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姜涛  路兴政  刘露  黄甫 《运筹与管理》2022,31(10):113-119
采取合理有效的服务机制和服务定价是确保服务型企业持续有效运行的重要方式,服务提供商设计合理的服务策略可以使得服务收益达到最优。本文以服务可预约的排队系统为研究背景,对服务提供商分类服务机制选择和服务定价策略进行研究。通过考虑由两种服务策略下顾客之间的平均等待时间的对比和顾客等待厌恶心理参数形成的全新顾客服务效用模型,给出服务提供商在不同服务机制下的最优服务策略以及顾客市场规模对其服务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当预约顾客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小时,服务提供商可以采取分类服务机制,即同时服务预约顾客和未预约顾客以增加服务收益,反之亦然。此外,预约顾客等待厌恶程度能够显著增大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定价。  相似文献   

2.
在以系统集成商为主导的产品服务化供应链中,考虑顾客效用的情况下,将服务提供商单独提供服务和系统集成商与服务提供商共同提供服务这两种情形下的最优决策进行比较,发现当服务提供商单独提供服务时,随着服务成本的增加,服务提供商的服务水平会降低,从而导致顾客需求、顾客的总效用、服务提供商的收益、系统集成商的收益和供应链总收益均会降低。当系统集成商与服务提供商共同提供服务时,可以增加顾客需求,提高系统集成商的收益、供应链的总收益和顾客的总效用,但降低了服务提供商的收益。  相似文献   

3.
采取有效的服务策略并对顾客进行合理的服务定价是企业稳定市场需求至关重要的一点.文章考虑服务提供商设置服务优先权进行差异化定价和不设置服务优先权进行统一定价的两种服务机制,针对设置服务优先权时常规顾客因等待时间增加而产生的等待厌恶心理,研究了服务提供商服务机制选择与定价问题.结果表明当优先权顾客的市场规模较小且常规顾客的等待厌恶程度较大时,服务提供商应不设置服务优先权进行统一定价;否则,服务提供商应设置服务优先权进行差异化定价.此外,服务提供商在进行差异化定价时也可以通过提高服务速率进一步提升最优收益.  相似文献   

4.
在体验式服务系统中,服务时间越长,顾客越满意,但是同时增大了顾客接受服务所需的等待时间,因此企业通常面临着服务速度和服务质量的两难选择。本文采用logit模型刻画有限理性顾客的选择行为,考虑服务台不可靠的体验式服务系统。基于排队博弈理论,分别在垄断和竞争结构下分析管理者的最优定价和服务率决策,并对两种结构进行比较,最后探讨有限理性对顾客效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i)竞争的引入降低了企业的市场份额,但是同类服务的总市场份额增大;(ii)竞争的引入导致企业降低服务速率来提高服务质量,但是服务价格可能同时提高;(iii)竞争的引入可以带来更高的社会福利;(iv)当市场规模较大时,管理者在追求其自身收益最大化时,会导致有限理性顾客进入服务系统所获得的效用为负;但是当市场规模较小时,管理者的最优决策可以保证顾客的效用为正。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对于服务供应链的研究仍受限于传统产品供应链的研究框架,专门针对服务特性的供应链研究是该领域的核心议题。基于服务供应链面向顾客的独有特性,首先分析了服务供应链中服务提供商、集成商与顾客之间的服务关系,然后构建了基于顾客排队的服务供应链模型,其次探讨了集中式和分散式服务供应链下双方的决策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服务提供商、服务集成商通过选择合理的成本共担系数,制定相应的成本共担契约,是协调分散式服务供应链、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最佳策略。研究结论对于开拓和深化服务供应链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一类客户资源集中、时间敏感性强、质量要求高的服务系统决策问题,建立M/M/1排队模型,分析稳定状态下顾客参与服务系统的均衡到达率、服务价格之间的关系以及服务商最优速率.结果表明:服务速率与顾客单位时间等待成本无关,而均衡到达率和服务价格均与顾客单位等待成本呈负相关;当基准服务质量达到一定水平时,企业要提高利润就要追加投资,降低顾客等待效用,提高顾客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过程中,传统的产品供应链转变为了产品服务供应链,为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服务可以由制造商或零售商提供,权力结构会对服务渠道的选择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建立博弈模型,研究了制造商为核心、零售商为核心以及制造商与零售商权力均等三种权力结构下最优服务渠道的选择问题,并应用两部定价契约对最优服务渠道的结果进行协调。研究发现,当制造商为核心时,最优的服务渠道为零售商提供服务,当零售商为核心时,最优的服务渠道为制造商提供服务,当制造商与零售商权力均等时,不存在最优的服务渠道。两部定价契约可以实现最优服务渠道的协调,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对结论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在服务商为不同偏好顾客提供差异性服务的排队系统中,其收益受到需求规模、顾客类型等因素影响,如何制定策略才能达到服务特定类型顾客并获取最大收益的目的?本文以服务时间与效果正相关的顾客密集型服务为背景,基于M/M/1模型对服务商为两种偏好顾客提供两种服务的情景进行研究,并将从偏好服务所获基准效用相对较低、较高的顾客分别定义为1类、2类顾客。结果表明,①随着潜在顾客规模的增加,最优策略所适用的3种基本策略依次为公平策略、优先服务2类顾客的策略以及仅服务2类顾客的排他性策略;②3种基本策略的适用范围仅与1类顾客的服务选择标准相关;③在优先服务某类顾客的策略中,有效到达速率及服务速度由另一类顾客的特征决定。  相似文献   

9.
戴韬  张宁  吴勇 《运筹与管理》2023,(7):211-218
在线客服已成为当前客户服务中心的主要形式,其与传统的电话服务最大的不同是一位客服可同时为多位顾客服务。客服同时服务的人数直接影响着客服中心的服务效率:同时服务的人数较多,顾客虽然可以较早得进入咨询队列,但客服需要在多个不同的咨询主体之间频繁切换,会降低客服的服务效率;同时服务的人数较少,造成更多顾客等待服务开始,导致顾客的放弃率升高,降低客服中心的服务水平与质量。因此,在考虑顾客放弃行为的情况下,通过建立双层排队模型探究顾客平均逗留时间、顾客放弃率与同时服务人数之间的关系以确定最优服务人数,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并进一步完成了相关参数变化时的敏感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免费增值商业模式在信息产品和服务当中被广泛采用。针对企业首先推出免费产品再推出付费产品以充分利用两种产品推出的时间差来提升消费者学习效应、降低消费者使用成本的情形,本文首先建立两阶段模型,求解给定系统参数情况下的付费版产品最优定价问题并给出解析解,然后通过与企业应用单阶段免费增值模式时的利润进行比较,解析地得到企业选择两阶段模式可获得较高利润的条件,最后在数值计算基础上讨论了学习效应强度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和优化学习效应强度以拓展两阶段模式适用范围的问题。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拟采用免费增值商业模式的企业提供了关于产品最优定价和模式选择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By providing a free experience service, a service firm can attract more uninformed customers. However, it could reversely effect the delay-sensitive, informed customers’ decision. In this paper, we study a priority queueing system with free experience services. We study the customer behavior in equilibrium after we derive the expected customer waiting time. We then construct the service firm’s revenue function and obtain an optimal strategy for the service firm.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when the market size of informed customers is relatively small, the firm should consider providing free experience services for uninformed customers. Conversely, if the demand rate of potential informed customers is quite high, the firm should ignore uninformed customers.  相似文献   

12.
在customer-intensive服务中服务速度越慢,顾客的效用就越高,然而等待时间也随之变长;而服务商则需对服务速度和价格进行决策,以求获得最优收益。本文基于客源丰富的服务垄断商对此问题采用M/M/1排队模型进行了研究,将顾客成本细分为时间成本和焦虑成本,给出了最优服务速度和价格。研究发现,单位焦虑成本的增加造成了服务商收益的减少,但对收益的影响要小于单位时间成本。最后,提出了服务商投入一定的服务成本来减少焦虑成本的策略,以达到获取更高收益的目的,并证明了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就一个运营网络购物的供应链,分析物流服务需求方和服务提供方的定价和服务水平决策等问题。在成本共担优化模型中考虑基于顾客购买行为意向的产品需求函数,进而分别给出非合作、准合作和完全合作模式下供应链企业决策间的关系,以及网购顾客重购概率对最优定价策略的影响。结论有:证明三种合作模式下双方最优策略的存在性及存在条件;给出最优产品定价策略和服务定价策略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其与网购顾客行为意向有关。数值分析表明,最优定价策略随服务水平和网购顾客重购概率的变化趋势受成本共担系数的影响;较小的成本分摊系数使最优产品定价随着服务水平和网购顾客重购概率的变化幅度增大。  相似文献   

14.
In many customer-intensive services, the perceived quality of service decreases in the speed of service. Usually, an increase in service speed induces different marginal reductions in quality for heterogeneous customers. To bring insight into the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of this difference, we classify customers in terms of intensity parameters, and investigate the behavior of each class of customers in a queueing framework. The optimal service speed and price are derived to maximize service provider’s revenue.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no class is always attractive to the provider, and thus there are usually several combinations of service price and speed reaching the same maximal revenue. Moreover, under some mild conditions, the provider could gain more revenue by treating different classes with discrimination than by adopting uniform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5.
We study a service facility modelled as a single-server queueing system with Poisson arrivals and limited or unlimited buffer size. In systems with unlimited buffer size, the service times have general distributions, whereas in finite buffered systems service times are exponentially distributed. Arriving customers enter if there is room in the facility and if they are willing to pay the posted price. The same price is charged to all customers at all times (static pricing). The service provider is charged a holding cost proportional to the time that the customers spend in the system. We demonstrate that there is a unique optimal price that maximizes the long-run average profit per unit time. We also investigate how optimal prices vary as system parameters change. Finally, we consider buffer size as an additional decision variable and show that there is an optimal buffer size level that maximizes profit.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研究在社会互动的影响下,服务型企业如何制定以价格、服务速率为代表的运营管理策略,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首先,基于M/M/1排队模型对顾客购买决策过程进行建模分析,考虑单个服务型企业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条件下,社会互动的作用如何影响定价和服务速率决策;其次,研究在竞争市场环境中,社会互动如何影响市场均衡状态下各企业的运营决策和市场份额。结果表明,无论在垄断还是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社会互动对服务型企业的最优运营决策均有不同程度与方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M/M/1排队中引入了不同的服务价格,基于"收益-成本"结构,以顾客和企业均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在两种不可见情形下,研究了顾客均衡策略行为和企业最优服务定价决策,通过数值模拟,描述了休假期服务价格对顾客均衡策略的影响,以及几乎不可见情况下休假期服务价格对企业收益的作用和完全不可见情况下休假期服务价格随潜在到达率的变化情况,以及当企业获得最大收益时,正常工作期和休假期服务价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一个集成商和一个提供商所组成的服务供应链的质量控制问题。考虑集成商的质量缺陷承诺和提供商的质量偏好,并将提供商的质量活动区分为质量改进和质量保持两个阶段,分别建立了服务供应链成员的效用函数,同时考虑服务供应链成员的竞争与合作,运用博弈理论,优化得到单阶段与两阶段时,集成商的最优服务价格和质量缺陷承诺,以及提供商的最优服务质量改进程度。最后,通过对比分析及数值仿真发现,考虑两阶段质量控制较单阶段情形,更有利于服务供应链较长期限内获得更多效用。其次,服务提供商质量偏好对服务供应链单阶段与两阶段下的最优效用和质量控制策略均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