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通过自然挥发法,合成了2个配合物[Cu(DMPM)2(Bz)][Cu(DMPM)(Bz)3]·H2O(1)和[Cu(PMA)Cl2](2)(DMPM=4,5-二甲基-2-(2-吡啶基)咪唑,PMA=[2-(2-吡啶基)咪唑-1-基]乙酸乙酯,Bz=苯甲酸根),并对其荧光、热稳定性及电子自旋共振光谱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化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化合物1通过氢键的作用形成了三维超分子框架,化合物2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了二维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2.
以二氰胺钠[Na(dca)]和4-(1-咪唑基)苯胺(L)为共配体分别与锰盐和钴盐反应合成了2种新的配合物:零维[Mn(L)2(dca)2(H2O)2] (1)和二维[Co(L)2(dca)](dca)0.5(ClO4)0.5·1.5H2O·MeOH (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配合物2晶体属于正交晶系,Cmcm空间群。配合物1是1个中心对称的单核结构,锰(Ⅱ)离子与分别来自2个dca和2个L配体的4个氮原子以及2个水分子配位,形成八面体配位几何,L和dca均为单齿配位;配合物2是由混合桥dca和L组装成的二维配位聚合物网状结构,相邻的二维网以面对面方式堆积,沿c轴方向形成一维孔道,里面填充着未配位的反离子和溶剂分子。  相似文献   

3.
通过自然挥发法,合成了2个配合物[Cu(DMPM)2(Bz)][Cu(DMPM)(Bz)3]·2H2O(1)和[Cu(PMA)Cl2](2)(DMPM=4,5二甲基2(2吡啶基)咪唑,PMA=[2(2吡啶基)咪唑1基]乙酸乙酯,Bz=苯甲酸根),并对其荧光、热稳定性及电子自旋共振光谱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化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化合物1通过氢键的作用形成了三维超分子框架,化合物2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了二维的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一个新颖的席夫碱N,O-双管能团有机配体(4-(吡啶基-2-亚甲基氨基)苯甲酸,4,2-pmabaH) (1),并在水和乙醇体系中合成了它的镉配合物[Cd(4,2-pmaba)(H2O)3](4,2-pmaba)·H2O (2)。利用元素分析及X-射线单晶结构测定对其进行了表征。标题化合物1属于正交晶系,Pna21空间群。化合物2属于正交晶系,Pbcn空间群。在化合物2中,Cd(Ⅱ)的配位环境为七配位。其中有2种不同配位模式的配体,其M2L2环状结构单元通过氢键作用连接成一个具有三维结构的超分子化合物。对化合物1,2的荧光性质也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5.
在反应体系中引入不同的银化合物,利用水热合成方法制备了2个镧-酒石酸配合物[La(TTA)(OA)0.5(H2O)]·2H2O (1)和 [La2(TTA)3(H2O)4]·H2O (2)。利用元素分析及X-射线单晶结构测定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配合物2的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 空间群。在配合物1中,部分酒石酸被氧化分解成为草酸并作为桥联配体将配合物的层状双(6,3)拓扑结构连接形成三维多孔结构;化合物2和1具有相似的二维结构,其层状结构单元被不同配位模式的酒石酸配体连接成一个具有三维结构的超分子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在室温下,[Cu(PPh3)2(CH3CN)2]ClO4和双席夫碱配体1,2-双(3′-吡啶基亚甲基氨基)乙烷(L)反应得到一个新型化合物[Cu(PPh3)(L)](ClO4) (1)。结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 /n,晶胞参数为a=1.696 6(16)  相似文献   

7.
合成并表征了一种离子对配合物1,[Cl2Bz-1-Apy]2[Ni(mnt)2],其中,Cl2Bz-1-Apy为(E)-1-(3,4-二氯苯亚甲基氨基)吡啶一价阳离子,mnt是马来二睛基二硫烯二价阴离子。在配合物1的晶体中,阴离子和阳离子中吡啶环之间存在阴离子…π相互作用。DFT电荷密度分布分析表明,阴离子…π相互作用主要源自离子对间的Coulomb吸引力。在固体和乙腈溶液电子吸收光谱近红外区,配合物1都有一个宽的弱吸收带,该吸收带可归属为二价阴离子[Ni(mnt)2]2-内的d-d电子跃迁和阴阳离子对间的电荷转移跃迁。  相似文献   

8.
孟伟伟  陈金喜 《无机化学学报》2008,24(10):1610-1614
用镍和锰的醋酸盐分别与5-苯并咪唑酸进行水热反应合成了2种配位聚合物[Ni(BImC)2]n (1)和[Mn(BImC)2]n (2)(HBImC=5-苯并咪唑酸)。用IR对配位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配位聚合物12的结构。单晶结构表明配位聚合物1的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bcn。配位聚合物2的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化合物1通过配体的桥联作用形成二维畸变(4,4)层状网格。化合物2通过配体的桥联作用形成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结构, 链与链之间通过N-HO氢键作用形成三维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2个铜(Ⅰ)的配位聚合物{[Cu2(4-bpo)2(CH3CN)2(PPh3)2](BF4)2}n (1)和{[Cu(4-bpo)(CH3CN)(dppe)0.5]BF4}n (1)(PPh3=triphenyl-phosphine,dppe=1,2-bis(diphenyl phosphino)ethane,4-bpo=2,5-bis(4-pyridyl)-1,3,4-oxadiazole),对其进行了红外、1H NMR、 19F NMR、11B NMR、元素分析等相关表征,并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化合物的结构。晶体结构研究表明,配位聚合物12通过π…π相互作用连接成为不同的二维超分子的网状结构:在配合物1中,一维链状结构通过π…π相互作用连接成为二维双层结构和二维网络结构;在配合物2中,一维梯形链状结构通过π…π相互作用组装成不同二维和三维网络结构。此外,还研究了配合物的固态发光性能,显示其存在TLCT/MLCT电荷跃迁。  相似文献   

10.
通过水热方法,合成了一个杂金属的配位聚合物{[NdZn(H2pimda)3(Hpimda)(H2O)2]·H2O}n(1),(H3pimda=2-丙基-1H-4,5-咪唑二酸),并对其结构和磁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配合物1是由配体2-丙基-1H-4,5-咪唑二酸连接而成的二维层状结构,该二维层通过氢键延伸为三维超分子结构。磁性研究表明,配合物1中相邻钕离子间存在着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3-苯氧基甲基-4-(4-甲基苯基)-5-(2-吡啶基)-1,2,4-三唑(L)为配体分别合成了2个金属配合物即[Cu2L2Cl4]·2H2O (1)和 [Cd3L2(μ2-Cl)6]n·2nCH3CN (2),对其进行了红外、紫外、热重、粉末衍射、元素分析和晶体结构等表征.配合物 12 都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都为P1 ,单晶结构分析表明,在配合物 1 中,中心铜(Ⅱ)原子具有畸变三角双锥构型[CuN3Cl2];配合物 2 是配位聚合物,每个重复单元有3个Cd(Ⅱ)原子和2个不同的Cd(Ⅱ)配位中心,Cd1(Ⅱ)原子具有中心对称的畸变八面体构型CdCl4N2,Cd2(Ⅱ)原子具有畸变的八面体构型CdCl4N2.  相似文献   

12.
本文合成了2个新型Cu(Ⅱ)配合物:[Cu2(L1)2Cl4]L1 (1)和[Cu(L2)2(NO3)2(H2O)] (2),其中L1为3,6-二(苯并三唑-1-)哒嗪,L2为3-(1,2,4-三氮唑-1-)-6-氯哒嗪。配合物1的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铜离子与3个氯原子和配体的2个氮原子形成五配位的四角锥构型,2个氯原子以μ-2方式桥联2个中心铜原子。在配合物1的晶胞中1个游离配体未参与配位。配合物2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铜原子处于五配位四角锥配位环境中。分子间氢键将2的分子结构延伸为一维链、二维网状结构,并通过分子间的π-π堆积作用进一步使配合物构型发展成三维拓扑结构。应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对本文所涉及的化合物进行了清除自由基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这2个配体都具有较好的活性。  相似文献   

13.
Cd(NO3)2·4H2O与配体4′,5′-二氮-9′-(4,5-二(硫乙基)-1,3-二硫杂环戊烯-2-叶立德)-芴(L)在甲醇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中生成配合物Cd(NO3)2(L)2。晶体的空间群是Pbcn(#60),晶体学参数分别是a=1.578 7(2) nm,b=0.987 96(11) nm,c=2.719 5(3) nm。V=4.241 6(8) nm3Z=4。2个硝酸根离子各提供1个氧原子,2个配体L各提供2个氮原子,形成了镉的6配位结构。晶体结构显示分子通过平面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沿b轴形成柱状结构,这些柱通过中心原子镉(Ⅱ)的配位连接形成二维层状结构,再通过2个硫乙基上的短距离S…S接触进一步形成了三维结构。对其 1H NMR、UV-Vis和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2个锌配合物[Zn(mtyaa)2(H2O)4]·4H2O(1)和[Zn(bpe)(mtyaa)2(H2O)2]n2)(Hmtyaa=2-(5-甲基-1,3,4-噻二唑)-硫乙酸;bpe=1,2-双(4-吡啶基)乙烷),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并对它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和粉末X射线衍射等表征。配合物12的晶体分别属于三斜晶系和单斜晶系,空间群分别为P1C2/cπ-π相互作用以及配位水和游离水分子与羧基氧之间的氢键作用将配合物1的单分子结构连成三维网状结构。配合物2中配位水与羧基氧以及配体中的氮原子之间的氢键作用将相邻链连接成二维平面结构。  相似文献   

15.
使用2-溴-1,4-对苯二甲酸和2-氨基-1,4-对苯二甲酸为配体,在溶剂热条件下得到了两个结构新颖的化合物Cd(BrBDC)(py) (1)和Cd(NH2BDC)(H2O) (2)。单晶结构测试表明:化合物1中,Cd(Ⅱ)离子之间通过羧基连接成一维链,链与链之间通过配体连接成二维平面。化合物2中,Cd(Ⅱ)离子之间通过羧基连接成砖块结构的二维层,层与层之间通过氨基连接成三维结构。对化合物的荧光性质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6.
利用药物奥沙拉秦钠,邻菲罗啉与Cd(ClO4)2·6H2O或Co(NO3)2·6H2O水热反应分别得到其配合物的晶体[Cd(OSA)(Phen)(H2O)]n (1)(OSA=3,3′-偶氮-二(6-羟基苯甲酸))和[Co(OSA)(Phen)(H2O)]n (2)。单晶结构分析表明两化合物均为一维链状聚合结构,两者的晶体的空间群皆为C2/c。两化合物中,中心金属的配位几何构型均为五配位的五角双锥。3,3′-偶氮-二(6-羟基苯甲酸)通过羧基桥连金属离子形成一维链状聚合物结构。  相似文献   

17.
在水热的条件下, 利用四(4-吡啶氧甲基)甲烷(L1)或四(3-吡啶氧甲基)甲烷(L2)、1, 4-萘二甲酸(1, 4-NDC)和d10金属离子发生自组装反应合成了2个化合物{[Cd2(L1)(1, 4-NDC)2]·2H2O}n (1)和{[Zn2(L2)(1, 4-NDC)2]·DMF·3H2O)}n (2)。单晶结构表明化合物1是通过L1配体与一维链[Cd(1, 4-NDC)]n相连构建而成的三维骨架化合物, 而化合物2是一对螺旋链与另外的一维链相互垂直交联而形成二维网络结构。更为重要的是, 通过引入2种不同空间位阻的配体, 研究了辅助配体对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结构多样性的影响。另外, 它们的荧光性质也做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分别用稀土醋酸盐和稀土高氯酸盐与希弗碱配体和巯基烟酸配体反应得到了两例镝配合物[Dy2(OAc)6H2O]n(1)和{[DyL(H2O)4]ClO4·H2O}n(2)(L=2,2'-二硫代-二(3-吡啶甲酸)),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磁性测试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构研究和磁性测试表明:化合物1是羧基桥连的一维链结构,该化合物表现出慢磁弛豫性质,有效能垒为2 K;化合物2是通过原位生成的二硫键桥连的二维网状结构,表现出明显的铁磁相互作用和慢磁弛豫行为。  相似文献   

19.
用3,5-双(4-吡啶基)-吡啶(BPYPY)分别与反式-1,4-环己烷二甲酸(trans-H2chdc)和4,4''-联苯醚二甲酸(H2oba)组成混合配体,用温和的溶剂热法与Co(NO3)2·6H2O合成了2个配合物[Co(BPYPY)2(H2O)4]·(trans-chdc)·4H2O (1)和{[Co(BPYPY)(H2O)4]·(oba)}n(2),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配合物1为单核结构,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配位聚合物2是一维链通过O-H…O氢键形成的三维超分子结构,属于正交晶系,Pccn空间群。  相似文献   

20.
在水热的条件下,利用四(4-吡啶氧甲基)甲烷(L1)或四(3-吡啶氧甲基)甲烷(L2)、1,4-萘二甲酸(1,4-NDC)和d10金属离子发生自组装反应合成了2个化合物{[Cd2(L1)(1,4-NDC)2]·2H2O}n(1)和{[Zn2(L2)(1,4-NDC)2]·DMF·3H2O)}n(2)。单晶结构表明化合物1是通过L1配体与一维链[Cd(1,4-NDC)]n相连构建而成的三维骨架化合物,而化合物2是一对螺旋链与另外的一维链相互垂直交联而形成二维网络结构。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引入2种不同空间位阻的配体,研究了辅助配体对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结构多样性的影响。另外,它们的荧光性质也做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