的五角双锥,形成2D网状结构。荧光光谱的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强于配体。  相似文献   

12.
制备了一种水杨醛类多齿Schiff碱(H3Lds,1),并合成了2种金属配合物[CuCl(H2Lds)]·H2O(2)和[Co2(H2O)2(Lds)2]·5H2O(3)。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1属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分子间氢键将该化合物H3Lds连接成二维超分子网络。2属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它是一种具有平面四边形构型的单核铜配合物。而3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它是一种双核钴配合物,其中Co(Ⅲ)处于畸变的八面体配位环境。23借助分子间氢键均形成了一维超分子链。  相似文献   

13.
2-(1H-1,2,4-三氮唑)乙酸-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柔性含氮配体羧酸2-(1H-1,2,4-三氮唑)乙酸(HL)与稀土氧化物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得到了2个稀土配位聚合物 [Gd(L)3H2O]n(1)和[Nd(L)3H2O]n(2)。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表明2个配合物晶体同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具有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14.
以苯乙酸甲酯、水合肼和呋喃甲醛为原料, 合成了配体2-甲酰基呋喃苯乙酰腙(H2L:C13H12N2O2), 再与六水氯化镍反应, 制得配合物Ni(HL)2 (1), 并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表征, 结果表明, 配体晶体属单斜晶系, P21/c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a=1.161 9(3) nm, b=1.359 8(3) nm, c=0.792 16(19) nm, β=109.307(4)°;Ni(Ⅱ)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 P1 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a=0.455 70(14) nm, b=1.094 7(3) nm, c=1.204 8(4) nm, β=98.302(5)°。利用热重实验研究了H2L和1的热稳定性, 并计算了各自热分解过程的表观活化能(Ea), 发现配合物的热稳定性要远高于配体。采用微量热法研究了H2L及1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 配合物的作用焓值(ΔH)要大于配体的焓值, 说明配合物与CT-DNA的作用要比配体与CT-DNA的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5.
一维链状钴(Ⅱ)和锰(Ⅱ)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乙酰丙酮和1R,2R-环己二胺进行缩合得到N,N′-双(乙酰丙酮)-1R,2R-环己二胺的Schiff碱配体L,再分别同CoCl2·6H2O和MnCl2·4H2O进行配位反应,得到了2个配合物[CoLCl2]n (1)和[MnLCl2(C2H5OH)·H2O]n(2),并用元素分析,FTIR和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和2的晶体均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分别是Fddd和P212121。在化合物1中,每个Co(Ⅱ)的配位环境均为扭曲四面体,在化合物2中,每个Mn(Ⅱ)的配位环境都是三角双锥。2个配合物中每个配体L通过其两臂乙酰丙酮亚胺单元的端基氧原子同2个金属离子配位桥联形成一维螺旋链结构。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二氧杂钼(Ⅵ)配合物[MoO2(H2L)(H2O)]的合成、表征和分子结构。该配合物是由马来酰二腙配体双(2-羟基-1-萘醛)丙二酰二腙(H4L)与双(乙酰丙酮)二氧钼(Ⅵ)在甲醇中以1∶1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得到的。通过各种光谱(如IR、MS和NMR)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单晶X射线晶体学确定了配合物的结构。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金属中心具有扭曲的八面体配位环境,与H2L2-的1个甲亚胺氮原子、2个末端氧基团、H2L2-的2个氧原子和配位水分子的1个氧原子相连。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二氧杂钼(Ⅵ)配合物[MoO2(H2L)(H2O)]的合成、表征和分子结构。该配合物是由马来酰二腙配体双(2-羟基-1-萘醛)丙二酰二腙(H4L)与双(乙酰丙酮)二氧钼(Ⅵ)在甲醇中以1∶1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得到的。通过各种光谱(如IR、MS和NMR)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单晶X射线晶体学确定了配合物的结构。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金属中心具有扭曲的八面体配位环境,与H2L2-的1个甲亚胺氮原子、2个末端氧基团、H2L2-的2个氧原子和配位水分子的1个氧原子相连。  相似文献   

18.
本文合成了2个新型Cu(Ⅱ)配合物:[Cu2(L1)2Cl4]L1 (1)和[Cu(L2)2(NO3)2(H2O)] (2),其中L1为3,6-二(苯并三唑-1-)哒嗪,L2为3-(1,2,4-三氮唑-1-)-6-氯哒嗪。配合物1的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铜离子与3个氯原子和配体的2个氮原子形成五配位的四角锥构型,2个氯原子以μ-2方式桥联2个中心铜原子。在配合物1的晶胞中1个游离配体未参与配位。配合物2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铜原子处于五配位四角锥配位环境中。分子间氢键将2的分子结构延伸为一维链、二维网状结构,并通过分子间的π-π堆积作用进一步使配合物构型发展成三维拓扑结构。应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对本文所涉及的化合物进行了清除自由基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这2个配体都具有较好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以4-(1H-1,2,4-三氮唑)苯甲酸为配体,采用水热法合成了2种稀土配位聚合物[Tb(tbc3)(H2O)3]n1)和{[Nd(tbc3)(H2O)3]·H2O}n2)(Htbc=4-(1H-1,2,4-三氮唑)苯甲酸)。运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对该配位聚合物进行了结构测定,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TG及荧光光谱表征。单晶结构表明,配位聚合物1为三斜晶系,空间群P1,配位聚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配位聚合物12均为一维链结构,均通过非共价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构造。  相似文献   

20.
采用常规溶液法合成了2-乙酰基吡啶缩异烟酰腙镍配合物[NiL2](1)和铜配合物[Cu(Ac)L](2),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热重分析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1的晶体属正交晶系,Aba2空间群,晶胞参数a=1.2059(3)nm,b=2.0741(5)nm,c=0.9115(2)nm,V=2.2798(10)nm3,Z=4;中心离子Ni(Ⅱ)的配位数为6,它处于畸变八面体配位环境.2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0.86477(13)nm,b=1.3383(2)nm,c=1.3631(2)nm,β=105.650(4)°,V=1.5190(4)nm3,Z=4;中心离子Cu(Ⅱ)的配位数为5,它处于畸变四方锥配位环境,吡啶基与金属配位的结果使配合物形成一种Z形配位聚合物.配合物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分解温度分别为340℃(1)和296℃(2).2-乙酰基吡啶缩异烟酰腙没有发光性质,而配合物12均可发射紫色荧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