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两年来 ,全国初中数学竞赛题中有几道几何题 ,使学生在解答时无从下手 ,找不到解题的途径 ,因而失分率较高 .从这几道题的题设和结论看 ,似乎与圆无关 ,若受定势思维的影响 ,就会对试题束手无策 .但只要借助辅助圆 ,就会使问题得以解决 .本文对这几道题作出解答 ,供同学们参考 .题 1 A1 A2 A3…A9是一个正九边形 ,A1 A2 =a ,A1 A3=b ,则A1 A5等于 (   ) .(A)a2 +b2    (B)a2 +ab +b2(C) 12 (a +b) (D)a +b(2 0 0 2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题 )剖析 这道题是一个正九边形 ,边数较多 ,一般情况下 ,只需作出正九…  相似文献   

2.
<正>一、一道几何题如图1,⊙O与⊙O′外离,半径分别为r与R,一条直线交两圆于A、C与D、B,且AC=DB,过A、B分别作两圆的切线交于P,求证:PA/PB= r/R.本文不讨论该题的证明,关注的是题设"一条直线交两圆于A、C与D、B,且AC=DB",思考一个问题——在两圆确定的前提下,如何作出一条与两圆相交且所截得的两条弦相等的直线,于是引发如下作图题.  相似文献   

3.
证明某直线是圆的切线的主要证题依据是 :(一 )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二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圆的半径的数量关系 :直线l和⊙O相切 d =r,即当d =r 直线l和⊙O相切 .这一证题依据的实质就是 :若圆心到某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 ,则此直线是圆的切线 .在大量有关切线判定的题型中 ,常规辅助线的作法通常有以下两种 :一 .连线得半径要证明某直线是圆的切线 ,若此直线与圆有一个明确的交点而经过此点的半径未作出时 ,则连结圆心和此交点 ,得到圆的半径 ,再利用第一个证题依据 ,即切线的判定…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高考数学命题者青睐于课本习题的改编题.因此挖掘课本一些好题目,并且对其变式进行探究有重要意义.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重要的数学思维.笔者展示一道课本习题的各种变式. 一、原题重现 问题1(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2.4B组-4)在圆C中,A、B是圆C上任意两点,是否只需知道圆C的半径或者AB的长度,就可以求万(AB→)·(AC→)的值?  相似文献   

5.
陈蒙毅 《中学数学》2004,(11):45-46
已知一个圆的直径的端点是A(x1,y1)、B(x2,y2),求证:圆的方程是(x-x1)(x-x2) (y-y1)(y-y2)=0. 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数学第二册(上)P82第3题.这道习题给出了圆方程的又一种形式,称为圆的两点式方程,对它进行探讨,可以比较简单地解决与之相关的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6.
智慧窗     
1火柴趣题 用四根火柴能摆成的最大数与最小数分别是多少(不允许折断或弯曲)? 上海泰安路28号108室(200031)谢革 2和与平方和 请你把2~9八个数字,分别填入图中八个圆圈中,要做到:(1)两圆周上数目之和相等.(2)两圆周上数目平方之和也相等.动动脑怎样填.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11月下期和大家见面了,这一期值得特别关注的有:《切莫忽视反比例函数图像有两支》(宋盛华)这个提醒非常必要,防止漏解.《从一维二维到三维空间》(陆剑鸣)本文探究了从一维二维到三维空间中的一组类似的问题,探究的方法也是类似的,从具体到抽象,是一篇展现了思维过程的很好的数学科普文章.《法国数学书中的趣题》(林革)关于海伦——秦九韶公式的两个趣题,之一是边长分别为5、5、6和5、5、8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吗?要求30秒内作出直觉判断.你相  相似文献   

8.
岳昌庆  胡俊 《中学数学》2012,(22):63-64
近年的全国各地中考试题中,概率部分好题连连,请看2011年呼和浩特市卷第14题(3分).例1在半径为2的圆中有一个内接正方形,现随机地往圆  相似文献   

9.
在解(证)几何问题的过程中,为了沟通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常要作出一些辅助线,而辅助圆便是辅助线中的一种.对于有些问题,从题设和结论来看似乎与圆没有什么关系,此时如果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可能解题就会束手无策.若能够深入挖掘存在于题目中  相似文献   

10.
圆锥曲线这一章节是高考内容的一个重点和热点,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高考考题常考常新,是高考中的压轴大戏,命题者可谓是费尽心机,但出题之中偶然也有必然.笔者在做07年高考解析几何题时,解决山东卷理科21题(文科22题)和天津卷理科21题后,受抛物线有关知识的启发,进而大胆猜想两类知识:一类是圆锥曲线中弦张直角(直角顶点为曲线顶点时的直线过定点问题:二类是圆锥曲线中弦张直角(直角顶点为坐标原点)时的,弦上高的垂足的轨迹是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任何几何作图题都要求根据一定的已知事项作出某些满足一定条件的几何元素(点,直线,圆,三角形等).但是几何作图题的本质并不仅仅是指出了已知事项和所求的元素.指出解题的方法和完成作图所使用的工具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相同的问题往往随着所使用的工具的不同而根本改变它的含义.现在举两个例子.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探索题频繁出现在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卷中.这类题的特征是:题设不充分(条件探索题)或结论不确定(结论探索题),其解法没有什么模式可套,要求应试者全面掌握所学知识、技能,正确分析,缜密探究,才能作出完整的解答.……  相似文献   

13.
<正>1文[1]简介在学必修二时,老师介绍了《中学生数学》2017年4月的刘刚、赵毅老师《对一道竞赛题探究与推广》供我学习,收益颇丰.文[1]探究的题目是2016年福建省高一数学竞赛15题:圆O的圆心在坐标原点,过点P(0,1)的动直线l与圆O相交于A、B两点,当直线l平行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高考复习中发现江苏省 1 997年普通高等学校单独招生考试数学试题的最后一题 ,即第 2 5题是一道病题 .原题是这样的 :已知圆 C:x2 y2 - 1 0 x =0 ,过原点的直线l被圆 C所截得的弦长为 8,求以圆 C的圆心为一个焦点 ,以 l为渐进线的双曲线方程 .根据题意 ,过原点的直线 l被圆 C所截得的弦长为 8,这样的直线 l有两条 y =34x与 y =- 34x,到底以哪一条为渐近线呢 ,还是以这两条为渐近线呢 ?这里原题只说求以圆 C的圆心为一个焦点 ,以 l为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 .依题意 ,渐近线 l的选择可以任取一条 .这里就有这样一个问题 ;以一个点为焦点…  相似文献   

15.
漫画趣题     
第一题第二题 六位数ZAAAAZ能被9整除,求A表示的数字是几? 下面的7号图是由1一6号图中哪几号图复合在一起而成的?吸刻吸郊准齐烂装烤淤健装沐娜沐娜吸娜烤教眯装烂装。仑户. 夺准郊薄装第三题第四题 下图中有两个大小祖同的正方形,一个正方形里有4个圆,另一正方形里有9个圆,请你比较一下,哪个圆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大? 请你找一个不大于900000的最大的六位数,它可以被23整除,它的个位数字是3,百位数字是2.<漫画趣题》参考答案 第一题 A一8. 如果一个数能够被9整除,那么它各位数字之和必然是9的整数倍,反过来也对.因此,2 A A十A A 仑是9…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福建省高一数学竞赛15题是:如图1,圆O的圆心在坐标原点,过点P(0,1)的动直线l与圆O相交于A、B两点.当直线l平行于x轴时,直线l被圆O截得的线段长为■.(1)求圆O的方程;(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内,是否存在与点P不同的定点Q,使得|QA|/|PA|=恒成|QB|/|PB|立?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本题(2)问是一道以圆为背景的定点问  相似文献   

17.
2021年南京中考第25题是考察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的尺规作图题,对于初中学段加强尺规作图的教学进行了很好的评价引领.现将本题的解法探究赏析及教学价值导向呈现如下.(南京2021年中考第25题)如图1,已知P是☉O外一点.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过点P作☉O的一条切线.  相似文献   

18.
1 问题提出 在江苏高考中,“圆”作为8个C级要求的知识点之一,是高考必考的知识点.纵观2008年至今的江苏高考方案,有关圆的试题的呈现时明时隐,有时明隐难辨.具体表现为:2008年13题(隐)、18题(明),2009年18题(明),2010年9题(明),2011年14题(明),2012年12题(明),2013年17题(2)(隐),2014年9题(明),2015年10题(明),2016年18题(明).对圆“显性”的考查,学生在求解时难度不大,若题目中“隐性”存在圆,如果不能充分挖掘题中隐含的信息,将圆化“隐”为“显”,则计算往往会非常繁琐,以致难以求解.笔者对圆的定义、性质、方程等方面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19.
刘瑞生 《数学通讯》2001,(24):14-14
看这样一个问题 :当抛物线 y2 =2x与圆 (x -a) 2 y2 =4有且仅有两个公共点时 ,a的取值范围是 (   )(A) - 2 <a <2 .   (B) - 2 <a <- 52 .(C) - 2 <a≤ 52 .  (D) - 2 <a <2或a =52 .此题可用排除法 ,令a =0排除 (B) ,令a =2排除 (C) ,再检验a =52 ,可知选 (D) .此题可用数形结合的方法 :1)抛物线与圆相交 ,且不交于原点时 ,有且只有两个公共点 ,这时取- 2 <a <2 .2 )由圆心在抛物线对称轴上 ,利用对称性 ,抛物线与圆相切时 ,也有且只有两个公共点 ,这时a =52 ,可知选 (D) .但是用这两种解法得出正确答案的同…  相似文献   

20.
聂文喜 《数学通报》2006,45(6):40-41
课本例、习题是为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引起认知结构的同化而设计的.在平时的教学中,若对课本例、习题进行适当发散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下面仅以一道课本习题为例进行阐述.题目(高中数学新教材第二册(上)P132·T6)在椭圆x245 y220=1上求一点P,使它与两个焦点的连线互相垂直.分析这是道几何背景深刻,耐人寻味的好题,它直接道出了圆与椭圆的内在联系,就是这道小题多次成为高考关键题目的起源地.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了一次数学探究活动.探究1椭圆上动点对两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