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系统考察了浸渍法制备的ZnO/γ-Al_2O_3催化剂的宏观结构,研究了所生成的缺锌铝酸锌(Zn_xAl_2O_(3+x),0相似文献   

2.
x-光衍射分析表明,所制备的五种丁烯氧化脱氢用铁系催化剂样品分别具有α-Fe2O3、γ-Fe2O3、ZnFe2O4、ZnFe2O4·20%α-Fe2O3和ZnFe2O4·20%γ-Fe2O3物相结构。对五种样品进行了比表面积和孔分布的测定、并联系样品反应性能按孔径范围进行了大致的分类。  相似文献   

3.
铁系催化剂对丁烯的氧化脱氢催化作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x光衍射分析表明,所制备的五种丁烯氧化脱氢用铁系催化剂样品分别具有α-Fe2O3、γ-Fe2O3、ZnFe2O4、ZnFe2O4•20%α-Fe2O3和ZnFe2O420%γFe2O3物相结构。在五种样品上分别进行了氧和丁烯的吸附及其程序升温脱附,初步结果表明:α-Fe2O3、γ-Fe2O3和ZnFe2O4都是丁烯氧化脱氢反应的活性相,但它们吸附氧和吸附丁烯的能力不同,对丁烯的异构化、氧化脱氢和燃烧反应的作用也有所不同。结合样品作为供氧体的试验结果,对丁烯在混合双相样品上的氧化脱氢过程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4.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Y2O3/TiO2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并用紫外可见光谱、SEM、BET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以水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反应为实验模型,考察了TiO2掺杂Y2O3后的光催化氧化活性,并探讨了Y2O3掺杂量、吸附性、焙烧温度及时间对Y2O3/TiO2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氧化物催化剂Y2O3/TiO2存在某一最佳组分比值,当两者重量比为1:200时,其催化活性是同样条件下前体催化剂TiO2的2.4倍.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H2PdCl4和乙酸等有机酸在Al2O3上的吸附行为,发现H2PdCl4和乙酸等六种竞争吸附剂在Al2O3上均呈Langmuir型等温吸附,得到了H2PdCl4在Al2O3上的吸附速度式,注意到溶液的pH值和竞争吸附剂对H2PdCl4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均有影响。考察了H2PdCl4和竞争吸附剂共存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对H2PdCl4在Al2O3上的浸渍过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导了在自制的GS-1型光声光谱仪上首次测得的La2O3、CeO2、Pr6O11、Nd2O3、Sm2O3、Eu2O3、Gd2O3、Tb4O7、Dy2O3、Ho2O3、Er2O3、Tm2O3、Yb2O3、Lu2O3等镧系元素14个稀土氧化物的光声光谱。实验结果与文献报导的漫反射谱一致。为从事稀土化合物研究和应用的人员提供了可参考的光谱数据。  相似文献   

7.
用具有大能隙的本征半导体(SrTiO3及SnO2)粉末作本体,分别掺杂1%(原子百分数)的Eu2O3;所得物质表现出Eu3+离子的线发射光谱特性,但相对发光强度及光谱形状有相当大的变化。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显示Eu3+在SrTiO3晶格里是处在间隙位置,而它在SnO2晶格里则形成新物相Eu2Sn2O7。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蒸发溶液法从磷酸溶液中生长了KTbP4O12和一系列KLa1-xTbxP4O12晶体。讨论了晶体生长中的物理化学问题。测定了晶体的X射线衍射图和红外光谱,发现KTbP4O12晶体存在着α和β两种不同的结构类型。计算了不同结构类型晶体的晶胞参数。 测定了晶体的荧光光谱,观察到在KLa1-xTbxP4O12晶体中随着La3+离子浓度的变化而有规律的变化。观察到KTbP4O12能发出强的绿色荧光,将可能作为一种新的晶体发光或激光材料。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Eu3+掺杂Y2O3-Al2O3-SiO2荧光玻璃,探讨了成分对该体系玻璃形成能力的影响,并对不同Eu3+掺杂浓度下的荧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熔融温度为1500℃条件下,SiO2含量对该体系的玻璃形成能力影响明显,Y/Al摩尔比为3/5时,SiO2含量在52%-68%(摩尔分数)范围内时可以获得玻璃.掺杂Eu3+的Y2O3-Al2O3-SiO2玻璃具有荧光性能,在395nm波长激发下,在588 nm和614 nm处出现明显的发射峰.随着Eu3+掺杂浓度的增加,该荧光玻璃的发射波长不变,但发射强度有所变化;当Eu3+掺杂浓度为1.5%(摩尔分数)时,特征发射峰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 X 射线衍射和 X 射线光电子能谱法研究了用浸渍法制取的 ZnO/γ-Al_2O_3样品。实验表明,ZnO 极易与γ-Al_2O_3发生固相反应,经240℃烘烤就可以观察到反应的进行。样品的结构和形态依其组成和焙烧条件而异。氧化锌含量较低的样品由缺锌铝酸锌构成,基表相 Zn 浓度取决于样品组成和焙烧温度。氧化锌含量较高的样品分两种情况:低温焙烧的样品由 Zn_xAl_2O_(3 x)(x<1)和晶相 ZnO 构成;高温焙烧的样品可生成化学计量比的 ZnAl_2O_4,其上还单层分散着一层 ZnO。仅当 ZnO/ZnAl_2O_4中ZnO 的含量超过此分散量时,才有晶相 ZnO 析出。  相似文献   

11.
标题化合物的分子式为[Eu(NO3)6][Eu(NO3)2C12H24O6]3。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m,a=28.772(6),b=11.142(2),c=12.024(2)Å,β=112.63(2)°,Z=2。对1167个可观察反射(I≥3σ(I)),用块矩阵最小二乘法精修所有的结构参数,最后的一致性因子R=0.063。结构分析表明:晶体学上有三个不同的离子,(1)[Eu(NO3)6]3-,(2)[Eu(NO3)2C12H24O6]+(有序)和(3)[Eu(NO3)2C12H24O6]+(无序)。前两个离子都具有C2h对称性。第三个离子是C1对称性,它有一个无序的冠醚环。在Fourier图上二个冠醚环叠加,它们的相互交错角为32°。  相似文献   

12.
不同金属氧化物微粒修饰于玻炭电极表面,对某些有机化合物,如抗坏血酸和草酸的氧化反应呈现一定的催化活性。在试验的37种金属氧化物微粒修饰电极中,电催化活性高的金属氧化物有CeO2、ZrO2、Co2O3、Cr2O3、SnO-2和α-Al2O3等。研究了金属氧化物性质对电催化活性影响的规律性。除循环伏安法外还以计时电位法,计时电流法以及旋转圆盘电极探讨了电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13.
以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为主要手段研究了Pt-Sn/Al2O3体系催化剂的浸渍、热处理过程。探讨了制备过程中铂的价态和配位环境的变化以及载体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13种由稀土离子(La3+、Pr3+、Nd3+、Sm3+-Yb3+和Y3+)与马来酸(C4H4O4)和邻菲咯啉(Phen)形成的三元配合物。元素分析和微量水分测定确定其组成为Ln2(C4H2O4)3(Phen)2·4H2O.研究了它们的紫外,红外吸收光谱,探讨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质及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系统研究了冰晶石熔体中添加钇族稀土碳酸盐即2.7NaF·AlF3(7Wt%CaF2)-Al2O3-YM2O3体系的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 应用最优化设计原理,研究了该体系的初晶温度、表面张力、密度、粘度和电导率,分别得到了表征该体系初晶温度、粘度与Al2O3、YM2O3浓度关系的回归方程以及该体系表面张力、密度、电导率与Al2O3、YM2O3浓度和温度关系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6.
Y-Ba-Cu-O体系超导材料的表面分析和热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XPS 研究表明,在空气中久置后的 Y2O3,BaO 和 CuO 以及 YBa2Cu3O~7,超导体的表面都生成有碳酸盐.超导体中的元素价态为:钇+3价,钡+2价,铜主要+2价.原料 CuO 在真空中在400℃加热后大部分被还原成 Cu2O;制备不久的超导体在同样条件下其 Cu2+离子较难还原,然而在空气中久置后的超导体中的 Cu2+又较易还原.这些现象既反映了原料氧化物经烧结后由于生成了 YBa2Cu3O~7相而增加了稳定性,又说明这种超导材料仍具有亚稳性质.  相似文献   

17.
(Sr,Ba)SiO3:Eu3+是以SrCO3、BaCO3、H2SiO3、Li2CO3、Eu2(C2O4)3为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合成发光材料过程中,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实验条件的探索。得到了发光材料的最佳组成为:(Sr0.8Ba0.2)0.95Eu0.025Li0.025SiO3或Si0.95Eu0.025Li0.025SiO3。最佳实验条件为:灼烧温度1150℃,灼烧时间3小时。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谱、激光荧光光谱、发光光谱和激发光谱研究了发光材料的结构和发光特性。  相似文献   

18.
轻稀土金属β-二酮络合物催化丙烯二聚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以轻稀土金属β-二酮络合物为基础的催化丙烯二聚体系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找出了Pr(acac)3。H2O/Et3Al2Cl3/PPh3体系,在Al/Pr为30—50、P/Pr为3—6、温度为60—80℃范围内有较高二聚活性1200—1300molC3-/mol Pr·h和二聚转化率50—60%。在RE(ac-ac)3/Et3Al2Cl3/PPh3和Pr(β-二酮)3/Et3Al2Cl3/PPh3体系中,活性顺序分别为Ce~Pr>La>Nd>Sm和六氟乙酰丙酮>乙酰丙酮>二苯二甲酰甲烷,其二聚物的组成分布为:甲基戊烯64~66%,线性烯烃24.1—26.4%。二聚选择性在77—93.3%之间。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X射线衍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研究了用浸渍法制取的ZnO/γ-Al_2O_3样品。实验表明, ZnO 极易与γ-Al_2O_3发生固相反应, 经240 ℃烘烤就可以观察到反应的进行。样品的结构和形态依其组成和焙烧条件而异。氧化锌含量较低的样品由缺锌铝酸锌构成, 基表相Zn浓度取决于样品组成和焙烧温度。氧化锌含量较高的样品分两种情况: 低温焙烧的样品由Zn_xAl_2O_(3+x)(x<1)和晶相ZnO构成; 高温焙烧的样品可生成化学计量比的ZnAl_2O_4, 其上还单层分散着一层ZnO。仅当ZnO/ZnAl_2O_4中ZnO的含量超过此分散量时, 才有晶相ZnO析出。  相似文献   

20.
用分解稳态极化曲线的方法,在PbO2阳极上,H2SO4和H2SO4-(NH4)2SO4溶液中得到了相应于S2O82-形成和O2发生的动态力学数据。在高于+2.25V的电位区,这两个反应的Tafel斜率都是2.303RT/βF(β=0.52~O.55),S2O82-形成的电流效率低于29%,且几乎不随阳极电位而改变。S2O82-的形成速度与溶液中硫酸离子浓度无关,而O2发生速度随硫酸离子浓度的增大稍有减慢。提出了在高电位区S2O82-形成及O2发生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