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粉末装管工艺研制YBa_2Cu_3O_(7-δ)高温超导带材。研究了冷轧工艺和冷轧十压制工艺对带材J_c值的影响以及不同加工率线材超导芯的微观结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冷轧十压制工艺比单纯的轧制工艺所获得的带材J_c值高,随着加工率的增加超导芯的密度和临界电流密度增加。  相似文献   

2.
用熔融织构生长法(Melt-Textured-Growth)制备出具有高临界电流密度的YBa_2Cu_3O_y超导材料·片状的YBCO粉末烧结体被快速加热到包晶转变温度以上,慢速冷却通过包晶转变点,制成一种高密度层状结构的类单晶超导体。这种超导体具有很强的定向结晶组织和很强的晶粒间的连接。采用持续的直流电四引线法在77K温度下,测量了样品的临界电流密度J_c与外磁场H的关系。在2T场强下,J_c达到了23800A/cm~2。扫描电镜和高压电镜的观察表明,样品中除了有弥散的Y_2BaCuO_y和CuO非超导相颗粒外,还存在着大量的孪晶、位错、位错环以及堆垛层错等品格缺陷。这些缺陷对提高磁场下的J_c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有些缺陷本身就是磁通钉扎中心。  相似文献   

3.
以YBa2Cu3O7-x(YBCO)超导涂层为导体的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由于其优异的本征性能,吸引着人们不断探索和研究其实用成材技术.现在,近千米长带的研制成功,使其已经或即将应用于电缆、马达和其他电力器件.为了更好地使YBCO涂层导体能够在高温高磁场下应用.最近在YBCO中引入钉扎中心以提高它的电磁性能的研究是一个热点.综述了近年来二代超导带材的发展状况,并对目前高温超导体中提高电学性能的研究做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随着镍箔、镍薄带材在新能源电池中的广泛使用,对镍沉积层微观组织结构和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添加剂和电沉积镍生产工艺优化,得到微观组织可调控的镍沉积层,成为电解镍品质提升的重要研究方向。稀土离子由于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在电解沉积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高形核率、阻碍晶粒长大来改善金属沉积层的组织结构。本文通过向电解镍生产使用工业电解液中添加不同浓度CeCl3盐,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分析方法得到镍沉积层晶粒尺寸和分布,当工业电解液中添加CeCl3最佳浓度为0.8 g·L-1时,对镍沉积层晶粒的细化效果最好;Ce的加入只能使镀层晶粒细化,但不与发生共沉积,Ce的加入只是起到改变镀层组织结构的作用,并且只是以金属形式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稀土对中碳中合金ZG70Cr2MnNiSi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碳中合金钢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耐磨材料,可通过微合金化和变质处理来提高该钢种的强韧性。本研究以ZG70Cr2MnNiSi钢为研究对象,选用了两种稀土复合变质剂对其进行变质处理,测试并比较了不同变质剂处理后钢的力学性能和磨损性能,分析了钢的XRD物相图谱、金相组织、断口形貌和TEM微观组织,研究结果表明:变质处理有利于马氏体高密度位错的形成,促进了组织细化和碳化物的弥散析出,从而提高了铸钢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YBa2Cu3O7-x涂层导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以YBa2Cu3O7-2(YBCO)超导涂层为导体的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由于其优异的本征性能,吸引着科学家不断探索和研究其实用成材技术。近年来,百米级长带的研制成功,使其成为当前国际上超导研究的热点。综述了近年来二代超导带材的发展状况,并对在镍和镍合金基带上制备涂层导体的工艺技术以及其基本结构特征做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包括基带的制备技术、隔离层的生长、化学法和物理气相沉积法生长YBCO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别以六氢吡啶、三乙醇胺、70~#酸酐和三氟化硼单乙胺络合物为固化剂,研究了用双酚A改性的环氧树脂和端羧丁腈(简称CTBN)增韧的环氧树脂体系的热、机械性能、微观形貌和交联密度。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在碱性催化型固化剂六氢吡啶或三乙醇胺下,双酚A的加入才会有突出的增韧效果。结果指出固化物冲击韧性的提高与网络交联密度有关,断裂韧性的提高是析出橡胶相体积分数增大和基体交联密度减小的协同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硝酸盐热反应法制备了Y-Ba-Cu-O系高Tc超导材料,并探讨了不同的制备条件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制备条件,在此条件下,可制备出零电阻温度T_(R=0)=90K,转变温度T_0=93K的超导体材料,经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表明以YBa_2Cu_3O_(6.5+δ)物相为主夹杂少量非超导相,制备过程的最高热处理温度较以氧化物和(或)碳酸盐为原料要低100℃左右.  相似文献   

9.
自Jin等人首次采用熔融法合成类单晶显微结构的体材以来,许多研究者已获得具有高度C轴取向的类单品或高质量的单品。我们用同样方法也制得了在77K、2T磁场下,J_c为2.38×10~4A/cm~2的YBa_2Cu_3O_(7-x)超导晶体,并用高压透射电镜观察证实了高密度的位错、位错环以及弥散分布的211相,CuO粒子可能是主要的磁通钉扎中心,从而大大地  相似文献   

10.
以铸态、固溶态和时效态Mg-11Gd-2Y-0.5Zr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光学显微镜(OM)、带能谱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电子拉伸试验机分析了热处理对Mg-11Gd-2Y-0.5Zr合金的微观组织、微区成分、物相组成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静态失重实验和电化学测试研究了不同热处理状态合金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铸态Mg-11Gd-2Y-0.5Zr合金组织主要由α-Mg基体、Mg_(5)Gd和少量的Mg_(24)Y_(5)相组成,固溶处理后组织均匀,部分未熔相(富Y相)以颗粒状形式存在,时效态合金析出相尺寸较小且弥散均匀分布。固溶和时效态合金的抗拉强度有不同幅度提升,分别为191.33和265.73 MPa,均表现为准解理断裂特征,在本研究范围内,Mg-11Gd-2Y-0.5Zr合金耐蚀性主要与热处理工艺、析出相的形貌和尺寸有关,不同状态下的合金在腐蚀过程中化学反应类型相似。  相似文献   

11.
用聚合物—金属—络合物先成物(polymer—metal—complex precursor)方法,在小心控制煅烧条件下合成了(Bi_(1.6)Pb_(0.4))Sr_2Ca_2Cu_(3.6)O_x超导材料,产物有一个100K的零电阻转变温度[T_c(R=0)]。产物的X—光衍射峰相对强度表明,它只包含高—Tc相和低—Tc相,而且以高-Tc相为主。通过电阻测量、X—光衍射和元素分析,研究了产物的超导性能、结构和组成。  相似文献   

12.
在2-乙基己基琥珀酸酯磺酸钠(AOT)/异辛烷/水微乳液体系内,通过改变w值(水与AOT的物质的量之比)和反应物浓度比例得到了5nm球形至80nm立方状的NaKCoFe普鲁士蓝类配合物。发现w值和反应物浓度比不仅影响产物的形貌,而且影响配合物的结构。用UV、XRD、EDS、ICP、IR和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等对产品进行了结构和磁学性能的表征,发现影响产物磁性的主要因素是碱金属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多嵌段聚醚-酯共混物的微相结构与血液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工作合成了两种性质不同的聚醚-酯多嵌段共聚物,一种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为硬链段,聚乙二醇(PEGT)为软链段的亲水性多嵌段共聚物,另一种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为硬链段,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GT)为软链段的疏水性多嵌段共聚物。将两种共聚物以一定的比例共混,制备多嵌段聚醚-酯共混物。 改变共混物的组成,研究其微相结构与血液相容性的关系。采用动态力学谱(VES)、示差扫描量热(DSC)、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等测定共混物的微观结构,采用微球柱法评价共混物的血液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材料的微观非均相结构及亲水平衡是决定血液相容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三种或三种以上单体的多元共聚物和共混物是改造材料性能的极重要途径之一。多元共聚物与相应均聚物的多元共混物因微观结构的显著差别而引起性能上的很大差异。故如何利用一种简便快速的方法,鉴别体系是共聚物还是均聚物的共混物以及共聚物和共混物的组成、结构等与性能的关系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于共聚物和共混物的组成及结构分析方法有多种,裂解色谱法(PGC)是简便易行的方法之一。本文采用居里点PGC研究苯乙烯(S)—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腈(AN)三元共聚物和三单体均聚物的共混物的组成分析,以及结构差异的鉴别等。  相似文献   

15.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商业化应用的瓶颈仍然是贵金属催化剂导致的成本问题。然而,目前对于催化层中纳米尺度全氟磺酸离聚物(以Nafion为代表)薄膜中质子传导的问题研究不足,无法完善三相界面的成型规律,进而指导催化层设计。在催化层浆料制备过程中,分散溶剂对Nafion的分散形态有直接影响,可能对催化层成型后附着在催化剂颗粒表面Nafion薄膜的微观结构有潜在影响,进而影响Nafion薄膜的质子传导能力。因此,在本文中利用分子自组装技术模拟催化层离聚物薄膜的聚集过程,于模型基底上制备厚度精确可控的纳米尺度Nafion薄膜,并通过微观测试表征技术探索并建立纳米尺度Nafion离聚物的微观结构模型,阐明分散溶剂对Nafion薄膜微观结构及质子传导的影响。研究发现Nafion薄膜在纳米尺度下的质子电导率比体相膜的质子电导率低一个数量级,使用介电常数较小的醇类溶剂可以使Nafion薄膜形成更有利于质子传导的微观结构,使Nafion薄膜的质子电导率得到提高。相关研究结果为优化PEMFC催化层结构,改善PEMFC催化层中质子传导问题提供给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含硅氧烷结构聚酰亚胺树脂的耐热稳定性及高温结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含硅芳香二胺双(4-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APDS)设计制备了系列苯乙炔基封端的含硅氧烷结构聚酰亚胺树脂预聚物(PEPA-PIS), 考察了硅氧烷含量对树脂固化物耐热稳定性的影响规律. 利用非反应性苯酐基团封端的模型预聚物(PA-PIS)证明了温度对于硅氧烷结构演变的影响. 通过对树脂固化物高温固化处理后耐热稳定性与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发现在高温下硅氧烷结构发生氧化交联反应, 并在树脂表面形成具有无机特性的二氧化硅结构, 这种有机/无机杂化特性可显著提高聚酰亚胺树脂的耐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聚左旋乳酸(PLLA)和超高分子量聚氧化乙烯(PEO)共混物,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二维广角X射线散射(2D-WAXS)等方法系统研究了PEO的加入对不同温度下PLLA拉伸行为及拉伸过程中微观结构变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PLLA/PEO共混物为非均相体系, PEO粒子均匀分布在PLLA中形成两相结构. PEO的加入能够显著降低PLL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 在25~60 ℃范围内显著提高PLLA的拉伸性能. 在60 ℃拉伸时, PEO的加入提高了PLLA在拉伸过程中的结晶和形变能力. 在80 ℃拉伸时, 共混物的拉伸断裂伸长率下降, 但共混物的结晶速度仍高于纯PLLA样品.  相似文献   

18.
大尺寸熔融织构YBCO超导体的制备及磁浮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熔融织构生长工艺结合籽晶技术制备出大尺寸YBCO超导块格。微观结构观察表明,其结晶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得了控制,而且晶畴尺寸比较大,测量了样品的磁浮性能,得到了超导样品和永久磁铁之间的作用力与距离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19.
采用FMI-I-600-R-C型真空感应熔炼速凝炉在不同的辊速下制备了钕铁硼速凝薄片,并分别制备磁体。通过微观组织对比分析发现,铜辊转速对薄片的微观组织无明显影响,而主要改变了速凝薄片的厚度分布。速凝薄片的显微组织主要与厚度有关:在0.2~0.4 mm范围内薄片主要由主相柱状晶组成,当厚度超过0.4 mm时,在薄片的自由面开始析出α-Fe。通过性能对比发现,当辊速为1.4 m·s~(-1)时,所得磁体的综合性能最优,其中(BH)_(max):43 MGOe,B_r:13.5 kGs,Hci:17.3 kOe,H_k/H_(ci):0.867。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测试技术,研究了经过标准热处理和时效处理后的不同Ti含量合金的微观组织。 研究发现,标准热处理后不同Ti含量合金的相组成相同,主要由γ、γ′、MC和M23C6型碳化物组成;随着Ti含量增加,合金组织中的碳化物数量逐渐增加。 不含Ti的合金中的MC碳化物的组成主要是TaC,而含Ti合金中MC型碳化物组成为(Ta,Ti)C,并且随着Ti含量增加,MC碳化物中M组成元素Ta和Ti的比值(Ta/Ti)逐渐减小。 通过研究900 ℃不同时间时效处理后合金微观组织发现,随着Ti含量增加,合金中拓扑密排相(TCP)析出趋势逐渐增加。 含质量分数2.7%Ti的合金经900 ℃/500 h时效处理后,组织中析出了针状富含Cr、W和Mo的σ相。 这表明要保证合金具有良好的组织稳定性,需要控制合金中Ti的加入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