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李睿  张云华 《运筹与管理》2022,31(6):133-138
为有效激励或规制社会资本的合作行为,在分析PPP项目控制权配置问题时,考虑社会资本风险偏好进而构建有限理性期望效用函数,得出不同风险偏好组合下社会资本的控制权动态调整原则。研究表明,在政府为风险中性的前提下,风险规避的社会资本的控制权比例有最低激励阈值且与其风险规避系数呈负增长关系,体现控制权在激励的环境下实现规制的作用;风险趋向的社会资本的控制权比例有最高规制阈值且与其风险趋向系数呈正增长关系,体现控制权在规制的环境下实现激励的作用;政府产出随社会资本的风险规避系数、控制权比例呈负增长,而随社会资本风险趋向系数呈正增长。最后通过数值分析,进一步论证了在不同风险偏好组合下社会资本的控制权份额对其合作行为的激励规制效应及其对政府产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中基于Nash讨价还价博弈思想建立公平偏好框架,构建公平偏好效用体系,以此为基础对采用批发价契约的报童模型展开行为研究,采用数理模型和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零售商和供应商的公平偏好行为对零售商和供应链系统最优订货量的影响,即零售商和供应商同时关注公平时,零售商和供应链系统的最优订货量趋于保守;并发现零售商和供应链系统的最优订货量随零售商的公平偏好程度增加而递减,但随着供应商公平偏好程度增加而递增,且供应链系统最优订货量变化趋势比零售商明显.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得到,无论供应商和零售商是否偏好公平,批发价契约都不能实现供应链协调.最后,对批发价、零售价、供应商生产成本、零售商缺货成本和供应商缺货成本进行敏感度分析.  相似文献   

3.
基于风险度量准则CVaR,构建了零售商具有公平偏好心理行为下基于努力成本分担的回购契约的双渠道决策模型,分析了分散式和集中式双渠道供应链系统中的决策行为.在此基础上,经过理论求解与算例分析,深入分析了公平偏好、成员的风险规避特性和回购契约的交互影响.研究发现:零售商与制造商越厌恶、规避风险,订货数量就越低,他们的利润和供应链的利润都将降低;零售商的订货数量伴随公平偏好系数和批发价的增大而减少.但即使考虑渠道成员的风险规避性和公平偏好特性,只须回购契约的参数取得当的值,就可以协调双渠道供应链.  相似文献   

4.
基于公私不同风险偏好的PPP项目政府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杜杨  丰景春 《运筹与管理》2017,26(11):190-199
本文在考虑双方风险偏好差异的基础上,围绕PPP项目补偿问题构建了公私双方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从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协调的角度研究了PPP项目的补偿机制。研究表明,在公私双方存在风险厌恶时,直接补贴契约无法诱导私人投资者做出符合整体最优的决策。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政府部分承担建设投资的混合补偿契约改进前补贴模式。分析表明,当建设投资分担比例合适时,混合补偿契约可以协调风险厌恶下的PPP补偿博弈的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实现Pareto改进。最后,通过数值分析进一步研究了补偿契约的影响因素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知识转移是创投与创业企业降低合作风险、提升合作效率的重要途经,如何激励创业企业提高知识转移积极性一直是创业合作的重要议题。考虑到创业合作双方对知识转移内容及行为观测、评估的不一致及由此诱发的激励偏差和公平失衡问题,研究构建了完全理性情形和激励偏差与公平偏好双重作用情形下的创业企业知识转移激励模型,并深入探讨了激励偏差和公平偏好对创投最优激励强度和创业企业知识转移最优努力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完全理性情形下,激励偏差与创投最优激励强度呈倒U型关系,与创业企业知识转移最优努力水平正相关;在公平偏好和激励偏差共同作用情形下,创投最优激励强度选择呈现出显著复杂性,需综合考虑公平偏好、激励偏差、知识可转移量和风险成本等因素以实现最优激励,同时公平偏好加剧了激励偏差对创业企业知识转移意愿的影响程度,与知识转移努力水平U型相关。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需求是一种依赖于销售价格的线性结构下,建立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双渠道供应链模型.在改进收入共享契约下,分别针对零售商不利不公平厌恶和有利不公平厌恶两种情形,探讨公平偏好对双渠道供应链最优定价策略及契约协调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最优零售价格随零售商不利不公平厌恶偏好增大而减小,随其有利不公平厌恶偏好增大而增大;最优直销价格不受零售商公平偏好影响,制造商始终完全占有直销渠道的销售收入;最优批发价格大小与零售商收入共享比例和公平偏好程度有关;改进收入共享契约仅在零售商不利不公平厌恶偏好下能够实现双渠道供应链协调.  相似文献   

7.
针对工程总承包中总承包商和分包商之间的双边道德风险问题,把公平偏好引入委托代理模型,研究总承包商对分包商的激励机制,分析公平偏好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公平偏好是决定产出分享系数和固定价格的重要因素,并会改变风险规避、努力贡献等对产出分享系数和努力水平等的影响,而风险规避和努力贡献也会改变公平偏好对产出共享系数和努力水平等的影响,三者之间具有交互影响效应.因此,总承包商应该充分考虑分包商的风险规避、公平偏好和努力贡献等三种属性,忽略其中任何一种因素都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条件风险值准则的供应链回购契约协调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由具有风险偏好的零售商和风险中性的供应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回购契约协调问题.针对具有风险偏好的零售商,考虑了风险中性、风险厌恶和风险喜好三种态度,建立了由风险厌恶程度和悲观系数两个参数描述的基于条件风险值(CVaR)的集成目标决策函数.推导了不同风险偏好态度下的零售商最优订货决策,分析了不同风险偏好参数下的零售商订货决策变化情况.给出了能够完全协调风险偏好零售商和风险中性供应商的供应链回购契约协调机制.最后,进行了数值计算,验证了设计的供应链回购契约协调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给出的回购契约协调机制下,考虑风险偏好情况下的零售商最优订货决策能够保证整个供应链系统实现最优绩效,而供应链成员期望利润却随不同的风险偏好参数而不同.  相似文献   

9.
论文将公平偏好引入商业信用供应链的运作中,研究公平偏好如何影响供应链的商业信用和定价策略。论文在三种情况下,即仅供应商关注公平,仅零售商关注公平和双方均关注公平,运用Stackelberg博弈分析了供应商的最优商业信用期及零售商的最优零售价格。研究发现,当零售商具有公平偏好时,零售价格与其公平偏好程度无关;零售商的公平偏好程度越大,供应商提供的商业信用期限越长。当仅供应商具有公平偏好时,供应商的公平偏好程度越大,零售商的零售价格越大,供应商提供的商业信用期限越短;当双方都具有公平偏好时,零售商的零售价格关于双方偏好均为增函数;供应商的商业信用期限为自身偏好系数的增函数,为零售商偏好系数的减函数。供应链成员的效用为自身偏好系数的增函数,对方偏好系数的减函数;双方具有公平偏好时,供应链利润小于无公平偏好时的供应链利润。  相似文献   

10.
将制造商公平偏好行为特征引入双渠道闭环供应链,针对非合作独立决策、完全合作联合决策两种不同情形分别建立相应的定价决策模型.运用博弈理论求得两种不同情形下的最优定价策略,并分析了公平偏好系数对供应链各成员最优定价策略及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商公平偏好行为特征能增强其讨价还价能力,但不利于提升供应链经济效益和社会绿色环保效益;非合作独立决策下的系统利润低于完全合作联合决策下的系统利润.为此,通过联合运用一个由批发价格、直销价格和回收转移价格组成的定价机制和一个两部定价补充协议对双渠道闭环供应链进行协调,可以实现双方的Pareto改进.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消费者公平偏好对制造商开通直销渠道的影响,并分析消费者公平偏好对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决策、制造商开通直销渠道意愿、零售商利润、以及消费者剩余等的影响。最后通过算例分析消费者公平偏好对制造商开通直销渠道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存在消费者公平偏好时,制造商仅在直销成本较小时开通直销渠道;当直销成本较大时,制造商不应开通直销渠道。然而,消费者公平偏好会降低制造商开通直销渠道的意愿;即使无直销成本,若消费者公平偏好较大,制造商也可能不会开通直销渠道。  相似文献   

12.
考虑消费者溯源偏好与食品供应链可追溯水平对市场需求的影响,构建由一个食品生产企业和一个食品零售企业组成的可追溯食品供应链博弈模型,研究政府补贴、可追溯努力成本分担和公平偏好对可追溯食品供应链决策及利润的影响.结果 表明:政府补贴与可追溯努力成本分担均能促进食品生产企业提高可追溯努力水平,进而提升食品供应链可追溯水平.政...  相似文献   

13.
在报童模型的基础上,以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为研究背景,把公平关切引入到回购契约的研究中,并根据Nash讨价还价博弈思想建立公平偏好框架,通过建立效用函数模型,研究了公平关切对回购契约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平关切不会影响回购契约的协调性,公平关切程度也不会影响零售商的最优订购量,进而可以得出,即使供应商在不知道零售商对公平偏好的程度下,依然可以通过制定合适的批发价格和回购价格来做出使自己效用最大化的最优决策.另外,通过灵敏度分析发现,在公平关切时,零售商的最优订购量会随着产品单位生产成本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4.
将互惠偏好引入到闭环供应链系统合作机制中,研究了由一个制造商,一个零售商和一个再制造商组成的三层闭环供应链,运用Stackelberg博弈理论分析了闭环供应链整体及各成员的最优决策问题,并对5种情形(决策模式)下的均衡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在考虑互惠偏好行为下,分散决策模式和局部联盟决策模式下的系统利润低于集中决策模式下的收益;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销售量(零售价格)与制造商对零售商的互惠偏好系数呈正(负)相关,与零售商对制造商的互惠偏好系数呈负(正)相关;5种决策模式的供应链系统利润与制造商对零售商的互惠偏好系数呈正相关,与零售商对制造商的互惠偏好系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和征  张志钊  李勃 《运筹与管理》2020,29(9):232-239
在服务型制造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的过程中, 为了激励合作企业参与服务创新, 将公平理论引入到声誉激励机制设计中, 考虑合作企业的公平偏好程度、服务创新能力系数、知识转移能力系数、耐心系数等参数, 运用委托代理理论, 建立声誉激励模型, 并对模型进行求解和数值仿真, 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和管理启示。研究表明:当合作企业是风险规避的, 在完全信息情况下, 合作企业的公平偏好程度系数与声誉激励系数正相关;在不完全信息情况下, 合作企业的公平偏好程度系数对声誉激励系数的影响不显著;无论是否考虑合作企业的公平偏好, 合作企业的努力水平、服务创新能力系数、知识转移能力系数、耐心系数与声誉激励系数正相关;合作企业的努力成本系数、风险规避系数、产出分享系数、外部环境变量的方差与声誉激励系数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现有知识共享激励研究大都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基础上,而在现实经济活动中,这一假设存在较大局限性。本文将传统个体激励和团队激励相分离的激励模式转化为整合激励模式,运用博弈模型构建了基于横向公平偏好的知识共享激励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与数据模拟,结果表明:项目团队成员知识共享个体激励和团队激励均衡状态下,个体激励和团队激励对成员的知识共享努力水平具有互补性。知识共享风险成本较低(高)情形下,个体激励与横向公平偏好负相关(呈倒U型关系),团队激励与横向公平偏好正相关(呈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7.
潘林伟  鲁皓 《运筹与管理》2021,30(11):226-231
互惠合作机制缺失和信息不对称影响了地方政府的区域协调投入,不利于城市群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委托代理模型中引入公平偏好的基础上,重点讨论协作意愿和信息条件对努力水平的影响。发现公平偏好和信息条件都对代理人的努力水平产生影响,且代理人之间的信息分布更重要。地方政府努力水平依赖于相邻城市的协同意愿,满足公平偏好中的“互惠”行为;且信息对称情形下的努力水平均高于不对称情形。改善信息分布和引导公平偏好,有利于提高地方政府的区域协同投入而改善整体产出水平。城市群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健全的协调机制,以增强不同区域地方政府的互信水平和互惠机制,降低、消除区域间信息不对称情形,通过互惠性合作和投入提升区域经济效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