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纯铝中杂质的光谱分析,一般灵敏度为1×10~(-3)—1×10~(-2)%。采用化学分离富集的化学光谱法虽可把灵敏度提高到5×10~(-6)—1×10~(-2)%,但因溶样困难和试剂空白高等,高纯氧化铝采用这种方法分析是困难的。有人用蒸发光谱法测定氧化铝中杂质,灵敏度较高,但需一套特殊的蒸发设备,且只能分析Cd、Bi、Sb、Pb,Sn、Cu等较易挥发的元素。为寻找一种简便灵敏的直接光谱法,研究了谱线在直流电弧中的轴向强度分布,并拟定了一个阴极激发,阴极区照相  相似文献   

2.
作者用自行研制的流动注射式化学发光分析仪系统地研究了银(Ⅰ)催化鲁米诺-过硫酸钾体系的化学发光反应,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研究了20余种金属离子的干扰情况。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10~(-5)—1×10~(-8)克/毫升银(Ⅰ),时1×10~(-7)克/毫升银(Ⅰ)进行11次测定的变异系数小于4.0%。由于采用巯基棉交换柱分离干扰离子,有效地排除了大多数金属离子的干扰,为矿石中痕量银的测定提供了一个灵敏、快速、具有实际意义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前采用磷酸三丁酯-二甲苯萃取分离,在高氯酸-酒石酸钠-氯化钠底液中,极谱测定纯锆及锆合金中痕量铀,但该法灵敏度低,且用有机试剂毒性大。我们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采用CL-TBP萃淋树脂分离锆及其合金元素锡、铁等,在铜铁试剂-二苯胍-氯化铵底液中,用方波极谱法测定铀的吸附催化波。本法不需要大量使用有机试剂,提高了分离效果及灵敏度,可检出2×10~(-10)克/毫升铀,在0.001~0.02微克/毫升范围工作曲线呈线性。本法用于实际试样分析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4.
钨钽石墨管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土壤中痕量钕和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一种新型石墨管原子化器—钨钽石墨管,测定钕和钪。与普通热解涂层石墨管相比,灵敏度提高五倍多,1%吸收灵敏度钕为3.2×10~(-10)克,钪1.0×10~(-11)克;消除了记忆效应,提高了工作效率;原子化温度降低100多度,管的使用寿命延长1~3倍,达200次以上,测定精密度在5%以内;抗基体元素的干扰能力较好。土壤中20ppm以上的钕和200ppb以上的钪无需预分离富集,可以直接测定,结果与中子活化法一致。该方法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氯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这一新技术,在自行设计的装置上分别对镉、铅和镍进行了考察;选出了合适的操作参数。它们的测定灵敏度(1%吸收)分别为7×10~(-10)g、7×10~(-9)g和2×10~(-9)g;10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6.0%、7.6%和8.0%。该方法装置简单,测定灵敏度较高,预计可测近40种元素。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型的常压微波等离子体光离子化检测器(简称PID)已研制成功。这是一种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线性范围较宽的气相色谱检测器。此检测器的最大优点是 在常压下操作,用气量小(放电气体一般在5—20毫升/分),可改变等离子体的种类和控制光强度,以适应不同电离能的样品分析。本检测器对C_6H_6的敏感度为1.6×10~(-11)克/秒,对CS_2为1.8×10~(-11)克/秒,对苯的线性范围大于10~4。  相似文献   

7.
冷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设计并试制了一套非色散冷原子荧光测汞仪。研究了冷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汞的条件,制定了用还原气化法测定水中痕量汞的分析方法:检出限量为0.04ppb.在5毫升试样中含汞量在5×10~(-10)克——5×10(-8)克范围内,浓度与荧光峰值成直线关系。方法的相对标准误差为4.3%。对于勿需前处理的试样,分析时间为1分钟。  相似文献   

8.
微量锰的比色测定方法,常用高锰酸盐比色法。此法虽较特效和准确,但在分析三氧化钼及金属钼中的微量锰时,需经沉淀分离,操作繁琐,且灵敏度达不到要求。用甲醛肟比色测定锰,前人已进行很多工作,我们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拟定了用甲醛肟分光光度法测定三氧化钼及金属钼中微量锰的方法,具有灵敏、准确和操作简便等特点,适用于含锰量为1×10~(-4)%—4×10~(-3)%的样品分析。 (一)主要试剂 1.铜试剂:4%(新鲜配制,过滤后使用)。 2.甲醛肟溶液:1M,取盐酸羟胺7克溶于水中,加入38%甲醛20毫升,  相似文献   

9.
在浓硫酸或稀硫酸中聚合得到了高分子量P2VP,~(13)C-NMR谱确定其为无规聚合物。特性粘数(切变速度D=0)与分子量之间的关系为[η]_(D=0)=1.27×10~(-2)(?)_W~(0.70)(在DMF中,25℃,(?)_W=2.66×10~6—10.0×10~6)。在DMF中,25℃,不依赖于切变速度的最大特性粘数为260毫升·克~(-1),相应的分子量M_η=1.74×10~6左右。无扰尺寸(_0/M)=6.08×10~(-18)厘米~2·克~(-1),在DMF 中B参数为1.91×10~(-27)厘米~3。  相似文献   

10.
碲和硒在矿物岩石中含量甚微,一般同时要求测定这两元素。极谱测定法虽有报导,但或是灵敏度不足,或是不能在同一底液中连续测定硒、碲。本文发现在氨性酒石酸溶液中引入适量Pb-EDTA时,于-0.8伏处出现一敏锐的碲极谱催化波,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检测限为5×10~(-4)μg ml~(-1)。在-0.5伏处硒亦有一清晰的极谱波可与碲同时测定。若加入高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稀土-甲基百里酚蓝(MTB)-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三元络合物的显色反应。测定了15个稀土元素的三元络合物的吸收光谱及摩尔吸光系数。选择了适宜的显色条件。并加入掩蔽剂Zn-EDTA,提出了既可测定稀土总量又可测定铈组分量的分析方法。合成试样测定结果的变动系数小于5%。实验方法:吸取10~(-4)M稀土标准溶液2.00毫升于25毫升容量瓶中,加10~(-3)M的MTB溶液2.5毫升,2×10~(-3)M的CPB溶液2.5毫升(测铈组分量加0.002MZn-EDTA2毫升),用1:10氨水调至呈绿色,再用1:50的盐酸溶液调至恰变黄色。加pH  相似文献   

12.
于硫酸-硫酸钠底液中,在抗坏血酸和硫酸羟胺的作用下,用一般经典极谱仪的导数部分测定铼-碲的催化导数极谱波,进行微量铼的定量分析,使铼的极谱分析灵敏度提高到2x10~(-8)M(即0.04微克/毫升).一般样品可测至2×10~(-5)%。大量实验证明本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铜矿,辉钼矿以及其他矿物中微量铼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用碳毡电极富集和分离稀土元素镧、镝、镱(10~(-4)—10~(-9)g/mL)。研究了富集效率、电场影响、洗脱效率、分离效率、饱和富集率和电极重现性。实验结果表明:碳毡电极对浓度为10~(-5)g/mL以下的镧、镝、镱水溶液富集效率为90.5%以上,当电场负于各元素还原电位时富集效率明显上升,反之下降。被富集元素的洗脱效率高于89.3%。对10~(-5)g/mL的上述三种元素混合液进行分离时镧、镝和镱三者的富集效率分别为3.7%、30.4%和56.4%。每克碳毡电极对镧、镝、镱的动态饱和富集车分别为0.953×10~(-3)、1.072×10~(-3)和1.089×10~9-3),静态饱和富集率分别为1.137××10~(-3)1.173×10~(-3)和1.196×10~(-3)。电极经处理后十次重复使用所测富集效率的贝塞耳标准差小于0.95%。  相似文献   

14.
镧-茜素络合腙分光光度法测定低含量氟,已被广泛应用。为了提高其灵敏度,往往采用溶剂萃取或加入丙酮的方法,但操作较繁。经研究加入一定量澳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可提高灵敏度,最大吸收峰由620纳米移至635纳米,工作曲线在30微克氟/毫升以内符合比耳定律,摩尔吸光系数ε=1.23×10~4。试剂 CPB 溶液:用40%乙醇溶液配成1%CPB溶液;显色剂溶液:取0.0965克茜素络合腙,用1毫升氨水溶解。另取250毫升丙酮,加入50毫升水,用  相似文献   

15.
谭政之曾提出一种在0.8M NaOH,0.5%甘露醇和2×10~(-5)M PAR底液中测定铋的灵敏极谱络合吸附波。在示波极谱仪上PAR有一良好还原波(E_P=-0.84V),加入Bi(Ⅲ)后在较正电位处(E_p=-0.69V)出现一个尖锐的峰形波,其波高与铋浓度在0.005~1微克/毫升范围内(即约2.5×10~(-8)~5×10~(-6)M)成正比。并已将此体系成功地应用于矿石分  相似文献   

16.
极谱法测定碲已有不少报道,但在草酸一次甲基蓝介质中,示波极谱法测定痕量碲未见资料介绍。我们发现,在草酸-次甲基蓝溶液中,在电位-0.75V(vs·SCE)处,有一清晰的导数极谱波。TeO_2的浓度在2.0×10~(-7)-1.2×10~(-5)mg/ml之间与波高成线性关系。检测下限达5×10~(-8)mg/ml,该法用于小麦面粉和纯铋中痕量啼的测定。结果表明,该法具有灵敏、快速、准确之特点。仪器和试剂 JP-1A型示波极谱仪(成都仪器厂),使用三电极体系。工作电极-滴汞电极;对电极-  相似文献   

17.
吐温-80-硫氰酸盐-邻菲绕啉显色体系测定矿石中铁,在3×10~(-1)—1×10~(-3)mol/L硝酸酸度下,形成稳定的三元胶束增溶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λ=520nm,ε=1.96×10~4,标准偏差为0.0026%,变异系数为0.88%,络合物能稳定1.5小时,在0—40微克/50毫升内服从比尔定律。分析步骤称取0.1000—0.5000克试样于银坩埚中,加入4—6克氢氧化钠,置高温炉中于400℃保温15分钟,再升温到700℃保持3分钟,取出冷却。用热水浸取,洗入300毫升烧杯中。用浓硝酸中和至沉淀溶解,再过量1毫升,煮沸使溶液清亮,取下冷却,移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存在下,用4,5-二溴苯基荧光酮(DBPF)光度法测定微量钛的基本条件。结果表明,在选定条件下,显色产物的ε=1.02×10~5,显色体系的对比度Δλ达75nm,且选择性高。实验方法于25毫升容量瓶中,依次加入0—4μg钛的溶液、2.5毫升Tweeu-80溶液(2%乙醇溶液),3毫升1mol/L H_2SO_4溶液及1.2毫升1.0×1×10~(-3)mol/L DBPF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以试剂空白作参比测量吸光度。试验表明,络合物相对于试剂溶液的最大吸收峰值λ_(max)=550nm。在该波长下工作时,1mol/LH_2SO_4用量在2.0—3.5毫升内吸光度值基本不变。为  相似文献   

19.
用离子交换膜“Permaplex”,C-20和A-20电渗析法煶纯合氯化钠的9-氨基壬酸,当每100毫升电渗析溶液中合3.5克9-氨基壬酸及1.5克氯化钠时,优惠条件与实验结果如下: 1.中间槽溶液的pH值为7.5—7.8; 2.最大电流密度约为8毫安/厘米~2;电压为65伏; 3.阴极液——氢氧化钠的浓度为0.00135±0.0002N;阳极液——盐酸的浓度为0.0040±0.0002N; 4.电导值为5×10~(-3)欧姆~(-1)厘米~(-1)时,停止电渗析操作。 应用上述条件,用电渗析法除去9-氨基壬酸中氯化钠后,于水中重结晶两次得9-氨 基壬酸纯品,熔点186—189℃,灰分含量不大于0.1%,氯根微量,其收率约93%。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四-4-(2-正丁氧基乙氧基-羰基)酞菁铜(Ⅱ)在THF和CHCl_3溶液可见光谱的分析表征了它在一定的浓度范围(10~(-7)~10~(-5)mol/L)存在单分子和双分子聚集态之间的动态平衡。在THF和CHCl_3溶液中,双分子二聚物的离解常数K_d=C~2m/C_D分别是2.08(±0.05)×10~(-6)mol/L和1.10(±0.06)×10~(-6)mol/L。利用作图法,绘制出纯单分子和纯二聚物的可见光谱图。最后,对两种溶液可见光谱的区别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