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1 毫秒
1.
李丕  白桦  李海玉  陈明  吕庆  张庆 《色谱》2014,32(1):81-88
建立了同时测定乳胶儿童用品中15种N-亚硝胺及其前体物迁移量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SPEGC-MS/MS)分析方法。以人工唾液作为迁移模拟物,以Chromabond Easy固相萃取柱(填料的主要成分是极性修饰的聚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对迁移液中的N-亚硝胺分析物进行净化,采用HP-5 MS UI色谱柱分离,MS/MS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15种N-亚硝胺在5~2 0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方法定量限(S/N=10)为0.625~12.50μg/kg,低于欧盟2 009/48/EC指令的限量要求。在低、中、高3个添加水平的回收率为53.8%~116.2%、52.7%~105.1%和49.5%~102.9%;日内精密度分别为1.3%~14.0%(n=6),日间精密度为1.6%~7.6%(n=4)。采用本方法对婴儿奶嘴样品和气球样品进行了测定,其中4件奶嘴和7件气球样品中检出亚硝胺及其前体物,奶嘴和气球中N-亚硝胺的总检出含量分别为0.049 9~0.126mg/kg和0.515~41.2 mg/kg;N-亚硝胺前体物总检出量分别为0.026 4~0.030 0 mg/kg和0.187~12.5mg/kg。  相似文献   

2.
双重净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指示性多氯联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水产品中7种指示性多氯联苯(PCBs)残留,建立了水产品中痕量多氯联苯测定的双重净化/气相色谱法。样品用丙酮-正己烷(1∶4)混合溶剂提取,提取液经浓硫酸净化后再经硅胶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仪分析。优化的色谱条件为:选用HP-5(30 m×0.32 mm×0.25μm)石英毛细管柱,流速0.80 mL/min,进样量1.00μL,程序升温分离,采用电子捕获检测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7种多氯联苯在10~500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不低于0.99,不同基质的检出限(S/N=3)为0.72~4.1μg/kg,定量下限(S/N=10)为2.4~13.7μg/kg。对于鲳鱼、明虾和贻贝的空白样品,在10,20,100μg/kg 3个加标水平下7种多氯联苯的回收率为76.5%~104.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10.4%。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水产品中指示性多氯联苯残留量的日常检测。  相似文献   

3.
样品5.000 0 g经乙酸乙酯(20 mL+10 mL)提取,合并的提取液经C18和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粉末0.2 g净化,离心提取有机层,氮气吹至1 mL。所得溶液采用极性毛细管色谱柱DB-624UI进行气相色谱分离,多模式进样口(MMI)程序升温(PTV)大体积进样,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质谱分析。3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N-二甲基亚硝胺、N-亚硝基吗啉、N-二丙基亚硝胺)的质量浓度在1.0~40.0μg·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测定下限(10S/N)分别为0.75,0.39,0.28μg·kg^(-1)。按标准加入法在具有代表性的肉制品(火腿肠)和水产制品(烤鱼片)中分别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在87.8%~103%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0)均小于8.0%。  相似文献   

4.
样品5.000 0 g经乙酸乙酯(20 mL+10 mL)提取,合并的提取液经C18和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粉末0.2 g净化,离心提取有机层,氮气吹至1 mL。所得溶液采用极性毛细管色谱柱DB-624UI进行气相色谱分离,多模式进样口(MMI)程序升温(PTV)大体积进样,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质谱分析。3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N-二甲基亚硝胺、N-亚硝基吗啉、N-二丙基亚硝胺)的质量浓度在1.0~40.0μg·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测定下限(10S/N)分别为0.75,0.39,0.28μg·kg~(-1)。按标准加入法在具有代表性的肉制品(火腿肠)和水产制品(烤鱼片)中分别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在87.8%~103%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0)均小于8.0%。  相似文献   

5.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性涂料中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和N-甲基乙酰胺的含量。1.000 0g样品用10 mL二氯甲烷在40℃超声萃取40 min,萃取液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在HP-INNOWAX毛细管色谱柱(30m×0.25mm,0.25μm)上分离,质谱分析中采用电子轰击离子源和选择离子监测模式。3种酰胺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均在0.5~5.0mg·L-1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在1.57~2.38mg·kg-1之间。加标回收率为81.3%~104%,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小于3.0%。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QuEChERS-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土壤和柑橘中吡唑醚菌酯、甲基硫菌灵及其代谢物多菌灵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甲醇或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PSA)净化后,用液相色谱分离,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质谱测定,以基质匹配标准溶液进行外标法定量。吡唑醚菌酯、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的定量限(LOQ,S/N=10)分别为5.8~7.0μg/kg、9.3~14.1μg/kg和2.1~2.6μg/kg。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75.48%~109.1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0%~5.11%(n=5)。该法快速简便,定量准确,用基质配制标准溶液能够有效、准确地校正LC-MS/MS测定吡唑醚菌酯、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残留的基质效应,满足土壤、橘皮、橘肉和柑橘全果实际样品的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7.
采用QuEChERS方法对市售腊肠中的N-亚硝基二甲胺(NDMA)、N-亚硝基二乙胺(NDEA)、N-亚硝基甲乙胺(NMEA)、N-亚硝基二丙胺(NDPA)、N-亚硝基吡咯烷(NPYR)、N-亚硝基哌啶烷(NPIP)、N-亚硝基二丁胺(NDBA)、N-亚硝基吗啉(NMOR)、N-亚硝基二苯胺(NDPhA)9种对人体有致癌活性的挥发性亚硝胺进行分离净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GC-MS/MS)检测。最佳实验条件下,9种挥发性亚硝胺的线性范围为0.25~200μg/L,检出限为0.01~0.10μg/kg,加标回收率为90.7%~116.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14.0%。市售腊肠样品中NDMA,NMOR,NPYR,NDPA,NPIP,NDBA,NDPhA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总挥发性亚硝胺的含量为1.85~13.44μg/kg。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适合批量样品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8.
何强  张亚莉  郭家琪  张璐  李子豪  李莹 《分析试验室》2021,40(12):1451-1454
样品用水复原,乙腈提取,PRiME HLB固相萃取柱快速净化,经EclipsePlus C18 RRHD(150 mm×3.0 mm,1.8μm)色谱柱分离,以平行反应监测(PRM)方式在ESI+模式下检测,外标法定量.10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在2.0~10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2,方法检出限在1.0~5.0μg/kg范围内,在15,30,75μg/kg3个添加水平下回收率范围为75.5%~121.7%,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1% ~ 9.2%之间,并从奶粉样品中检出2种亚硝胺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10.00g样品经15mL乙酸-乙腈(1+99)混合液匀浆提取1min后,加入氯化钠4~6g,再匀浆30s,离心后取上清液1.5~2.0mL于装有25mg N-丙基乙二胺、150mg无水硫酸镁的QuEChERS净化管中,涡旋振荡30s,离心后取上清液1.0mL,于40℃氮吹至近干,用正己烷定容至1.0mL。采用DB-5/DB-35色谱柱(30m×0.25mm,0.25μm)进行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ECD)进行测定。12种农药的质量浓度在0.080~1.60mg·L~(-1)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10~1.5μg·kg~(-1),测定下限(10S/N)为0.33~5.0μg·kg~(-1)。加标回收率为85.6%~119%,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3.2%~8.0%。  相似文献   

10.
建立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牛奶中9种N-亚硝胺的分析方法。在10.0 g牛奶样品中加入10 mL乙腈提取9种N-亚硝胺,Captiva EMR-Lipid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提取液,低温微流氮吹浓缩净化液,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测定,内标法进行定量。9种N-亚硝胺的线性范围均为0.5~37.5μg·kg~(-1),检出限(3S/N)为0.003~0.043μg·kg~(-1)。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78.7%~124%,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6.0%。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检测肉制品中10种挥发性N-亚硝胺类化合物残留量的方法。肉制品样品经同时蒸馏萃取法(SDE)萃取,采用冷冻去脂净化法,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条件,10种挥发性N-亚硝胺类化合物在1.00~10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方法的检出限(LOD,S/N=3)和定量限(LOQ,S/N=10)分别为0.01~0.02 μg/kg和0.04~0.07 μg/kg。选取3种不同类型的肉制品(火腿肠、中式香肠和腌渍腊肉),在空白样品添加水平为LOQ水平、1.0、2.0 μg/kg时,10种挥发性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为74.8%~94.3%,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3%。市售3类肉制品中6种挥发性N-亚硝胺类化合物(N-亚硝基二甲胺、N-亚硝基二乙胺、N-亚硝基吡咯烷、N-亚硝基哌啶、N-亚硝基二丁胺、N-亚硝基二丙胺)均有不同程度检出,且腌渍腊肉中每种挥发性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检出值最高。该方法操作简单,萃取充分,灵敏度高,试剂用量少,可满足实验室大量样品的日常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12.
赵博  邓美林  杨小珊  段云鹏  吴晓琴  屠大伟 《色谱》2016,34(10):998-1004
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9种N-亚硝胺的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上清液经分散固相萃取(dSPE)净化后浓缩。选用DB-WAX极性毛细管色谱柱对待测物进行分离,经EI源电离后以多反应监测(MRM)模式采集数据并做定性筛查和定量分析。9种N-亚硝胺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对4类典型的动物源性食品进行3个不同浓度的加标试验,平均回收率为62.5%~118%,RSD为2.11%~25.6%,检出限(LOD,S/N=3)为0.02~0.31 μg/kg。该方法成本低廉、灵敏可靠,适用于同时对动物源性食品中9种N-亚硝胺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同时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9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当下动物源性食品中N-亚硝胺类化合物污染种类较多,对人体危害较大,但国标GB 5009.26-2016仅针对N-二甲基亚硝胺的检测,且存在样品前处理复杂、标准方法回收率低、再现性差等问题,因此建立同时快速检测多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方法有一定现实意义。称取10.0 g样品,置于50 mL离心管中,加入200 μL内标工作液和10 mL乙腈,冷冻30 min后,加入4 g硫酸镁和1 g氯化钠进行脱水,以9000 r/min离心5 min。取5 mL上清液使用150 mg聚苯乙烯二乙烯苯(PLS-A)粉末净化,再使用1.6 g MgSO4和0.4 g NaCl脱水,过0.22 μm滤膜,上机分析。在初始温度为50 ℃时采用程序升温模式,0.16 min后,以900 ℃/min的速率将温度升至220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柱HP-Innowax(30 m×0.25 mm×0.25 μm)分离,使用电子轰击电离(EI)源检测,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以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对信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使用内标法定量N-亚硝胺类化合物。结果表明,N-亚硝胺类化合物在0.1~50.0 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S/N=3)和定量限(S/N=10)分别为0.03~0.30 μg/kg和0.10~1.00 μg/kg。对不同样品基质进行0.5、1.0、3.0 μg/kg3个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9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回收率为80.4%~98.5%, RSD(n=6)为2.41%~12.50%。应用建立的方法检测市面上常见的动物源性食品,除N-亚硝基乙胺、N-亚硝基吗啡胆碱外,其他7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检出。检测结果表明,腌制水产品中N-亚硝胺类化合物含量普遍高于其他样品。研究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长时间蒸馏提取,可快速对动物源性食品中N-亚硝胺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且样品和试剂的消耗量更少,节省成本,对环境污染小。该法的建立对我国动物源性食品中N-亚硝胺类化合物残留水平的控制、检测标准的制定和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敬  艾连峰  马育松  张海超  李玮  于猛 《色谱》2015,33(11):1175-1185
在系统优化固相萃取吸附剂填料类型、洗脱溶剂种类及体积的基础上,建立了牛奶和奶粉中213种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MS/MS)方法。试样用乙腈均质提取,采用石墨化炭黑/氨基柱(ENVI-Carb/NH2)净化后,用GC-MS/MS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97种农药在10~1000 μ g/L,16种农药在50~1000 μ 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方法的检出限(S/N=3)为0.03~7.59 μ g/kg,定量限(S/N=10)为0.10~21.94 μ g/kg,平均添加回收率为66.9%~120.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3%~17.6%。该方法样品处理简单快速,相比其他多残留分析方法净化效果好,灵敏度和选择性高,适用于日常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15.
孙欣  齐莉  秦廷亭  王明林 《色谱》2014,32(11):1260-1265
建立了QuEChERS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同时检测黄瓜中19种邻苯二甲酸酯残留的方法。黄瓜样品采用乙腈超声提取,经无水硫酸镁和氯化钠盐析离心后减压蒸馏富集,然后用C18吸附剂净化,经HP-5ms UI色谱柱分离后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测定。该方法在10~5000 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 0.9995),检出限为0.2~3.5 μg/kg。按照建立的方法分别进行了10、100和500 μg/kg 3个添加水平的19种邻苯二甲酸酯的加标回收率试验,回收率为63.3%~127.8%,相对标准偏差为0.5%~13.3%。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符合多残留检测的技术要求,适用于黄瓜等蔬菜中邻苯二甲酸酯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丁立平  蔡春平  林永辉  吴文凡  方祥 《色谱》2014,32(3):309-313
为了考察水产品中二甲苯麝香和酮麝香的残留量,建立了水产品中痕量二甲苯麝香和酮麝香测定的多重吸附同步净化(MASP)-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以乙腈高速匀浆提取样品,应用MASP方法对样品同时进行提取、盐析和净化,并采用GC-MS在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下测定水产品中的痕量二甲苯麝香和酮麝香,以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选用DB-5 MS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μm),采用电子轰击电离源,二甲苯麝香的选择监测离子为m/z 282、297、265,酮麝香为m/z 279、294、191。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二甲苯麝香和酮麝香在1~100 μg/kg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不低于0.999,检出限(S/N=3)为0.30 μg/kg。明虾、花蛤和鳗鱼空白样品中1.0、2.0、10.0 μg/kg 3个添加水平下二甲苯麝香和酮麝香的加标回收率为79%~10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13.3%。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的特点,可用于水产品中痕量二甲苯麝香和酮麝香的日常检测。  相似文献   

17.
许兵兵  李晓敏  张庆合  朱维晃 《色谱》2018,36(8):786-794
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测定复杂基体婴儿奶粉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分析方法。奶粉样品以水溶解均质,乙腈提取,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类型玻璃固相萃取柱净化,DB-5 MS UI气相色谱柱(30 m×0.25 mm×0.25 μm)分离,同位素稀释质谱法(IDMS)定量。比较了氧化铝/PSA和PSA两种固相萃取柱在不同洗脱条件下萃取16种塑化剂的回收率。最终选择PSA固相萃取柱,以正己烷-丙酮(60:40,v/v)作为洗脱溶剂,实现奶粉基体中16种塑化剂的净化。采用基质匹配同位素内标法定量,16种塑化剂在0.01~2.0 mg/kg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大于0.9996,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是0.15~2.50 μg/kg和0.50~8.33 μg/kg,加标回收率为96.1%~104.0%,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3%(n=5),该方法灵敏度好、精密度高,适用于婴儿奶粉基体中16种塑化剂的痕量分析。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MISPE)-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鸡肉中9种氟喹诺酮药物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均质处理后,采用磷酸盐缓冲液提取,提取液经MISPE柱净化后,采用BEH C18柱分离,以乙腈-0.1%(v/v)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外标法定量。考察了MISPE柱对9种氟喹诺酮药物的吸附特异性;9种药物在0.25~1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65;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8 μg/kg和0.25 μg/kg;在0.25、2.5、5.0 μg/kg添加水平下,9种药物的回收率为65.8%~112.2%,批内、批间RSD分别为0.6%~13.5%和0.5%~14.9%;MISPE的最大柱容量为464.7~932.4 μg/L。该方法灵敏度好、操作简单、快速。  相似文献   

19.
高艺羡  陈萍虹  聂丹丹 《色谱》2018,36(6):531-540
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动态多反应离子监测(dMRM)模式,结合串联双色谱柱检测茶叶中53种农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中加入QuEChERS缓冲盐,用乙腈提取,采用石墨化炭黑/氨基柱(ENVI-Carb/NH2)净化。为减少农药在GC-MS/MS分析中基质效应的影响,在标准溶液中加入古洛糖酸内酯和山梨醇作为保护剂,用蒽醌-D8和磷酸三苯酯作双内标定量。结果表明,除了氯氰菊酯的线性范围是40~1000 μg/L外,其他52种农药的线性范围均为20~500 μg/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有28种农药的定量限(LOQ)小于10 μg/kg,其余25种农药的定量限为10~20 μg/kg;加标回收率为72.5%~130.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19.4%。该方法能有效地减少茶叶在GC-MS/MS上的基质效应,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和选择性高,适用于农药残留的日常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