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槟榔碱主要存在于棕榈科植物槟榔的种子内。槟榔是我国目前亟待开发的天然植物资源,广泛分布于海南、广西、云南、福建及台湾等地。槟榔碱味辛、温,具有杀虫、破积、下气、行水的功能。由于槟榔碱对M—胆碱受体的作用,平时嚼食槟榔,可促使唾液分泌增加、增进  相似文献   

2.
河口细叶黄皮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芸香科黄皮属植物(Clausena)多为乔木或小灌木植物,约23~25种,分布于印度西北至我国西南至台湾,南至印度尼西亚、大洋洲北部及巴布亚新几内亚;非洲西北部等.我国约12种,集中分布于西南及华南各省区;云南省有¨种[1],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本属药用植物在我国自古供药用,药理研究发现它们的粗提物具有保肝作用,在治疗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降低由四氯化碳引起的降谷丙转氨酶(SGPT)升高等方面皆具有明显的活性,并有降血脂、解痉挛、抑菌等作用.因其显著的生理活性,近年来倍受国内外关注.黄皮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已报道约150多个化合物,主要为四降三萜类,香豆素及其甙类,苯丙素及其甙类,咔吧唑生物碱类等.  相似文献   

3.
芸香科九里香属(Murraya)无刺灌木或小乔木,约12种,分布于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有6种,2个变种[1].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本属药用植物在我国自古供药用.小叶九里香为芸香科九里香属灌木或小乔木,又名满江香、七里香等,原产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省区.九里香的花、叶、果均含精油,出油率为0.25%,精油可用于化妆品香精、食品香精;叶可作调味香料;枝叶入药,有行气止痛、活血散瘀之功效,可治胃痛、风湿痹痛,外用有局部麻醉作用,可治牙痛、跌扑肿痛、虫蛇咬伤等.味辛、苦,微温;有小毒.对破伤风以及流行性乙型脑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此外,医药上还以之为强壮剂、健胃剂等.九里香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已报道约200多个化合物,其中以咔吧唑生物碱为主,并含有黄酮及其甙类,香豆素,苯丙素及其甙类等,由于咔吧唑类生物碱具有的较强生理活性而起研究者的广泛兴趣.  相似文献   

4.
广西八角挥发油的提取研究与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 Hook.f)系木兰科八角属植物,主产于我国广西、云南、贵州等省[1].其中广西的产量占全国80%之多.  相似文献   

5.
乌榄果挥发性成分及脂肪酸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橄榄原产我国,可供鲜食或加工,是著名的亚热带特产水果.乌榄果异名为乌橄榄,广东民间有黑榄之称,为橄榄科植物乌榄(Canarium pimela Koening)的果实[1],主产于我国广东、福建、广西、海南、云南等地,多制作成盐腌制品.  相似文献   

6.
红厚壳属(calophyllum)为藤黄科(Guttiferae)植物,全世界约有100余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其次是南美洲和大洋洲.我国有4种,其中海南有2种,分别为红厚壳C.inophyllum Linn.和薄叶红厚壳C.membranaceumGardn.et Champ..红厚壳属植物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民间常用作防腐剂、收敛剂、祛痰剂、利尿剂和催泻剂.种子和根的油对治疗伤口和疥疮有好处.  相似文献   

7.
大约有80种大戟属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并在民间用来治疗皮肤病、水肿、结核或作为泻药和利尿剂使用.本文综述了近20年来中国产大戟属植物中14个骨架类型共150多个二萜类成分的化学研究,包括最近报道的4个具有新骨架的二萜和2个二聚体.中国产大戟属植物中的一些二萜类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病毒、促进神经生长因子增长、皮肤刺激、致癌以及镇痛安神的活性.本文还就大戟属中二萜类成分可能的生源代谢途径提出了假设,并对该属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莸属(Caryopteris Bunge)属马鞭草科,据文献[1]报道约有15种,分布于亚洲中部和东部,以我国最多.已知的有13种、2个变种和1个变型. 兰香草[C.incana(Thunb.)Miq.]1为莸属植物中分布最广的一种.全草供药用,可疏风解表、祛痰止咳、散瘀止痛;用于治疗蛇咬伤、疮肿、湿疹等症.毛球莸(G.trichosphaera W.W.Sm.)2、灰毛莸(C.forrestiii Diels)3和小叶灰毛莸(C.forrestii var.minor Pei et S.L.Chen ex C.Y.Wu)4,主要产于我国中部和西南部.  相似文献   

9.
白素平  董丽  杨立 《有机化学》2003,23(Z1):447
东风菜[Doellingeria scaber(Thunb)Ness.]属菊科(Compositae)东风菜属(Doellingeria)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部、北部、中部至南部各省.主治风毒壅热、头痛目眩,肝热眼赤,民间广泛用于治疗蛇毒,效果良好[1].其化学成分研究已有报道[2],主要为三萜甙.为了进一步研究其药理活性成分,我们对采自辽宁省桓仁县(植物由河南农业大学朱长山教授鉴定)的东风菜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分离得到了两个化合3-oxo-16α-hydroxyolean-12-en-oic acid(1)和豆甾醇(2).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橐吾属植物分布在我国境内的有一百多种,多生长于西北、西南、华北等地.在我国民间,有近三十种长期入药,是一类民间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草药资源,主要有清热解毒、消炎杀菌、活血止痛等功效,用于治疗风湿感冒、咽喉炎、痛肿、疔疮、跌打损伤、肺结核咳血、小便不利等疾病[1~4].因橐吾属植物药用价值,近年来我们研究小组已对该属植物约十个种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发现了一些抗癌、抗菌活性均较强的倍半萜类化合物.本文研究了从未见报道的太白山橐吾(Ligularia dolichobotrys)的化学成分,得到一系列的倍半萜和甾醇类化合物,通过波谱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命名为3β,7α,22-三羟基豆甾-5-烯(1)和8α-甲氧基6β-当归酰基艾里莫芬-7(11)-烯-8β,12-内酯-14-羧酸(2).  相似文献   

11.
蔷薇属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在我国有80余种,其中许多具有药用价值。该属植物的叶片和果实中含有槲皮素、山奈酚、芦丁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和齐墩果酸、乌苏酸等三萜化合物。腺叶蔷薇(RosakokanicaRegelexJuzep)主要分布于新疆,生长在海拔1500-2500m的山坡及林缘,其果实具有活血化淤、去风除湿和解毒收敛的功效。由于该植物果实的化学成分还未见报道,我们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对其提取物进行分析,从所获得的紫外和质谱信息,并参考与之生源相近的同属其它植物化学成分研究的结果,初步鉴定出5个主要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2.
森林千里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呋喃雅槛蓝型倍半萜广泛存在于千里光属植物中.目前已研究的该属植物大都含有此类成分,关于森林千里光(senecio nemorensis L.)中的此类倍半萜成分,Novotny等人曾从该植物的两个亚种中分别分离到5种和1种呋喃雅槛蓝型倍半萜.对于生长在我国的森林千里光中的此类成分的研究迄今未见报道.我们从甘肃漳县采集的森林千里光的全草中分离出3种此类成分S_1、S_2和S_3.经IR、UV、MS和NMR光谱确定S_3是一种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毛莨科翠雀属(Delphinium)植物主要分布在北温带,我国约有近120种翠雀属植物[1],广泛分布在西藏、四川西部、青海和甘肃,生于海拔2100~4000米山地草坡或多石砾山坡,其中许多是著名的中药,具有镇痛、消炎、抗菌治疗心血管病、抗癌等功效[2],陈耀祖院士等曾对川西翠雀和甘肃南部的蓝翠雀中二萜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进行了研究[3],考虑到同一种植物生长的环境不同,所含化学成份也不尽相同,我们选择了青海翠雀进行了研究[4],以充分利用和开发我国的药用植物资源.中药的神奇功效体现在多种成分的协调作用,对中草药进行多个部位,多种成分的综合研究是中药现代研究的发展方向[5],本文用GC-MS对青海翠雀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芦荟有机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荟为百合科芦荟属植物,其种类繁多,约有350余种.我国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四川等都有种植.芦荟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植物,应用范围涉及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各科[1]被人们誉为21世纪最有希望的保健食品.国外从60年代开始对芦荟进行了较深入研究,已成为一大产业.在我国的应用基本上保留在原有病症的传统的治疗上[2,3].不同种类和不同产地芦荟组份各不相同.芦荟药理作用是多种化学成分综合起作用的结果.我们首次对库拉索芦荟的有机成分采用GC-MS联用方法进行了研究,共分离出70余种,鉴定了48种成分,并确定了主要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为促进芦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武全香  李娟  祝英 《有机化学》2003,23(Z1):466
鸦葱(Scorzonera austriaca)系菊科(Compositae)鸦葱属植物,多年生草本.该属植物我国约有23种,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及西北部分省区.鸦葱在民间作为传统藏药(藏名:巴多拉),全草入药,可消肿解毒、治五痨七伤、疔疮痈肿、乳腺炎等;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又作为蔬菜食品、牧草、蚕饲料等.  相似文献   

16.
张虹顾青  潘远江 《分析化学》2004,32(12):1695-1695
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e Decne)为山茱萸目(Comales)珙桐科(Nyssaceae)植物,落叶乔木。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西南各省和印度部分地区,资源丰富。Hisang等发现喜树碱作为一种拓扑异构酶Ⅰ的抑制剂具有抗癌活性,目前,喜树碱已成为临床治疗中广泛使用的抗癌药。人们对喜树碱抗癌药物需求增加,人们开始偿试利用植物细胞培养的方法生产喜树碱。  相似文献   

17.
类异戊二烯酚类化合物 Corylifolin(1) 是由 Snapka 等[1]于1998年从豆科植物 Psoralea Corylifolia 中分离得到的天然产物, 其结构已由波谱学和化学方法确定, 一同分离的还有化合物 Bakuchio(2). 植物 Psoralea Corylifolia 是广泛分布于中国和印度的豆科类植物, 药理实验研究表明, 此植物对 Streptococcus 和 Paramecium 等具有很高的活性, 因此它作为民间药材被长期使用. 化合物 Corylifolin(1) 和 Bakuchio(2) 具有类似的化学结构及生物活性, 是有效的DNA复制聚合酶的抑制剂, 而且具有抗肿瘤和抗诱变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由呋喃型阿拉伯糖、半乳糖和果糖构成的寡糖及其糖缀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主要存在于植物和低等生物,如细菌、原生动物、真菌,是细胞壁糖肽、糖脂和核苷酸糖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意义,其合成和化学生物学研究一直备受关注.综述了近年这些呋喃寡糖的生物来源及合成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孙景琦  塔娜  施和平 《有机化学》2003,23(Z1):149-150
蓖麻属于大戟科植物,由于其适应能力强,分布较为广泛,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蓖麻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非食用油料作物,蓖麻籽的含油量约50%,蓖麻油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优质润滑油、油漆、涂料、纺织、医药、化工等行业.蓖麻籽脱脂后的饼粕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富含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尤其是蛋白质含量较高.但由于蓖麻籽饼粕中含有蓖麻毒蛋白、蓖麻碱、变应原等毒素,对牲畜有较强的毒性,故蓖麻籽及榨油后的饼粕不能直接做饲料.但脱毒后的蓖麻籽饼粕可作为畜禽的优良饲料.内蒙古是我国蓖麻的主要种植地区,种植面积占全国1/4,因此对蓖麻籽饼粕进行营养成分研究,将为蓖麻籽及蓖麻籽饼粕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富氧—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啤酒花中痕量元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庆华  张惠秦 《分析化学》1993,21(6):741-741
1 引言 啤酒花(Humulus Lupulus·L)为桑科(Moraceae)葎草属植物,多年生绕草本。喜凉爽气候,耐寒,喜阳光。广泛分布于我国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新疆、浙江、四川等省区。啤酒花在医药、饮料上应用广泛,可制成多种医药产品和名目繁多的饮料,深受消费者欢迎。多年来,国内外学者为此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大多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