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基本参数法是利用X射线荧光强度的理论公式计算试样各组分浓度的方法。该法的优点是仅需纯元素作标样甚至不用标样即可进行多组分的试样分析。1968年Criss等提出这一方法后,近年来在试样分析、计算经验系数法中的经验系数以及将基本参数法与经验系数法相结合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而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一些作者认为目前基本参数法准确度尚差,主要是因为基本参数包括原级X射线谱强度分布数据不准确所致,至今已发表的原级X射线谱强度分布数据仅钨靶就有五种之多,其中四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热法制备碳量子点,通过碳量子点与氨水反应使其表面氨基化,氨苄青霉素与氨基化碳量子点作用后,使其荧光显著增强,由此建立测定药物中氨苄青霉素的荧光光度法。在比色管中依次加入0.016mol·L~(-1)氨基化碳量子点溶液1.00mL和样品溶液0.45mL,pH 7.0三酸缓冲溶液1mL,用水定容至5mL,室温下反应30min后,在激发波长340nm、发射波长433nm处测量溶液相对荧光强度(F/F0,F、F0分别为加入与不加入氨基化碳量子点时体系的荧光强度)。氨苄青霉素质量浓度在2.0×10~(-6)~9.0×10~(-5) mol·L~(-1)内与体系的相对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1.2×10~(-6) mol·L~(-1)。加标回收率为99.0%~109%,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小于2.0%。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煤基碳量子点(CQDs),此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荧光强度,在激发波长(λex)为370nm时,其发射波长(λem)为495nm。卡那霉素(KANA)对CQDs的荧光具有猝灭效应,并测得其荧光强度的猝灭程序与KANA的浓度在5.0~140.0μmol·L~(-1)之间呈线性关系,KANA的检出限(3s/k)为1.0μmol·L~(-1)。根据进一步试验提出了KANA注射液及牛奶中KANA含量的荧光猝灭测定法。CQDs与KANA反应的最佳条件为:①反应介质为pH 7.5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HCl)缓冲溶液;②CQDs溶液的加入量为0.5mL;③反应时间为10min。两种样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如下:①取KANA注射液5支,混匀后分取0.1mL,加水定容至100.0mL,经滤膜过滤,取滤液作为测定溶液;②取牛奶10.0g,加无水乙醇定容至50.0mL,静置30min后离心,取其上清液为测定溶液。测定时取测定液适量,加入Tris-HCl缓冲溶液和CQDs溶液各0.5mL,加水至5.0mL,按上述条件测定其荧光强度(F),同时测定空白溶液的荧光强度(F0)。经回收试验,测得其回收率在97.0%~104%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1.2%~2.6%之间。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作比对,两种方法所测得的结果相符。测得KANA注射液样品的KANA测定值为99.6g·L~(-1),与其标示值(100g·L~(-1))相符。  相似文献   

4.
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水溶性N-乙酰-L-半胱氨酸修饰的碲化镉量子点(NACCdTe),基于甲醛对该量子点的荧光猝灭作用,建立了测定甲醛的荧光光谱法。在7.5×10~(-8) mol·L~(-1) NAC-CdTe-0.01mol·L~(-1) Tris-HCl(pH 6.0)体系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甲醛溶液,反应10min后,以400nm为激发波长,于567nm处测量体系的荧光强度(I)。甲醛的质量浓度在5.0×10~(-6)~1.0×10~(-1) g·L~(-1)内与I_0/I(I_0为不加甲醛时体系的荧光强度)值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1.3×10~(-6)g·L~(-1)。方法用于测定水样中的甲醛,测定结果与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的测定结果相符,加标回收率在98.0%~102%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1.4%~4.1%之间。  相似文献   

5.
荧光光谱法测定药物泼尼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泼尼松被浓硫酸氧化产生具有荧光特性物质。本文研究了泼尼松与浓硫酸的反应及表面活性剂对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泼尼松含量的新方法。本法的检出限为2.79×10-8mol.L-1,相对标准偏差为1.8%,荧光强度与泼尼松浓度在5.58×10-7~3.90×10-6mol.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试验制备了一种荧光试剂5,10,15-三苯基-20-吡啶基卟啉(TPPyP),该试剂激发光谱(λ_(ex))为420nm时,在650nm波长处有发射光谱(λ_(em))峰。当试剂与铅(Ⅱ)反应时产生荧光猝灭现象。提出了以此试剂为荧光探针测定痕量铅(Ⅱ)的荧光光度法。在邻苯二甲酸盐-盐酸缓冲溶液中,一定量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存在下,通过测定样品溶液和空白溶液在发射波长650nm的荧光强度,计算得反应液荧光强度的降低程度△F;结果表明:△F值与铅(Ⅱ)的质量浓度在1.0×10~(-4)~1.5×10~(-3)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k)为4.0×10~(-5)mg·L~(-1)。此方法用于膨化食品中铅(Ⅱ)的测定,回收率在95.0%~107.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3%。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X 射线光谱测定铝青铜系列铜合金中Al、Mn、Fe、Si、Ni、Zn、Sn和Pb 8种元素的方法,探讨电流、电压对荧光强度的影响,基体效应校正采用基本参数法.用该方法对实际样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与化学法分析结果相吻合.各元素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10%-5.56%(n=10).  相似文献   

8.
《分析试验室》2021,40(4):404-409
构建了一种基于氧化单壁碳纳米角(oxSWCNHs)荧光适配体传感器用于胰岛素的检测。合成了水溶性的单壁碳纳米角和羧基荧光素(FAM)标记的胰岛素适配体,该适配体能与胰岛素进行高亲和力和强特异性的结合。当体系中没有胰岛素存在时,FAM标记的适配体可以被oxSWCNHs吸附,致使体系具有较低的荧光强度;当体系中有胰岛素存在时,胰岛素可以与其适配体进行强特异性结合,导致FAM标记的适配体远离oxSWCNHs表面,FAM荧光不能被oxSWCNHs淬灭,体系具有较强的荧光强度,实现荧光强度的增强。研究了淬灭剂的用量、反应时间的影响,同时进行了选择性、干扰实验和实际样品分析等。该传感器的线性范围为0~1.6 nmol/L,检出限为0.1 nmol/L,可用于小鼠血清中胰岛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王峰  黄薇  唐波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2,(11):1257-1260,1264
在pH 9.2的硼砂-盐酸缓冲溶液中,在一定量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存在下,鞣花酸与钇(Ⅲ)反应使其荧光淬灭,据此提出了测定痕量钇(Ⅲ)的荧光光度法。通过测定样品溶液和空白溶液在发射波长454nm处的荧光强度,计算得反应液荧光强度淬灭程度ΔIf,其荧光强度的淬灭程度与钇(Ⅲ)的浓度在2.0×10-6~8.0×10-5 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2.63×10-7 mol·L-1。方法的回收率在99.0%~99.5%之间。并利用共振散射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体系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0.
水溶液中P(AM-co-PEBA)聚合物对Tb3+离子荧光增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Tb3+离子在模板法合成的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聚丙烯酰胺/4-(ω-丙烯酰氧乙氧基)苯甲酸(P(AM-co-PEBA))溶液中的荧光增强行为. 在溶液中P(AM-co-PEBA)通过羧基的络合作用及疏水缔合作用, 改变了 Tb3+离子所处微环境, 降低了Tb3+离子络合水的个数, 提高了Tb3+离子荧光强度. 聚合物中PEBA含量增加或PEBA以微嵌段结构存在, 这一微环境效应得到增强. 另一方面, 聚合物P(AM-co-PEBA)分子内具有紫外光捕获基团, 可通过“天线效应”与Tb3+离子进行能量传递, 进一步提高了Tb3+离子的荧光强度.  相似文献   

11.
由于人血清白蛋白(HSA)与一种分子内电荷转移(ICT)化合物1-酮-2-(对二甲氨基苯亚甲基)-四氢萘(KDTN)的结合反应,引起KDTN荧光的增强,其荧光强度的增强与HSA的浓度在13.6~272.0 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据此提出了以KDTN为探针测定人血清白蛋白的荧光方法。方法的检出限(3S/N)为0.136 mg.L-1,用标准加入法对方法的回收率作了试验,测得平均回收率为104.4%,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为4.1%。  相似文献   

12.
CCD阵列检测-激光诱导荧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行组装的激光诱导荧光 CCD阵列检测器 计算机联用装置 ,建立了测定食品中锌的灵敏方法。在乙酸 乙酸铵缓冲溶液 (pH 4 )中 ,Zn(Ⅱ )与SCN- 、若丹明B(RhB)反应生成Zn SCN RhB配合物 ,经乙醚萃取后 ,在激发波长 5 32nm和发射波长 5 80nm进行荧光强度测定。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Zn SCN RhB配合物荧光强度的影响 ,优化了荧光反应及食品样品的处理条件 ,并用于食品试样中锌的测定。方法的检出限为 4ng·ml- 1,加标回收率为 90 .0 %~ 110 .0 % ,相对标准偏差为 2 .0 %~ 9.7% ,能满足食品卫生检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同步荧光分析法同时测定叶绿素a和叶绿素b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众所周知,叶绿素a和叶绿素b(分别用Chla和Chlb表示)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它们的测定通常用于不同波长处测量吸光度或在不同激发-发射波长下测量荧光强度,而后解联立方程的光度法。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基于竞争包合作用的荧光光度法测定盐酸普萘洛尔的含量。在pH 8.4时,中性红(NR)荧光较弱,加入β-环糊精后,两者形成包合物使体系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强,而盐酸普萘洛尔能通过竞争作用将部分NR从β-环糊精的空腔中置换出来,从而使体系的荧光强度降低。通过测量体系荧光强度的降低程度可作盐酸普萘洛尔的定量测定。在激发波长为465nm和发射波长为580nm的条件下,该荧光体系的荧光强度的降低程度与盐酸普萘洛尔的质量浓度在0.10~4.0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6μg·L-1。加标回收率在97.4%~100%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0.78%~1.5%之间。本方法用于实际样品中盐酸普萘洛尔的测定,结果与传统荧光光谱法测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5.
在 pH 5 .0 0的NaOAc HOAc缓冲溶液中 ,在CTMAB的存在下 ,间氟苯基荧光酮 (m FPF)本身呈现较强的荧光 (λex=36 5nm ,λem=5 6 3nm )。微克量铁 (Ⅲ )在此条件下 ,能与m FPF生成配合物而使m FPF CTMAB体系产生荧光熄灭现象。荧光强度的减弱 (ΔF)与铁 (Ⅲ )浓度在0~ 3.0 μg/ 2 5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反应对铁 (Ⅲ )的检出限为 1.12 μg·L- 1,已应用于自来水和人发试样中微量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研究发现在pH.5.2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一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Mn(Ⅱ)对过氧化氢氧化3-(4'氯基苯基)-5(2'-羧基偶氮)若丹宁的反应具有强烈的催化作用,并导致荧光强度的增加.据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锰的方法,荧光强度的增加(△F)与Mn(Ⅱ)的质量浓度在0.014 mg·L-1以内呈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F=-4.47+1038.75C,相关系数为0.988 6,检出限为1.78×10-6g·L-1.用于自来水和污水样品中痕量锰的测定,测得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的结果相符.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2.5%,用标准加入法测得的回收率在95.6%~103.4%之间.  相似文献   

17.
基于聚多巴胺纳米粒子(PDA NPs)对Cy5标记单链DNA(Cy5-ssDNA)探针的荧光猝灭效应以及脱氧核糖核酸酶Ⅰ(DNaseⅠ)选择性切割DNA/RNA杂合结构中单链DNA的特性,建立了一种用于微小核糖核酸(miRNA)检测的新型恒温信号放大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体系的相对荧光强度(FR)与miR-21浓度的对数值成正比;对miR-21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0 pmol/L~100 nmol/L,检出限达7 pmol/L.血清加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生理环境下miR-21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不锈钢特殊零件中镍、铬、锰、钼、钴和钛的X射线荧光光谱无损分析周建兰(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 X射线荧光光谱法可以满足快速无损同时测定多元素含量的要求。为减少误关来源,要有相应的固体标样。並保持试样表面X射线辐照面积一致。为此,选用三个以上的基体相同或成分相近的固体标样,绘制荧光强度-浓度关系曲线。然后根据相同条件下测得的试样中待测元素的特征X射线荧光强度,直接从该曲线上查出相应的浓度。在曲线线性部分的范围内可得到准确结果,此时,加只有一个标样,只要牌号相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一种以荧光标记脂质体为探针检测磷脂酶 C (PLC) 活性的新方法.此荧光探针是由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和丽丝胺罗丹明B标记的荧光磷脂(Liss Rhod PE)通过自组装形成有序的荧光标记脂质体,探针脂质体中Liss Rhod PE由于相互之间距离靠近产生自猝灭效应,因而作为探针的脂质体并不表现出荧光性质.当在此探针溶液中加入目标物PLC,PLC可以水解切割标记在磷脂酰基二位上的荧光团罗丹明,使其从脂质体释放到溶液中,导致自猝灭效应的减弱,溶液荧光信号增强,以此实现对PLC活性的检测.使用此探针检测PLC活性,荧光强度的增加值与PLC浓度在5~300 U/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 U/L(S/N=3).此外,此探针还可用于PLC抑制剂的筛选.  相似文献   

20.
苯甲酸氯代衍生物稀土配合物的荧光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别以典型的芳香羧酸苯甲酸及其一氯代衍生物(邻、间、对三种)为第一配体,以邻菲罗啉(phen)或2,2′ 联吡啶((bipy)为第二配体,合成了一系列Tb(III)、Eu(III)的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等方法探讨了不同位置的取代基或不同的第二配体对配合物荧光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邻菲罗啉能够增强Eu(III)芳香羧酸配合物的荧光强度而减弱Tb(III)羧酸配合物的荧光强度;2,2′ 联吡啶则显示相反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