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景文波 《物理通报》2011,40(10):123-124
1引言文献[1]指出:现行高中教材中设计的分别演示通、断电自感现象的两个实验(如图1、图2所示),最大缺点在于把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两种现象割裂开来.且两实验分开做浪费时间,也不易解释断电自感实验中接通瞬间灯泡的突然闪亮.因此完全可以用断电自感实验装置同时观察通、断电自感现  相似文献   

2.
J2446型自感现象演示器,演示通电自感现象效果明显,但断电效果很不明显,拆开仪器发现其中的额外电路,对其进行了分析.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和反复试验,找到有效观察断电自感现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前,一些中学或中专物理教材中,对自感现象的演示装置常采用图1和图2所示的电路.图1用于演示通电自感现象,图2用于演示断电自感现象.实际教学中,由于实验装置常采用1.5V小灯泡亮度较小,A、B两灯泡达到相同亮度的时间差也较短,自感现象不是太明显.另外由于两个电路是独立的,容易让学生产生这样的误解:图1所示的装置,在通电时有自感现象,在断电时没有自感现象;图2所示的装置,在断电时有自感现象,在通电时无自感现象.为了使自感现象明显,同时消除学生的误解,我们对这一演示装置重新进行了设计和改进.  相似文献   

4.
如何使断电感现象的演示效果显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方杰 《物理实验》2000,20(2):28-29
通过分析断电自感现象中的电流和电动势,指出了如何使断电自感现象演示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刘成道 《物理实验》1990,10(1):27-28
高三物理教材中的自感现象,大多是通过J2425型变压器原理说明器进行演示。有的学校可能没有,而且同用一件仪器,两次分别演示通电自感现象和断电自感现象,课堂上存在着操作麻烦的严重弊端,同时也不能给学生一个通断电自感的完整印象。为此,我对原演示实验进行了一些改进,不但能使通、断电自感现象一次完成,达到使用方便、印象完整的目的,而且还可观察断电后瞬时感生电流(电动势)的方向,有助于验证教材中所述“自感电动势总是阻碍导体中原来电流的变化的”这个结论。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6.
郑金 《物理通报》2018,37(3):63-65
利用瞬态过程满足的微分方程及其通解的表达式, 对电感线圈的通电自感现象和两种断电自感现象进 行定量分析, 探讨了有关自感现象的几个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7.
熊小兰 《物理通报》2012,(6):106-108
本刊2011年第10期刊登了《自感现象实验的改进》一文.在实验改进方案一“用‘通电自感’电路演示通、断电自感现象”中,提出用如图1(原文图3,下同)所示电路演示通、断电自感现象.笔者按文中内容操作,使用图1电路进行的通电自感实验,不能观察到原文描述的“D1滞后于D2正常发光”的演示效果.  相似文献   

8.
1传统自感现象演示器 目前广泛使用的自感现象演示器和现行高中物理教材都是分别用图1、图2所示两个电路演示和讲授通电和断电自感现象的,这种演示方法往往会使学生形成一个电路只出现一种自感现象的错觉,不能准确地表现客观事实.此外,这种仪器还存在如下缺点:  相似文献   

9.
自感现象的演示实验,物理教师都是很熟悉的。但是,要做得使通、断电时自感现象明显,又都觉得不很容易。下面就如何做好这一演示实验,谈谈本人的一些体会和做法。长期以来,一般都习惯于用图1所示的两个电路来分别演示通、断电时的自感现象。  相似文献   

10.
利用DIS传感器研究通断电自感现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将DIS传感器应用到通断电自感演示实验中,可直接测量出小灯泡的电流和电压曲线,使学生可以定量的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其对自感现明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自感现象的演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感现象的演示何炎贵(福建武平一中364300)现行高中物理教材中自感现象演示实验操作不便,通电时灯泡发亮的时间差不明显,而断电时易烧断灯丝,又无法显示自感电动势的方向,整体效果差.且通、断电特性要拆装器材分别演示,很不方便,因此很有改进的必要.教学...  相似文献   

12.
1引言 文献[1]中为了让学生了解自感电动势的作用,推荐了两个演示实验.其中一个是演示通电自感现象(图1),另一个是演示断电自感现象(图2).  相似文献   

13.
自感现象是指当线圈中电流变化时,线圈内磁通量变化,从而在线圈自身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又称自感电动势)总是阻碍线圈中电流变化,其"阻碍"效果,可以从教材中的通电和断电自感实验很好地体现出来.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课本实验的理解并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断电自感现象原理的深度解读,剖析师生共同的一些疑难问题,在教学策略方面用模型类比的方法进行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5.
用可调关断速度的电子开关和示波器探究二端无并联电阻的电感线圈的断电自感,直接测量出自感电动势的大小和三极管关断过程的时间,研究自感电动势与断电速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蔡志东 《物理通报》2006,(12):25-26
1反常现象的由来 人教版全日制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物理第二册第十四章“电磁感应”中“自感现象”一节,推荐了两个演示实验.其中一个为演示通电自感现象(如图1所示),另一个为演示断电自感现象.  相似文献   

17.
从实际实验现象出发,根据人的主观感觉、灯丝的响应时间等方面,论述了断电自感小灯泡闪亮的条件,阐述了自感的实质.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在同一电路中观察通电和断电自感现象;用DISLab软件显示电流和电压变化规律的全程一体化教学,教学更加流畅,学生更好理解.  相似文献   

19.
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理论分析,得出了通、断电自感的条件,在实验中用光电传感器把光转换成声,获得光声明显的自感现象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从能量的角度 ,定量分析自感演示断电时 ,电路中小灯泡的“闪亮”现象 ,从而得出“闪亮”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