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阎新中 《物理》1997,26(7):412-414
高温超导电性的电子配对机制阎新中(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0)10年前,人们首次发现了高温超导材料[1].从此之后,对高温超导电性的研究成了凝聚态物理的热点领域.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理论探索,人们在合成新的高温超导材料以及对高温超导机制的认...  相似文献   

2.
金属导体中电子的惯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97年,J.Thomson从阴极射线实验中发现了电子[1],这是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第一颗基本粒子.近一世纪来,人们竞相对电子的质量、电量、形状大小及物质中电子的行为等等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对金属导体中电子惯性效应的研究仅仅是这许多研究中的一个方面,这一研究对于人们认识金属导体中电子的行为、电子的荷质比、物质结构等方面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Nichols对圆盘中电子惯性效应的研究 K.F.Nichols首先对金属导体中电子的惯性效应进行了研究.他设想一金属导体圆盘以恒定角速度绕过盘心且垂直于盘面的轴线转动,在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盘中电子…  相似文献   

3.
《光谱实验室》2007,24(1):42
戴维孙因发现电子衍射、证实了德布罗意关于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论点,与英国的小汤姆孙共获193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在普林斯顿大学取得哲学博士学位。一生中大部分是在贝尔R18电话实验室度过的。在该室最初是研究金属受热时发射电子,以后参与研制电子显微镜。在1927年和革末发现电子束被金属晶体反射时,显出与X射线及其他电磁波相似的衍射图样。这一发现使人们对亚原子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有更深的理解,在研究核、原子和分子的结构时是很有用的。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紧聚焦的线偏振飞秒超强高斯激光脉冲俘获并剧烈加速斜入射低能相对论电子的效应 ,发现被俘获的电子在激光脉冲纵向有质动力的强大加速作用下,可以获得GeV量级的能量 ,并详细研究了入射电子的初能量、斜入射角、电子与激光脉冲的相对延迟时间和激光脉冲 宽度等条件对电子能量增益的影响,发现当激光脉宽超过10λ时,脉宽对电子能量增益影响 不大. 关键词: 电子加速 有质动力 能量增益 束腰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铁电阴极材料的研究日益受人们重视。对铁电材料进行电子发射试验时,偶然观测到材料压电系数随着电子发射次数的增多,其数值大小渐次先由高降低至零,然后又开始反向增大并逐渐稳定于某一绝对值,该绝对值略小于预极化初始值,而在这变化过程中,材料的电子发射电流密度基本恒定。对此进行重复验证以及系统考察发现,压电系数的这种变化规律,为铁电材料电子发射时所普遍遵循,这为铁电电子发射的机理研究探索又提供了一种新的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6.
田伟中 《物理通报》2001,(11):42-45
1 早期原子结构模型 1.1 电子的发现和汤姆孙模型 1.1.1 电子的发现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J.J.Thomson)在研究稀薄气体放电现象时,发现了一种比原子、分子小得多的带负电荷的粒子,接着人们通过实验又知道该粒子是一切原子的组成部分,这种粒子就是电子.电子的发现表明了原子不是不可分的最小粒子.这是为揭示原子内部结构所迈出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7.
取代基对卟啉三阶光学非线性及弛豫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刘志斌  张新夷 《光学学报》1996,16(7):22-925
研究了取代基对卟啉三阶光学非线性和激发态弛豫过程的影响,发现在同一取代位置,推电子基团取代使得卟啉三阶光学非线性极化纱数X值相对影响,而吸电子基团取代使得卟啉X值相对减少,对同一取代基在不同取代装置,发现推电子基团在邻位取代的X值大于其在对位取代卟啉的X值,而吸电子基团在邻位取代的X值小于其在对位取代卟啉的X值,另外,还发现推电子基团取代的卟啉弛豫过程比吸电子基团取代的卟啉弛豫过程快7倍。  相似文献   

8.
余建刚 《物理通报》2006,4(1):52-55
物理学史上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发明创造是科学家们在“无意”中发现的,其中颇为著名的是德国物理学家伦琴于1895年11月8日在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实验室,研究阴极射线时意外地发现了一种新的射线——X射线。X射线的发现立刻引起了全世界科学界的关注和轰动,并掀起了一股X射线研究热潮,并促使了天然放射性现象与电子等一系列重大发现的接踵而来,从而揭开了人类研究微观世界的序幕。乃至人们把X射线的发现称之为第二次科学革命的号角,现代物理学革命和现代科学革命的起点.对于如此重大的科学发现,其背后隐藏着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9.
陈民  盛政明  张杰 《中国物理》2005,14(7):1407-1412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电子在真空紧聚焦激光束中的动力学行为和能量增益。研究发现对应于两种不同的轨迹,电子可以得到纵向和横向两种电场的加速。阐明了电子的能量增益与电子的入射角和入射动量间的关系。对于给定的激光参数,给出了电子的最佳入射参数。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尾波场加速电子诱导光核嬗变的优化方案并开展了135Cs光核嬗变的数值模拟研究。蒙特卡罗模拟研究发现随着电子能量的增加,嬗变产额逐渐趋于饱和,单位能量电子的嬗变效率在40 MeV附近时存在峰值,半高处能量为20、120 MeV。为了提升半高处能量内的电子电量从而优化嬗变产额,使用粒子模拟程序研究了超短超强激光在气体等离子体中的传输过程。研究结果发现,随着等离子体密度的降低,尾波场加速的电子能量逐渐升高,但是电荷量逐渐减少,并且圆偏振激光加速的电子能量和电荷量均优于线偏振激光。通过调整等离子体密度和激光偏振,发现在圆偏振激光和特定等离子体密度条件下,存在嬗变产额的最优值。利用电导率等效方法对345 GHz折叠波导行波管中的电磁信号的传输损耗进行了仿真研究,考察了流通管孔径、加工粗糙度等对冷腔传输损耗的影响,流通管孔径较大或加工粗糙度较大都会导致电磁信号传输衰减严重。还模拟分析了热腔中电磁信号衰减对慢波结构净增益、带宽、最佳周期数等器件特征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电磁信号衰减会使得增益下降和带宽降低。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GaN薄膜低温生长提供更多的活性氮,在一个腔耦合电子回旋共振(ECR)半导体加工装置上,用朗谬探针和二次微分理论,研究了氮ECR等离子体的实际电子能量分布。发现它们都是非麦克斯韦分布,含有高能电子,而且随着放电气压的下降和微波功率的增加,高能电子成分增加。  相似文献   

12.
单壁碳纳米管中电子的有效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地  颜晓红  丁建文 《物理学报》2004,53(2):527-530
解析研究了单壁碳纳米管中电子的有效质量,以及导带底的电子有效质量与其管径和螺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单壁碳纳米管的几何结构对其电子有效质量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锯齿形窄隙半导体管,发现其导带底的电子有效质量与管径的平方成反比. 关键词: 单壁碳纳米管 电子有效质量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微波吸收法,测量了ZnS:Mn,Cu粉末材料受到超短脉冲激光激发后,其光生电子和浅束缚态电子的衰减过程.发现Mn,Cu的浓度对导带电子的寿命有明显的影响,提高掺杂浓度会使光生电子的寿命大大缩短,还研究了掺杂浓度对光致发光强度的影响. 关键词: 发光材料 硫化锌 光电子 微波吸收技术  相似文献   

14.
倒置有机发光二极管(Inverte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IOLEDs)因其结构容易与n型薄膜晶体管技术集成而得到了广泛研究。在IOLEDs研究中,为了使电子能从底阴极有效注入电子传输层,对各式各样的电子注入层结构进行了研究。本文制备并研究了采用超薄金属Mg作为电子注入层的高效率绿色磷光IOLEDs。研究发现超薄金属Mg薄膜具有优良的透光性;基于2 nm厚Mg电子注入层的IOLEDs具有最优的发光性能,其启亮电压、最大电流效率和外量子效率分别为3.06 V、46.5 cd/A和13.3%。  相似文献   

15.
有机超导体     
经过十余年对有机金属的性质的研究之后,大约在两年前,人们发现了第一个有机超导体.由于预言了有机金属新结构具有超导电性和较高的临界温度,它激励着人们进行研究.这是一个长远的目标. 有机金属是包含相当扁平的有机分子的分子固体.例如TTF(四塞富瓦烯).这些分子可以组合成为密堆砌层.还有另一种成份的有机或无机的对电子有吸引力的分子.这样一些所谓受主分子形成由有机层和除去电子而部分填充的有机分界的阵列,具有电子状态的金属化能带.电子沿层的方向运动相当容易,但从一层到另一层却很困难.因此,电导和其它物理性质全都是各向异性的.…  相似文献   

16.
我们研究了托卡马克等离子体进制电子引起的电子回旋激射不稳定性发生的条件,发现由反常多普勒效应及切伦科夫效应确定的准稳态速度分布又会激发电子回旋激射不稳定性,且其对本底电子回旋辐射的放大频段低于回旋频率,这与HL-1实验观察一致。  相似文献   

17.
我们研究了托马克等离子体逃逸电子引起的电子回旋激射不稳定性发生的条件,发现由反常多普勒效应及切伦科夫效应确定的准稳态速度分布又会激发电子回旋激射不稳定性,且其对本底电子回旋辐射的大频段于回旋频率,这与HL-1实验观察一致。  相似文献   

18.
全同性原理要求电子波函数必须满足交换反对称性的条件,针对其对多电子系统的瞬态吸收谱产生的影响,运用Ritz变分法求出了具有全同反对称性的氦原子波函数。在此基础上,通过求解三能级模型并与不考虑电子交换作用的旧模型对比,在理论上研究了氦原子阿秒极紫外(XUV)光瞬态吸收谱。该研究突破传统所采用的单电子跃迁模型,重点考虑电子的交换作用对XUV光瞬态吸收谱的影响。研究发现该交换作用对该瞬态吸收谱的强度和吸收峰的位置等物理量都有重要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可为运用瞬态吸收谱探测原子内电子超快关联动力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秦克诚 《大学物理》2001,20(7):47-48
前两节介绍了上一次世纪之交时经典物理学理论和已知实验事实的矛盾.这些实验事实才刚刚触及高速和微观领域.19世纪末,在实验上还有三大发现,即X射线、电子和放射性,这些发现进一步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这三项发现都直接或间接与阴极射线的研究有关.阴极射线是当时的热门研究题目,早在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就发现了稀薄气体放电中的辉光现象.随着真空技术不断进步和真空度不断提高,物理学家又发现了阴极射线.它产生于高真空放电管的阴极,撞击对面的管壁,使之发荧光.用现在的话来说,所谓阴极射线,就是电场从阴极拉出来的电子流.电子的发现当然直接与阴极射线有关,X射线是伦琴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的,而放射性则是贝克勒尔研究X射线时发现的.  相似文献   

20.
熊诗杰 《物理》1997,26(6):352-356
发光高分子聚合物的电子结构和发光机制的理论研究,是引起人们广泛重视的基础理论研究的新领域,文章简要介绍了这方面的研究概况、阐述了这种材料中的无序因素所引起的电子态的变化及其对电致发光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