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Fe-23Cr-6Al合金在300~1300℃空气中氧化时,表面形成的位错蚀坑因位错运动而发展成蚀槽,其上的氧化膜就形成皱褶。稀土阻止位错蚀坑的形成和发展,因而含稀土的Fe-23Cr-6Al合金的氧化膜不形成皱褶。同时,稀土也抑制合金表面上晶界、夹杂和碳化物周围基体的热蚀,避免氧化膜—基体之间空洞的形成,稀土与合金中晶体缺陷的交互作用是产生上述作用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2.
稀土对AgCu10合金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热重分析及电镜分析研究了含稀土的AgCu10合金的等温氧化规律,其氧化动力学曲线符合y~n=Kt,n和K值与稀土元素氧化温度有关。发现AgCu10合金表层为单一氧化层,而含稀土的AgCu10合金则为表面氧化层与白亮带的次表层所构成。在高温下,两种合金均产生内氧化,稀土有抑制外氧化的作用和促进内氧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铝合金熔体中气体的行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铝合金中氢的主要来源. 指出影响铝合金熔体中氢含量的因素有温度、氢压力、合金中Si及夹杂含量, 在一定的温度和氢压力下, 调整合金中Si含量并减少夹杂, 可有效防止合金中氢的过多进入. 要从根本上消除氢对铝合金造成针孔等缺陷, 必须在减少氢含量的基础上, 改变凝固状态下残余氢的存在形态, 稀土是有效的精炼熔剂, 对其固氢的作用机理、产物结构形态等问题尚需进一步深入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稀土化合物的铝热法还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前,稀土铝合金的制备方法有混熔法(又称对掺法)、以铝为液态阴极的熔盐电解法和铝热还原法等三种。从能源和经济效益考虑,铝热还原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在适当条件下可获得较高的稀土收率,是一种较有发展前途的稀土铝合金制备方法。鲁化一等曾采用铝热还原法成功地制取了RE-ZL104合金,并已投入了工业生产。通常在铝合金中应用较多的是混合稀土,对单一稀土化合物的铝热还原法制备稀土铝合金的报道很少。本  相似文献   

5.
金属、合金与火法冶金 稀土易切削钢中稀土硫化物夹杂的性能与作用研究,李新阳等,东北工学院学报,1986,:2,107· 球状稀土夹杂物改善易切削钢切削性能机制的研究,刘永锉等,东北工学院学报,1986,4,28. 预时效对含稀土Al一Mg一Si合金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王绍菩等,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3.113. 铝一稀土共电解技术,赵无畏等,有色金属(冶炼部分),1986,1·4. 稀土镁钦蠕墨铸铁的性能,张忠仇等,铸造,1986,9,7. Na。,二YAI二si卜二0:2固体电解质的研制,崔万秋等,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86,1,19. 碳和铜含量对钻基GH188合金组织和性能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沉积-热解法在3Cr25Ni7N合金表面制备了Y2O3薄膜,并研究了薄膜处理对合金在1000℃空气中的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氧化动力学曲线、SEM及XRD分析结果表明,Y2O3薄膜处理使合金表面氧化膜以尖晶石结构为主,氧化膜致密,有效地抑制了Cr2O3的挥发反应,且氧化膜与基体的附着性好,因此合金在高温下的抗氧化性能得到提高,这与氧化钇薄膜在较低温度下抗高温氧化性能提高的机制是不同的。在不同温度下,Y2O3薄膜处理均可以有效提高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7.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二次离子质谱仪(SIMS)等表面分析方法对稀土-6063铝合金进行了研究,发现稀土铝合金的表面为金属铝和铝的氧化物两种形态。稀土及镁两者的协同作用,可以缓和铝合金的氧化程度。SIMS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稀土,可以抑制镁在稀土-6063铝合金的表面偏析作用。  相似文献   

8.
稀土对Al—Mg—Si合金晶体结构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研究和探索稀土对铝合金作用机理的过程中,稀土的良好作用已为越来越多的研究所证实。目前,有关稀土对铝合金宏观组织和性能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多,但有关稀土对铝合金晶体结构参数的影响报道很少。本文研究了稀土对Al-Mg-Si合金晶体结构参数的影响,可以说,稀土能够提高铝合金的机械性能,在宏观组织上表现为晶粒细化,在微观结构上表现为晶胞参数变小。  相似文献   

9.
稀土对BNbRE钢轨综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论述了包钢BNbRE钢轨的开发、性能指标和稀土在钢轨中的作用。采用钢中加入稀土、合金元素铌及适当调整C,Si,Mn可使钢轨性能指标达到σb≥980MPa,σ5≥8%,同时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接触疲劳性能和实物疲劳性能。实验结果表明,BNbRE轨(BNbRE)中稀土具有净化钢液、变质夹杂和微合金化作用。炼钢工艺改进后钢水质量提高,虽然稀土含量相应降低,取得了优良的稀土钢轨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0.
应用电化学阻抗谱(EIS)连续测试B95铝合金在0.01 mol·L-1CeCl3溶液中铈盐转化膜的形成过程,通过成膜过程中交流阻抗值的变化研究了温度,溶解氧O2的变化对B95铝合金稀土转化膜成膜过程的影响机制,采用等效电路的方式对测试的EIS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温度在20,25,30 ℃时B95铝合金在0.01 mol·L-1CeCl3溶液中的阻抗谱等效电路与成膜形成阶段的相同;温度为35,40,45℃B95铝合金的阻抗谱与成膜成长阶段的等效电路相同,表明升高温度缩短了稀土膜形成阶段的时间,铝合金基体溶解迅速被抑制;升高温度有利于铈盐氧化膜的形成;通O2对稀土Ce转化膜的形成无明显促进作用,O2参与的反应不是Ce转化膜形成的决速步骤.  相似文献   

11.
几种稀土盐封闭的铝阳极氧化试样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铝硫酸阳极氧化膜的抗污染和防腐蚀性能,分别采用环境友好的铈盐、钇盐和镧盐溶液对阳极氧化膜进行了封闭处理。采用动电位极化法比较了不同稀土盐封闭的铝阳极氧化试样在弱酸性NaCl腐蚀介质中的电化学行为,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色散谱(EDS)对封闭试样腐蚀前后的表面形貌、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腐蚀介质的侵蚀及强电化学极化条件下,铈盐和镧盐封闭的阳极氧化膜对铝基体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而钇盐封闭膜的保护作用则较差。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稀土盐封闭过程中封闭产物的析出倾向及速率不同。  相似文献   

12.
用金属氧化物前驱体法,在前处理阶段添加稀土再进行阳极氧化,获得了Nd和Ce改性的铝阳极氧化膜.稀土含量在靠近氧化膜/基体界面处达到0.9%左右,由内向外逐渐降低,氧化膜外表面处的含量约为0.5%.稀土前处理后制备得到的阳极氧化膜耐蚀性能比普通硫酸阳极氧化膜有明显提高,其中Ce改性的氧化膜作用尤为明显;经过NaCl溶液浸泡15 d以后,经稀土改性的阳极氧化膜仍然保持良好的耐腐蚀性.稀土引入后,阳极氧化膜的孔径变小,膜更加致密,显微硬度提高.XPS测试表明氧化膜中的稀土Ce以CeO2和Ce2O3形式存在,而Nd以Nd2O3形式存在.阻抗测试表明氧化膜阻挡层的阻抗值增大,说明稀土除了改变氧化膜生长机制外,也可能通过掺杂作用改变氧化膜结构.  相似文献   

13.
简单介绍了无机、有机及混合添加剂在铝及铝合金宽温阳极氧化工艺中的应用进展。从拓宽阳极氧化温度、提高氧化膜硬度及耐蚀性等几个方面来表征添加剂的作用,并预测了添加剂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冶炼AZ91镁合金时添加不同量的ErCl3对镁合金的拉伸性能、组织和断口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ErCl3具有阻燃、净化作用,还可以提高合金的抗拉强度σb和延伸率δ。当添加ErCl3质量分数为1.8%时,σb和δ分别从156MPa和1.8%上升到最大值220MPa和4.1%,分别提高了41%和128%。随着ErCl3加入量的进一步提高,开始形成Al7ErMn5稀土相和稀土氧化物夹杂,合金的力学性能反而下降。添加ErCl3增加了二次裂纹的数量,但是不改变镁合金的断裂机制,断口形貌仍为准解理断裂。  相似文献   

15.
金属氧化动力学规律和耐热钢中稀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气固相反应动力学理论推导出金属氧化不同阶段和不同几何2样品的动力学方程,实验研究了耐热钢3Cr24Ni7N高温氧化中稀土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稀土未改变耐热钢的氧化动力学机理,理论推导的氧化动力学方程可以很好地描述实际金属氧化的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16.
稀土盐对铝合金阳极化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阳极化溶液中添加稀土盐得到的铝合金氧化膜在腐蚀试验中表现出优良的耐蚀性能,现场椭圆法对阳极氧化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稀土盐的加入,对椭圆编振参数的振荡方式没有显著影响,但却使振荡的周期和振幅发生了一些变化,由此可以推知,稀土盐的加入并未改变氧化膜的组成,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成膜过程,使膜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对椭圆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表明:加入稀土盐后,氧化膜多孔层生长速率加快,阻挡层厚度增加,多孔部分变得更加致密,这种结构上的变化是阳极化膜耐蚀性能得以提高的主要原因,EDAX和TEM分析结果也证实了椭圆法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工业化试验冶炼不同稀土含量的HRB500E抗震钢筋,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等手段研究稀土对HRB500E抗震钢筋夹杂物、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探究稀土对夹杂物变质和低温冲击韧性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添加0.0066%稀土可以有效降低钢中的S含量,钢中单独的长条状的MnS和大尺寸不规则形状的Al-Mn-O夹杂物消失,变质为小尺寸球状的REAlO_3-MnS的复合夹杂物。抗震钢筋的显微组织细化,在保证拉伸性能的基础上,低温冲击韧性显著提升,-40℃冲击功由7.55 J提升至10.7 J,-60℃冲击功由5.60 J升至8.00 J,分别提高41.72%, 42.86%。  相似文献   

18.
铝,镁轻合金中的稀土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Ferro R 《中国稀土学报》1997,15(3):262-274
综述了稀土-镁和稀土-铝合金的晶体化学、热力学和相图数据,根据其前景特别注意了富镁,富铝稀土合金及添加稀土对合金性能的影响,报道了若干稀土-鲜、稀土-铝及含两个没稀土的镁、铝合金的研究结果。对富镁、富铝的二元和三元合金相的结晶及形成规律进行了总结和讨论,并对有确定结构的合金精细设计和可能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铝合金阳极氧化电解着色及封闭膜的分区结构、氧化膜定向生长和封闭结构进行了扫描电镜显微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分析。其分析结果对铝合金精饰工艺研究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含镓、锡的铝合金在碱性溶液中的活化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镓锡合金沉积于铝阳极表面 ,形成活化点 ,是铝阳极活化的根本原因 .简单的Al_Sn、Al_Ga二元合金在碱性介质中不能活化 .Al_Sn_Ga多元合金阳极溶解时 ,Ga、Sn溶解进入溶液 .锡离子首先还原沉积于铝阳极表面 ,镓离子又在沉积的锡上沉积 ,在铝合金阳极表面不断形成Ga_Sn合金活性点 .低溶点的合金由于其良好的流动性 ,以单个或多个原子的形式嵌入氧化膜 ,形成活性点 ,起到了局部分离氧化膜的作用 ,是铝合金阳极活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