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丁二酸二油酯磺酸钠合成及纯化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丁二酸二油酯磺酸钠合成及纯化方法的改进,使其产率由30%提高到了80.9%。  相似文献   

3.
DAP改性DAIP树脂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邻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DAP)与间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DAIP)共聚,再与增韧剂共固化,对DAIP 树脂体系进行改性研究.结果表明:DAP的引入可降低体系的交联密度,显著改善固化产物的冲击及弯曲强度.当共聚液中DAP质量百分数达到40%时,体系的冲击强度比原DAIP增韧体系提高了67%,弯曲强度提高了30%,同时改性后体系仍然保持较高的热变形温度及优良的介电、耐水性能.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食品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邻苯二甲酸二已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正苄酯(DNO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6种邻苯二甲酸酯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试样用正己烷∶甲基叔丁基醚∶乙腈(体积比为50∶45∶5)提取并冷冻离心去除脂肪,收集溶剂层并挥干,加入0.5g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并用2mL乙腈溶液混匀,冷冻离心后过膜备用。优化分离与检测的最佳条件,采用电喷雾正离子电离(ESI+)模式和多离子反应监控(MRM)模式,外标法进行定量。该方法中DBP、BBP、DEHP、DNOP在0.1~3.0mg/L之间,DINP和DIDP在1.0~30.0mg/L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R2>0.995;检测限分别为:DBP 0.02mg/L,BBP、DEHP和DNOP 0.005mg/L,DINP和DIDP 0.10mg/L。在添加水平为0.2、0.5、1.0mg/kg时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范围符合食品检测要求。该方法简便、灵敏、精确,适用于检测食品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残留。  相似文献   

5.
α—酮酸酯和α—二酮制备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7.
Thermal Behavior of Poly(trimethylene-co-ethylene terephthalat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oly (trimethylene-co-ethylene terephthalate) with various compositions of diol has been synthesized. The crystallization of copolyesters with high comonomer content was observed by both wide-angle X-ray diffraction (WAXD)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It was found that the copolyesters become less crystallizable with the involvement of the comonomer, the crystals of crystallizable copolyesters come from PIT or PET homopolymers.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g) of the copolyester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PET component in the copolyester,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g and composition obey both Fox equation and additiv elaw, the former is better in describing this relationship.  相似文献   

8.
9.
薄层扫描法测定蔗糖脂肪酸酯中的各组成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谢笑天  张慧萍  郑萍  罗氚云 《色谱》2000,18(4):367-369
 建立了蔗糖脂肪酸酯中一酯~三酯的薄层分离定性及薄层扫描定量方法。以氯仿 甲醇 醋酸 水 (体积比为 80∶1 0∶8∶1 )为展开剂 ,双波长反射法锯齿扫描 ,测定波长为 530nm ,参比波长为 70 0nm ,线性范围为 4μg~60 μg ,相关系数为0 9940~ 0 9980 ,平均回收率为 96 45%~ 98 73% (RSD为 2 8%~ 3 3% ,n =3)。方法可靠 ,数据准确 ,操作简便易行 ,线性范围宽。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5个新的二丙炔醇酯类化合物[(CO2CH2C≡CH)2(1),CH2(CO2CH2C≡CH)2,(2),(CH2CO2CH2C≡CH2)(3),(CHCO2CH2C≡CH)2,(4),C6H4-1,4-(CO2CH2C≡CH)2,(5)],并对其进行了C/H,IR和^1H NMR等表征。  相似文献   

11.
12.
PET,PBT结晶过程Avrami方程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解偏振光法研究了PET,PBT以及PET-PBT,PBT-PBI共聚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等温结晶过程.结果表明,Avrami指数n值和结晶速度常数随条件不同呈明显规律变化,且n值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成整数.由此提出了这样的假设:n值是一个与晶核中结晶生长点数目相关的参数.  相似文献   

13.
余明新  张永敏 《有机化学》2001,21(5):395-397
研究了在四氢呋喃溶液中用金属钐和催化量的氯化汞作还原本系还原硫氰酸酯制备二硫醚,产物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所证示。  相似文献   

14.
由氯甲酸乙酯和硫氰酸钠经亲核取代反应和异构化合成N-烃氧羰基异硫氰酸酯中间体,再将该中间体与二醇经亲核加成反应合成了3种未见报道的N,N'-二乙氧羰基-0,O'-烷基二硫氨酯(1~3).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分析,证实所合成的化合物即为目标产物.小型浮选实验结果表明,仅使用6g/t的目标化合物1~3,铜的品位即可分别达到6.12%,6.35%和5.92%,回收率分别达到75.31%,76.50%和76.35%,用量远低于丁基黄药,且铜的品位和回收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作为一种新型捕收剂应用到硫化铜类矿物的浮选中.  相似文献   

15.
16.
谷氨酸二烷基酯的合成及其表面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成了谷氨酸二烷基酯类表面活性剂,其链长分别为C_8、C_(10)、C_(12)、C_(14)、C_(16)、C_(18)及C_(18)~(Δ9,10),经IR光谱及~1H NMR谱测定证明了产品的结构,界面张力与表面压的测定结果表明该系列表面活性剂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效率。  相似文献   

17.
从四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生物改性的研究进展:(1)在聚酯合成中采用生物原料;(2)采用共聚技术制备可生物降解性共聚酯;(3)生物活性物质在聚酯中的引入改性,可提高其生物相容性和抗菌能力,在聚酯用于人造器官时,可使血管纤维原细胞的细胞增殖;(4)生物酶对聚酯进行水解改性,可减轻重量,并改善吸湿性、染色性等性能。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几种有机钛化合物对草酸二甲酯(DMO)与苯酚酯交换反应的催化性能,发现催化活性及选择性顺序依次为二氯二茂钛钛酸四苯酯钛酸丁酯乙酰丙酮氧钛钛酸乙酯钛酸异丙酯,表明二氯二茂钛是一种性能较好的酯交换催化剂.在n(Cp2TiCl2)=0.001 mol、n(DMO)=0.3 mol、n(Phenol)=0.2 mol、T=180℃、t=2 h优化工艺条件下,苯酚转化率可达44.0%,甲基苯基草酸酯(MPO)和草酸二苯酯(DPO)收率分别达37.8%和6.1%,酯交换总选择性为99.8%.  相似文献   

19.
四羟乙基己二酰胺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羟乙基二酰胺是重要的化工产品 ,广泛用于日化、表面活性剂、涂料等领域[1] 。目前合成四羟乙基二酰胺类的方法主要有 :( 1 )二元酸与二乙醇胺直接反应 ,该法得到的是酰胺及酯的混合物。( 2 )采用二元酰胺与环氧乙烷或氯乙醇反应 ,可得到纯度较高的产品。但环氧乙烷沸点低 ,爆炸极限宽 ,操作不便且不安全。 ( 3 )采用二酸酯与二乙醇胺在碱催化下反应是国内外目前使用的主要方法。该法主要的问题是制得的产品纯度不高 ,有较多的三羟乙基及二羟乙基 ,甚至一羟乙基化合物及聚酯等。本文采用中性的锆酸酯为催化剂[2 ] ,将己二酸二酯与二乙醇胺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