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电子、自动化、宇航和原子能工业的飞跃发展,铷、铯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愈加引起重视。遗憾的是在自然界仅找到铯的矿物,因而从液体矿-卤水中提取它们,就成为一条重要途径。从基体为碱与碱土金属的卤水中分离出铷、铯存在着较大的困难,且又缺乏特效试剂,因而目前主要用仪器分析法测定,其中以火焰分光度法最为普及。我们用四苯硼钠将卤水中铷、铯随钾共沉淀分离,继溶于正丁酮-甲醇-水  相似文献   

2.
Rb_2CO_3-C_2H_5OH-H_2O三元体系在40℃的溶解度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铷和铯是稀有分散的成盐元素 ,以往研究工作甚少 ,近年来铷和铯及其化合物在高新技术中的应用正受到人们的关注[1 ] 。钾、铷和铯的化学性质十分相似 ,尤其是铷与铯的分离和纯化难度很大 ,从矿物、盐卤和地热水资源中分离提取铷和铯的过程中 ,通常很难获得纯度较高的产品 ,开展铷盐纯化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混合溶剂用于盐类的分离和纯化 ,一直受到重视。文献[2 ] 中仅报道了对碱金属碳酸盐 醇 水在 2 0℃时两相的分层关系 ,没有研究过饱和状态下的三相关系。根据碳酸铯在 30℃乙醇中的溶解度比碳酸铷大 5倍以上 ,我们采用国产…  相似文献   

3.
铷和铯是稀有分散的成盐元素,以往研究工作甚少,近年来铷和铯及其化合物在高新技术中的应用正受到人们的关注^[1]。钾、铷和铯的化学性质十分相似,尤其是铷与铯的分离和纯化难度很大,从矿物、盐卤和地热水资源中分离提取铷和铯的过程中,通常很难获得纯度较高的产品,开展铷盐纯化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混合溶剂用于盐类的分离和纯化,一直受到重视。文献^[2]中仅报道了对碱金属碳酸盐-醇-水在20℃时两相的分层关系,没有研究过饱和状态下的三相关系。根据碳酸铯在30℃乙醇中的溶解度比碳酸铷大5倍以上,我们采用国产碳酸铷商品作为试验物料,在测定了40℃时Rb2CO3-C2H5OH-H2O三元体系平衡溶解度相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纯化处理,使该产品纯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工业上以四氯化锡从提锂后富含铷和铯的混合碱母液中分步沉淀出铯和铷,以制取它们的化合物。分析上也利用上述反应作为重量法测定铷和铯的方法。有关铯和铷的氯锡酸盐中钾、铷、铯、锡的分析测定文献中未见报导。因为样品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极难溶解,碱融样品又会引入大量外来碱金属元素(特别是钾)而使分析造成困难。  相似文献   

5.
卤水学名为盐卤,是由海水或盐湖水制盐后残留于盐池内的母液,主要成分有氯化镁、硫酸钙、氯化钙及氯化钠等,味苦、有毒。卤水中铷和铯的提取方法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因为卤水中铷和铯的浓度直接决定提取方法的选择和提取价值的大小,因此对卤水中铷和铯测定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利用4-叔丁基-2-(α-甲苄基)酚(t-BAMBP)萃取矿物中微量的铷和铯,再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在萃取剂中的浓度.并对稀释剂的选择、萃取酸碱度、相比影响、萃取时间及干扰离子等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检出限分别为铷:0.02μg/g,铯:0.08μg/g。标准浓度在0~200μg/50mL时,线性关系大于0.9989,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6.4%~104.4%之间,相对误差小于1%.  相似文献   

7.
离子色谱法测定盐湖原卤中阳离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盐湖卤水资源矿化度高,富含多种盐矿资源,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卤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其中的察尔汗盐湖自西向东依次为霍布逊、察尔汗、达布逊和别勒滩四大湖区,以液体、固液并存的钾矿资源为主,并伴有钠、镁等资源,还富含铷、铯等稀散元素。盐湖卤水中盐矿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其离子含量的分离测定也是当前热门的分析课题。目前测定锂、钾、钠、钙、镁、铷和铯等无机阳离子的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1-2]、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氟化氢铵消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锂、铷和铯的方法。方法经国家土壤和水系沉积物标准参考物质验证,方法的检出限锂0.012μg/g、铷0.038μg/g、铯0.045μg/g,相对标准偏差锂0.41%~1.3%、铷0.32%~0.94%、铯1.3%~2.5%,能够满足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测试的质量要求。并且有效地避免了铷和铯在样品消解过程中的挥发损失。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测试成本低、分析效率高等特点,适合于批量样品的分析测试。  相似文献   

9.
铷是制造电子器件(光电倍增管、光电管)、分光光度计、彩色电影、彩色电视、雷达、激光器以及玻璃、陶瓷、电子钟等的重要原料;在空间技术方面,离子推进器和热离子能转换器需要大量的铷;铷的氢化物和硼化物可作高能固体燃料;放射性铷可测定矿物年龄,此外铷的化合物还可应用于制药、造纸业[1]。我国铷资源主要赋存于锂云母和盐湖卤水中,锂云母中铷含量占全国铷资源储量的55%,以江西宜春储量最为丰富,是目前我国铷矿产品的主  相似文献   

10.
稀碱金属铷、铯资源的成功开发,需以相应的相平衡与相图研究成果为指导,开展稀碱金属盐-混合溶剂体系相平衡的研究,对这些金属盐的提纯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不同的铷、铯盐-混合溶剂三元及四元体系两个方面,归纳总结了此类体系的相平衡研究进展,探讨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深入研究稀碱金属-混合溶剂体系的相平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殷伯海 《化学学报》1965,31(3):260-263
碱金属离子的纸电泳分离已有不少方法[1-3]。Alberti等[4]曾用磷酸锆离子交换纸在盐酸介质中电泳分离钾、铷和铯。本文作者考虑到磷钼酸铵作为离子交换剂对碱金属离子具较高的选择性[5,6],故将磷钼酸铵固定在滤纸上作成离子交换纸,以硝酸铵和硝酸为电解质溶液对钾、铷和铯的电泳行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利用淋洗法测定铷、铯在Zerolit FF(硝酸根式)树脂和甲醇或丁醇与硝酸的混合溶剂间的分配系数;初步拟定用70%甲醇-30%4.78M硝酸为淋洗液分离示踪量铯和丝克量铷的阴离子树脂交换方法.  相似文献   

13.
借助于环炉技术,用磷钨酸作交换剂,分离了微量的钾、铷、铯。先用0.1N硝酸:乙醇-1:2溶液冲洗出钾;然后借助于辅环,用0.1%硝酸银溶液冲洗出铷;铯则留于原斑点不动。操作时间不超过15分钟。钾、铷、铯离子的检出限量皆为5微克;三者的可分离最高比值为300:50:50(微克)。逾此分离不清。  相似文献   

14.
用取代酚尤其是4-仲丁基-2-(α-甲苄基)酚(BAMBP)萃取铷和铯已引起很大的注意。萃取铷和铯最适宜的NaOH和BAMBP的浓度是1.0M。锂、钠离子没有明显萃取。加入试剂之前,如果加入适当量的酒石酸钠用作掩蔽剂,可防止镁和铁离子的沉淀。本法成功地应用于卤水中定量测定铷和铯,其检测限比一般方法低,相对误差±6%。方法快速、简便、灵敏。我们原先采用大粒度磷钼酸铵富集后,用碱溶解再以BAMBP萃取进行测定。以后  相似文献   

15.
借助于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以冠丙四肽为模型基础,对铷、锶、铯、钡等金属离子与该冠丙四肽的结合形式进行了几何构型优化、能量计算、Mulliken布局数分析等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冠丙四肽的构型在与IA金属离子结合前后略有改变,结合过程中电子由冠肽移向金属离子,碱金属离子铷、铯与冠型环丙四肽的结合作用相差不大,其最...  相似文献   

16.
1984年12月27—30日在江西省分宜有色金属冶炼厂召开了有色金属分析情报网第二次锂铷铯分析经验交流会。全国14个单位2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7位代表作了专题报告,对锂铷铯的分析现状及其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低品位锂云母中铷和铯含量的方法。通过试验确定了最佳的样品处理条件,以铑为内标校正基体干扰,确定方法对铷和铯的检出限(3s)分别为0.032,0.018μg·L^-1,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7。对实际样品进行11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n=11)为2.3%~4.6%;加标回收试验的回收率为96.5%~105%。经国家标准品验证,本方法的测定值与标准值相符。该方法快速准确,能满足低品位锂云母中铷和铯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平衡法测定铷、铯在稀硝酸或稀硝酸-甲醇(或正丁醇)与华东化工学院阳-42号树脂间的分配系数,比较用硝酸及硝酸-醇作淋洗液分离铷、铯的效果,并确定0.47M硝酸是较好的淋洗液.  相似文献   

19.
铬天青-S-(CAS)-溴代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光度法测定铁(Ⅲ)已有报导,并用于测定高纯锂、铷、铯盐类中微量铁。本文将此法用于矿物、岩石中铁的测定,进行了必要的试验。方法灵敏度高,摩尔吸光系数达1.1×10~5。实验部分  相似文献   

20.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高纯氯化铷中锂钠钾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铷是一种稀有的碱金属元素,它在自然界中储量很小且极其分散,它的化合物种类也不如其它碱金属元素多、稳定性高。氯化铷是极重要的基本铷盐,它是一种白色结晶性粉末,可用作特种分析试剂、水生物养殖场的人造海水添加剂以及制造金属铷和其它铷盐的原料。铷因其特性而在自然界中易与其它杂质特别是碱金属元素附生,制备时不易纯化。准确检测高纯度氯化铷中主要杂质的含量具实用意义。本文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高纯度氯化铷中锂钠钾铯的含量,检测灵敏度高、检测成本低,操作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