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伯胺N1923萃取AgNO3的性能及不同因素对其分配比的影响,通过多种方法确定其萃合物的组成为[Ag(RNH2)2]NO3;测定并计算出该反应的表观平衡常数及热力学函数,同时分析了萃合物的红外及核磁共振谱。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用伯胺N1923从硫酸体系、碳酸盐体系及用P507从硫酸体系萃取钍的平衡规律。用几种不同方法确定了萃合物组成及萃取机理。考察了不同溶剂、水相酸度、萃取剂浓度、钍的浓度、碳酸盐种类等条件对萃取平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工作研究了二甲庚基乙酰胺(N503)自盐酸溶液中萃取铟的性能,得出其萃取能力随着酸度的增加而增加。经斜率法和化学分析法确定,N503自盐酸溶液中萃取铟的反应为: 萃合物中的溶剂化数n随酸度而变化。IR和NMR研究证明,铟是以HInCl4形式被N503萃入有机相的。在盐酸体系中(HCl<2N),N503对镓、铟、铊的萃取顺序为:Tl(Ⅲ)>Ga(Ⅲ)>In(Ⅲ)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氢氧化铈(Ⅳ)在二氧六环中,通入干燥的HCl气体,得到了热稳定性较好的四或五氯化二氧环合铈(Ⅳ)配合物-Ce(C4H8O2)4Cl4或HCe(C4H8O2)4Cl5。并将五氯化二氧六环合铈(Ⅳ)配合物与不同的含氮化合物配合,合成了一些新的五氯化二氧六环合铈铵盐配合物(HL)Ce(C4H8O2)xCl5(L=8-羟基喹啉、咪唑、邻啡啰啉、吡啶、氮杂菲、吩嗪;x=1,2,3,4)。上述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分析和电子能谱进行了鉴定。研究了不同的含氮化合物对四价铈氯化物热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伯胺N1923硝酸盐(RNH3NO3)从硫代硫酸盐溶液中对Ag(I)的萃取.结果表明,Ag(I)同时以AgS2O3-和Ag(S2O3)23-两种形式萃入有机相.  相似文献   

6.
利用热原子蒸汽法合成稀土金属有机化合物,近几年来才有报导。Evans等报导了用La、Sm、Nd、Er、Yb等金属原子蒸汽与乙烯、丙烯、丁二烯、1,2-丙二烯和已炔反应合成稀土有机金属络合物。Dekock曾将La、Ce、Nd、Er、Yb等稀土金属原子与环辛四烯反应,分别得到有机金属给合物,[La2(C8H8)3]·2C4H8O;Ce2(C8H8)3;[Nd2(C8H8)3]·2C4H8O;Yb(C8H8);[Er2(C8H8)3]·2C4H8O。本文研究了金属钕在高温高真空下所产生的蒸汽与苯在-196℃反应的规律和所得产物组成和性质。  相似文献   

7.
有机酸性膦(磷)酸酯与二价铜离子的萃合物研究已有报导。文献[1]对该萃合物的结构做了初步讨论,认为由于在正庚烷溶剂中铜萃合物的吸收光谱呈一宽的吸收带,最大吸收峰位置在13600cm~(-1)处,难以推断该萃合物是四面体还是平面正方形结构。本文在291和77K下测定了萃合物的ESR谱,并用量子化学的CNDO/2方法对该萃合物的电子结构作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组成和物相分析证明按Roy和Okarfor的方法所合成的不是RE(PMBP)3而是RE(PMBP)3·HPMBP络合物。我们提出一种合成RE(PMBP)3络合物的新方法,井用此法合成了45种稀土与HPMBP的固体络合物,对它们进行了组成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等研究,其中有30种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在无水乙醇溶剂中合成出硝酸铀酰与缩二脲的固体配合物UO2(BuH2)4(NO3)2,并对其红外光谱、热谱、x-射线粉末衍射及电导等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三乙酰基丙酮合锰(Ⅲ)[Mn(AA)3]是十分有效的烯烃聚合引发基,我们已报道了硫堇敏化的Mn(AA)3,引发烯烃聚合的工作[1]。本文证明了Mn(AA)3与硫堇分子间的缔合作用,即证明了光激发作用之前,基态缔合物的形成。因而有益于阐明这一体系的敏化引发机理。  相似文献   

11.
HPZL和TBP对金属离子的萃取和协同萃取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导用两相滴定法研究HPZL和TBP的苯溶液对Pb++、Ni++、Mn++、Co++、Ca++、Mg++、Cd++、La+++诸离子的萃取和协同萃取机理得到的结果。 1.确定了有关萃合物和协萃络合物的组成和相应的平衡常数。 2.实验表明,萃取作用比较强的金属离子,协萃效应比较弱;而萃取作用比较弱的金属离子协萃作用则较强。所以,萃取性能比协萃性能更反映出金属离子之间的差异。 3.发现配位数和配位键的共价性之间有以下关系:若配位键的共价性较强,则配位数倾向于取较小的值,协同效应较弱;若配位键的离子性较强,则配位数倾向于取较大的值,协萃效应较强。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13种由稀土离子(La3+、Pr3+、Nd3+、Sm3+-Yb3+和Y3+)与马来酸(C4H4O4)和邻菲咯啉(Phen)形成的三元配合物。元素分析和微量水分测定确定其组成为Ln2(C4H2O4)3(Phen)2·4H2O.研究了它们的紫外,红外吸收光谱,探讨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质及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恒电位法在pH为1.35的Cu2SO4、SeO2、In2(SO4)3溶液中,在Ti电极上电化学沉积制备CuInSe2纳米薄膜.研究络合剂柠檬酸和酒石酸对制备CuInSe2纳米薄膜的影响.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表明,加入络合剂后,电化学沉积的薄膜表面颗粒分布更均匀、致密.X射线衍射(XRD)分析显示,制备的CuInSe2薄膜是黄铜矿和闪锌矿相的混和物,添加柠檬酸和酒石酸后,衍射峰增强,晶形变好.制备的薄膜颗粒尺寸大小在250nm左右,造成粒度增大的原因是由于颗粒的团聚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影响Ln^3 离子的萃合及协萃合物稳定性的有关因素。以Ln^3 离子的半径、电负性,4f电子排布周期因子q(本文自定义)以及基态L值等为参数,使用函数连接型神经网络(FLN),对Ln^3 的HTTA萃合物,HTTA-P350协萃合物及HTTA-TPB协萃合物的稳定常数分别进行了非线性关联和预测,获得了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蔡起秀  袁承业 《化学学报》1982,40(6):563-570
Cerrai[1,2]等曾研究了二(2-乙基己基)磷酸(HDEHP)对稀土元素的反相层析,并用斜率法测定了萃合物组成.Cvjelicanin[3]用反相层析研究了二丁基磷酸对铍、镧及铈的萃取机理和平衡常数.我们以往的研究结果说明,配位体结构的极性效应和空间效应对分离金属离子的反相层析行为与液液萃取极相似[4,5].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μ3-氧桥三核锰配合物Mn3O(Salala-β)3·3H2O和四核锰配合物Mn4O2(sa-lala-β)3(ClO4)2·8H2O,其中salala-β2-是水杨叉-β-丙氨酸三齿希夫碱的负二价阴离子,运用元素分析、化合价测定、电导率、磁化率、热重分析、红外和电子光谱等实验结果对其进行了表征,并提出了配合物的可能结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合成了8个镧系元素与苯甲酰丙酮缩乙二胺希夫碱配合物。经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热分析、电子光谱、红外光谱与1H NMR等表征,确证为双核配合物:Ln2(L)3(NO3)6·2H2O(Ln=La、Ce、Pr、Nd、Sm、Gd、Dy及Er;L=苯甲酰丙酮缩乙二胺)。文中探讨了配体空间位阻等影响,并提出了所合成配合物的可能结构。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双(正-辛基硫醚)乙烷[C8H17S(CH2)2SC8H17]对钯的萃取;讨论了盐酸浓度、稀释剂对萃取钯的影响;并且通过等克分子系列法、饱和法、Asmus法、固态络合物的化学分析及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的研究,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相似文献   

19.
用醇类作为配位试剂,可使LnCl3-R3Al的催化活性显著提高。不言而喻,从电子结构的层次上阐明配位活化的机理,是具有一定意义的。王佛松等曾在4f轨道参与成键的假设条件下用群论的方法讨论了不同稀土元素的催化活性并计算了NdCl3(OC3-H3)3配合物的电子结构讨论了它们与配位活化之间的关系。本文为上述工作的继续,以PrCl3(OC3H3)3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20.
本文借助于紫外可见光谱、磁化率法和聚合活性测定等方法,研究了BF3·OEt2在镍体系催化丁二烯聚合中的作用。初步探明了BF3·OEt2与Ni(naph)2作用会形成“F-B-Ni”配合物,对形成活性中心不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