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教学内容衔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对大学数学教育与中学数学教育进行衔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教学内容的衔接是二者衔接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根据大学数学和中学数学教学中较普遍使用的经典教材,对大学数学和中学数学教学内容从数学符号使用、教学内容重叠、教学内容遗漏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归纳总结,对于大学数学教学和大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数学教学的本质来说,大学数学是变量数学,而高中数学则是常量数学.高中数学是大学数学的基础,而大学数学是对高中数学的延展与延续,因此,若是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教材、教学模式等衔接不当,定会对大学生数学学习热情和兴趣造成一定影响.自步入新时代发展时期以来,在数学教育教学改革中,高中数学更注重“教学”方面的改革;而大学数学则更注重“学”的过程和结果,这便造成许多大学生因无法适应大学数学教学模式而难以跟上教学进度,从而失去学习大学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鉴于此,如何更好地促进高中与大学数学有效衔接,是高中、大学数学教师需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军事院校的高等数学的教学有其固有的特点,大学数学的部分内容进入中学课堂,对高等数学的教学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在此过渡基础上军校的高等数学的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不仅增强了趣味性有利于克服脱节现象,而且在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也得到衔接与提升,有助于培养军事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关于数学基础课教学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数学基础课教学面临着: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在基础课教学中应当注意处理好: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的衔接、力求讲清数学的源头和走向、尽力体现统一数学的观点,注意数学美的传播和加强素质教育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分析近二十年来高中数学经历的三次重要改革中复数部分教学内容、要求的变化和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复变函数教材处理复数部分的状况.在此基础上,给出大学复变函数课程关于复数部分的一些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6.
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增加的向量、概率、微积分初步等内容对提高学生对现代数学的认识,为做好大学、中学数学的衔接工作很有帮助,尤其是每个章节的阅读材料和部分章节的研究性课题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大有裨益.每一章的小结也写得不错.但在教学实践中师生们也发现了其中的一些问题,笔者现将它们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教学改革过程中,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问题备受关注.部分初中数学教师指出,在学生由小学步入中学学习阶段时,多会存在数学学习不适应的情况,这也就导致部分小学阶段成绩较好的学生出现成绩下滑现象,严重者会有厌学心理问题的发生.产生这一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教师因素、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法指导及教学评价等方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几项因素.本文将分析影响中小学教学衔接问题的几项相关因素,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环境几个方面提出建议,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8.
王蓓 《数学之友》2013,(24):4-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开始针对中学数学教学与大学数学教学联系与衔接的问题,从教育着眼,把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改革结合起来展开研究.2002年10月,在由教育部高教研究中心委托承办的“全国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教材改革研讨会”上,代表们再次建议教育部门关注中学数学教学与大学数学教学的接轨问题.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空间解析几何中"向量代数"内容的处理方法,给出了从向量的代数形式到几何形式的具体处理方法,这种方法较传统方法更为简洁易懂,便于将二维与三维几何向量推广到n维向量,有利于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的衔接.对大学数学教学与教材改革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雪芬 《数学通报》2012,51(12):4-6,10
目前,微积分是近年来高中数学教材中变化比较多的内容.高中微积分的教学既关乎于高中毕业生对微积分基本思想方法的理解应用也关乎于高中与大学间的衔接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作为一个只有四百多万人口的小国,新加坡的数学教育因其在国际数学与科学教育调查(TIMSS)中的成绩而备受国际数学教育界的关注,另一方面,中国和新加坡同属东方文化系统,其文化背景、教育制度都有一定的相似程度,所以我们选择新加坡高中教材作为比较对象,以期对我国的微积分教材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机械化和道理化为特色的中国传统数学,曾经取得光辉的成就.将这些思想用于计算机科学、孤子理论和量子场论,不仅可以系统地产生已有结果,还可以开辟新的研究方向,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2.
Mathematics     
We prove the existence of sign changing solutions of a semilinear elliptic eigenvalue problem with constraint by using variational methods. Among those three solutions we obtained, one is positive, one negative and one sign changing. We also prove the existence of multiple sign changing solutions under some additional condition.  相似文献   

13.
从高中教材和高等数学教材的内容、高等数学和初等数学的思维模式、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四个方面分析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时感到困难的原因,并探讨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做好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的五项具体措施:上好绪论课,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观念;指导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给出数学概念要循序渐进,注意知识的衔接;加强习题指导,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及时了解学生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相似文献   

14.
数学思维,数学教学与问题解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光荣 《大学数学》2004,20(2):17-20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引导研究的,提出和发现数学问题是数学思维的起步.数学问题解决体现了数学思维的目的、过程和基本方法,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问题解决作为教学方法,能体现知识的涵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谭金锋 《大学数学》2002,18(2):78-81
阐述了数学交流的缘起和功能 ,指出除具有一般的教学功能外 ,数学交流的教学意义特别表现在完善数学思维活动和实现数学教学的社会价值两方面 .最后 ,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数学交流观点对数学教育的启示 ,即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素养 ,利用师生互动的形式重塑教学过程 ,在强调认知的同时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 .  相似文献   

16.
17.
In this paper I tackle the question What is the mathematics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By providing three different frames for the word mathematics.
  • 1.Frame 1: Mathematics as an abstract body of knowledge/ideas, the organization of that into systems and structures, and a set of methods for reaching conclusions.
  • 2.Frame 2: Mathematics as contextual, ever present, as a lens or language to make sense of the world.
  • 3.Frame 3: Mathematics as a verb (not a noun), a human activity, part of one’s identity.
After introducing the frames and examining their distinction and their overlap, I discuss their implication with respect to student-centered classroom, context, and culture.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